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入門級單反拍過哪些令你滿意的照片?

為學習攝影而來。

自己買了一個殘幅相機佳能750D和兩個鏡頭,一個掛機鏡頭18-55,一個小痰盂,在知乎上看到很多唯器材論的人,很打擊自己的信心。

難道沒有好的器材就拍不出來好的照片么?


謝邀。

這個問題的確很適合我。

很多朋友都對這個問題深感疑惑,因為網上一搜,似乎的確是大多數好片都是用的很好的器材拍攝的。

這主要是因為大家容易顛倒因果關係,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是好的攝影器材造就了好照片,而是拍的好的攝影師,用貴的器材更多一點。

但我知道絕大多數人都是感性的,並不會去想的那麼理性。

所以希望我的照片能為你打打氣。入門單反學習攝影絕對沒問題,照樣是可以出好片的。

我從2008年購入第一台入門單反尼康D80,這是一台2006年出品的入門單反,性能要比佳能750D還低很多。

但是這台相機陪伴我入門攝影,和我一起留下了無數難忘的光影。

2008年雲南瀘沽湖,那個時候剛剛買單反,連參數設置都不精通。這張照片我還記得是用光圈5.6拍的,都沒有用最佳光圈,不過這關係不大,我當時拍的很開心,我覺得我捕捉到了我看到的美景。很多年過去以後,我才意識到,當時這種盲目的自信最大的好處就是讓我能堅持不懈的拍拍拍,而很多人,正是被「堅持」擋在了門外。

2009年,荷蘭庫肯霍夫鬱金香花園。這張照片也是用50/1.8拍攝的。鬱金香本身的色彩就嬌艷欲滴,下午有雲的光線也很柔和,非常合適表現色彩,我有意識的選擇了比較有縱深感和色彩層次感的方向進行拍攝,並用最大光圈虛化了背景的雜亂。

2009年瑞典斯德哥爾摩,一個人沿著Skansen所在的島徒步,瑞典的夕陽斜射的特別厲害,突然,我發現逆光的波光粼粼中,兩隻天鵝的輪廓像一顆愛心,特別唯美,我趕緊朝著這個方向,下意識的按動快門,捕捉下這個瞬間的美。

2009年新疆五彩城。2008年的每個周末,我幾乎都帶著單反在城市裡到處拍。不過我已經不太滿足僅僅在城市裡拍。所以,2009年,我準備了嚮往已久的新疆之旅,去探索荒野的美。

新疆五彩城,這是在沙漠腹地的一處奇景,李安在卧虎藏龍里也曾經在這裡取景。我早早的來到了這裡,把大大小小的山頭逛了一個遍,最後自己找了一個覺得不錯的山頭一直等到日落。當晚霞把這片奇景渲染紅的時候,這裡真有一種漫步在火星表面的感覺,非常震撼。

2009年新疆喀納斯湖。一開始學習攝影,我的大多數照片是以24-35(135全幅等效)焦段為主的,這是因為這個焦段的視角非常接近人眼視角,更容易發現。但是在網上,有時候會看到一些中焦和長焦的好照片,從照片中,又完全想像不出,這是怎麼拍出來的,所以借著新疆之行的機會,我就嘗試一下用中長焦端去拍拍看到的景色。試過之後,感覺像打開了一個神奇的新世界,真的可以發現很多別人沒有注意到的細節之美。

2009年新疆禾木。之前的拍攝,我更多的是在旅行中發現美的瞬間,捕捉下來,對於光線,我不是很刻意追求。禾木是一個著名的攝影的好地方,為了拍好禾木,我早早在日出前徒步三十分鐘來到山上的觀景台,等待日出的好光線。不得不說,好的光線下,萬物的色彩和質感真的好美,照片表現出了像油畫般色彩,以及油畫筆觸般的紋理。

2009年新疆慕士塔格峰。為了在這裡拍出一點不一樣的照片,我再次嘗試使用長焦,只是捕捉慕士塔格峰的一個局部光影,和卡里庫里湖中的一小部分陸地,來襯托出慕士塔格的壯美。

