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文化名篇導讀(三):讀吳森先生《情與中國文化》SHAROONG 工作室

中國文化名篇導讀(三):讀吳森先生《情與中國文化》

前言

中國文化是的文化。

把「情」翻譯為西方語文,困難也許和「仁」相似。英文中,找不到一個可以和「情」字對譯的詞語;「passions」,
「emotions」, 「feelings」, 「affection」, 「love」等,都只是「情」之一貌;大概和「仁」(ren)一樣,要翻譯成「qing」才能盡其全貌。這反映了「情」在中國文化中的獨有性和原創性。

「情」是人對外界人事物的刺激所引起的情緒反應。它和英文的「passions」相似。人受到外界刺激後,會產生喜、怒、哀、樂等不同的情緒,它和人的好、惡、得、失是分不開的。

「情」又指人天賦的與生俱來的「愛」和「被愛」的感情。它和英文的「love」相似。它包括了父母子女的情,丈夫妻子的情,兄弟朋友的情;人對動物、對自然、對一切有生命無生命宇宙萬物的情。它是自然而然,很warm,很tender的一種情。

最高層次的「情」,是人自覺地負起責任擔荷的那一種「情」。我對父母有情,於是我自覺地負起對父母的責任;我對妻兒有情,於是我自覺地負起對妻兒的責任;我對自然對生命有情,於是我自覺地負起對自然對生命的責任。這種情有自覺、有擔荷,是人情中尤為可貴的。

幾千年來滲透在中國哲學文學藝術中的,全是一個「情」字。中國聖賢念茲在茲的,無非都是人的情感教育,而這種教育,始於人的天賦情感體悟而終於人自覺的責任擔荷。

現代社會日新月異,千變萬化的商品在牽動並操縱人的情緒反應,人未必能夠順應自己的性情,去經歷真正的喜怒哀樂。加上人的流動性強,環境變化快,人與人關係快速變化,還沒來得及把情感植根,環境變了,對象也更換了──人難以全情投入地去愛和被愛。

現代人都面對著離異的危機:今日我愛你,我對你有情;他日我不再愛你,我就會對你無情了。人對自己對別人都同樣不放心,不肯過早投入由有責任擔荷的情。

究竟,人要怎樣做,才能「順性」地去經歷真正的喜怒哀樂;才能「盡情」地去愛和被愛;才能「放心」地去負起有責任擔荷的情?

至此,我們得深入地思考以下問題:

1今日社會在資訊和商業結合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進。人們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情緒反應,以適應社會變化,有時難免出現情緒混亂、失控的現象。中國文化中的「情」,可以怎樣舒緩這種暫時性的精神失調呢?

2人事的不斷更替,使人難以固定用情的對象;人與人的關係短暫,使人難以全情投入地去愛和被愛;在離異的危機下,人又不放心過早投入有責任擔荷的情。中國文化中的「情」,又可以怎樣修補這些感情無據的精神空虛呢?

這些都是研習的時候,必須用心的。

讀吳森先生《情與中國文化》,要握緊以下重點:

●中國文化,是「情」的文化。幾千年來,中國哲學文學藝術表達的,都是一個「情」字;

●中國儒家重視人的情感教育,教人發而中節、擴而充之,並自覺地負起責任擔荷;

●中國文化中的「情」,是今日世界人類精神病的良藥。

。。。。。

第一節 儒家對情感教育的重視

一、儒家對「情」的重視

人生而有「情」於中,與外物相交感而生出喜怒哀樂。人的天性各異,有所感而生的「情」與及表達「情」的方式也各有不同。人的喜好有別,選擇用情的對象以及用情的深淺也不一而定。

無論怎樣,人有「情」是上天的一種絕大的恩賜。它使我們能夠對人世間的真、善、美覺得感動,以至通過人類的一切力量對它展開追求。一切偉大的藝術,都在向我們展現人類豐富的感情,以及對真、善、美的追求。一切改善社會的力量,都源於人的這種感情。聯合國的世界人權宣言,是鑒於人類對自己固有尊嚴的捍衛、對世界自由、正義、和平的嚮往,對無視人權、侮辱人性尊嚴的野蠻暴行的憤怒憎惡──那是對人類自覺地負起責任擔荷的「情」,而喚起全人類對它展開追求。魯迅雜文匕首投槍,但他的短篇小說卻對低下階層的小人物充滿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但他從不肯呵責,並努力反思自己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對他們可以盡的責任。他的小說寫出了他對舊社會人那些冷漠無情、麻木不仁的憎惡,對受盡壓迫只懂得逆來順受的小人物的憐憫與同情。這一切源於魯迅對低下階層的小人物有最高層次的情",並自覺地作出責任擔荷。

「情」是與生俱來的,但未必每個人都懂得運用這種天賦真正地去愛去憎去哭去笑,也有些人是不懂得怎樣去表達自己的感情,而有些人則連找出用情對象都感到困難。濫於用情,怯於用情,被情所困,為情所傷等等,都是人不懂得正確地去用情的結果;多少統治者傷害了人民的感情,兒女傷害了父母的感情,朋友互相傷害了對方的感情……都是由於他們錯誤地了解自己的感情、沒有尊重對方的感情,以及用了錯誤的方式去表達雙方的感情。

儒家洞悉人「情」的可貴,以及「用情」的難題,於是努力培養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貶責「不近人情」和「無情」,教人用情的時候,要「發乎情,止乎禮」;教人先從父母開始,鞏固用情的對象,訓練表達感情的應有方式;再擴充至兄弟、朋友、愛人,以及其他一切人、事、物。無論孝、慈、友、恭、忠、信、和、順,通通都建立在尊重對方的感情上面。當我們看到社會上那些把自己感情無限量膨脹、置別人感情於不顧,或以錯誤方式去表達感情而導致畸形、不幸的事件;回頭再看儒家所珍惜的真正人「情」,以及哪一套相應的「情感教育」,我們就知道人類的真正幸福,在於人能正確的去用「情」。對於「合乎禮義、發而中節」,也就不覺得它的迂和舊,也不會錯誤地以為儒家教育是要「壓抑中國人的感情,把全中國人都變成無感情,或者至少怯於表達自己感情的民族」了。

