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脾胃元氣充沛,則陰火衰退,而脾胃虛弱,則陰火亢盛

關於陰火,各家論述頗多,個人覺得李東垣的說法比較中肯,他說這個熱「非表傷寒邪皮毛間發熱也,乃腎間受脾胃下流的濕氣,閉塞其下,致陰火上沖,作蒸蒸而燥熱。」

這陰火最典型的表現就是渾身燥熱,但其實非特指燥熱,臨床所見的很多癥狀,比如咽喉疼痛、口乾舌燥、心煩多夢、口腔潰瘍、面生暗瘡等等,很多癥狀都可以是陰火的具體體現。

也就是說他認為這個陰火產生的根源是因為脾胃的陽氣不足,運化失常,導致寒濕的邪氣下流腎間,阻礙本來腎陽氣正常的上升通道,陽氣逆亂,上沖形成陰火。

從李東垣創立的補中益氣湯這些方義來理解,這個方子除了治療脾胃虛中氣下陷的一些病症之外,這也是治療陰火的一個代表方,立方的思路是用黃芪、人蔘、甘草這些藥物健脾補氣,以充養中土,然後配合白朮、當歸、陳皮,理氣活血祛濕,是以疏理脾胃腎經的寒濕邪氣,使得陰火沒有產生的根源和土壤,另外加入的升麻、柴胡兩個葯,這兩個葯一來能夠升提脾胃中氣、升清舉陷,二來寓「火郁發之」的機理,促進不循其道的陰火的消散。

當然具體臨床上也有很多醫家會使用四逆湯之類的來治療陰火,其實裡面所用的附子乾薑,也是促進脾胃腎間的寒濕邪氣的祛除,使得陰火沒有產生的根源,與補中益氣湯的側重點不同,而一理相通。

所以,後面李東垣稱「火與元氣不兩立」,當然我們通常所講的氣有餘便是火,其實那個火指的是實火,而這裡說的火與元氣不兩立,所指的火,實際就是指的上面說的陰火。

也可以這樣簡單一點去理解,當脾胃的元氣陽氣充沛,則陰火衰退,而脾胃虛弱,則陰火亢盛,所以說,火與元氣不兩立。

不讀東垣書,則內傷不明。關注我,獲取更多中醫養生文章;文章作者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TAG:健康 | 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