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麗絲米勒的心理學觀點(一):心理問題背後潛藏著的童年情感創傷
心理學家愛麗絲米勒(1923—2010)是我所讀到的關於童年創傷研究是我個人讀到的此領域洞察最深刻的研究作品。相比於其它學者的理論觀點,她的洞察是最能夠觸及到我內心事實真相的。在讀接觸到她的作品之前,我曾經讀到過專業或者通俗的心理學文章書籍也有好些,不少我在一定程度上都還是認同的。比如阿德勒關於用自卑感的觀點,榮格的「陰影—人格面具」與「自性化」的理論,因為這些理論也是一定程度是契合著我的問題。
但是所有這些給都沒有愛麗絲米勒關於童年創傷的觀點給我的衝擊大。如果說其它的觀點只是在認知上給我帶來了一些影響使我認同的話,那麼愛麗絲米勒具有突破性的洞察則是使我了解到了我自己的防禦機制背後那些被否認著的真實情感體驗。那些我在童年時期的真實遭受當中的創痛以及無助的心境,以及使我了解到了我為什麼會發展出那樣的防禦、問題以及癥狀的原因。那是一種超乎頭腦認知層面的,來自身體以及內心情感體驗方面的了解。它使我觸及到了我內心摒棄、否認許久的年幼時的那個可憐無助的小孩,使我重新得以聯結回曾經疏離許久我年幼時的情感世界——我的真實自我!
而再次之前我則是捉襟見肘般地用著各種方式去迴避著對於自己內心的這部分潛藏著的情感真相的浮顯以及體驗的。因為這太他媽地艱難與痛苦!市面上以及心理學心理諮詢領域雖然也有不少的作品或者觀點會去談論心理問題、原生家庭帶來的困擾,但是讀著的時候,雖然也會認為他們說的貌似有道理,但是多數還是給我隔靴搔癢的感覺。甚至不少的方向是引導著人們去強化自身的防禦,將心底深處的自童年深處時創傷經歷中的情感體驗進一步隱藏、否認——因為這樣可以使人相對遠離自己的痛苦!這樣的思路與傾向當中的文章其實常常具有一種迎合性,迎合人們迴避(或者「隔離」)痛苦真相而去沉浸幻象的心理傾向!而這方面又以「認知行為療法」方面的所謂諮詢師為甚!
痛苦的體驗,尤其是那些深藏在童年遭遇的真相中的我們作為無助的孩子時的痛苦體驗,其實是具有治癒意義的。我們都知道能夠充分體驗自己悲傷的痛哭之後,反而是輕鬆、暢快。因為此時我們內心深處積壓的強烈(負面)情感體驗它可以在被對其的體驗當中得到釋放了,因而不用繼續耗費能量與心力去隔離它、壓抑它。對自己的痛苦情感的體驗常常是我們得以依舊聯結自身生命活力的前提。當人們壓抑對自身的負面情感的體驗時,人們對於正面情感的感知相對也就被削弱了。——而人就是在這樣的過程當中才逐漸地變得僵化與麻木的。這點在電影《頭腦特工隊》里就有著非常形象的呈現,那個代表快樂的黃色小人(joy)與代表悲傷的藍色小人(blue,在英文中也意指悲傷、憂鬱)是一同掉到潛意識區的。而電影最後是人們大家接納了blue才使小女孩得到治癒的。
因為這個思路,使得愛麗絲米勒關於心理癥狀的理解與洞察超出了精神分析的框架。她認為,相對於否認所有真實自我,剔除了所有不規範的情感與行為反應而只呈現出被期待、被要求的「假自我」狀態,疾病與癥狀恰是患者在糟糕的經歷之後的倖存的真實自我的所剩的唯一表達形式了!「真自我」與「假自我」的概念本來是溫尼科特所提出的,前者意味著自小孩子依照自身真實情感、意願所發展而形成的人格。但是這要求父母對於孩子所有的感受都能夠接受的情況下才能夠實現的,我們常常說的,「孩子要獲得無條件的愛Ta才能夠自由地做自己」。(這部分的孩子是相當幸運的!)而未有得到父母無條件地接納的孩子,為了生存之必須,則勢必要對父母的下意識情感需求以及期待做出適應,以此艱難維繫著情感上的聯結。這樣的遭遇中孩子所發展出來的便是「假自我」,而那些真實的情感與自我便在那個過早的適應當中並未被真正充分地發展出來,——除了部分在痛苦的遭受當中,在「癥狀」當中,在強迫性重複的腳本當中才能得以呈現。
部分心理治療師幫助來訪者的思路常常是以「矯正、修正問題」,以實現正常的社會化交往、適應為目標。這種傳統的關於「疾病」的理解其實恰恰是傳統道德以及教條關於人性的壓制的內核的延續。他們意識不到這些疾病與癥狀里傳達著來自童年深處的無助痛苦的遭受,這些反應恰恰是那些遭受最恰當的反應。曾經遭受過父母剝奪、壓制與情感虐待、精神控制的孩子,所能夠表達自己真實反應的方式,就恰是呈現出那些問題。相比之下我們漸漸也知道了那種過早的「乖巧」與「聽話、懂事」里,則是摒棄了ta作為孩子的真實自我所呈現出的缺乏真實生命活力的狀態!