重點回讀:儒家怎樣重視人「情」的建立呢?在表達感情和用情的對象方面,儒家有什麼教誨呢?儒家重視人「情」,它努力培養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貶責「不敬人情」和「無情」。在表達感情方面,儒家教人要「發乎情,止乎禮」,要人的感情「發而中節」,並尊重對方的感情。在用情的對象上,儒家教人先從父母開始,在擴充至兄弟朋友愛人以及其他一切人、事、物。

二、儒家對「情感教育」的重視

人是人的最高道德境界,也是各種德性修養至最完美的精神境界。儒家除了從外在的「禮的教育」,去教人達致「仁」的修為(例如顏淵問仁,孔子答以「克己復禮為仁」)之外,也通過內在的「情感教育」,去培養人的「仁」心。

不近人情、薄情、無情、絕情,都違反了人的本性,大大傷害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及仁心的擴充功夫。

以下為大家導讀吳森先生在篇中提到的幾個「無情」例子:

1宰我三年之喪,期已久矣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


曰:『安』。

『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論語·陽貨》

宰我的著重點,在於君子(指統治階層而言)有以禮樂教化天下的責任。春秋社會變動步伐很大,「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天道循環而向前,春夏秋冬亦以一年為周期,所以主張改以一年為喪期,以免禮衰樂弛。

孔子的著重點,則在於人情。「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父母在子女出生後,最少投入三年的時間精神,全情照顧關懷,提攜捧負,才得子女初步成長;而宰我卻沒有報答父母三年懷抱的恩德,覺得三年時間太長。孔子問宰我「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宰我馬上回答「安」,絲毫沒有考慮到思念哀傷之情,這才生氣罵他「不仁」。

這裡得要補充說明一下,孔子所處春秋時代,君子「守父母喪」、「出仕」兩者不可得兼(不同於今日我們懷念父母的恩德和在社會工作是可以得兼的)。於理,宰我提出修改喪期以免禮衰樂弛,也是面對現實而情非得已;可是於情,一個「安」字就反映了他對父母的無情了。如果當時而宰我答以「未嘗安也」,那麼,孔子也許會與之同聲嗟嘆。

話說回來,如果人們對父母的情,降到「情」的最低層次──刺激反應式的情(他愛父母是因為父母愛他;一旦父母不能再愛他,他就找不到任何理由去為父母感到傷痛思念),他會覺得眼前有更多重要的事,無暇為死去的人浪費時間精神──當然還有感情。一旦這種危險的想法得到「擴而充之」,人類就會自絕於過去、將來,繼而自絕於眼前見不到的人事物,終以率獸食人。

無論如何,宰我解決問題的思路確實走偏了,反不如曾子「慎終追遠,使民德歸厚」──這才是君子作為統治階層者的責任。

2不葬其親,委之於壑

「蓋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於壑。他日過之,狐狸食之,蠅蚋姑嘬之。其顙有泚,睨而不視。夫泚也,非為人泚,中心達於面目。蓋歸反蘽梩而掩之,掩之誠是也。則孝子仁人之掩其親,亦必有道矣。」──《孟子.滕文公上》

上古時候的這一個人,從沒有認識到潛藏在自己心裡的一份天賦感情,以為父母都死了,隨便一骨碌把他們掉到山壑里也無不可。誰知再經過棄屍地點,看見父母屍體被野獸撕食、蛆蟲吸吮,才觸動他久經潛藏的一份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人情」,把父母妥為安葬。孟子引述的這個人,對自己真正的感情一無所知,更加談不上培養和擴充,他雖有天賦的惻隱之心,卻不自覺,以至未能盡人子情份。

儒家看重的喪葬儀式,在「情」的第一層次來說,是厭惡看到死者屍體被野獸撕食,被蛆蟲吸吮。在「情」的第二層次來說,是出於子女對父母的一種雖死猶生的深厚感情。在「情」的第三層次來說,是人自覺的負起人子的責任,對父母生養死葬,對給予我生命來源的祖先慎終追遠,這些都源於人能夠對自己真正的「情」有所認知。

3父親攘羊而子證之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論語.子路第十三》

父親取得一隻自來的羊(「攘」根據《康熙字典》的解釋是「自來而取之』的意思),大概是宰了來吃吧,當兒子的竟沒有考慮其他處理方法(例如和父親討論怎樣處理問題,一起尋找失主商討賠等),反把他的過失公諸於世,極力頂證他。在這個兒子的眼中,頂證父親而得到的正直稱譽,比父親一生人的前途、名譽和以後要面對的壓力更為重要。

這個兒子對父親有情嗎?這種頂證的表現方式適合嗎?孔子譴責這個兒子太「不近人情」。因「一時貪念」而犯的錯誤,人誰無之呢?當兒子的其實可以有很多種方法讓父親糾正錯誤作出補救,無須選擇頂證方式。我們小時候犯的種種過失,那一樣不是經過父母師長循循善誘?他們可有動輒把我們拉上警局告上法庭嗎?我們在生活中工作上所犯的過失,不也是經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事事包容寬大處理的嗎?他們絕不忍心為了一己正直的名聲,把我們一時的過失公諸於世,或者向執法機關告發,親手毀去我們的前途。要民德歸厚,彼此互相愛護,還是要有這種寬厚的人「情」。

子女對父母有情,就不會做出傷害父母的行為;父母對子女有情,就不會做出傷害子女的行為;人間有情,就不會做出互相傷害的行為。相反,彼此會關懷顧念,小心顧存犯錯一方的面子,俾其機會改過遷善。儒家就是這樣透過情感教育,去維持人的道德水平。在中東一些國家,被捉到的小偷會被斬手,但在當地的中國人決不忍心報警拉人,因偷去幾粒糖果幾個罐頭而使孩子終身殘廢,試問於心何忍呢?