2009年,斯德哥爾摩,冬日的童話。隨著實踐經驗越來越豐富,我對自己滿意的片子也越來越多,拍攝的興趣也更濃了。當時我逐漸意識到,在城市裡拍照片,尋找高的地方很重要。所以我自己探索到了斯德哥爾摩幾處不錯的高機位。機位有了,就差光線。冬天的斯德哥爾摩因為光照很弱,所以天上雲少以及晴朗的天很少,我只能一直等待。這張照片前的幾天,下了幾天很大的雪,正好雪停的時候是周末,天剛剛黑,我趕緊趕到自己預先找到的點,拍下了這張照片。

2009年,詩麗雅號游輪,舞台。詩麗雅游輪往返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和愛沙尼亞塔林之間。游輪上的舞台光線非常好看,我很想拍下來,不過D80的高感真心是不夠給力,我咬牙上到ISO800,還是很難拍,我打開防抖,人身體靠在柱子上反覆嘗試,終於有幾張抓的還不錯。

2010年上海世博會。為了準備去西藏,我購入了一支適馬10-20超廣角鏡頭。世博會是我用它小試牛刀。這個世博軸是很多人都會拍攝的對象,不過我反過來以世博軸為前景和框架,增加了畫面的特別性,也很好的突出了世博軸線條和燈光的斑斕絢麗。

2010,上海,外灘。還是為了準備去西藏,我還購入了國產的大自然濾鏡。這是在濱江大道第一次使用濾鏡拍攝外灘,用慢門很好的簡化了水面,色彩有點像這兩年流行的黑金,哈哈,只是這是完全前期拍出來的,沒有後期。

2010西藏,高原的光影真的很美,我開始嘗試使用新買的超廣角,雖然還不是很會用。

2010西藏,日照金山珠峰。在珠峰大本營運氣很好,本來雲霧籠罩的珠峰在日落前雲開了,為了讓長焦拍出來的天空有漸變,我用上了新買的漸變灰濾鏡。

2011年澳大利亞,十二門徒岩。第一次坐直升機航拍,出發之前,我做了不少功課。為了避免在玻璃窗上的反光,我特意穿了黑色的長袖T恤,對航拍來說,當時最大的挑戰是快門速度不夠,容易拍糊。而D80的高感又很差,所以我選擇了中午太陽最強的時候起飛,用最大光圈和200-640左右的高感進行拍攝,最後的拍攝效果讓我滿意。

2011流光溢彩盧浮宮。2011年再游歐洲,這是我第三次去巴黎了。第一次去的時候,夜晚的盧浮宮,燈光之美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第二次去巴黎,我又晚上特意去過一次盧浮宮,但是遺憾的發現晚上沒有燈光,我才意識到不是每天有燈光的。第三次去巴黎,我特意事先查好哪天有燈光,在日落前趕去,柔和的光線加上獨特的取景,讓我非常喜歡這張作品。

2011年法國楓丹白露。一個人走在偌大的楓丹白露花園,掃視周圍的美景,這個角度似乎平淡無奇,但是這條路上如果有個人多好啊,我左右觀望,發現的確會有一些騎車的人經過,如果視點再高一點多好啊,這樣這條河的面積在畫面里會更大,線條透視也更明顯,我發現身邊有個消防栓一樣的墩子,我爬上去站在上面,等待騎車人的出現。騎車人經過了好多個,我捕捉了不同位置的照片,最後經過比較,我選擇了這張。一張經過精心設計的照片就這麼產生啦,哈哈。

2011年西班牙,巴塞羅那,巴特略之家。超喜歡的一個建築,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建築原來可以這麼有意思,所有的線條,都是曲線,正當我陶醉在這棟建築內的時候,我下意識的抬頭觀察了天花板,發現上面也是優美的曲線,我將相機放在地上,用延時自拍記錄下了這個美麗的屋頂。

2011年瑞士,凌波微步。都說入門單反連拍太差,想野生動物,運動這類題材沒法拍。其實也未必。在瑞士的Interlaken坐船,飛鳥掠過水麵,我來也來不及想,幾乎本能的用相機跟掃過去,根本沒有時間設置和回看,就是不停的憑著感覺跟掃,回來以後,發現雖然大部分沒抓上或者糊的,但是還是有幾張還可以。所以說,中高端的機身在拍攝這類題材的時候,的確可以提高成功率,但是入門單反也不是不能拍,只是成功率會低而已。

