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拍秘籍之手臂力量(上)
前文說到手腕發力是指小臂肌肉群快速收縮帶動手腕動作的過程,甚至還會有部分大臂肌肉參與這個過程,所以手腕發力實際上是指小臂肌肉的做功。
同理,小臂發力其實也是大臂肌群參與的做功,而大臂發力其實是胸肩部肌群參與的做功。誤區:通常大家認為的局部發力(如手腕發力、小臂發力等)是個體本身在發力,容易造成誤解實際上是與發力點相連接的肌肉群在發力,所謂的局部發力僅僅是表現出來的動作,下圖為李宗偉在賽前用彈力帶的方法強化大臂三頭肌,這是小臂動作,大臂肌肉發力。前文說到關節動作是肌肉群收縮帶動的,實際上只說了一半,人體的肌肉基本是在骨骼的兩側生長的(比如大臂內側是二頭肌,外側是三頭肌),當一側肌肉收縮牽引骨骼時,另一側肌肉則會被拉伸,就好比橡皮筋被拉開了,這個過程會積蓄彈性勢能,當肌肉放鬆後,彈性被釋放彎曲的關節會被自動復原。
理論一:關節彎曲的越多,拉伸的越緊,彈性也就越大
由此就可以得出一個揮拍動作
手腕內旋:手腕先外旋(外展)拉伸旋腕肌群蓄力,旋腕肌群釋放彈性並主動收縮完成內旋動作
(註:兩個動作是針對不同的揮拍形態而產生的不同方式)小臂發力:二頭肌收縮完成屈臂動作,並貼緊大臂拉伸三頭肌蓄力,三頭肌釋放彈性並主動收縮完成擺臂動作
大臂發力:背部肌群收縮完成抬臂動作,並儘可能抬高拉伸胸部肌群蓄力,胸部肌群釋放彈性並主動收縮完成大臂下壓動作
理論二:肌肉的發力方嚮應與運動方向保持一致這需要複習一下高中物理
力的分解:當你在F方向施加拉力,將會被分解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向前的推進力A,另一部分是向上的力B,而A的推進力顯然要小於 F(A=F*Cos37°)。
這樣我們得到結論就是,當作用力跟運動方向形成角度,力就會被分散,從表中可以看出,當夾角超過30度後,衰減的幅度就增加了,也就是說作用力保持在30度以內時,損失的力量大概在10%,角度越大損失的力量就越大,60度時已經損失了一半。
(註:揮拍動作的力學理論更為複雜,這裡用高中物理來解釋比較容易理解)
舉幾個例子來幫助理解,短跑比賽起跑時身體會儘可能的與地面保持水平以保證最快的啟動速度;大力士拉卡車的時候總是儘可能貼近地面向前發力。
所以發力方向要跟運動方向保持一致,也就是說當你在揮拍時,擺臂的方嚮應該與擊球線路保持一致,才能減少肌肉的力量損失。 現在把三個分解動作(理論一)疊加起來並保持在一個運動軸上(理論二)就可以形成一個理論上的擺臂動作:第一種動作:轉體抬肘,小臂夾緊,手腕外展,大臂下壓,向上甩出小臂,內旋手腕利用瞬間爆發力擊球。
此動作的力量傳遞依據為螺旋加速效應,工作方式是通過大臂帶動小臂起到加速揮拍的效果,再通過手腕將力量傳遞給球拍,完成擊球,此動作手腕為正內旋。然而由於每個人的身體條件不同,加上臨戰時外界因素的干擾,實戰中就產生了另外2種動作
第二種動作:轉體抬肘(肘部略向外),小臂夾緊,手腕外旋,大臂下壓,向上甩出小臂(肘部微屈,球拍保持在頭頂上方),內旋手腕利用瞬間爆發力擊球。
這個動作雖然大臂沒有完全伸直,但將小臂和大臂視為一個整體後可以發現,球拍依然保持在運動方向上,同樣可以保證力量的有效傳遞,並且很多人都能體會到這個動作比第一個動作輕鬆了很多。
對比這三種動作,可以看出,前2種動作手腕動作明顯不同,對於初學者會比較難受,不利於手腕發力,這也是很多人喜歡一把抓的原因之一。
(註:上圖中林丹的握拍還用到的手指發力,並非真正意義上的一把抓,僅作為參考示意)
這種揮拍方式,因為各個關節相對比較放鬆,不會太難受,也能更好的運用手臂肌肉,當然大臂的角度不能太大,盡量控制在30度以內,這也是大多人採用的方式,當然這種方式拍面會脫離運動軸,不利於擊球的穩定性。這個動作雖然身體傾斜了,但是整個發力過程依然保持在一個方向,還能保證大部分的力量有效地傳遞出去,頭頂區被動時經常能看到類似的動作。
正手區同樣會出現類似的動作(身體正,擊球點向外側偏移),由於運動方向軸發生了傾斜,對出球的控制會變得更難,所以有些細心的球友會發現正手區反而不好打。
(本文動作為表達理論特意設計,並非真實揮拍過程,請在教練的指導下訓練,切勿刻意模仿,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TAG:羽毛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