「情」的反義詞不是「理」,而是「無情」。「情」不是」理」的敵人,「無情」才是「情」的敵人。儒家的「情」重視「情理兼備」,「合情合理」。有「理」支持的「情」,才不會陷「情」於「愚」。舉凡愚孝、愚忠、溺愛、盲目的愛,不曉變通的禮法……等,都不是儒家要培養的真正的情。

怎樣的「情」才是合理的「情」呢?從橫面來看,就是「合乎禮義,發而中節」,以合適的、正確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孝悌忠信……等各種感情。從縱面來看,是「情」心恆久不變,而「情」表達形式卻能與時俱進的人「情」。

重點回讀:為什麼儒家重視人的情感教育?怎樣的情才是合理的情呢?儒家重視人的情感教育,因為儒家是通過它來培養人的人心,通過它來維持人的道德水平。儒家五種倫理關係,亦以來維繫。合理的是能夠以合適的、正確的形式表達出來的情,也就是發而中節的情;合理的情,也是在心恆久不變下,的表達形式能夠變通的人

。。。。。

第二節 的政治功用及其擴充

一、的政治功用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

嚴刑峻法,在亂世可以收即時的阻嚇之效,使社會秩序不至於排山倒海般一下崩潰。可是曠日持久,民怨必深,人民百姓動輒得咎,終日惶惶恐恐,社會必不健康,缺乏樂觀前進的力量。如果嚴刑峻法落在殘暴不仁的統治者手上,人民生命必如草芥,為求在峻法下生存,人民互相提防猜疑,揭發舉報,甚至誣害別人以求自保,民族性必漸趨乖詐暴戾。

要民德歸厚,人民樂觀前進,肯為他人謀幸福,必先得統治者對人民有情,肯以仁心仁行,全力為人民謀幸福;再教以孝悌忠信,使人民彼此之間存在一份愛與被愛的感情,樂於見到自己的安樂與別人的幸福。

要人民懂得愛人,必先讓他們感到被愛。以情治國,可以讓人民感受到來自統治者的關懷愛護,人民亦必樂意以關愛相贈他人。偶有糾紛,也能自覺地互以對方為重,以寬待人、以禮相讓。

今日社會法律至為重要,它使人民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遇有糾紛,法律可以作出仲裁;遇有違反法紀,法律可以作出審判;對於未有違反法紀的,法律亦有刑示阻嚇作用。社會能否正常運作,人民生命財產有否保障,視乎社會有否完善的法制支持。這已無異議。

然而,今日社會法律以外,尤需人情。很多社會不合理的事情,都在法律管制之外。比如法律沒有控告子女辱罵頂撞父母的條文,但一個對父母有情的子女,絕對不會這樣做。即使在法律管制之下,如果找不到犯罪證據,法律亦莫奈之何;即使有證據被控方成功提出起訴,辯方如不自覺承認錯誤,也將聘律師以證據不足或鑽營法律漏洞,巧挖心思以求勝訴,控方亦無必勝把握。

預防之道,在使人民有情。對社會有情,自覺地負起社會責任。自己固然奉公守法,對不法行為有一種憎惡情緒,社會罪案自然感少;繼而以愛社會之心,負起保護社會之責,見到不法行為,亦懂與法律充分合作,制裁觸犯法紀的人。

重點回讀:為什麼儒家認為嚴刑峻法,更能把國家治理得好呢?以情治國,可以使人民感受到來自政府的關懷愛護,可以教育人民使他們彼此之間存在著一份愛與被愛的感情,並樂於見到自己的安樂與別人的幸福。如此社會才有一種樂觀前進的健康力量。以嚴刑峻法治國,人民終日惶恐,怕動輒得咎,為求在嚴刑峻法下生存,必互相提防揭發舉報,或誣害別人以求自保。如此,民族性,必漸趨暴戾乖詐,社會也缺乏樂觀前進的健康力量。

二、的擴充

1對天下人有情

前言提到,人類最可貴的「情」,是一種自覺地負起責任擔荷的情。試看中西方下面三個例子:

●基督放棄天上的榮耀幸福,轉生為人去經歷肉身的苦難,自覺地擔起人類的罪惡;

●佛祖放棄凈飯王子的榮華富貴,去參透人的生老病死,自覺地擔起普度眾生脫離苦海的重責;

●孔子以人非鳥獸,不忍心效法長沮、桀溺跑到深山去隱居,置蒼生百姓於不顧;反而「知其不可而為之」,努力宣揚「仁」教,希望把紛亂的世道納入正軌,力挽狂瀾於既倒。

基督、佛祖、孔子,都把感情中最可貴的一面發揮到極致。

這種心是天下人共有的,只是中國文化特彆強調而已。史懷哲醫生,放棄舒適的生活,跑到非洲落後的地區為土著治病,自覺地擔起對土著的責任;「原子彈之父」錢學森,放棄美國崇高的專業地位,跑回戰後破落的中國工作,自覺地負起中國走向富強之路的責任;德蘭修女終其一生,即使自己已屆高齡,仍然不辭跋涉,在世界各個窮困落後、戰火蹂躪的地方,自覺地擔起照顧窮病孤寡和垂死臨終者的責任;杜甫潦倒窮困,仍然想到「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在逆境中仍保持把苦難寧願作一已擔荷的自覺。

這種自覺地負起責任擔荷的「情」,並不是偉大人物才有的,你和我和他都擁有,只是看我們有沒有把它擴而充之罷了。但願今後人無分地域,國無分彊界,都能彼此以「情」相代,無需再在戰爭罪惡的陰影下生活,那麼人類的世界將是何等美麗,何等幸福!

重點回讀:吳森認為詩杜甫的情,和釋迦牟尼、基督的情,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呢?吳森認為,他們的情都有擔荷人類罪惡之意。杜甫描述人的苦痛是真純的惻隱之心的流露,自覺地希望能夠把人的痛苦擔荷過來,積極替他們承受,好讓他們得到幸福,這是人的極至表現。

2重視夫妻之情

杜甫「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潘岳「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元稹「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蘇軾「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陸遊「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惘然」;煤礦工人「我每天晚上拿它當枕頭睡,我也沒有生病」──他們都是天下有情人,丈夫對妻子用情之深,已超越時空生死。

儒家重視夫妻情分,以維持家庭的穩定性,和健康的前進力量。夫妻之「情」已經由「一見鍾情」式的情緒反應,進至雙方長期的「愛」和「被愛」的感情,並且關懷顧念,互相尊重,各自負起他們應盡的責任。充滿愛和責任感的家庭,才是幸福溫暖的家庭。在這個家庭中長大的子女,必以其父母為榜樣,如此孝、悌、忠、信等教育工作,才得以開展,家庭才能成為子女樂於用情、學慣用情的地方。