2012年上海世紀公園的花花草草。不去旅行的日子,我就在附近隨便拍拍。世紀公園有很多花花草草,一拍就是一個下午。小花小草,考驗取景,考驗對焦,更考驗的,是耐心。

2012年福建霞浦,小皓光影。霞浦是個攝影的好地方。雖然大家都在同一個山頭拍攝,但是因為長焦取景,所以幾乎也很少有拍出來一樣的照片。這裡是構圖練習,發現光影和瞬間的敏感性練習的好地方。

福建七都迷宮

2012壩上晨霧。壩上影視基地,是壩上著名拍攝點。我去的夏季,晨霧概率沒有冬天那麼高。我等了四天,終於不負有心人,等到了晨霧。除了傳統的取景,我還用更長的長焦,特寫了若隱若現的寨門。

其實在大多數人拍攝正逆光的大景的時候,回頭看看側光的景色也是很不錯的,卻是容易被絕大多人忽略的景色,這張當天同時拍的壩上風光,但是是朝著大多數人的反方向拍攝的一張照片,也是我很喜歡的片子之一。

壩上光影。下面這張就是當天太陽升高一點以後拍的,當時的曝光主要考慮了主體寨子,D80的寬容度也很低,所以背景有點過曝,但是回來會看覺得其實這不是大問題,過曝形成的極簡,正好烘託了主體,如果這部分畫面留太多細節,未必是好。再次回看這張片子的時候,想起了現在很多人知道寬容度了,但是又極度教條追求寬容度,其實寬容度的確在風光攝影里很重要很有用,但是更重要的是畫面的整體和畫面本身。

2012上海。不出去旅行的日子,我會多拍拍上海。現在空氣污染嚴重,所以透徹的天氣很少。我觀察了好幾年,發現夏天的空氣要比冬天好很多,因為冬天刮的是西北風,夏天刮的是東南風,海面過來的空氣,比內陸空氣乾淨。而夏天中,又以颱風前後的空氣為最佳。每年的颱風季節是有固定規律的,所以在颱風到來以前,我就準備好了。盧浦大橋這個點,是我早就看好的,遺憾的是它只開放到下午五點就關門,所以我並沒有記錄下晚霞時分的光線,不過快五點的時候也很美了,這張用了漸變灰濾鏡。

2012上海世紀大道。空氣好的時候,真是到處都有光影。這張照片就是在世紀大道地鐵站出來的路口拍攝的,這個路口很繁忙,而我想拍攝一張只有一個人經過路面高光部分的照片,我在這個路口拍了很久,都快放棄了,終於有一次機會,前後的人都有一段距離,中間的光影只有一個人過馬路,完美。

2012額濟納旗胡楊林。這個階段我已經熟悉不同焦段的使用和構圖。下面這張額濟納旗的胡楊林,我使用了超廣角,突出了地面的落葉。

下面這張胡楊林,我用的是超廣角加偏振鏡。超廣角可以強化面前的這棵樹的大小,偏振鏡壓暗了天空,讓天空更藍,和金黃的胡楊林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額濟納旗居延海日出。下面這張我用的是長焦拍的特寫,日出的太陽在飛鳥的襯托下,顯得更大

2012,冬季的新疆禾木,世界盡頭和冷酷仙境。不遠萬里再次來到西北的邊境,只為一睹冬日的仙境。為了拍到冬日禾木,我在村裡被暴風雪困了四天四夜,在日出前零下四十度的雪地里拱出一條上山的「雪路」,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見到晨霧下如仙境般的禾木村。山上的景色可以說是宛如仙境,隨便往哪裡,都是極美的景色,此時的我,已經嫻熟的運用長焦取景,我選取了一片我認為最美的角落,留下了這份獨特的視覺記憶。

2012年末,我購入了入門全幅D600,主要是為了像素和高感。D80像素只有1000萬,有時候發表雜誌需要跨頁,有點不夠用。高感是為了拍攝星空所用。

如何用中級單反拍攝星空??

www.zhihu.com圖標你拍的最有趣的照片是什麼??

www.zhihu.com圖標

有了D600以後,D80的使用機會就少了很多。

2013年,聖托里尼。漫步在童話般的聖托里尼島,突然發現一個深入大海的懸崖,上面只放了一張桌子兩個超高背的紅色椅子,在湛藍的愛情海的襯托下,真是太美了,我趕緊走動機位調整焦距和角度,記錄下了這個唯美的畫面。

