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參加表演

開朗活潑的孩子很討人喜歡,許多家長都希望看到孩子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揮灑自如的樣子。但有的人一輩子都沒有站在舞台上,然而生活中一樣有屬於他們的「舞台」,能讓他們盡情發揮,從中得到很多快樂。每個人的氣質不同,內心需求不同,所以表現出來的愛好傾向也有所不同。而當孩子要登台演出,他們卻很抗拒不願意參與這項活動時,家長可以有意識、針對性的進行原因分析,然後再尋求解決的辦法。

真正的鼓勵不是強迫

有的家長看到別人的孩子在表演,便對自己的孩子說:「你也去吧!」孩子如果不去就硬推上去,雖然你嘴裡說的可能是各種鼓勵的話,但事實上,已經對孩子造成了強迫,而且這樣的效果是最糟的,因為最終孩子心底里是不願去參與,並且還可能在以後都會對這種場合有畏懼感,父母的期望是好的,但不宜操之過急。

給孩子足夠的旁觀時間

每個孩子對新事物的內心接受程度是不同的,這跟智力沒有關係。有的孩子可能看到孩子扎堆的事兒,就會樂顛顛地去主動參與;有的孩子可能不管面對什麼事情,都要仔細觀察,等到自己全面了解了,才願意去參與。假如觀察過後興趣不大,也可能不去了。對於後一種孩子,如果在他「審時度勢」沒有完成的時候,你就讓他去參與,他肯定是不願意的,是畏懼的,家長要給孩子時間,讓孩子觀察,並且能溫和地跟孩子進行討論,但不要讓孩子感到有壓迫感,如果有可能的話,媽媽也可以表現出興趣,主動去參與,靠自己帶動孩子,而不是把孩子推在前面去衝鋒陷陣。

完善技能

如果孩子並不是因為觀察不足,沒有融入之感,而不願參加活動的話,家長也要考慮是不是孩子對自己參與這項活動的技能沒有信心。比如你讓孩子上台去講故事,但內心認為自己講不好,就肯定不會上去。家長平時在家可以跟孩子進行一些練習,比如讓孩子能夠完整的講一個故事,還可以講給其他人聽。當孩子對這個故事爛熟於心時,她肯定不會特別在意要在什麼場合表演。除了講故事,唱一首拿手的歌,跳一個熟悉的舞蹈,分角色表演一段節目,都是對孩子自信心的正面強化,從而使孩子樂於在大家面前表現自己的才能,自信的孩子更容易獲得快樂。

克服膽小和羞怯

如果孩子膽小羞怯,也會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這就要平時多幫助孩子克服這方面障礙,營造一種能讓孩子突破的氛圍很重要。越是膽小羞怯的孩子,越不能強迫他自己一個人去面對他不願意麵對的東西。但是「帶動」是可以做到的,有的氛圍會讓人壓抑、害怕;有的氛圍會讓人輕鬆,感到快樂,這樣的氛圍有利於孩子參與其中。首先,你們可以在家裡和家人玩遊戲或者演節目,孩子很容易參與,而且在放鬆的環境下,你更易觀察出孩子是什麼原因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是因為技能不熟,還是膽小害羞,還是根本就不喜歡錶演。之後你可以在你們的活動中融入新的成員,可以是另一個家庭,也可以是來做客的親戚朋友。

豐富的經歷有助於孩子克服膽小羞怯,另外多給孩子獨立面對事物的機會,也有利於孩子自己克服,但這種機會一定是在平時順其自然發生的,而不是在大庭廣眾之下把他推到聚光燈之下。

尊重孩子的選擇

如果沒有上述任何原因,孩子就是不喜歡「拋頭露面」,在他們心裡有一片很肥沃的「自留地」,他們只願意沉浸其中,這也沒什麼不好。也許他喜歡拉小提琴,但是卻沒有興趣在眾人面前表演,這也無可厚非。父母的尊重能夠讓孩子身心放鬆,只有放鬆才會有出色的表現。

不給孩子誤導

幼兒是非常在意父母的評價的,父母的價值觀對他們有直接的影響。有的父母可能會因為孩子沒有勇敢的上台表演,而說「你要勇敢,媽媽才喜歡你!」這種有明顯價值取向的話。這樣會讓孩子為了父母的喜好而去努力,他會認為媽媽喜歡我表演唱歌,我表演了她就會很高興,我得獎了媽媽就會很喜歡,我就會有獎賞,他就會順著媽媽喜歡的路走下去。如果有一天孩子沒有得獎,如果孩子沒有獲得上台演唱的機會,孩子就會很難過,會認為自己很失敗,媽媽肯定會不高興的。所以父母的鼓勵支持雖然很重要,但是不要過於牽強,尊重孩子的內心更重要,不要將自己的願望強加在孩子身上。


推薦閱讀:

TAG:孩子 | 兒童教育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