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人都嫁給了什麼

要說現在年輕男生最發愁的事情,估計就是找對象了,現在的女生似乎眼光越來越高,也越來越現實。即使有了對象,準備結婚也讓人發愁。不僅要操心遙遙無期的首付,還要面對丈母娘要彩禮的要求,常常感到壓力山大。

這樣的你,聽到父輩談論自己當年靠幾封情書抱得美人歸的光輝事迹,或者祖輩描述當年只談覺悟的純真革命感情。可能都會情不自禁感慨自己生不逢時,錯過了那些美好的年代。

那麼,當年的女性真的啥都不要嗎?如果不看錢,那中國女人都看上了什麼,嫁給了什麼?

找個工人當對象

老人回憶過去,總是隔著美化的濾鏡,似乎在過去那個樸素的年代,結婚都是只看感情和覺悟,從來不談那些庸俗的條件。然而實際情況不是這樣,即使是樸素的計劃經濟時代,女性選對象也要看條件。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工人地位高待遇好,是婚姻市場上女性眼中的「香餑餑」 。當時還流行著「 一工、二干、三教員,寧死不嫁農民漢」的擇偶口訣,嫁給工人「又有面、又有油,將來還要住大樓。」這麼一比,現在的女生倒是挺含蓄的。

一家機械廠里吃飯的工人們,曾幾何時,這裡的工人可都是姑娘們眼中的理想結婚對象 / 視覺中國

即使是幹部,比起工人也有些遜色。幹部最早實行的是供給制,幾乎沒有什麼經濟收入。後來雖然有了工資,但縣級幹部的工資僅僅與八級工相當,而且工人還有獎金。因此幹部不如工人吃香,當時流行的口號是「寧嫁交通員( 薪金制),不嫁海昌藍(幹部)」

工人也很清楚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當時一位拖拉機廠工人,就規劃找對象之前,先買齊大皮鞋、料子服、手錶,自行車這四大件高級裝備,準備借炫富撩妹。當時的官方報告還很看不慣,稱這種行為是用「金錢引誘女方」。

香港歷史博物館展出的70年代結婚必備「老三件」,縫紉機、自行車和收音機,如果加上手錶就是常說的「三轉一響四大件」了 / Wikipedia Mk2010

不過選工人還是選幹部,和該考清華還是北大一樣,是少部分幸運女孩才能夠考慮的問題。在當時嚴格的戶籍控制之下,城鄉通婚幾乎不可能。如果一個來自農村的女孩愛上了城市裡的勞動模範,那這基本是一個愛情悲劇的劇本。

當時洛陽某棉織廠女工結婚條件就很現實,「不是城市人不要」,如果男方回鄉就斷絕戀愛關係。也有農村女孩一心想嫁到城市,結果卻被騙子騙婚。

60年代的彩色結婚照。這對夫婦雙方都是石油工人,可以說是「門當戶對」 / 視覺中國

不過,儘管農村姑娘在城市裡很受傷,農村的小夥子想得到她們的青睞還是很難。當時年輕女孩找對象,和現在一樣也看工作身材長相人品,而且還多了一樣,看政治成分。如果出身中農家庭,就很可能招致女方家裡的反對。

當時男青年最頭痛的還不是這些,而是彩禮。和通常的說法不同,讓不少男生頭疼的彩禮,並不是改革開放後死灰復燃的,而一直是結婚必備的條件之一。

根據調查。1972 年,北京市大興、懷柔等縣70% 以上,想結婚就得給彩禮,在廣東甚至更普遍。有時候彩禮甚至多達500元以上,至少相當於現在的幾萬元。不僅要錢,還要送東西,包括自行車、縫紉機、糧食,甚至要負責老人的壽衣和棺材。

1985年,花市東街,一個男人在搬木材裝修結婚新房。即使在那個年代,婚房和彩禮也給了男方不少壓力 / 視覺中國

其實早在50年代,彩禮就已經被明令禁止了。而且彩禮還是封建舊俗的代表,官方文件里直接把收受彩禮叫做「變相買賣婚姻」,每次運動都少不了改造它。可彩禮卻是越改越堅挺,逼得當時的男青年只能幹點私活賺錢,還要被批評「到處搞私撈,搞投機倒把」。

