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長大越孤單,怎麼會變成這樣?
在聚會中總是覺得格格不入,很想要回去宅在家裡嗎?好像活得越老,越沒有社交的動力,或許你也有這樣的社交焦慮。
人前人後兩個樣這說法不但可形容於職場上的小人同事,也可用來形容自己。雖然不是說三道四的那種不同樣貌,但每每面對不熟悉的人與閨密,我們又豈不是有兩個不同的模樣?
種種原因促使我們懶得認識新朋友
不知為何,人越大越會希望擁有獨處的時間,或許是只想把工作以外的時間留給自己,靜靜地放空一回,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做的趟在床上。又見辛苦工作後所剩下的時間已得數小時,因此想把那僅余的時間都留給較為重要的家人和閨密們,甚至情願與久未聯繫的朋友重新接軌,也不希望認識新朋友,漸漸養成了越來越懶得交新朋友的習慣。
因存在陌生人而產生社交焦慮
雖然每次與朋友的話題都是圍繞閑話家常;明知道認識較多人脈絕對會對生活或工作上帶來正面影響,但總是離不開想要維持現狀的想法。
往往朋友繳約到不同的聚會時,都會問及聚會有誰出席等問題,如果當中有一班不認識的新朋友,即使原先答應了出席,也絕對有機會因不想應酬而在當日借故推卻。就算還是應約,每每都會在約會前感到緊張萬分,擔心要面對從未見過面的陌生人。例如會時時在想當天應該以什麼服飾應約、說什麼的說話、默默的在心中幻想約會時有機會發生的狀況。
在未正式參與聚會時,已經焦慮過多,更何況是當天?若然你對於出席此類型的聚會和結交新朋友,永遠也抱一個憂慮的心,這無疑會對事情帶來負面影響。
負面思想令事情變得更差
國外教授曾經做了一項為期五天的研究,參與者需在3 分鐘內就特定主題進行演講。演講前,已告之所有參與者將有評估人員,評估他們的演出,從而令他們產生緊張情緒。教授將參與者分成兩組,一組正常演講,另一組參加者則在演講前花了15-20 分鐘學習正能量思想。
結果得出被教導正能量思想的一批參加者的整體表現比另一批理想,而沒有接受正能量思想的參加者,不少則表示因擔憂影響了表現。換言之,教授們認為這情況亦能應用於日常社交中,負面想法往往成一個最大的障礙,就例如越希望在些陌生人前留下深刻印象,就越容易緊張、焦慮,從而帶來負面影響,因此我們本身的思想就是一個對自己的牽制。
除了正面思想,還有另一更高層次
要改變這種社交焦慮的方法除了是要變得積極外,還是要改變自己的心態,將過往想到負面的事情一一抹走,遇上要在聚會上向大家介紹自己感到緊張時,或許能理性的提醒自己,說不定事情並沒想像的糟,一旦打開話題後有機會與對方一拍即合。
更高層次的一種就是什麼也不要去想,身邊常常充斥隨遇而安的朋友,有時候他們會被稱之為頭腦簡單,過於天真,但原來美國心理學家也是提出過這樣建議,當你即將參加一個充斥陌生人的社交場合時,最好是什麼也不要想,無論是鼓勵自己面對的語句或是想像當時的情況,也有害而無益,以平常心面對,更能將最真摯的自己呈現於人前。
如果還未能做到如此高的佛系境界,或許先停下來,試圖理解自己會出現焦慮思想的原因、所擔心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的機率,從而說服自己。
推薦閱讀:
TAG: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