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次美食短視頻拍攝流程

主題是主人在自家小廚房裡做一道菜,預想的是深夜食堂那種隨意,溫情,菜品簡單有意思。台本設計也在開頭有一段友人拜訪的對話,最難得是對鏡頭的想像和現場的拍攝

分鏡頭腳本設計

分鏡腳本設計中應該把特殊鏡頭單獨列出來,但是特殊鏡頭不宜過多,這次我拍攝的特殊鏡頭有這樣幾個:

友人進門時採用主觀鏡頭手持拍攝,這個鏡頭應該在造成場地還沒亂之前就瞅準時間拍攝完。

女主人從中台走到前台,場地轉換,這時候用了一個變焦鏡頭,焦點從滾開的鍋子移到走上前來的主人,完成了環境和人物關係的轉換,畫面角度也更豐富。

關於燉煮過程中一些空鏡頭,比如從下往上移動,開著的火,燉煮的鍋,冒著熱氣的鍋沿,牆上鐘錶的走動,天上的月光

收尾階段的主觀鏡頭需要手持拍攝。這一個鏡頭應該是一鏡到底,我沒有跟攝像老師溝通好,以及提前沒有設計好鏡頭,回來以後發現了無法補救的硬傷,像這樣的錯誤一定要在分鏡頭腳本設計階段想的非常清楚。

以上是我原本設計好的特殊鏡頭,最重要的是關注場景之間的轉換,沒太在意鏡頭的當中布景的美感。空間和人物關係是我關注的點。除了最後一個,其他拍的都很完美。拍攝中還應該有的鏡頭是一些交代大環境的空鏡頭。這些鏡頭有一兩個足矣。

**剪輯過程中還發現了可以完善的鏡頭,比如上一個鏡頭主人在插花,下一個鏡頭是燉煮的鍋子,如果燉煮的鍋作為前景,虛化的背景中主人正在插花,這就表示在等待飯熟的過程中她在忙一些別的事情,不論是氛圍的營造,鏡頭的組接或是交代環境上都會很有幫助。像這樣的鏡頭在下次拍攝中可以設計好,希望能再拍到。

**事實上,一個片子不必要每個鏡頭都花哨,只要有那麼幾個鏡頭非常提氣,讓人印象深刻,剩下做菜的鏡頭稍微平淡一點還能起到烘托的作用,那幾個提氣兒的鏡頭就是需要精心設計的。

**另外分鏡頭設計需要在台本定下來差不多才可以開始,否則改動就會很麻煩,而且分鏡頭不能像我這次寫的這麼細,而是把重要的鏡頭分出來重點拍攝,可以說我這次寫的腳本是一個剪輯腳本,而非分鏡頭腳本。在下次拍攝中我會在分鏡頭設計上更簡化,更有效果。

我認為這次拍攝慢的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第一次拍攝,我心裡沒底,有些鏡頭重複拍攝,比如做菜環節,主持人不必要把所有的台詞都對著鏡頭來講,完全可以現場配音,其中幾個重要環節用人物出境的方式拍攝就可以了。所以在下次分鏡設計中要保證不要設計很多餘的鏡頭,而要突出重點。我想一個好的編導或分鏡師應該是「設計好的鏡頭都有用,有用的鏡頭都要設計好」,最後達到的效果是既不多拍,也不漏拍。我相信這是可以通過實踐來打怪升級的。

現場拍攝

1.經過兩天的拍攝,我將自己的工作過程中涉及到的方面分為這麼幾類:

  • 按台本走,台本告知我解說詞、動作、做菜流程和片子的結構。我的台本由四個部分組成:

* 片頭:片頭是鏡頭快切,拍攝起來不難,和杜老師充分溝通即可;

* 友人進門:友人進門手持主觀鏡頭,我提前拍攝了一個樣本,拿給攝像老師看,他馬上就明白了,拍攝進行的非常順利,這個方法可以借鑒;

* 做菜:做菜環節是我最無法把握的環節,因此這裡拍攝出現很大問題,後面細講,但是廚師做菜的倒扣特寫拍攝教給攝像老師就好了,非常開心又輕鬆,因為他們什麼都拍好了

* 結尾情境:結尾情境是個很大的bug,原因有三:一是戲份設計的太多,而且沒有考慮到女主人家庭主婦的人設,所以沒有達到效果,下次要壓縮戲份。二是前面說的鏡頭沒有設計好,剪輯出現bug。

另外一個重要的點:拍攝期間如果臨時改動了詞,或者演員臨時給自己加的詞都要記下來,一定要記下來。

  • 按分鏡頭走,分鏡頭告知我特殊鏡頭有哪些?鏡頭之間的銜接和組接是否流暢完整沒有bug?