概括來說,改革開放前,中國女性還是非常看重男方的條件。只不過當時錢不夠萬能,一個工人身份,一張城市戶口上有著很多有錢也不能買到的福利,這才是當時姑娘們最看重的。當然,沒錢是萬萬不能的,否則你連彩禮錢也出不起。

短暫的知識分子熱

1977年恢復高考後,鄧小平提出「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有文化有學歷的男性,成為那個年代女性追逐的寵兒。

尤其是大學生在畢業後有一個「國家幹部」的身份,是非常亮眼的優勢。如果一個農村男性通過學習考上了大學,也會成為城市女性中意的結婚對象,而不會像今天這樣被罵鳳凰男。

清華大學,恢復高考後的大學生們在圖書館學習。他們中有人靠讀書改變了命運,也有人收穫了中意的伴侶 / 視覺中國

這股熱潮,從當時的徵婚廣告可見一斑。1985年某報紙刊登的352例徵婚啟事中,有學歷的90 人中,明確提出要求對方有大、中專以上學歷的,有39 人,佔43.3%。徵婚啟事中提到家庭的,也都寫得是「知識分子家庭」。

按照作家毛尖的回憶,在80年代的華東師範大學。校園裡那些流浪詩人就備受女生追捧,有女生在宿舍為他們偷偷提供住處,還有女生把自己的飯票分一半給這些詩人,美其名曰供養。可以說,當時詩人才是真正的校園愛豆。

這麼看來,爸爸靠幾首情詩就獲得媽媽芳心的故事,可能不是他的自我陶醉。打動媽媽的,不僅是他那幾首抄來的汪國真詩歌和王洛賓歌詞,還有當時對知識分子追捧的環境。

1986年,公園裡的一對情侶。那個年代用詩歌換來的的愛情,恐怕源於對知識分子的追捧 / 視覺中國

然而,知識分子還沒熱上幾天,就過氣了。那時候的知識分子,可沒有現在這麼多知識變現的手段。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知識分子的收入有點跟不上時代。當時有句形象的名言,「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

女性在婚姻市場上的反饋也很快,徵婚啟事的變化如實反映了這一點。根據統計,從1985年-2000年,女性擇偶時對男方學歷的關注有所下降,她們已經明白好學歷不代表好工作,更不代表高收入。

李可甜蜜依偎在自己多金未婚夫的肩頭,並稱他是「完美的老公」。雖然不是擇偶的唯一標準,但開放市場後女性對經濟條件的關注有所上升 / 《失戀33天》劇照

不僅是學歷,女性對於職業和戶口的關注度也下降了,相對地,財產、事業進入女性最關心的條件之列,甚至擠掉了身高的位置。女性擇偶的理想型從高帥富,變成了單純的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女性對性生活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雖然徵婚啟事里很少有人會明說這個,但是從離婚報告里,可以看到性生活的重要性。農村相當一部分離婚的原因,是性生活不和諧。

車曉扮演的少婦提出婚後「一年一次」,相親立馬告吹。這方面的不和也是一部分人離婚的原因 / 《非誠勿擾》劇照

1990年,浙北某地區法庭受理的離婚案件中,有5件是由性生活不和諧引起的,並且全部由女方提出。其中2件是女方「吃不消」丈夫頻繁的性要求,說來了月經也不放過她。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另外3件是女方抱怨男方喪失性生活能力,她簡直成了活寡婦。

找對象看條件,沒毛病

美化過去,主要還是對現狀不滿。看看網上論壇對於男人為什麼不結婚的回答,就能發現他們的怨念有多大。似乎女人都成了唯利是圖的勢利眼,結婚的目標就是盯著男人的車子房子票子,否則免談。

確實,現在的女性比過去更看重收入和房子。有研究對比了50年間三代人的擇偶要求,發現最晚結婚的一代女性(在1987 -1996間結婚),對對方住房、收入的要求更高。

相親角靈魂拷問,答:沒有房,基本沒戲;有房,也不一定 / 視覺中國

不過,其實全世界的女性,都傾向於找條件更好的男生。美國的一項縱貫研究就發現,女性更傾向於選擇收入高前景好的男性。按照進化心理學的解釋,由於女性在婚姻和生育中投入更多,自然希望男性可以在物質上支持自己。這和男生喜歡年輕漂亮的女生一樣,都無可厚非。