今日青少年問題,多源自破碎家庭;而今日家庭問題,多由自夫妻感情的破裂。

父母是子女用「情」的第一個對象。如果子女今天向這個人叫爸爸,明天他卻要叫另一個陌生人做新爸爸,子女對人的感情就難以培養起來。

家庭是子女學慣用情的地方,如果星期一至五,他要在一個「家」生活;星期六日,他卻要收拾衣服功課玩具,到另一個「家」去居住,子女對「家」就沒有歸屬感。父母離異,互相指責對方不肯付出更多感情,負起更多責任,子女看在眼裡,他日亦不敢過早投入有責任的情。

社會穩定前進的力量來自家庭,家庭健康幸福的力量來自夫妻感情。只有夫妻互相以對方為重,情長意重,家庭社會,特別是我們的下一代才能得到幸福。萬一夫妻最終選擇離異,亦應以「人情」相待,互相尊重,自覺地負起各自應盡的責任,把對子女的傷害減至最低。

重點回讀:夫妻之情是屬於一種怎樣的情呢?為什麼儒家很重視夫妻情分?夫妻之情,是一種由雙方一見鍾情式的情緒反應,進展至雙方長期的愛和被愛的感情。他們互相關懷尊重,並各自負起應盡的責任,是一種最高層次的情儒家重視夫妻情分,因為他們是家庭建構幸福的力量。通過他們,子女對人的感情,才能得到培養,對家才有歸屬感,而孝悌忠信等道德教育的工作才能開展。

3對古人有情

陶淵明詠荊軻「其人雖已歿,千載有餘情」;杜甫詠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詠王昭君「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他們都是天下有情人。他們的用「情」對象,已經擴充至古人,也已經超越了時空生死。

儒家重視對古人的「情」,因為古人的「情」,可以陶鑄民族性情。這些夙昔的典型,為民族樹立了具體的「用情」模範。對古人的「情」,最初是一種情緒上的感動共鳴,是「天下有情人同聲一哭」的那一種感情;繼而「讀其書,想見其為人」,對古人產生追慕思念之情;最終受古人「情」的熏陶,自覺的覺得有承繼古人的「情」的責任。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文天祥被元兵擄後,在獄中作《正氣歌》,一口氣列舉了十二位正氣凜然的歷史英雄人物,作為自己的榜樣;最終以「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負起了對國家最後的責任,從容就義。文天祥對古人的「情」,撫平了他死前洶湧澎湃心情,安頓了他人生最後一程:照見了古人「義盡仁至」,願盡最後的生命繼其志,續其聲。(文天祥生死之抉擇自有其時代背景的局限。唯盼今日國與國、種族與種族之間彼此有情,互相尊重,互相包容;通過對話和交流,共同尋找、欣賞和建立人世間的真善美。)

看到今日有些青少年瘋狂的把自己的「情」繫於偶像身上的,以為偶像的喜怒哀樂就是自己的喜怒哀樂。他們參與偶像的活動時,不斷的被刺激作出情緒反應,繼而對偶像追慕思念,終日腦海里,莫非都是偶像的音容笑貌。可是他們可有反思這些偶像對自己的性情可有什麼陶鑄之功呢?如果青少年也能把情用在古今中外的楷模身上,細細感受他們的情愫,體會他們用情的偉大,以致有一天立志以繼其聲,那麼青少年的性情又該得到多少的熏陶呢?

儒家的這種情,當然並不限於對古人的情。凡是能用情而得其正,以顯出人「情」的偉大者,亦是我們用情的對象。今日社會信息發達,對於「情」的傳播,尤應負起積極的責任,使天下人能以「情」互相砥礪切磋,與古人同感,與天下有情人相通。

重點回讀:儒家對古人的是一種怎樣的情?為什麼儒家重視對古人的?對古人的,最初是一種情緒上的感動共鳴,進而追慕思念,並受古人的熏陶,自覺地覺得有承繼古人的責任。儒家重視對古人的情,因為古人的,可以陶鑄民族性情,為民族樹立具體用情的模範。

。。。。。

第三節 "情"的"Wonder"和"Concern"

一、對愛情的Wonder」「Concern」

中國《詩經》是二千多年前的作品,它對男女間情愛的歌頌刻畫,至今仍然扣人心弦。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碩人》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蒹葭》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子衿》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采葛》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關睢》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桃夭》

男女間的愛情,始於傾慕,相思縈念,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結為夫婦,則相敬如賓,以鐘鼓琴瑟相娛;


組織家庭後,生兒育女,如桃夭一樣開花結果,開枝散葉。

這一組愛情三部曲,是自然而健康的。

人和禽獸,都有飢餓覓食,交配生存的需求。這一種本能的情慾反應,是一種動物式的情慾宣洩,並不能視之為愛情。必得把它的層次提升,然後人的愛情始見異於禽獸性慾。

人的愛情是從追慕異性開始,互相吸引傾慕是人之常情,一見鍾情是常有的。這一個階段,結識的異性既多,好奇探新也是有的。可是──

一個能夠克己復禮的人,會懂得尊重自己的感情,同時也尊重對方的感情,努力使自己的感情,能夠「發而中節」,以適當的,合乎禮儀的行為表現出來。

「眾里尋他千百度」,一旦找到了真愛,雙方都能以潔凈的心靈,高尚的品格和對方交往,共同肩承未來的責任,以開展一段更高層次的關係。即使因了解而分開,雙方也能坦然相對,發展為異性知己朋友的關係。

「情」是一種利器,在戀愛階段的青年人,尤應對自己、對對方都有一種關懷顧念之情(即英文之Concern);如果因好奇探新(即英文之Wonder)而始亂終棄,最終將使自己感到迷惑,不能體會真正愛情的意義。

婚姻是標誌著二人愛情的成熟,意味著二人將共同攜手走過未來的日子。中國文化以婚姻是合二姓之好,把沒有血緣的兩個家族結合起來,進一步擴大人類團結的範圍。夫妻的感情,關係著兩個家族的團結。

即使單純地從夫妻的角度來看,夫妻間能夠互相關懷顧念珍惜,互以對方為重,他們的感情也就能夠久而彌堅,也更能夠盡「情」地去經歷愛和被愛,更放心地去投入有責任擔荷的「情」中。

