可能一提到細菌,大家就會聯想到「生病」。但人的身體表面和內部,其實生活著各式各樣的細菌。而它們的作用,也許會大大出乎你的意料。
不久以前,不論是普通大眾還是科研人員,都認為絕大部分細菌、真菌和病毒是有害健康的。
儘管部分微生物會被用於生產奶製品、發酵麵包和酒精,但大體來說,一旦造成健康問題,我們就會試圖用抗生素、抗真菌藥物或其他治療方式將他們「儘快消除」。
但隨著科技的進步,近十年來我們對微生物的了解越來越多。在人體發育的過程中、在維護身體健康上,它們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對細菌重要性的研究雖已成為最火熱的話題之一,但仍有很多難題需要去一一解決。
菌群到底有多重要?我們先來列一些數字。
在人體表面和內部,生活著約100萬億(100 trillion)微生物,其中80%位於腸道。
換句話說,我們身上攜帶的微生物,是自己身體細胞數量的10倍。
腸道菌群包含約百餘種不同細菌,其中的基因數量約為人類基因的150倍。
現今,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細菌基因可生產很多對身體十分重要的物質。
比如,血清素(5-羥色胺)是一種神經信號物質,被用於很多抗抑鬱藥物。
新研究證實,人體中大部分的血清素,是在腸道中由微生物合成的。
「有的人甚至認為,人體內循環的物質中,三分之二來自於微生物。他們雖然位於腸道,但是可以生成物質,通過各類方式影響我們,甚至大腦也不例外」,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傳染病控制和臨床細菌學教授Lars Engstrand說。
通過新研究,我們漸漸認識到,大腦和腸道的「溝通」是雙向的。
過去,人們認為只有大腦會給腸道傳遞「指令」,控制起蠕動和排空等功能。
現今發現,原來反過來,腸道也是會「命令」大腦的。
雖然研究人員還不理解其中所有的原理,但想想大腦在某種程度上也會受到腸道細菌的影響,我們的自我認識里也有細菌的「戲份」,也是很有意思的。
人類和細菌,方向盤在誰手裡呢到底?
在Engstrand教授看來,答案還不清晰:
「研究人員還在討論微生物基因的影響。究竟我們是10%的人類加90%的微生物,還是更像50/50。」
他說,很多的研究人員現在認為:身體表面和內部的微生物,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菌群(microbiota),是一個獨立的器官。
可以肯定的是,通過不同的方式,這個「器官」對我們的健康有著重要的作用。
若菌群發生失衡,我們的健康也會受到影響。
(未完待續)明天講述抗生素的危害。
編輯:@Charles Zhang
歡迎關注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官方知乎。
我們會定期發表文章,給大家用簡潔的方式講述前沿醫學的發展,以及生活、文化的相關內容。
TAG:醫學 | 細菌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