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我在溫哥華的那些日子 (1)

2000年12月,上午,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東方航空

的櫃檯前,我正在辦理登機手續,這次旅行的終點是一個陌生的國度,陌生的城市 – 加拿大的溫哥華。父親幫我推著行李車,母親拉著手提行李,不遠的地方,麥琪和岳父母帶著我10個月大的兒子 - 大瑋,大瑋時不時好奇地看看周圍,高興地玩著推車上的玩具。

「護照,簽證都放好了吧,再檢查一下,還有錢。」父親輕聲的提醒著。我摸了摸胸口,「在呢。」我說。「簽證暫時還不需要的,在北京出關。」

「要飛多少時間?」母親問道,

「先到北京,下午5點半起飛,到溫哥華是那邊下午1點多。」我說道,「等一下我進候機樓,你們就早點回去吧,路上還要2個小時呢。這幾天打包整理大家都很累,我到了那邊就會給麥琪發郵件。而且海濤和小靜會到機場來接的,他們說了直接把我送到租好的房子那裡,你們放心吧。」

我和父親一起把行李送上了傳送帶,接過櫃檯小姐遞過來的登機牌,一切準備就緒了。麥琪抱著大瑋來到我身邊,大瑋張開小手要我抱。我接過兒子,小聲的對麥琪說,等我到那邊看看情況再說,如果還可以,你們再過來。不過這邊你可以要操心了。麥琪說,還好,有你媽和青青在,我和兒子你不用擔心。倒是你,我挺擔心的,兩眼一抹黑,怎麼開始都沒譜,到了那邊注意安全,覺得不好就回來。我說,反正是我一個人去,看看再說吧,再說,工作都辭了,回來都不容易了。

說實話,我的心也是虛的,因為工作的緣故,在國內就沒跑過太多地方,最北也只到過北京,最南只去過深圳,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坐飛機。那次坐在機翼後面,看著它搖搖晃晃的,總覺得飛機要散架。可這次一飛就要到大洋的那邊,中間還要在北京轉機。更不要說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用自己根本就不熟悉的語言與人交流,還要找工,想想都手足無措。不過,臨陣退縮倒也不是我的性格,船到橋頭自然直嘛。

「來來,大家來拍幾張照片。」岳母在旁邊小聲的建議。岳父充當著攝影師的角色,為這一刻的離別留下了永恆的印記。

時間差不過了,我跟親人們一一告別,揮一揮手,轉身進了安檢的門,眼淚還是不經意的涌了上來。

飛機安全降落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一個人靜靜地坐在候機大廳,我要在這裡等待近4個小時,然後轉乘國航CA991前往溫哥華。

移民加拿大,我以前從沒有想過。記得97年麥琪結束常駐回國,帶回來一些移民加拿大的資料,因為當時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香港人大舉移民加拿大,大量的移民中介也猶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而在大陸加拿大技術移民從95年開始開放,我們的消息是相對很閉塞的,並沒有很多人知道。當時也就是看了一眼,就把材料擱在一邊,加拿大,對我似乎很遙遠。自從讀書以來,其他功課都還不錯,就是英語沒學好,拿起英語書就犯困,幾個月也背不下10個單詞。到加拿大去,怎麼活下去啊?

轉眼到98年,單位里來了幾個美國人,公司請了美國一家管理公司來管理。工程部只有我一個勉強懂點英文,我們經理就派我作為聯繫人。雖說有翻譯,但工程方面的術語對專職翻譯來說也是一個挑戰,所以很多時候我也不得不操著洋涇浜的英文。一年多下來,感覺英文也就這麼回事(到了溫哥華才知道,這種感覺是多麼膚淺,這是後話,暫且不提)。加上工作沒什麼挑戰,總想變一變。剛好我表弟海濤回國相親,結婚,就問他加拿大好不好,他說,好,來吧。

於是找了一家香港的中介開始辦移民。慢慢地在網上結識了一批正在辦移民的朋友,才知道很多人哦。那時每天就是在網上和這些朋友聊天,討論進度,我們還專門辦了一個論壇,漸漸地有了幾十個人,大家的進度差不多,就相約一起登陸,一起找工。記得那時王又辛的家書對於我們猶如俞敏洪的紅寶書,讀了一遍又一遍。

2000年兒子出生,給我心裡帶來了一些波折。孩子那麼小,去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該怎麼辦?移民的簽證不早不晚的來了,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先來看看,大不了不好就回來。所以決定我一個人先登陸,如果能站穩了,麥琪帶著兒子再來。辭職,銷戶,打包,海運,一切都在慢慢的進行。麥琪提醒我考個托福,萬一找不到工作,還可以申請讀書。考了,但是實在不好意思提起分數,才400來分。但是時間不等人,出發的日子到底還是來了。

走之前,高中的幾個哥們請我吃飯,喝高了,老三說,你這麼走,就像是內地人來沿海打工一樣啊,不過是到了個洋地方打工。是啊,但是他們為什麼要來沿海打工,無非是擁有一個希望,對生活的希望。我們何嘗不是這樣的想法。在中國如果你沒有背景,成功的希望有多大;孩子一生下來就得學奧數,我們不都是從千軍萬馬中,從獨木橋上過來的嗎,就算孩子能上個好大學,他爹媽要是沒兩把刷子,能有一個好的工作,好的前途嗎?我這樣的爹能拼得過嗎,拼爹還是後來才有的說法。我問老三,你什麼想法?他說希望多掙點錢,以後送孩子出來讀書,海歸還是蠻吃香的。我說,那就得你家孩子吃苦了,我現在這樣做,就把孩子的苦給吃了。

但是,會有怎樣的前途在等待著我呢?

(就一故事,千萬別對號入座,待續。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推薦閱讀:

TAG:加拿大移民 | 加拿大 | 技術移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