如果一對夫婦當初的結合是純粹對婚姻生活的一種Wonder,而缺乏Concern的責任擔荷的準備,其關係亦難以長久。尤其光怪陸離的是互相交換配偶進行性行為,這種心態完全是一種Wonder的心態,他們並沒有互相尊重對方感情。

「沒有孩子的家庭,不算是一個完整的家庭」。孩子是夫婦的「愛情結晶品」。他是夫婦經深思熟慮,以無限關愛顧念珍惜之情,帶到世界上來的。他們孕育他,教養他,讓他延續他們的生命。

如果夫婦把Wonder的心態帶到這方面來,就難免會先考慮自己的利益,再到孩子的利益;甚至犧牲孩子的利益,來維持自己的利益,而我們的下一代也就難以健康地成長。

如果男女間的愛情層次是上升的話,最終必能憑藉關懷顧念珍惜之情,組織一個合理的家庭,並賦予這個家庭幸福的力量。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學系主任P.A.Sorokin在1948年《人性之再造》主張西方文化和社會須加以改造,而改造首先得要有一個合理的家庭作為社會的新起點;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1994年平安夜子夜彌撒呼籲世人重視家庭;而中國重視家庭已經是一種經歷幾千年的文化實踐,希望我們能夠加以珍惜。

重點回讀:「Wonder」「Concern」兩種情,有何不同呢?它們分別屬於哪一個層次的情?Wonder是一種好奇探新的情,是屬於一種刺激反應式的情。見到新奇的事物,就有探究的慾望,滿足了這種慾望後,也就不覺得新奇,而對它情也就完了。它屬於最低層次的情。Concern是一種關懷、顧念、珍惜的情,而它是屬於自覺地負起責任擔荷的情。這種情,久而彌堅,使人顯出一種道德的擔荷,它屬於最高層次的情。

二、對自然萬物的Wonder」「Concern」

在《唐君毅與青年談中國文化》的導讀中,我們曾經解釋中國人對天地自然萬物的感情:天賦予人及自然萬物以生命,交託大地去孕育並使它們成長。看見萬物欣欣向榮,就知道自然界自有生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大地賜給人類糧食,也讓人生活在它的懷抱裡面。人對天地有無限感謝和崇敬之情。

自從中國步入農耕社會之後,中國人對自然的接觸直接而無阻礙。中國人感受到天地對人的恩情,於是敬天為父,依地為母,思量還以崇敬及感謝之情,並自覺地覺得有承繼天地恩情的責任,把生命傳揚開去。聖人贊天地之化育,一般百姓亦以生生甚為念,對一切有生命的東西,格外顧念珍惜,不肯輕易把它們萎折。

只要看見小草怎樣由泥地里探出頭來;樹木怎樣開花結籽;水怎樣由雲變成雨落到大地上再被蒸發到天空去;四季怎樣周而復始;中國人就體會到萬物自有它的生命、循環。這並不是一種迷信,而是一種實在的,有情的體驗。科學家也傾向相信地球終有停止轉動的一日,而人類再無情對破壞地球生態,地球壽命會加快「玩完」。

我們從自然取得糧食、取得物資、取得一切生活所需,但並不代表我們可以奴役自然、征服自然去為我們無窮的慾望作無止境的奉獻。如果我們繼續無情地破壞自然的生機,終有一日,自然將無法自行修補,人類再也不能得到大地的呵護養育。

補救之道,在培養人類對自然的「情」,使人類能欣賞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從中領悟天道人性,並自覺地負起對自然應盡的責任。

重點回讀:中國人對自然的態度是怎樣的呢?由此引出,那些對自然的行為?中國人對自然的態度是Concern的。他們對自然有崇敬感謝之情,對自然有欣賞之意。由此引出他們對自然的關懷顧念和珍惜,自覺地負起對自然應盡的責任,愛護它,欣賞它,並與之和諧相處。

。。。。。

第四節情的感通:圓融無礙

中國的「情」和「良心」一樣,似乎很難被全然了解。對有些人來說,愛情是很實在的,可以毫無憑藉而感覺到的;對有些人來說,這是很抽象的,必須把它落實為具體的,可以把握的。

「實在、感到」、「具體、把握」,分別在於情的感通是否圓融無礙。

你對一個人動了感情,你覺得他是「實在」地存在的,你也真的「感到」這一份情。這是感通。如果必須把「實在」變成「具體」:你喜歡他的溫柔細心?誠實可靠?儀錶風度?知識素養?財富地位等等;再把「感到」變成可以「把握」的:你們有沒有每天晚上通電話?定期見面?共同計劃度過長周末假期?有一個聯名的銀行戶口?……沒有了這些可以把握的東西,似乎情也就好像有點不太實在。

雖然「具體、把握」,可以幫助你分析「實在、感到」的情究竟是真確的抑或是一種膨脹了的假象;可是,「實在、感到」,對於用情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如果以為「具體、把握」就是用情的全部的話,一旦這些具體可以把握的條件都消失了,他們的情也就結束了。試看看下面的個案:

美國一對中年夫婦,為保障退休後的生活,聽從財政專家的意見,停止供養正在大學念書的兩名子女。理由是:一、子女已經超過十八歲,根據法律,父母無須再為他們負責;二、他們念大學的生活生活費、學費、雜費太昂貴,省下來可以投資股票債券房地產;三、子女沒有供養父母的法律責任,在他們身上的投資等如石沉大海。

中國一個七十歲的老人,兒子和媳婦移民美國後一個月,寄來一張單程機票,請他到紐約享晚年福。抵步後三天,兒子、媳婦懇求老人到唐人街餐館當黑市工人,因為兒子要練英文先修班上大學,否則將來沒有出人頭地的一天;媳婦有了身孕,不便操勞。懇求了一個星期老父都不答應,兒媳拿出已經預定好的回程飛機票,把他送返廣州去。

香港一對任職銀行高職的模範夫婦,結婚十年,有一子一女,夫婦恩愛非常。為了九七問題,夫婦決定辦理移民手續,先由太太帶同子女到加拿大定居,丈夫繼續留港工作,待太太正式成為公民後,才申請他入籍。不到一年,丈夫攜同分居協議書,飛到加拿大,懇求她簽字離婚。

中國一個大學生因父母無力供給他學費生活費,把父母告上法庭;一個大學畢業學生在家啃老七年,父母忍無可忍告上法庭頒令逐他出家門;一對離異夫婦誰也不肯帶孩子到新家庭,把孩子丟到租房後來更停止支付生活費,被孩子告上法庭……