隨著D80使用頻率越來越低,我乾脆將它直接改裝成紅外線機器。

2016年,青海門源,外星基地,風暴來臨前。用紅外線拍攝非常有意思,因為我拍攝的光線是近紅外線,所以很多人眼可見的光線並沒有辦法拍進來,照片中的雲也因此顯得烏雲密布,很有層次感,加上門源附近高聳的祁連山脈,很有氣勢。紅外拍攝紅藍翻轉以後,照片的色調顯出類似外星荒漠的紅色,所以我將這張照片命名為「外星基地,風暴來臨前」。

看到這裡,不知道樓主有沒有發現,其實拍出好的照片,和相機的關係並不是很大。

它更多的是要去觀察,尋找,等待,發現和捕捉。

攝影,練的是眼。

同樣的景色,在每個人眼裡都產生不同的想像。它是我們聽過的音樂,讀過的書,愛過的人。

攝影,修的是心。

新手如何選單反??

www.zhihu.com圖標擁有大三元是怎樣一種體驗??

www.zhihu.com圖標「買你能承受的最貴器材」這句話靠譜嗎??

www.zhihu.com圖標


2013年我購入了第一台單反,是尼康的D7000,配的套頭18-105,後來又買了一個50,1.8

題主也買了一個小痰盂,我想,題主在用過了自己的兩個鏡頭之後,或許心中對「沒有好的器材就拍不出來好的照片么?「這個問題,或許有答案了吧。

題主應該也感受到了,同樣的場景用不同的鏡頭拍攝,出來的片子還是有一定差別的,而且這還是同一台相機配兩個差距不那麼大的鏡頭,如果換成兩台價格差幾萬,甚至是幾十萬的相機和鏡頭,那差距,是相當的大!

去年春天的時候我去遼寧拍廢棄工廠,在撫順遇到一個大哥,也在拍廢墟,不過人家用的是這個

這東西,單是組裝就得半小時到一小時,一張照片拍攝再半個多小時,一大堆的設備普通小車都裝不下,那大哥開了個越野車。

遇到個牛人,我得跟著學學啊,所以就屁顛屁顛地跟著人家,還要了微信,主動要求去他的工作室參觀。

到了工作室參觀一圈之後,回來我真想把相機扔了。感覺自己拍的那些東西完全沒法看了。我們倆拍攝的同一個場景(我的是普通入門全畫幅D750配的套頭24-120),在色彩銳度細節方面差得太多了,大哥那巨無霸幾乎就是真實場景的再現,完全是人眼看到的感覺,色彩不誇張不過度非常柔和,再看我的片子,後期重一點的像濃妝艷抹的妓女,淡一點的又土了吧唧像村婦,人家的就剛剛好,不濃不淡,氣質優雅,大家閨秀。

後來我在大哥那又看了很多攝影大牛的畫冊,幾乎都是用這種巨無霸拍攝的,那片子,普通相機的真得沒法比。

不說和這種巨無霸比了,就是我的D7000和D750相比,二者拍攝出來的畫質差別也是非常大的。不過攝影是一門藝術,不是單單看畫質的,還要看創意,如果不是致力於商業攝影,普通相機想要突圍那就要在創意上下足功夫,比如更新穎的題材,更獨特的風格,或者更厲害的技術,這對普通相機使用者來說,要求更高了。

大家都說,相機不重要,相機後面的腦子才重要,這句話不假,只是讓腦子升級太難了,而讓相機升級相對容易些,這樣就可以用技術來彌補頭腦的缺憾,達到人機大和諧。

好像跑題了,說回正題---「用入門級單反拍過哪些令你滿意的照片?「

之前在用D7000的時候,拍的主要是一些旅行風景照片,技術含量不高,更談不上藝術性,但是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拍到這個水平已經很高興了。

這是在呼倫貝爾拍的剪影

元陽梯田,早晨邊趕路邊吃飯的村民

沙溪古鎮

東川紅土地

雅拉雪山

恩和

老家

阿爾山

珠穆朗瑪峰

拍了一段時間之後,就進入瓶頸了,後來開始嘗試一些主題拍攝。

《冰河星系》拍的一塊冰

《賽博朋克重慶》

《田間油畫》

《破布》

現在我換成了全畫幅的D750,目前正在拍「破爛」,各種廢棄的東西,給大家看一下,還有很多破爛,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看一下我的知乎「想法」

