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理論,別太當真!
我們都無法否認,「原生家庭」幾乎決定性的影響了我們整個人的心理發展、人生狀態。 從事母嬰研究的亨利·馬西博士,經過對76名嬰兒,30年的統計跟蹤,發現那些「不理想」的父母養育的孩子,82%的孩子生活都比較痛苦。
在諮詢的實踐中,我也清楚的看到,與父母的互動,在每個人生命里刻下了最重的痕迹,與父母的關係,也延展、甚至泛化成了與所有人的關係。比如,那些跟爸爸關係好的女性,也很容易在諮詢中跟我建立信任。
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反對這一點,也是在否認一個存在的事實,否認一個經過大量實踐檢驗,而廣泛被心理學領域接受的事實——這種否認本身,也和自己的原生家庭有關係。
但是原生家庭的理論本身,或者理論在傳播或者應用的過程中,也有一些漏洞或者誤區,導致了人們的疑慮或者內心的衝突。
常見的問題是,我們很容易把父母放到一個被攻擊,甚至是「罪人」的位置,這既與我們的文化傳統產生衝突,也與我們生命的本質產生衝突——父母給我們生命,我們才有機會怪罪他們。
另外,那些為了子女付出了大量精力心力的父母們難免感到傷心,失望,或者感受到極大壓力、焦慮和愧疚——總體上來說,這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好事。
我剛剛做諮詢的時候,很容易站在來訪者這邊,痛恨他的父母和原生家庭,但是如果諮詢的是父母,我又開始理解父母,理解他們的痛苦和掙扎,於是父母的父母又成了罪人。在困惑之際,我腦補一下無窮遠,然後只能承認,沒有誰是罪人——自己的生命得自己負責。
原生家庭理論本身或者在傳播、使用的過程中,存在以下的幾個漏洞。
一, 原生家庭理論假設了什麼才是合格的父母
做心理學的人,往往都有慈悲心,看不得別人痛苦,也很容易因為看到別人的痛苦,而對父母提出批評、或者要求。
現在的一些父母教育體系,普遍存在對父母的否定和壓力,當然很多父母也習慣於從壓力中開始學習和成長,從這一點來說,壓力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但這些要求本身仍然屬於一種「暴力」,用一種外在的標準來要求父母,就容易用對錯來評價父母,而忽略了父母也是一個普通人,也有自己的痛苦,也在努力追尋自己的人生,或者儘可能的做一個合格的父母——雖然方式可能漏洞百出。
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在跟戰爭導致的孤兒工作的時候曾經說過:最糟糕的母親是一位死去的母親。她描寫過一些因為二戰的轟炸被迫和家長分離、送到鄉下去住的那些孩子,結果發現這些孩子的恐懼害怕程度,要高於在城市裡面經受轟炸但仍然留在爸爸媽媽身邊的孩子。
二, 完美主義傾向也滲透到了原生家庭
有一本書名字叫《家為什麼會傷人》,還有人說「父母皆禍害」,這顯示了人們對原生家庭的完美主義傾向——我們希望自己是完美的,所以也希望父母是完美的。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家,會是什麼樣的情況。
心理學家Rene Spitz也通過觀察發現,如果僅僅給孩子食物和健康的照顧,而不給孩子身體的接觸,擁抱和交流的話,嬰兒難以存活。在40年代,他做了這個讓人心痛的觀察,跟蹤了97個3-36個月大嬰兒,因為經費的問題,孤兒院的護士只給他們飲食,洗澡,換尿布,但卻無法給予身體接觸和情緒上的關注。結果,發現只有21個可以活下來,而且絕大部分都有嚴重的心理損傷。
其實家已經給了我們很多,給了身體以及心理必需的資源,如果我們不是從「理想」的角度去看,而是從「無」的角度去看——我們生下來是一個什麼不會做,什麼都沒有的孩子。