從「具體」,可「把握」的角度來看,上面的人的用情,是合情合理的。他們認為,既然用情的具體和把握的條件都消失了,繼續用情無疑是一種不理智的行為。

從「實在」、可「感到」的角度來看,上面的人根本從未「實在」地「感受」到彼此的真情,也不曾在這上面努力過;一旦「具體」可「把握」的條件消失了,於是就停止再付出感情,甚至斷絕人情。他們領略不到真正的「情」的滋味,更談不上「情」的第三個層次──責任擔荷了。

今日社會的人越來越傾向從「具體」的,可「把握」的角度去用「情」,以致真正的「情」容易被外部條件蒙蔽,不能直指內心的一份真「情」。吳森先生所說的那一種感通,是純粹兩顆「情」心的牽動,「心有靈犀一點通」,全然無蔽無阻,何等玲瓏通透。

當然,只憑「實在、感到」去用情,有時也會陷情於「愚」。如何使「情」得到健康的發展,要看我們怎樣把二者「節中調和」,互為表裡了。

不但人與人的情須如此,人與自然的情也須如此,這裡就須要舉一反三,不再闡述了。

重點回讀:吳森先生感通一詞,是什麼意思呢?它怎麼樣成就人類崇高的感情?感通一詞的意思,是兩顆心靈在完全不經外物的傳遞、蒙蔽下所產生的圓融無礙的交流,心有靈犀一點通,是最好的詮釋。它使人類的情感交流,不受時間空間或者外在的條件束縛,直指兩個互通的心靈,使人和人,人和自然的情感交流,得以順著真性情,圓融無礙地進行。

。。。。。

第五節 中國的是世界人類精神病的良藥

相對於中國的集體主義,西方的個體主義日漸抬頭。無論在教育、法律、人權、社會氣候各方面,都在培養和保障人作為一個獨立獨特的個體,保障自己的權益免被無理的剝奪侵呑。人最先考慮和關心的就是自己:管好自己的事,做好屬於自己的責任,爭取自己的權利,享受自己的幸福;同時警惕自己不要無端關心別人,不要主動介入別人生活、幫助別人,否則就是侵犯私隱,沒有尊重別人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權利。

雖然個人主義可以成就自己使不妨礙他人或成為他人的包袱,而團隊/社會裡的成員各自做好自己,整個團隊/社會就會變得好;可是,個人主義也使人傾向先從自己設想,再為別人設想;先成就自己,再成就別人。當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相衡突,便據理力爭而非以禮相讓、以情相待。本來,發展自己是為了成就整個團隊/社會;一旦忘記這個初心,發展下去,人與人之間就會明分我、他,而出現疏離。

當天賦的"情"在他內心發出呼喚的時候,他有可能遇到下面三個難題:

1他找不到用情的對象。親如自己的父母,也會隨時離開自己跟別人居住。就算他們不離婚,十八歲離家自立後,他們對於自己也就等於街外人一樣──除了他們曾經生我養我之外。可是,這些都是過去式past tense了呀!其他一切和他有關係的人,也都有一日會成為過去式,在他們身上用情以乎不理智。

2他無法盡情的去經歷愛和被愛。當他「實在」地、「感受』到雙方的愛的時候,他和對方都立即反射式地問自己:「我究竟是否在具體的,把握著這一段情呢?」於是一連串的外在條件不斷湧現,以致妨礙雙方的感通,在用情的時候,難免幾番困步。

3他不敢過早投入有責任擔荷的情。為了保障自己的權益,所有的情最好不要伴隨責任;真要負責任的話,這是責任,最好能夠此時此地此刻,由雙方公平攤分。如果不肯定對方會否均分責任的話,最明智的方法是停止付出感情。

無法感受到來自別人的愛,固然是一種悲哀,有情無所系也是一種痛苦。由此而產生出來的問題是個人感情上的空虛無據。

不但人與人的「情」如此,人與物,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都一樣會出現這個現象。一口好酒的感覺究竟是芳香醇厚抑或高人一等,我們要靠廣告去告訴我們;社會發生什麼事,我們要通過傳播媒介去告訴我們;剛買了一部手機,不三個月它就out了。一切都像很疏離。

今日社會在信息和商業結合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進,人們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情緒反應,以適應社會變化,有時難免出現跟不上、掌控不到,而產生情緒混亂失控的現象。青年人暴力,吸毒、搶掠、強姦、破壞、滋生事端的行為,除了由於精神空虛,轉而追求刺激之外,也是無法找到用情對象、不能正確用情、不敢擔荷責任的結果。兒童問題、青少年問題、家庭問題、婚姻問題、社會種種問題,幾乎都由於人們的情緒混亂失控而引起的。追源溯流,也是由於人們不懂得怎樣去正確的用情,以及不肯擔荷伴隨情而來的責任所導致的。

如果以為這些都是社會的法紀和秩序的問題,於是努力收緊法律漏洞,加強打擊罪惡,製作更多實驗室的研究,加快找出有關問題的理論和解決方法,或者以現代科技結合傳媒力量去填塞他們空虛的心靈;那麼,整個社會將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疲於奔命。

儒家深知這一切的根源在「情」字上面,於是努力固定人的用情對象,教人要認識真正的情,培養人與人、人與物、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情,教人正確的用情方法,要人把內心的天賦的情加以擴充。這些都是儒家情感教育的內容。

此外,儒家又以禮代替法律去約束人的感情,不讓它放縱破壞。又重視實踐功夫,讓每個人從自己的的實踐經驗中自行調節平衡;又以家庭代替教會作為道德的教習場所,使每個人都生活在道德的氛圍之中,教以仁義禮智孝悌忠信,充實他們的心靈,使每一個人都顯現真善美的光輝。

重點回讀:今日社會的問題癥結在哪兒?它的成因是什麼?今日社會的問題癥結,是人的精神的空虛,感情無處安放,以致整個社會出現道德混亂和秩序上的種種問題。它的成因是由於個人主義流行,人與人之間孤立疏離,以致無法建立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

總結

中國的「情」,一直受到很多人的誤解,以為等於「不講理」的意思。讀完這個篇章,我們應該明白,中國的「情」是建立在人類真正合理的生活上面。「徇私枉法」跟「枉情殉法」都不是健康的。當我們了解到今日社會問題癥結的同時,再細反思我們自己的文化,我們應該明白,中國文化的「情」,正是今日社會問題的良藥,我們要好好珍惜。與此同時也要好好學習西方所長,以補己之所短,使中西文化得到交流融合,共同攜手為人類的未來創造真正幸福的社會、真正和平的世界;使各種族的人,都可以融洽共處,彼此尊重,彼此相愛。

祝願世界通「情」今後圓融無礙。

。。。。。

附錄(以下習題供研習吳森先生《情與中國文化》取用)

總複習

一、試解析「情」和「人」的關係。

二、
從現代的觀點來看,你同意下面兩句話嗎?