「假自我人格」通常還會與一種叫作「自戀障礙」(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這個概念她後來很少再用!!!)相關,在愛麗絲米勒的觀察當中抑鬱與妄自尊大,通常就是這種自戀障礙或者假自我的兩種截然不同的側面。雖然表面上這兩種表現與反應差別是相當地大,但卻是同一枚硬幣的兩個不同側面。通常人們會把一個孩子嬰兒時期以及幼兒時期的原始自戀視作是健康的表現,但是在這個關鍵階段的心理發展當中遭受過的自戀性挫敗、缺憾,而在此基礎上會發展出自戀障礙。簡單說就是人們為了補償心中原始自戀上的受挫,會在後來藉助自己的特定優勢及品質,(以及在感覺自己滿足了某些理想狀態下)在心底營造出一個虛妄的自戀感覺,藉此抵禦心底深處的那部分自戀受挫後的低自尊、「無價值感」。而抑鬱狀態通常是這部分的妄自尊大的幻象坍塌、破滅之後所暴露出來的。通常這種虛妄的自大感,以及極度低落的沮喪抑鬱狀態是反覆交替著出現的。
而她關於「強迫性重複」的觀點也比較犀利而獨到。強迫性重複的破壞性,以及給人造成的痛苦無助的感受這是常常被提及的,但是她卻指出強迫性重複是在假自我的人格當中,聯結(articulate)回年幼時缺憾的情感需求的表現了,並且帶出了假自我狀態下所隔絕和隱藏著的強烈情感體驗。(要知道情感適應造成的失去自我之後,很多人就再難真正體驗到那些強烈感受了!!)也即強迫性是一種真實自我在這種扭曲狀態當中得以表達自身的反應,那些我們壓抑在心底黑暗當中長達多年的真實感受,第一次被帶出表面的時候,所顯現的方式絕難會是那種馴化、涵養乃至體面的方式的。(也即能夠相對為社會所接受)它必須常常是要觸發出那些年幼時創傷遭受當中母親的排斥、拒絕的態度的。這個內化當中的年幼時候母親的拒絕態度(這個記憶以及體驗都被壓抑在潛意識當中),則會被病人在那些強迫性重複的做法里在別人的態度當中觸發出來!並且使其得以重新感受到曾經遭受的創痛!而這個過程常常會發生在重要的關係當中!
這部分的觀點是愛麗絲米勒吸收了溫尼科特以及科胡特的觀點之後將其簡化凝結著提出的,這些其實尚且還在精神分析的理論框架之中。而她這麼說更多還是為了點出後面她所試圖真正試圖揭露的內容:那就是我們很多人在自己的童年早期都遭受著父母的情感虐待、剝奪、壓制,這些使得我們的心理情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那個彼時的情感適應的產物。而關於這些創傷的記憶與體驗,我們常常發展出各式各樣的防禦機制去否認它,隔絕它。精神分析很大程度上其實討論的都不過是童年創傷所遺留造成的問題,但卻又常常構建了過於繁雜的理論去掩蓋那個童年經驗里的體驗真相。(孩子在父母的虐待當中承受著的痛苦)弗洛伊德在一開始關於他的病人的治療過程當中所發現的神經症背後是這些病人童年裡曾經被父母或年長的其它家人性侵(sexual abuse)過,但是當時這個觀點的發表遭到了他所出的社會的抵觸、排斥,到後面則構建了他的俄狄浦斯情結去掩蓋這個殘酷真相。愛麗絲米勒指責弗洛伊德背叛了自己的偉大發現,包庇了父母,把問題的成因重新推給了孩子。弗後來的關於孩子在性方面渴望父母、以及關於遭受虐待的Fantacy、虛假記憶則是他為了保障自己在那個社會領域的學術前途的妥協懦弱表現。他曾經對一個遭受過其父親性侵的女病人在控訴其遭受時做出「歇斯底里地」(hysterical)的回應。等等。
愛麗絲米勒關於這些的批判後來得到了很多學者的認同。關於性心理、虛假記憶等幾個方面的點,這是弗洛伊德被後世學者批判最多的部分。關於精神分析筆者了解不算太深入,但是在閱讀愛麗絲米勒的作品當中大概可以總結出幾個點,精神分析的理論框架在談及童年創傷造成的問題是又始終受制於傳統道德的窠臼,保護包庇了虐待兒童的父母;精神分析尤其動機理論的教條限制了後續學者關於事實真相的洞悉。溫尼科特以及科胡特關於孩子(嬰兒到幼兒)的處境的觀察在她看來相對是比其它學者更加接近事實真相了的。但卻都受制於了傳統道德的禁錮,始終無法做到在這個重要問題(兒童虐待)上控訴父母。而相形之下愛麗絲米勒在其對自身經驗的突破的過程當中,勇敢地觸碰了那個道德禁忌,揭露出了很多被潛藏掩蓋著的殘酷真相。心理問題與童年經歷之間的聯繫常常人們從直覺當中是能夠知道它們的存在的,但是這個聯繫由於道德以及心理防禦機制、否認的緣故,使得其變得很難被清楚認清以及討論。關於這一點她十分堅定地站在了兒童的角度,譴責了那些不當的做法。她關於這個禁忌的觸碰,影響了西方心理學界很多嚴肅學者關於家庭教育乃至自身命運的看法,並且推動了相關社會價值理念變化。
此節內容暫且先告一段落。後續會繼續將其理論觀點總結後發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