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電影感」,怎樣拍出有「電影感」的片子?

讀完 @熊貓潘 老師的文章(如何製造電影感——構圖篇)有感。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用最近拍攝的一部短片為例,來聊一聊為了獲得「電影感」,我們作出了哪些努力。

先說明一下這次短片所用到的相機+鏡頭:Sony A7S2 + Canon Cine Prime 24/50/85/135mm,slog2

那首先來看一下這張截圖1:

這是小女主Alice的一個特寫。Alice此時正坐在床下,抱著小熊。在這裡我使用了50mm的佳能Cinelens,給到一個從下往上看的側中臉特寫。這裡的我將光圈開大,主要突出Alice的面部表情,但同時儘可能多的保留背景的細節。

很多人覺得大光圈是電影感的體現,模糊的背景似乎能體現出高大上的感覺。但是我覺得層次感才是最重要的,大光圈帶來了模糊的背景,但是我們通過燈光,來營造豐富的背景層次感。

首先,主要的光源來自Alice左後方的書桌上的檯燈。在拍攝過程中,我們直接將檯燈打開,發現光太亮,於是就在檯燈里墊了幾張餐巾紙,將亮度調低。檯燈帶來的橘黃色暖光給予整個房間一種舒適與親密的感覺,並凸顯了Alice左側頭髮的細節

接著,我們在房間的另一端設置了一組燈,為整個房間帶來更多的亮度,從而使得Alice右後方的背景牆更加突出。

最後,我們在Alice側臉處架了一盞燈,使得她面部的光影更具層次感。

於是,在Alice臉上,我們看到了三個不同層次的燈光,從亮到暗,3-2-1。

接著我們來聊聊顏色

大家應該都知道冷色與暖色。很多電影也喜歡運用冷暖色來打造所謂的電影感,最出名的就是藍色與紅色。很多好萊塢大片都喜歡在同一個畫面中出現紅色與藍色,營造一種顏色的對比。在這個場景里,我們也對突出了冷暖色的對比,使得畫面更立體。

Alice左邊,暖色的檯燈,暖色的床頭櫃,更高的亮度。Alice右邊,冷色的床單,冷色的牆,更暗的亮度。

可以看到,這樣一個簡單的特寫鏡頭,需要很多的準備工作。雖然大光圈使得背景虛化,但是作為一個電影攝影師,對於背景的光影顏色細節,也是需要注意的。

再來看這張截圖2

這個鏡頭裡,Alice正在看著一張全家福。同樣的場景。我們在突出Alice的面部細節的同時,儘可能的保證背景細節的可讀性。可以看到Alice面前的相框左側也有明顯的反光,這也是一個我們非常滿意的小細節。

截圖3

這個鏡頭運動軌跡很長,這裡只是其中的一幀。Alice在客廳的窗戶前。

這個鏡頭與前面在卧室的鏡頭有很多的不同。因為在劇情里,客廳的場景發生在過去,所以我們希望能營造出一種「陰天下午冷冷的回憶」的感覺。

這裡的主要光源來自窗戶,當天的陽光很亮,所以我們在室內也沒有過多的補光。但是在Alice身後,我們架了兩組燈,用來消除牆上的陰影,使得整個房間都充滿了光線,並對Alice身後的頭髮與衣服做了一些補光。

簡單的燈光布置,使得整個鏡頭更有立體感。

再來看一下這張截圖4,通過這張截圖,來聊一聊鏡頭的運動

這是一個運動鏡頭。相機從右平行運動到左。畫面一開始是全部被床給遮住,相機緩慢向左平移,我們見到Alice坐在地上,抱著熊。

對於很多人來說,平順的鏡頭運動代表著「電影感」。在各種電影劇組裡,相機穩定器是非常常見的。大家也可以買到便宜的單反/微單/手機穩定器。的確,這些穩定的運鏡會帶來一種「高級感」,但是這種「高級感」,並不能算得上是「電影感」。

要達到電影級的相機運動,攝影指導與燈光還有攝影助理需要做很多的準備工作。不同於固定機位,在拍攝運動鏡頭的時候,燈光的擺設會需要重新安排。需要保證不論鏡頭掃到哪裡,燈光都要一致。並且通常會有跟焦員,確保相機在運動中能對準焦。

