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輪行情發展都是由成本轉換開始的,又因成本轉換而結束。什麼是成本轉換呢?形象地說,成本轉換就是籌碼搬家,是指持倉籌碼由一個價位向另一個價位搬運的過程;它不僅僅是股價的轉換,更重要的是持倉籌碼數量的轉換。
一輪行情主要由三個階段構成:吸籌階段、拉升階段和派發階段。吸籌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在低位大量買進股票。吸籌是否充分,莊家持倉量的多少對其做盤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其一、持倉量決定了其利潤量;籌碼越多,利潤實現量越大;其二、持倉量決定了其控盤程度;吸籌籌碼越多,市場籌碼越少,莊家對股票的控制能力越強。同時,在吸籌階段也常伴隨著洗盤過程,迫使上一輪行情高位套牢者不斷地割肉出局,莊家才能在低位吸籌承接。
股票與股票不同,主力與主力也不同。如果把炒股比作下棋,世界上幾乎不存在完全一模一樣的棋局。但是研究主力的控盤模式還是必要的,這種對莊家行為的分類有助於我們對不同的主力採取不同的策略。
中控盤庄股的炒作通常非常簡捷:高速吸籌——快速拉抬——果斷出貨,吸、拉、派、落,一氣呵成。其最明顯的技術特徵是拉抬時的放量,比如在它一路拉抬的過程中換手率均在8%以上,這些換手有時是真實的正常交易,有時則是莊家的「對倒拉抬」。這些巨量成交迎合了偏愛成交量的技術分析人士,從而為個股的出貨埋下了伏筆。
庄股的受傷過程
如果單從K線上看,有點像莊家出逃,但是如果把這一段時間的總換手率累積來看,這期間的總換手率是40%左右。主力能利用的換手率很難超過總換手的三分之一。這樣,即便是出逃最多也就逃掉百分之十幾。從籌碼分布上看,尚有41%的籌碼從未被換手過,可以肯定這幾乎都是主力籌碼。因為該股股價曾上漲過近四個漲停板,在這一上一下之間,絕大多數低位進場的散戶已經逃跑,圖中籌碼分布大雙峰形態中,下峰幾乎是清一色的主力倉位。所以如果股價進一步的下跌,主力將面臨大面積被套。
什麼樣的低位峰是主力的成本區呢?如果我們看到大雙峰的低位峰是當年的籌碼低位密集,那它自然就是主力成本。有些個股的低位峰在長線上看也是高位峰,但它是高位橫盤一年以上的籌碼堆積,所以即使不是主力換庄,維繫了這一年以上的高價位,主力的護盤成本也是非常可觀的。因而也可以把堆積了一年多的籌碼密集區理解為主力成本區。
總之,受傷庄股是相當不錯的股票品種,不僅可以帶來獲利機會,而且還能讓中小投資者獲得與主力平等博弈的快感。犯錯誤的並不總是散戶,主力如果犯了錯誤,也需要付出一些錢和快樂,這叫天公地道。
與捕捉無庄超跌股相比,襲擊受傷庄股更具博弈色彩,因而也更引人入勝。主力並非神仙聖賢,他們有時也會犯錯誤,導致個股的情形非常危急。絕大多數主力在這種情況下會選擇護盤自救,聰明的散戶便趁機捕獲了機會。在股市中,乘人之危是個天經地義的「美德」,因為只有掙錢是硬道理,怎麼掙都是對的。就象圍棋選手從來不會在對方的優勢方向較勁,而總是攻擊對方的薄弱環節。主力的難處在於資金量大,控盤量多,炒做失敗便意味著巨大損失。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如果主力不選擇護盤,可能就面臨破產的結局。
莊家怎樣打壓股價
莊家理想的出貨是在出去以後,價格仍然跌不下來,這樣莊家可以走的比較從容。留下一定的上漲空間就可以有這個效果,因為買股票是認為未來還能漲,既然還有獲利空間,大家拿了股票認為未來一定能漲,就不會急於拋出,這樣就不會下跌,使莊家可以從容出貨。但當莊家的貨出的差不多時就不是這樣了,股價跌不下來,則莊家不能重新建倉炒做,而且留下的空間多了,對莊家來說是資源沒有充分利用,莊家也不甘心。
要把下跌勢能轉化為動能需要有人來啟動下跌,適合擔當起此任務的是垃圾股。因為垃圾股在高位站不穩,把垃圾股炒上去相當於把大石頭高高舉起來,這時侯行情就走到尾聲了。高高炒起的垃圾股是「牛市殺手」,這一刀殺下來,牛就給宰了。垃圾股莊家凌厲的殺跌出貨如同大石頭砸下來,帶動大盤下跌,殃及績優股,把下跌勢能充分釋放出來,展開一輪熊市。
平時閑暇之餘與股友們交流學習「雙龍短線戰法」「漲停複製擒牛戰法」「中線主力高控盤戰法」「資金複利解套戰法」等實戰操盤技巧,有興趣自願學習的股友歡迎找我交流學習,定當鼎力相助。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
大家可以關注本人,直接私信回復「戰法」免費領取戰法和交易系統一套!
推薦閱讀:
TAG:股票 | 操盤手 | 莊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