1 三年之喪,期已久矣

2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

三、你認為法律和人情是否對立的呢?人情會否妨礙法律的公正?

四、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所表現的情是一種怎樣的感情?

五、重視夫妻之情和對古人的情,對改善社會有什麼作用?

六、男女間的愛情,如果以wonder為主,對愛情的質素,有什麼影響;以concern為主,又有什麼影響?

七、中國人視自然為有生命的機體,而對自然有情,崇拜它並思量報答它的恩情。這是否一種迷信的態度,試加解釋。

八、為什麼說人與人的情感溝通並不是全然「圓融無礙」的呢?這中間究竟有什麼阻礙?

九、試解釋個人主義和疏離,怎樣導致社會問題叢生。

答題參考重點

一、情是父母子女、兄弟朋友、丈夫妻子、上下長幼等倫理關係中,一種發自內心的愛和被愛的感覺。「情」表現在行為上,是各種合乎禮儀、發而中節的德行。「仁」就是各種德行,修養至最完美時的境界。通過「情」的教育,可以培養人心,透過「情」的實踐可以達致「仁」行。吳森先生在《情與中國文化》一文所說的「仁人就是一種合乎禮義、發而中節的感情」,說明了「仁」和「情」的關係。

1 從對父母的懷念顧角度來說:我們生下來三年都要在父母的懷抱里長大,父母不計較時間金錢精神全情投入照顧我們,如果父母死後我們對他們的懷念連三年時間都沒有,那就太忘恩,太不近人情了。

可是,如果我們要像古代君子在喪期放下一切工作和日常生活,守在父母靈前墓旁懷念父母恩德,而不能兩者得兼,在今人來說,是不具備條件的。有哪所學校哪個公司哪個機構可以給出一年的事假呢?父母在天之靈也不會主張我們這樣做。只要常懷之恩,努力自己,貢獻社會,教養下一代,延續他們的生命和精神,父母就會感到安慰的了。喪期是形式而已,父母恩德應常存在心。

2 從嚴重罪行的角度來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不啻包庇罪行,跟黑社會行為沒有分別,尤其傷害社會安寧,殘害別人性命的,即使親如父子,也應該和法律合作,不予隱瞞。可是,一時過失及輕微錯誤,不須勞駕法律、警方都可以處理和彌補的,父為子隱子為父隱是人之常情。因小事親手毀了父母的一生,於心何忍呢?只要多加勸導關懷,找出犯錯的根由,彌補的方法,使他明白事理改過遷善就可以了,無須事事告發張揚,親自頂證。我們小時候做錯了事,父母師長不也沒有把我們送交警局走法律的程序,而是從品德情意教育我們改過遷善嗎?

三、一般人以為法律和人情是對立的,因為他們看到的是徇私枉法的例子。其實儒家強調的「情」,是一種合理的「情」。徇私本身就是用情而不得其正。法律和人情是互相補足的,只要社會上的人,都能對其他人有情,不會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復自覺負起公民的責任,與法律充分合作,把壞分子繩之於法,法律才見其效力。也只有社會上有完善的法律,人民生命財產才有保障,人民的善良感情,才不會被不法之徒利用、欺騙,人民才敢把「情」擴充至其他。況且,很多社會不合理的事情,都在法律管制之外,需要人情加以自律。

四、杜甫在這首詩所表現的情,「有釋迦牟尼擔荷人類罪惡之意」的「情」。他自己的茅屋被秋風吹塌,他卻仍然希望「安得廣夏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如果真有這一日,他寧願「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杜甫對貧苦大眾的同情,已經超越了個人一己的幸福,他希望把一切不幸痛苦自己承受過來,好讓他們達到幸福。他有釋迦牟尼的菩薩心腸,對人類的苦痛流露出惻隱之心。

五、重視夫妻的情分,可以使家庭穩定健康的地發展,使成為一個道德教學的場所,使孝悌忠信等道德教育工作得到開展。夫妻義重情長,社會的家庭和青少年問題也可以減少。重視對古人的情,可以使社會上的人「情」,有一個「用情」的模範,使他們的性情得到陶鑄。經過歷史的淘汰,最後仍然保留下來的古人的情,必然有其經得起考驗的偉大之處,可以陶鑄人情;使人民自覺地覺得有承繼古人「情」的責任。如此,社會的道德情況,必然得到改善。

六、男女間的愛情,如果以wonder為主,將使愛情的質素下降。如果他們wonder的是性行為,他們將不斷的交換男女朋友,以尋求更新的刺激,把愛情下降為動物式的情慾反應。如果,他們wonder的是戀愛的生活,那麼雙方戀愛過一段日子之後,不再覺得好奇新鮮,這一段情也就完結了。如果男女間的愛情是以concern為主,他們就能克己復禮,尊重自己和對方的感情,努力使自己的感情以乎合禮義發而中節的行為表現出來。如果因為了解而結合,雙方都能以一貫的concern之「情」發展一段更高層次的關係,即使因了解而分開,雙方也能以concern之情,發展為異性知己朋友的關係。

七、這種態度乍看之下跡近迷信,因為一般人對「生命」一詞的理解常常只限於有血有肉有感覺的身體,一旦這些可把握的條件消失了,就視之為生命的死亡。但中國人對「生命」一詞的理解是生生不盡、循環不息,各有其獨有的生長曆程的意思;所以,天地萬物自有生命。對自然有情,是因為中國人感受到自然的生命,和自然對人的無私的愛護養育。人生活在自然中,成為自然一部分,自覺地擔負起對自然的責任。自然界萬物是互動的,並不是全無關係的個體;這種互動,從化學角度來說是「有機」,從哲學的角度來說是「有情」,所以中國人視自然為有生命的機體。而對自然有情的態度並不全然是一種迷信,它也有一定的科學根據,只是中國人傾向從「情」的角度去理解它跟它建立關係而已。