當然了,現在很多電影喜歡手持。那種不穩定的抖動感,能使得觀眾更入戲。不論鏡頭如何運動,要達到電影感,最重要的就是準備。一切的鏡頭運動,都是要有理由,要有安排的。

截圖5,這裡講講構圖(framing)

這裡我們又回到了Alice的卧室。我們想要表現Alice的無助與孤獨。這個鏡頭我們一開始是沒有準備的。但是到了現場,見到了道具組準備的大熊,我們決定再加一個鏡頭。

有關構圖的理論,很多書籍與文章都有很詳細的教程,這裡就不多提了。

相較於拍照片,除了有一個漂亮的構圖,你還需要明白(根據劇情)為什麼要這麼構圖。這裡主角的面部佔據了所有鏡頭的百分之十不到。目的是凸顯Alice孤獨無助的處境。通過空間的留白,讓觀眾體會到主角的渺小。

要學會構圖,需要大量的看片。了解構圖的原理。我個人認為,電影攝影並不是為了漂亮,而是為了輔助故事情節。在構圖的時候,要問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

截圖6

同樣也是構圖。這裡Alice在玩拼圖。我希望能通過Alice的主觀視角來拍攝。從背部的過肩有很強的代入感,同時這裡我也將Alice放在畫面的一邊,更多的畫面給到了拼圖。

還有一點就是,在拍攝過程中,我們絕大部分的鏡頭都是在Alice的腰處,上仰鏡頭,通過Alice的視角來講故事。

截圖7

卧室的面部大特寫。這裡我把光圈開到2.2, 鼻子對上焦了,側臉就糊了。同樣的,Alice左右兩側光線與顏色的對比,使得畫面整體更有層次。Alice的左側補了一個燈,凸顯其面部的立體感。

截圖8

最後我們來聊一聊「長寬比」(Aspect Ratio)

我們全片主要鏡頭都是採用了2.39:1的寬屏畫面,而其中打電話的一系列鏡頭則是4:3,也就是方方正正的一塊。

寬屏畫面是很多觀眾對電影的第一感覺。一長條的畫面一下子就有了「電影感」。似乎不管是什麼照片,上面下面加上兩個黑條,然後在放上一段中英字幕,就成了電影畫面。其實不然,長寬比是導演與攝影指導為了創作理念與拍攝機器作出的決定,並不是為了達成所謂的「電影感」。

以下的這個鏡頭,我們用2.39:1與4:3都拍了素材,可以展現一下兩者的差異。

2.39:1寬屏

4:3(1.33:1)

可以看到,寬屏的效果很棒,非常有「電影感」。我們重新構圖,拍攝了4:3的畫面,「電影感」同樣被保留。但是4:3的畫面帶有那麼一點復古的意思,並且能讓觀眾與Alice處於一個更親密的環境中,與我們想像的「回憶畫面」非常合拍,於是因為創作原因,我們選擇了用4:3的尺寸來拍電話場景。

有關電影畫面的長寬比(Aspect ratio)是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也有很多可以聊,今後再寫一篇文章來談一談。這裡就先說這麼多了。

通過上面的一些分析可以看出,「電影感」並不僅僅只是畫面的構圖/燈光/顏色/運動,而是所有元素組合之後才能達到的。並且當成片之後,電影的剪輯也給予了鏡頭很多的電影語言。所有在銀幕上看到的畫面,在鏡頭之後都有大量的準備工作。作為電影攝影師,除了畫面的構圖,還需要對燈光及顏色熟練掌控。

電影銀幕是扁平的,通過光影顏色將畫麵塑造的更加立體,我覺得才是所謂「電影感」的精髓。

寫在最後:

分析過很多電影的鏡頭語言,這是第一次分析自己的。這個過程中也意識到了挺多的不足,希望這裡拋磚引玉,分享學習到的一些經驗。歡迎關注我及我的專欄,不定期分享拍片乾貨。

tyler

2018

推薦閱讀:

TAG:電影 | 攝影 | 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