家會傷人嗎,可能更準確的說,是我們的期望落空了,我們希望家是完美的,能給我們所需要的溫暖和力量,不要給挫折和創傷。但實際上,我們不得不接受,家是不完美的,甚至是簡陋的,我們不得不為自己的人生擔起責任。不公平嗎,公平也是我們追求完美的一個產物。
當然,我們仍然可以有恨,有憤怒,有遺憾,但是同時也不應該被恨所裹挾。
另外,就算家裡提供了非常完美的功能,母親善解人意,父親和善又有能力,個人還是需要擔起自我成長的責任。
三, 原生家庭理論假設痛苦是不好的
沒有人喜歡痛苦,尤其是深陷於心理困擾的人,可能有時候甚至是痛不欲生的。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痛苦卻一直是生命的一部分,關於生命的深度和智慧,也是離不開對痛苦的體驗和超脫。
往往越無法接受、或者否定痛苦的人,越容易被痛苦所控制。無論在諮詢中還是在東方的修鍊方法里,都需要接受、面對、承受痛苦,這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態度。當然這種態度是很難建立的,我訓練了2年多,才勉強對痛苦持一種好奇或者歡迎態度——顯然,譴責和歸責於原生家庭,要簡單和順溜多了。
有一個從事父母教育的講師,原生家庭是很理想的,父慈母愛,自己很幸福,也希望把這個幸福傳遞給別人。於是他帶著這種拯救情節,與一個抑鬱症的女性結了婚,結果品嘗了幾年極其痛苦的生活。我們追求成長、釋放生命潛力的需要,也會無意識中促使我們去追求一些痛苦,來豐富自己的人生體驗。
在如今廣為傳播的原生家庭理論中,這裡可能也隱含了一個假設,心理痛苦是不好的,是可以避免的,父母應該為此負起責任。
首先這忽略了心理痛苦的價值,痛苦是成長的契機,讓一個人通過接受缺憾,走向完善和完整,無論原生家庭如何,我們都需要自己走上這條路。
其次,只要我們還是一個正常的成人,我們自己需要為自己的感受、體驗負責,父母給了他們能給的,給了我們學習、體驗的能力,接下來要如何完善自己,如何體驗這個世界,要靠自己了。
四, 過於簡單的線性邏輯
心理問題都來自於原生家庭嗎?或者糟糕的原生家庭都會給人帶來心理問題嗎?
這樣問,大家都知道答案否定的。但在應用中還是容易過度線性和簡化,比如父母如何會導致什麼結果,或者有心理問題,一定是原生家庭的原因等等。
科胡特在研究中也發現,在重構了一些來訪者早年的原生家庭狀況之後,他會得出一個結論:理論上,來訪者的困擾應該更嚴重些,但是來訪者的真正情況要樂觀多了。所以他假設,存在某種先天的因素,使得來訪者在心理災難前可以自保。
兒童心理諮詢師Novick發現,有一些善解人意的父母,孩子也會產生心理問題。比如小喬治有異裝的行為,總想穿女孩的衣服。在諮詢師工作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喬治曾經做過三次恥骨的手術,為了應對手術帶來的恐懼,他幻想如果自己是一個女孩,也許就可以躲過一些痛苦。
越過這些線性的邏輯,心理學和東方的智慧又再一次走到了一起,複雜性理論在心理學上的應用,與東方佛學的「因緣和合」不謀而合。各種元素交織在一起,形成我們看到的心理現象。
有心理學家評論說,簡單的因果論的邏輯可以休息了。
原生家庭並不是一個獨立不變的影響節點,家庭也被社會所影響,個人也在影響家庭。社會、家庭、個人之間構成了一個動態的複雜系統,不斷的相互影響、變化。
我們個人,也作為其中的一個節點,需要去了解、接受這種「無常」,接受這種因為不確定性所帶來的不安,並在此基礎上,保持敏感性,做出有效的行動和積極的影響。
參考資料:
《Kim Kleinman課程文字稿》,證道心理
《Novick課程文字稿》,證道心理
《自體的分析》,科胡特
《情感依附》,亨利·馬西
《複雜性理論和自體心理學》
//公眾號 nizhenyuan1 認識自己,答案在自己身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