八、人與人的情感溝通並不是是圓融無礙的,因為人會尋求「具體的,可把握的」東西,例如你喜歡一個人,你會把「喜歡、具體」,化為你喜歡他的原因,並由此一一分析;再把「喜歡」這種感情,化為可以「把握」的,例如有沒有給對方買小禮物?時常通電話?一起相處的時間多寡長短等。雙方的情感溝通中間出現的阻礙,往往由這種具體可把握的條件形成的,好像沒有了這些條件,你對他的喜歡不過是一個假象,而不是一種實在的感情。彼此的情誼是建築在這些外在條件上,當這些條件消失了,愛情也就失去根據,而終至於結束了。這就是不能以圓融無礙的「感通」,直接聯繫兩個有情的心靈的例子。

個人主義使人傾向先從自己設想,再為別人著想,先成就自己,再成就別人。自己固然不先對別人動情,也警惕自己不要無端關心別人,幫助別人,否則就是侵犯他的私隱。你要尊重他作為獨立個體的權利。由是,人與人之間,很難建立一種感情,人對人,人對物,對社會,對自然也都一樣,一切都像很疏離。這種疏離,使人很難找到用情的對象,感情的無據帶來精神上的空虛,加上社會速度變化很快,人要不斷調整自己的感情來和社會相適應,於是難免出現感情混亂,精神失控的情況。當他們尋求發泄的時候,就容易為社會帶來種種的問題。

。。。。。

篇章補充閱讀資料

《無題》其一 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

《悼亡詩三首》 潘岳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黽勉恭朝命,回心反初役。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幃屏無彷彿,翰墨有餘跡。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悵怳如或存,回遑忡驚惕。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祇。如彼游川魚,比目中路析。春風緣隟來,晨溜承檐滴。寢息何時忘,沈憂日盈積。庶幾有時衰,庄缶猶可擊。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清商應秋至,溽暑隨節闌。凜凜涼風升,始覺夏衾單。豈曰無重纊,誰與同歲寒。歲寒無與同,朗月何朧朧。展轉盻枕席,長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塵,室虛來悲風。獨無李氏靈,彷彿睹爾容。撫衿長歡息,不覺涕沾胸。沾胸安能已,悲懷從中起。寢興目存形,遺音猶在耳。上慚東門吳,下愧蒙莊子。賦詩欲言志,此志難具紀。命也可奈何,長戚自令鄙。

曜靈運天機,四節代遷逝。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風厲。奈何悼淑儷,儀容永潛翳。念此如昨日,誰知已卒歲。改服從朝政,哀心寄私制。茵幬張故房,朔望臨爾祭。爾祭詎幾時,朔望忽復盡。衾裳一毀撤,千載不復引。亹亹期月周,戚戚彌相愍。悲懷感物來,泣涕應情隕。駕言陟東阜,望墳思紆軫。徘徊墟墓間,欲去復不忍。徘徊不忍去,徙倚步踟躕。落葉委埏側,枯荄帶墳隅。孤魂獨煢煢,安知靈與無。投心遵朝命,揮涕強就車。誰謂帝宮遠,路極悲有餘。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遣悲懷三首》其一 元稹

謝公最小偏憐女,嫁與黔婁百事乖。顧我無衣搜畫篋,泥他沽酒拔金釵。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皆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江城子》蘇軾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沈園二首》 陸遊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台。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十二月二日夜夢遊沈氏園亭二首》 陸遊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裡更傷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詠荊軻》陶潛

燕丹善養士,志在報強嬴。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雄髮指危冠,猛氣沖長纓。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漸離擊悲筑,宋意唱高聲。蕭蕭哀風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心知去不歸,且有後世名。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庭。凌厲越萬里,逶迤過千城。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庭。凌厲越萬里,逶迤過千城。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詠懷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羣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贈衛八處士》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荅乃未已,兒女羅酒漿。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十觴亦不辭,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羌村》杜甫 

崢嶸赤雲西,日腳下平地。柴門鳥雀噪,客子千里至。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世亂遭飄蕩,生還偶然遂。鄰人滿牆頭,感嘆亦歔欷。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晚歲迫偷生,還家少歡趣。嬌兒不離膝,畏我復卻去。憶昔好追涼,故繞池邊樹。蕭蕭北風勁,撫事煎百慮。賴知禾黍收,已覺糟床注。如今足斟酌,且用慰遲暮。羣雞忽亂叫,客至雞鬬爭。驅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行。手中各有攜,傾榼濁復清。莫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兵革既未息,兒童盡東征。請為父老歌,艱難媿深情。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度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沈塘坳。南邨羣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卧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新安吏》杜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掘壕不到水,牧馬役亦輕。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送行勿泣血,僕射如父兄。

《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邨,有吏夜捉人。老翁踰牆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致,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潼關吏》杜甫

士卒何草草,築城潼關道。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余。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連雲列戰格,飛鳥不能踰。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新婚別》杜甫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結髮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別,無乃太怱忙。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腸。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黃。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自嗟貧家女,久致羅襦裳。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

《垂老別》杜甫

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投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干。男兒既介胄,長揖別上官。老妻卧路啼,歲暮衣裳單。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土門壁甚堅,杏園度亦難。勢異鄴城下,縱死時猶寬。人生有離合,豈擇衰老端。憶昔少壯日,遲回竟長嘆。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無家別》唐·杜甫

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里百餘家,世亂各東西。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賤子因陣敗,歸來尋舊蹊。久行見空巷,日瘦氣慘凄。但對狐與狸,豎毛怒我啼。

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鳥戀本枝,安辭且窮棲。方春獨荷鋤,日暮還灌畦。縣吏知我至,召令習鼓鞞。雖從本州役,內顧無所攜。近行止一身,遠去終轉迷。家鄉既盪盡,遠近理亦齊。永痛長病母,五年委溝谿。生我不得力,終身兩酸嘶。人生無家別,何以為烝黎。

《論語.先進》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之能,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