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火雞,感恩節這8種食物背後的文化至今鮮為人知!

美國的萬聖節是糖果節,美國的獨立日是燒烤節,但美國就沒有一個節日像感恩節這般完全被烹飪所定義。除了火雞,感恩節還可以烹飪什麼食物?這個答案有很多,我們這邊不多贅述,不過感恩節期間西方人的餐桌上至少會出現幾種感恩節食物,然而魔王象(mowangxiang)對此並不感冒,僅僅只是感興趣感恩節食物背後那些鮮為人知的文化。

那是什麼讓這些特殊的主食和配菜成為感恩節的象徵呢?請各位小夥伴們讀下去,你會發現這些冬季節日食物背後一些令人驚訝的歷史文化。(PS:請在吃飽喝足的情況下瀏覽此文,謝謝)

1.食物填料

對於早期美洲定居者來說,食物填料的概念不陌生且很熟悉,當然早期的填料版本可能與現在大眾習慣的完全不同。第一個普利茅斯殖民地(曾經英格蘭的殖民地,現屬美國的馬薩諸塞州)就沒有白麵粉或黃油來作為食物填料這種概念,所以傳統的麵包填料就不可能存在。相反,早期的人們可能使用了栗子、香草和洋蔥塊來給這些火雞當做調味品,隨後這些食物填料都已經成為了當地食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幾個世紀後,美國人仍然通過把食物填料到火雞焙燒過程中,不僅可讓火雞保持多汁,又能增加額外的風味。

2.小紅莓

像火雞一樣,小紅莓在美國地區隨處可見,但小紅莓醬幾乎能肯定沒有出現在第一個感恩節上。為什麼呢?殖民者在漫長的海上旅程之後,有可能會耗盡他們的糖儲備,因此他們就沒有辦法把那些相當酸的漿果變甜。那麼,小紅莓是如何成為秋天的一種主食呢?首先,它們是一種真正的美國食物,是僅有的幾種水果食物,其餘還包括康科德葡萄、藍莓和木瓜等,起源於北美。它們在美國東北地區生長極多,以至於殖民者很快就開始把小紅莓融入到各種菜肴中,比如干肉餅,這道美味就是把小紅莓與豬油、鹿肉乾混合搗碎在一起製作而成。在美國內戰期間,尤里西斯·辛普森·格蘭特將軍曾要求士兵們為感恩節大餐提供小紅莓,因此小紅莓就這樣成為了節日主食。

3.土豆泥

土豆在17世紀的普利茅斯還沒有「現身」,那麼土豆泥是如何成為另一個感恩節超級巨星的呢?答案就在這個節日本身的歷史文化上。在早期美國,現任總統宣布「全國感謝日」是很常見的,但這些政府活動都是雷聲大雨點小還相當不正式。1817年,紐約成為了第一個官方正式通過這個節日的州,其他州也緊隨其後也通過了該節日,但感恩節並不是全國性的慶祝活動,直到1863年亞伯拉罕·林肯宣布感恩節才正式生效。莎拉·黑爾是一位多產活躍的小說家、詩人和編輯,她在感恩節期間目睹了家庭乃至社會的道德利益扭曲。除了經常向官員和總統發出呼籲和頻繁上訴外,黑爾還在她1827年出版的小說《諾斯伍德》中,以及她編輯的女性雜誌上寫了不少令人信服的文章。她的作品包括了關於感恩節大餐的食譜和描述,這些食物通常都是些什麼呢,你是否能猜到?沒錯,就是土豆泥!

4.肉汁

儘管土豆匱乏,但在最早的感恩節聚會上,人們會把某種肉汁與火雞或鹿肉相搭配來食用。烹飪肉類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而「肉汁」這個詞可以在1390年的食譜中找到。由於第一次慶祝活動延長了3天,歷史學家們推測:那些被烤熟的火雞,在人們用餐過後,它們的殘骸都會被扔在鍋里,在第二天被煮成了肉湯。然後,這種肉湯就會與穀物烹煮形成粘稠的汁液,最後就形成了肉汁。如果歷史學家們這種解釋無誤,那肉湯聽起來就像另一個感恩節傳統的開始:殘渣剩飯!