而且,女方在婚戀市場上看似強勢,可以提要求,挑選男性。可事實上,很難說她們從結婚中得到了什麼實惠。

雖然女性更看重男生的條件,但是大部分女性沒有高攀。研究顯示,六成夫妻結婚時收入相當,九成夫妻戶口相當,教育水平相當的也有五成以上,而且夫妻間的條件還有越來越相似的趨勢。門當戶對的同類婚,才是而且將長期是中國婚姻的主流。

雖然不是所有女性都能像張雨綺和王全安結婚時那樣說出「是我娶了你」,但在大部分婚姻中,女性都沒有高攀 / 視覺中國

另外,對房子這個夫妻間最重要的共同財產,女方很少有支配權。

根據2012年在北上廣深的調查顯示,90%以現金支付和70%以房貸支付的房產,女方都有出資。與之相對的是,儘管兩家都出了錢,但是80%的婚房房產證上寫著男性的名字,而女性姓名只佔30%。

2017年5月,一對年輕夫婦在看房。雖然大部分情況下買房女方都有出資,但房產證上卻通常只有男方的名字 / 視覺中國

出現這種情況,有一部分原因是女方在購房時的出資小於男方。不過在購房時出資少,並不能說明她們勢利或者吝嗇,而是缺乏家庭的支持。有研究表明,父母願意在兒子購房時提供較大的經濟資助,但即便是負擔得起,他們也往往拒絕為女兒助一臂之力。

如果女方出生在兒女雙全的家庭,幾乎沒有父母會無條件資助女兒購房,而不資助兒子。這讓女方在婚姻中的出資變成了純粹的支出。這項研究還是主要在北京等大城市開展的,在農村,這種情況更為普遍。

可怕的是,時至今日,對於一些農村姑娘來說,嫁給誰依舊不是自己可以選擇的,而取決於誰能給更多彩禮 / 視覺中國

所以說,在結婚這件事上,女人雖然一如既往的看重男人的經濟條件,但是她們真的沒有占男人的便宜。除非是專業的婚騙,比如翟欣欣這樣的。

參考文獻:

[1]李慧波. (2012). 新中國十七年(1949-1966)北京市婚姻文化嬗變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首都師範大學).

[2]方莉琳. (2014). 毛澤東時代的工人婚姻 : 基於洛陽工廠工人的研究. 南京大學.

[3]陶自祥. (2011). 高額彩禮:理解農村代內剝削現象的一種視角——性別視角下農村女性早婚的思考. 民俗研究(3), 259-269.

[4]李飛龍. (2010). 社會變遷中的中國農村婚姻與家庭研究(1950-1985). (Doctoral dissertation, 中共中央黨校).

[5]徐安琪. (2000). 擇偶標準:五十年變遷及其原因分析. 社會學研究(6), 18-30.

[6]閆菲. (2010).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青年擇偶條件變遷的道德思考. (Doctoral dissertation, 曲阜師範大學).

[7]孫瑜. (2012). 改革開放以來青年文化價值觀變遷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天津商業大學).

[8]錢銘怡, 王易平, 章曉雲, & 朱松. (2003). 十五年來中國女性擇偶標準的變化.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Vol.40(5), 121-128.

[9]李煜. (2008). 婚姻的教育匹配:50年來的變遷. 中國人口科學,2008(3), 73-79.

[10]張敏傑. (1984). 從「徵婚廣告」這個窗口望去. 社會(5), 32-37.

[11]孟繼賢. 離婚,離性有多遠?人民網,2001年10月25日

[12]王英俠, & 徐曉軍. (2011). 擇偶標準變遷與階層間的封閉性——以1949年以來擇偶標準變遷為例. 青年探索(1), 47-51.

[13]李煜, & 陸新超. (2008). 擇偶配對的同質性與變遷——自致性與先賦性的匹配. 青年研究(6), 27-33.

[14]李秉奎. (2012). 婚介、擇偶與彩禮:人民公社時期農村青年的婚姻觀念及行為. 當代中國史研究(4), 70-78.

[15]閻雲翔. (2012). 中國社會的個體化.

[16]朱夢冰. (2017). 婚姻匹配問題研究進展. 經濟學動態(6), 121-131.

[17]馬磊. (2015). 同類婚還是異質婚?——當前中國婚姻匹配模式的分析. 人口與發展, Vol.0(3), 29-36.

推薦閱讀:

TAG:女性 | 婚姻 | 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