還蹭著流浪地球的熱度,P了一張自己的海報,我估計以後要慢慢進入數碼攝影了吧

再給大家看看我用照片編的小故事

業餘攝影的收穫?給你生活帶來什麼??

www.zhihu.com圖標


單反只買過一台佳能入門級的700D,一開始只有18-55mm套頭,後來逐漸配了比較廉價的10-18mm廣角和55-250mm長焦。

用55-250mm拍的月亮:

沒有長焦時,用18-55mm拍的紅月亮:

日常主力機是Sony RX100V,其他攝影相關回答見:

攝影amp;旅行 @YorN?

zhihu.com圖標

&>&>&>&>&>&>&>&>&>&>

回答分類:

設計產品 - 攝影旅行 - 思考 - 放鬆


背景:窮逼學生黨,個人拍攝主要是用的自己的相機canon 70d(18-135狗頭),有時候用室友的Nikon d3300(18-55狗頭),很經典的兩款入門相機,而且都用的狗頭。


1.你用入門級單反拍過那些滿意的照片?

以下是幾張是各類我現在還比較滿意的照片,均為入門單反拍攝,大神輕噴。

比較滿意的掃街,長沙

比較滿意的抓拍,西寧東關清真寺

比較滿意的銀河,瀏陽大圍山

比較滿意的雲海,萍鄉武功山

比較滿意的追焦,青海湖

比較滿意的雪山,四姑娘山

比較滿意的日出,贛州

比較滿意的爬樓,長沙


2.難道沒有好的器材就拍不出來好的照片么?

我想以時間順序發幾張我不同時期的自己滿意的照片。為方便比較,都發城市風光類。

1.拍攝時間是2015年,那時剛接觸攝影,拍出一張長曝的車流已經很滿意了。

2.拍攝時間是2016年,當時也很滿意了。

3.拍攝時間是2017年,當時也很滿意。

4.拍攝時間是2018年,當時也很滿意了。

上面四張照片都是同一個機器同一個人拍的,都是作者當時滿意的照片,但是水平不同,區別在於練習量,因此機器並不能決定你的作品,你的能力更加重要。

但是,機器對照片好壞毫無影響嗎?

不是

星軌,瀏陽大圍山,canon 70d,18-135mm

這張照片的星軌很完整很震撼,但是地景太單調,並且暗部噪點過多。如果我用的不是70d,而是5d4,用的不是狗頭,而是紅圈廣角,這些問題就可以很好解決。

因此,機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影響照片的好壞的。


總結:

1.滿意與否取決於當時你的水平,水平越高要求越高。

2.沒有好的機器也能拍出讓你滿意的照片。

3.好的機器一定程度會讓你拍的更好。


先上圖

最常見的一種雪花

罕見的六角形雪花

講講我拍這張照片的經歷吧

這張照片是前兩天北京初雪用佳能800d+18-135stm+50 f1.8拍的

哈哈你可能會納悶為什麼是一台機身兩個鏡頭拍的且聽我慢慢道來

有了拍一個雪花的想法後我先嘗試用手裡近距離拍攝能夠達到最清晰的小痰盂拍剪裁後如圖

有點意思但是不夠清晰

我今年剛剛開始接觸單反,在各種論壇社區中看到很多人對攝影器材特別重視

我就想是不是換一個微距鏡頭會好很多就放棄回家了

在家無意間看到俄羅斯的Alexey Kljatov拍的雪花

Alexey Kljatov拍的雪花

看到他的設備

我才驚奇地發現原來就算用這樣一台設備只要認真思考持之以恆也能拍出這樣絕美的照片

於是我也照著他的設備圖紙動手

兩鏡一機誕生

組裝是簡單的,最難的還是在刺骨的風雪中等待那一片合適的雪花

它必須獨自飄落不與其他雪花發生碰撞,不被大風吹到,不掉落在其他雪花上

兩小時的等待後它來了

焦平面極淺+手動對焦+哆嗦又成了噩夢

終於,在咔嚓一聲後一切都值了

可惜就下了一小會雪花,後來溫度上升下下來的都是冰渣了

雖然拍的不如Alexey Kljatov小哥但這次拍攝經歷讓我真切的體會到決定照片的主要因素還是鏡頭後面的那個頭

平常拍照時我也會更多的進行思考而不是只想著換鏡頭了


推薦閱讀:

TAG:攝影 | 單反相機 | 照片 | 攝影技巧 | 攝影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