5.玉米

玉米是收穫季節的天然象徵,即使一些美國人不把它當作配菜,但也會在節日時把這食物放在餐桌最顯眼的位置。我們知道玉米是印第安人的主食,其製作、吃法在17世紀幾乎與現在一樣豐富。但根據歷史文化學家的說法,玉米的製作方法將會完全不同:玉米要麼做成玉米麵包,要麼搗碎做成玉米泥,然後煮成濃稠的稠粥,或者加入糖蜜使稠湯變甜。今天,美國人吃玉米,部分原因是為了紀念那些萬帕諾亞格人,他們以曾教導新來的人如何在美國不熟悉的土地上種植莊稼而著稱。

6.甘薯

在許多新英格蘭的傳統中,美國人桌上的甘薯代表著一種非洲裔美國人的文化。這些美味的甘薯最初在南方很受歡迎,甘薯(以及做成的餡餅)成為了南方家庭的餐飲標準,隨後也成為了奴役種植園工人的用食標準。在黑爾(上文中的女作者)的各種感恩節書信中,也親切地描述了甘薯派,由於對甘薯的褒講,甘薯鞏固了不少地區最受歡迎食物的地位,後也作為了節日活動的首選。

7.焗烤四季豆

從古至今豆類就開始了種植,而焗烤四季豆顯然是對經典感恩節食物標準的現代最佳貢獻。美國人喜歡的這道菜是1955年由多爾卡絲 賴利發起的,她是新澤西州卡姆登康寶湯公司測試廚房的一名家庭經濟學家。賴利的工作是創作有限食物配料的食譜,家庭主婦可以快速複製(使用康寶湯公司的產品)。她最初的食譜,只包含了6種配料:奶油蘑菇湯、綠豆、牛奶、醬油、胡椒和法式油炸洋蔥。隨後她的食譜在1955年出版的關於感恩節新聞特報中出現--掀起了一場30%的美國人把奶油蘑菇湯專門用在了焗烤四季豆里的熱潮。

8.南瓜餅

就像小紅莓一樣,南瓜派與最初的感恩節有著緊密的聯繫。殖民者當然知道如何製作餡餅糕點,但如果沒有小麥粉,他們就只能歇菜,而且可能還會被南瓜弄得很迷惑,因為南瓜比殖民者在歐洲了解到的葫蘆還要大。與此同時,印第安人已經使用這些橙色食物當作了甜點餐:南瓜和烤南瓜通常都被放置在灰燼或餘燼處,過後用動物油脂、或楓糖漿、或蜂蜜搭配食用。黑爾很可能是受到了這些故事的啟發,最終南瓜派就出現在了她的烹飪描述中。

大飽眼福過後,小夥伴對感恩節這8種食物背後的文化應該有了大概的了解,他們的節日食物文化與我們如出一轍,同樣都是由歷史文化進程中不斷演變而來,以此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積澱。不過從節日氛圍、影響力、食物製作方法、飲食習慣和搭配等等這些方面卻形成了極大的差別,當然,這也恰巧充分說明了全世界迥異文化為我們的生活注入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而情不自禁……

讀而思duersi

1.上文中你最喜歡吃哪個食物?

2.你過不過感恩節?

3.什麼是美食文化?

4.全世界的美食文化共通點是什麼?

文末請留言,我們一起來吃大餐……

來,跟魔王象叔叔一起高聲疾呼:

眾誠為模,必為「魔王」!『樹立社會之楷模,成就文化、藝術的「入魔」者。』

本文由魔王象原創寫作,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您的瀏覽!

請關注騰訊認證的官方微信號:魔王象(ID:mowangxiang)

一本正經的文化、文體、文創乾貨、硬貨和實用貨平台

推薦閱讀:

TAG:感恩節 | 美食 | 西方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