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文化和沒文化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讀書和沒讀書的差別有多大?這大概就是了_騰訊視頻?

v.qq.com圖標

這是今天最火爆的一段視頻了,標題是:《讀書和沒讀書的差別》。

我看了五遍,笑了五遍。

昨天的文章里提到了責任、權力和利益的統一原則,今天就有一位大哥專程給我打電話討論這件事,大意是他手底下有個高管,責任、權力和利益都給到了頂端,但是最近還是提了辭呈,一起討論下具體原因。

大哥公司的HR也是在某招聘網站買了那種員工離職預警的服務,聽完大哥的介紹,認定這次是留不住了。

倒不是因為責任、權力和利益不統一的問題,是因為大哥公司作為私營小規模,所能給到的已經給到頂了,沒法再多了,我給大哥要了招聘網站給的預警材料,這位高管年後就開始更新簡歷了,而且還委託了幾個專業的獵頭,不得不說這預警材料真專業,連意向公司都給了。

一看意向公司,互聯網行業的頂尖了。

得!

你這給個40萬的年薪已經頂天了,職位最多給到副總,人家去了之後起薪就會是70萬,後期還會有股票,而且職位是某世界500強公司某事業部高管,留不住了。

這就是責權利統一原則的天花板問題,大哥其實也知道問題在哪裡,只是還想著儘力留一下。

我的建議是:好聚好散。

強留是留不住的,不如好聚好散,喝個餞行酒,以後還是朋友。

大哥沒再繼續這個話題,其實他心裡早就有答案,就是不甘心。

但是沒辦法,這就是規律。

這裡涉及到馬斯洛需求理論,是由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的,在他看來,但凡是人,就會有兩類剛需:一是生物屬性所決定的低級需求,比如交配以延續生命;一類是進化所帶來的高級需求,比如釋放潛能做更好的自己。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低級需求逐步減弱,而高級需求不斷增強,兩種趨勢疊加,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五層次需求理論:

第一層是生存需求,很好理解,首先要活著嘛;第二層是安全需求,活著還不夠,還不能整天擔驚受怕的;第三層是社會需求,安全之後,總要融入到群體之中,尋求歸屬感;第四層是尊重需求,不僅要接受自我,還要尊重自我;第五層是自我實現需求,要釋放潛能,放飛自我,實現人生價值。

對上述提到的那位高管,他早就實現了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了,可能他需要的是更高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雖然大哥給了他極高的尊重,但是目前公司的發展已經不足以給到他更高的認可度了,頂天了是個小型私營企業的高管,但是換個地,就是另一種社會認可度,而且在那裡,他能更好的實現自我價值。

「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還是想和我一起改變世界?」

1983年喬布斯憑藉這樣一句話,成功挖角時任百事可樂公司總裁的約翰·斯卡利。

這五個需求在不同員工身上會以不同的階段體現,激勵員工也要找准階段,用自我實現的手段激勵生存需求階段的員工,這是畫大餅沒意義,用生存需求的手段激勵自我實現階段的員工,他會覺得你格局太小。

好了,說完昨天話題的延伸,談談另一個話題,最近股市開始回暖,有越來越多的股民開始蠢蠢欲動,後台也不斷有讀者開始點菜了,想讓我寫一寫股市投資相關的文章。

我早就想過,一直沒動手是因為沒想好如何開始,我不想和神棍一樣預測漲停,因為漲停了你也不分我錢,跌了你反而要罵我。

這就是雙因素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赫茨伯格把一個人認為「應得的」東西叫做「保健因素」,而如果你給一個人一樣東西,他喜出望外,說「太好了」,這叫做「激勵因素」。

基於此,在1959年,他提出了「雙因素理論」,雙因素理論認為人們不會因為得到「保健因素」而滿意,智慧因為得不到而不滿,相反,沒有「激勵因素」沒關係,但如果有了,會備受鼓勵。

舉個例子,比如公司每年端午節都會發粽子,發起來很麻煩,而且很多員工都是北漂租房子,煮起來也不方便,既然都不吃,那就不發了吧。這不發不要緊,公司每一個人都反對,而且情緒會很激烈。

為什麼員工都說沒用、不吃、浪費,但是公司一說不發,員工就這麼大反應呢?因為員工把「端午節粽子」當作是一項「應得的」福利,什麼是應得的?就是你給我,我不會感激,但是你不給我,我就罵你!

開公眾號嘛,總要給大家帶來價值,金融、經濟和科技是我的專業,那麼從專業的角度給大家帶來更多的價值是必須的。

那麼咱們也區分開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區分下哪些是應得的,哪些是太好了。

金融、經濟和股市之間是有密切關係的,那麼金融和經濟事件分析、點評就是保健因素,這些在讀者心中,那是「應得的」。

激勵因素,通常是因為分析而捎帶著點選出的具體股票代碼,如果後市漲勢良好,那麼通常是會給讀者帶來更高的喜悅感和滿足感。

保健因素需要被滿足,但是真正激勵讀者的,是激勵因素,怎麼做?關鍵是讓讀者有種「太好了」的感覺。

那我今後,就天天給你們做大保健,偶爾給出把握性比較大的激勵因素。

從明天起,咱們嘗試下新的內容形式,到時候大家多提意見,景辰和您一起成長。

推薦閱讀: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