現場拍攝的時候臨時改變了拍攝流程,按照場地來拍攝,實際上這種流程我們早該想到,這次的拍攝給我很大的一個啟示就是,我們的小視頻與錄棚不一樣,分場地拍攝是合適的方法,這樣一來我就發現我的分鏡頭應該按照場地來安排,而不是按照鏡頭組接設置,按鏡頭組接設置的腳本屬於剪輯腳本。下次拍攝中,我打算先寫剪輯腳本,再將剪輯腳本打亂,按場地排列,只寫主要鏡頭,並精簡分鏡腳本。

另外我的分鏡腳本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過分拘泥於動作的銜接、場地的轉換,下次應該著重將做菜講清楚就夠了,分鏡腳本設計還需要改很多。

分鏡腳本中要將高速鏡頭等特殊鏡頭再次標出來。

  • 按道具單走,道具單要詳細,而且要熟悉到自己背下來。由於以往錄棚時做道具的經驗,讓我這次拍攝中道具沒有出現太多問題,我的道具單中,放調料的盤子、洗豬蹄的大碗、焯水出鍋用的盤子、放紅曲粉的碗、出鍋用的碗、吃飯用的碗都是提前選好成套的,並且全都編了號。因此沒有出現太大問題,另外提醒自己下次也不能出現那種出鍋時用A碗,拍攝成品菜的時候找不到A碗後來用了B碗這種穿幫鏡頭。

我的建議是:我們的道具不多卻時常找不到,我們應該給主要道具編上號,這樣編導能找見,別人也能很方便的幫他找到要用的東西。

  • 收音問題。這次拍攝我搞清楚了收音是什麼情況,剪輯的時候發現現場收音完全不成問題,不必回來再配音,而且回來配的音有種悶悶的感覺,沒有現場音那樣清脆,因此我認為我們可以在現場就把這件事情搞定。方法見後文。

2.拍攝中的得失

1)沒有全景。這次拍攝中,有一些萬能鏡頭是插空讓閑著的攝像老師拍攝的,比如掛在牆上的鐘錶,廚房裡的花瓶油鹽醬醋。但是沒有廚房全景,比如主人在放滿蔬菜水果油鹽醬醋的灶台中忙碌,拍攝這樣一個展現環境的大全景在以後的片子里一定會非常有用。

美術老師將檯子擺好之後很美,拍完了計劃好的鏡頭以後我們沒有及時想到這個問題,這時候檯子已經亂了,再拍攝就會穿幫,這是非常可惜的,擺好了場景就要多拍攝一些鏡頭。我的想法下次拍攝中,在場地混亂之前就拍全景。廚房裡的凳子集中擺放到後面,攝像師的器材和道具等東西擺放到廚房角落裡,盡量空開場地,攝像師布光的同時,掌廚開始布置整個檯子,包括前台和中台,布置好大景以後,所有大全景和萬能鏡頭一起拍攝,拍完以後再拍攝局部,就不會再穿幫。

編導也幫掌廚布置檯面,把他們各自要用的道具放在一堆,讓掌廚布置的好看一些,這樣我們就同時完成了兩件事——第一,編導的道具整理分堆放好,要用的時候不會亂;第二,整理好的道具經過擺置還可以作為美化廚房的工具一直放在上面,畢竟我們可以用來擺台的道具並不多。

(2)這次拍攝,我的鏡頭從頭到尾都在拍,一些重要素材都是「順便」拍的,這種「見縫插針」的拍法一方面讓我覺得慶幸,就是我該拍的鏡頭一個沒落,而且有的鏡頭確實要見縫插針的拍,可以省去麻煩;另一方面,如果不是必須「見縫插針」的鏡頭就不應該再補拍,會給別的編導和攝像師造成麻煩,最好能一氣呵成,這是打怪升級的頂峰,也是我的夢想。

(3)做菜環節不夠簡略,炒好的食材加水以後就可以倒入燉鍋中,而我在拍攝中發現豬蹄來回在兩個鍋里倒來倒去,這是很不科學的,轉入別的鍋中拍攝起來也有難度,因此下次拍攝前,要把做菜的環節反覆確認,做菜環節的分鏡頭也應該有所改變,主要是主持人出鏡解說的鏡頭要減少,只在某些環節出鏡。其他時候只要默默的做菜即可。

(4)整體總結

電視節目的表現元素中包含畫面、聲音、文字。從這三個方面出發,我認為下次拍攝中我們應該做到:

特殊鏡頭:提前設計好的有著重要作用的特殊鏡頭單獨拎出來拍,數量不宜太多

空鏡頭:天空、草地、月光、廚房的全景,杜老師在廚房忙碌的身影等

常規鏡頭:做菜環節的鏡頭教給攝像老師

現場聲非常重要

同期聲:演員出鏡解說提前設計好,不需要全部對著鏡頭說

畫外音:剩下的解說詞都以畫外音出現,現場用藍光把解說詞都配一遍,記得要全部拍攝完畢以後,把中間修改過的台詞都記下來,最後再配。

環境音:開火、碗筷碰撞的聲音、炒菜鍋鏟聲音、用手洗菜的撩水聲、切菜聲音、鍋里燉煮的咕嘟咕嘟聲音等,這些聲音出現在節目中會增加節目質感和真實性,也很容易將人帶入情境中,剪片的時候聲音蒙太奇的使用少不了這些環境音。

特殊聲音:咽口水聲、肚子咕嚕咕嚕、鐘錶滴答聲等,可以在網上找音效,有條件的話也可以現場配

後期剪輯

1.拍完當天晚上不論多晚都要把全部素材拷到一個盤裡,不要拷在多個盤中

2.不論有用沒用的素材都不要刪,拷貝兩份放在同一個盤裡,並在另一個盤中也拷貝一份,一共三份

3.整理素材的時間要多於剪輯的時間,並且要睡飽了再看素材

4.素材編號的時候要根據當期節目特點,提前想好分類方法,不能混亂

5.前期收音的時候要再細緻一點,把該收的音都在現場完成,包括另一個畫外音角色也可以在現場完成

6.要用聲音蒙太奇來輔助畫面蒙太奇,音效要細緻的剪輯,但也要學會分工合作,將包裝的事情放心交給後期


推薦閱讀:

TAG:視頻拍攝 | 美食 | 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