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70%的離婚都是因為任性?

一個在婚姻登記處工作的朋友曾說,看多了中國夫妻的離婚,會對婚姻慢慢失去敬畏感。

因為他感覺,去離婚的人,不少都太隨便了。

任性者居多,理性者居少。

情緒用事者過盛,審慎處事者鮮有。

如一對80後的夫妻,因為丈夫鼾聲太大,要離婚。

一對90後的小夫妻,因為老公擠牙膏總是從中間擠,而她是從底部往上擠,鬧矛盾,離婚。

一對70後的夫妻,因為丈夫老是將微信「附近的人」打開,她覺得居心不良,離婚。

一對60後的夫妻,因為在麻將桌上,丈夫幫對家出主意,導致對家和了個杠上開花,氣炸,離婚。

離婚離婚離婚......大家拎出這兩個字時,你能明顯地感到,那並非不可調和的矛盾,而是一股怨氣、半腔怒火。

而怨氣與怒火的另一個意思,就是五臟六腑內流竄著的、不被看見、也未曾被安撫的渴望。

渴望什麼?

渴望溫柔的聯結,渴望平等的相處,渴望對方在某些方面的改變,或者說,盡他所能地改變。

但中國式夫妻呢?

卻總是在這方面交出負分答卷。

大家習慣了專註於「我要什麼」,而非思考於「ta要什麼」。

我要紅花,你給綠葉;我要綠葉,你給輕風......我得不到滿足。所以我委屈,所以你不好,所以要離婚。

但他要什麼呢?

我們不知道,也不關心。

這是幼稚的。

錢鍾書說,婚姻是圍城。城門裡,有無數人在進,也有無數人在出。進進出出都是常態。

不少人早已將婚姻,當成一個過程,而非一個結果。這當然是好事。

只是,太多人的離婚,不是關係確實破裂,而是兩人無法解決問題,也不想解決問題。

這種情況,當然不是理性的婚姻態度。

面對山呼海嘯的「離婚」聲,一些社會學、心理學專家卻開始發出警示:「小心,中國70%的婚都離錯了!」

哪裡離錯了?

錯的地方,無關財產、撫養權、債務,而是太多婚姻,只是微染寒疾,而非病入膏肓。

錯離的婚,情感專家認為,大致分為以下3種類型:

一是外力干預型。

比如婆婆到來後,干預了夫妻間的很多事,婆媳衝突頻生,由此導致夫妻離婚。

二是經濟困難型。

由於沒錢,貧賤夫妻百事哀,矛盾層出不窮,最終導致離婚。

三是生活瑣事型。

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執吵鬧,最終鬧到離婚的地步。

以上三種,都不是婚姻的絕症。

如果是外力干預,有條件的,最好分居兩處;沒條件的,切記兩條準則:

1、夫妻關係第一,父母要退居次要位置。

2、為父母的勞動付費,而不是一邊享受,一邊指責。付費了,有些規則就好說了,長輩自然就懂得界限與分寸。

如果是經濟困難,但人又不錯,那就一起打拚。

如果是生活瑣事,那就要我們學會傾聽、理解、寬容、忍耐,不到最後,不輕易拋出離婚的底牌。

《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中,有一句著名的話: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不論是妻子,還是丈夫,在聞見對方的臭屁,看見對方的鼻屎時,你一定要反覆在內心念三遍這句話。

這樣可以讓你免於躁怒。

列夫·托爾斯泰則說:已婚的人從對方獲得的快樂,僅僅是婚姻的開頭,絕不是其全部意義。婚姻的全部含義,蘊藏在瑣碎的家庭生活中。

當你被小事弄得煩不勝煩,想要開車去民政局時,將這句話在內心默念三遍。

這樣可以讓你去除不必要的怨念。

婚姻圖的,不過是秩序。在秩序之中,獲得安寧。在安寧之中,贏得長久。

而對於家庭的秩序感而言,夫妻二人過於感性,或者說,過於情緒化,都是有害的。

因為,情緒化本身,就是一種對秩序的破壞。

而免於情緒化的根源,就是放下預設,學會承擔。

你不要試圖在婚姻中驚天動地;也不要奢望一時鮮花著錦,四季春風;更不要以為如同灰姑娘,嫁了人,一切問題終結。從此,只有幸福,沒有痛楚。

這是不可能的。

你要做好準備的是,在這條通往幸福的路上,慢慢成長,艱難修行,變成一個真正的大人。

最後,你可能要問,那30%離對的婚,是什麼樣的呢?

答案只有一個:愛與責任都已經缺席的婚姻。


推薦閱讀:

TAG:婚姻 | 離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