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10點,教您遠離糖尿病併發症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併發症,糖尿病費用的80%都是用來治療併發症的;糖尿病的持續高血糖狀態會增加併發症的發生風險,尤其血糖波動幅度大更能增加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風險。
為什麼會發生血糖波動呢?
糖尿病患者由於胰島功能衰竭、胰島素分泌減少,血糖調節機制受損,導致日內和日間血糖波動幅度明顯增大,分別是正常人群的3 倍和2.5 倍。血糖波動是進餐、藥物和受損的胰島功能共同作用的結果。
正常的血糖波動:三餐後食物吸收形成三大高峰,黎明期間(04:00-08:00形成一個小高峰,夜間(01:00-03:00)由於距離進食時間較長,這個時間段的血糖最低。正常人的空腹血糖通常穩定在3.9-6.1mmo1/L,餐後2小時血糖一般不超過7.8mmo1/L。同一天內血糖波動幅度在2.0-3.0mmo1/L,不同日之間的血糖波動幅度更低。
查看您的血糖波動多大?
血糖波動大主要表現為低血糖和餐後高血糖,如果你存在上述兩種情況,即使糖化血紅蛋白(反映近三個月血糖的平均水平)達標,也說明您的血糖波動幅度過大。
餐後血糖較空腹血糖可更有效的預測死亡危險, 餐後高血糖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
低血糖是臨床上血糖控制難以達標的重要障礙。一次嚴重的醫源性低血糖或由此誘發的心血管事件可能會抵消一生維持血糖在正常範圍所帶來的益處。
遠離糖尿病併發症,糖友必須做到以下10點
1.思想上要高度重視
有些人認為糖尿病不是病,不痛不癢,能吃能喝,能運動能工作,根本不是個病,於是聽之任之,可能短時間不治療糖尿病影響不大,如果時間達到5-10年,糖尿病併發症就會如約而至,到那時再後悔就晚了,所以要高度重視,及早預防、及早治療糖尿病。
2.爭取血糖達標,降低血糖波動的幅度
若空腹血糖超過7.0mmol/L,或餐後血糖超過10.0mmol/L,或糖化血紅蛋白超過7.0%,或經常發生低血糖,或血糖波動大,均會加速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糖友們必須採取綜合措施,管住嘴,邁開腿,用對葯,持之以恆,力爭血糖達標,降低全天血糖波動的幅度,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3.控制血壓
約有70%~80%的糖尿病患者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壓屬於一根藤上的苦瓜,高血壓會加速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須把血壓控制在140/80mmHg,每人每天食鹽量不超過6克,降壓藥不要隨便停用,不要隨便減量,要經常監測血壓,及時複查,與醫生結合調整用藥方案。
4.控制血脂
血脂指標包括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脂異常會加速動脈硬化的形成,增加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的發生風險,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就是通常所說的「壞膽固醇」,是造成糖尿病併發症的罪魁禍首;因此糖友要低鹽低脂飲食,每人每天食用油不超過25-30克。
5.科學飲食
控制飲食是管理好糖尿病基礎,通過控制飲食,可以減輕胰島負擔、糾正機體的代謝紊亂狀態、維持理想體重、有助血糖達標;如果不控制飲食,用再好、再多的藥物也不能把血糖控制好,想遠離併發症就更難了。
為保證生活質量,要根據自己標準體重、體型、勞動強度等準確計算出一日的主食量,(推薦閱讀 你必須學會的計算每天能吃多少主食的方法!糖尿病病友知道怎麼吃嗎?看這篇文章就夠了)並且合理分配到一日三餐中,多吃蔬菜,做到均衡營養,減少血糖波動的幅度,延緩併發症的發生。
6..堅持運動
為了身體健康,運動要規律,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晒網,運動形式多樣化:如散步(30分鐘走3000-3500步,太慢不起作用)、跳舞、游泳、打太極拳等,每次30分鐘,每周至少150分鐘有氧運動。
7.選擇合適的降糖藥物:
在治療藥物的選擇上一定要兼顧降低餐後高血糖和減少低血糖的風險, 真正做到「優質達標」 , 將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風險降到最低。常見無低血糖風險的藥物如:二甲雙胍、α-糖苷酶抑製劑(如阿卡波糖)、DPP-4抑製劑(如沙格列汀)等。
8.注重血糖監測,及時複查
作為糖尿病病友,必須用好血糖監測這一武器,血糖監測要全面,餐前、餐後、睡前、夜間,不同的病情階段,監測不同的時段,並且要詳細記錄;該複查時一定要複查,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另外,需要注意血糖儀的校準,要知道不準的血糖儀,測了血糖又有什麼意義呢?
9.戒煙
血管外科有句行話:「要麼戒煙,要麼截肢,您只能選一樣」。這不是危言聳聽。
「吸煙是導致血管發生故障的元兇之一,哪怕你身體再好,一天兩包煙,也肯定會給血管留毒,讓它一天天脆弱下去。」
因為煙草中的有害物質可引起血管痙攣,減慢血液循環,加劇下肢血管病變、神經病變,導致糖尿病足的發生。
10.限酒
飲酒會讓血糖難以控制,最好不要飲酒。
如果實在要喝的話,建議白酒的量以30毫升(拇指高度為準),紅酒的量100毫升(以食指高度為準),啤酒的量285毫升(則以中指高度為準)為一份,每日飲酒不超過1-2份;不要空腹飲酒;同時適當減少主食量。
朋友:你能做到嗎
推薦閱讀: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