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是一種憂傷、悲哀或沮喪的負性情緒。
很多事情能引起抑鬱,抑鬱會隨時隨地伴隨應激事件或是刺激情景產生,生活中人人都會經歷過抑鬱,就像是人人都會得感冒一樣普通。一般來講抑鬱的情緒是可以通過自身的情緒調節,或是隨著應激事件的解決而自愈。每一次抑鬱的自愈過程都是一次情緒調控機能運作的鍛煉機會,人會在自愈的過程中得到控制情緒的的經驗,尋找到解決不良情緒的方案,每個人都會有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並不斷的改進完善。
然而生活中的應激事件的強度有很大不同,人所體驗到的抑鬱與抑鬱發作的程度也有很大不同。對於嚴重發作的抑鬱來說,會體會到頻繁而持久的心境低落,表現為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失望絕望,自我評價低,喪失生活工作興趣,常伴隨有自殺傾向。有些會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表現為易激動、易發怒。有些則表現為運動性遲緩,行動遲緩、精力減退、興趣降低。
生物化學理論認為,抑鬱是由於大腦中下丘腦中調節情緒的部分功能障礙引起的。一些研究者認為抑鬱可能與荷爾蒙是否平衡有關。還有學者認為抑鬱與神經遞質的不平衡有關,有研究表明抑鬱症患者中有一部分患者體內的5-羥色胺濃度下降,還有一些患者則被發現體內去甲腎上腺素不足。
心理學方面的行為主義、精神分析學派和認知學派等個大學派對抑鬱各有自己的解釋。
行為主義認為抑鬱是由於情緒上沒有得到積極強化(如家庭是否給與恰當支持)或是遭遇消極強化增加所致(如遭遇生活壓力事件)。
精神分析學派中的經典精神分析學派認為抑鬱是喪失的反應。人一旦遭遇到喪失事件,喪失的憤怒和悲傷指向內部而不表現出來,從而消弱了自我導致抑鬱症的發作。現代的精神分析學派修正擴展了早期的觀點,他們認為早期的的喪失為抑鬱埋下隱患,近期的應激事件激活了早期的創傷,使人產生倒退,表現為無助和無望感,自尊顯著降低,對他人心理上產生高度依賴。
美國心理學家馬汀.塞利格曼(Seligman)提出抑鬱是對無法逃避的或者是似乎無法逃避的應激事件的一種反應。他和他的同事引入了社會心理學的歸因概念,認為抑鬱症患者傾向於把失敗歸因於內部的、不穩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既認為失敗是由於自己無能造成的,是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一些證據表明,對負性事件的悲觀歸因造成了無助感,既應激事件發生後,原來的消極歸因導致了抑鬱發作。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貝克(A.T.Beck)的認知理論,把認知分為三個層次:自動思維、中間信念和核心信念。自動思維是指大腦中自動產生的對某一事件的思維和想法,具有即時性和可意識性。如,朋友拒絕和我一同旅行,他不喜歡我了。中間信念指當事人的態度和觀念。如,我必須認真學習,努力工作等。核心信念是當事人對自己、他人和社會的認識,如我不可愛;人是自私的;世界很腐敗等。在認知理論基礎上貝克認為抑鬱症患者往往由於在認知上做出邏輯判斷的錯誤、歪曲事情的含義而自我譴責,從而導致抑鬱。抑鬱症患者總是用不合理思維去解釋所有事情,他們任意推斷、選擇性概括、過度泛化、誇大或縮小、極端化思想、個人化,把自我、世界和未來都被看成是消極的,他們認為自己不可能把事情做好。
雖然這些想法是不合邏輯的,但是患者往往意識不到。
更多資訊,請關注曉析心理文章:http://www.xiaoxixinli.com/column/info/5.html
文章:曉析心理:關於婚姻的那些破事
推薦閱讀:
TAG:抑鬱 | 抑鬱症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