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秋褲的年代,古人如何過冬?

出門有羽絨服、雪地靴、暖寶寶護體,在家有地暖、空調、電烤爐續命,即使時值臘月,現代人也能想到各種方式從天寒地凍的惡劣環境中解脫出來。

可是,在科技和生產力都還不夠發達的古代,人們要怎麼躲避嚴冬的呢?

一、室內取暖篇

  1. 暖氣片vs溫調房

今有暖氣片,古有溫調房,說起古代帝王居住的房子,可絲毫不會輸給今天集中供暖的房間。

簡單來說,溫調房就是將牆壁都「烤熱」的宮殿。其具體做法,是將宮殿的牆壁砌成空心的「夾牆」,俗稱「火牆」。牆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設於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裡燒上木炭火,熱力就可順著夾牆溫暖到整個大殿。 ?

為使熱力循環通暢,火道的盡頭設有氣孔,煙氣由台基下出氣口排出。而且這種火道還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宮殿內其它人睡覺的炕床下面,形成的「暖炕」與「暖閣」使整個宮殿都感到溫暖如春。

2.電烤桌vs暖桌

清代時期,著名文人李漁發明了暖桌和暖椅,提供全方位的保暖。

李漁善於工技,《閑情偶記》中記載,李漁由於冬天畏寒,於是在桌椅下面設計一個抽屜,抽屜里放入炭爐,相當於一個移動火炕,這樣一來全身就都不冷了。

為了防止冬天墨汁結冰,早在唐宋時期,古人就發明了暖硯,在硯台底座設置了可以放入炭火、油燈或注入熱水的空腔。

不過,這兩種方法都有缺欠之處。熱水保溫法,保溫時間難以持久;炭火燒烤法,石料經不住長時間的燒烤,硯面容易開裂。到了清代中晚期,紫砂陶藝進入文房,紫砂具有可塑性強、透氣性佳和耐高溫的特性,更為耐用。

3.暖手寶vs手爐

手爐是我國歷史悠久的一種取暖工具,其起源說法不一。

一說源於春秋時的楚國。楚地潮濕,楚人將香草放入帶孔的熏爐中焚燒散氣,繼而發明手爐;另一說是源於隋代,隋煬帝南巡到江蘇,天氣寒冷,當地有人讓銅匠做了一隻小銅爐,內置火炭,獻給煬帝取暖,煬帝稱之為「手爐」。

古代人寬袖大袍,手爐可置於袖中或懷中帶著,所以又有「袖爐」、「捧爐」的雅稱。手爐在明清最盛行,清末以後逐漸衰落。

手爐多為銅製,是舊時普遍使用的一種取暖工具,形制如小瓜大小,可隨手提動,比較方便。讀書人有了手爐,就能暖手疏血,書寫繪畫兩不誤,正是「縱使詩家寒到骨,陽春腕底已生姿」。

4.小太陽vs火盆

人類通過燒火取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在這一時期的居住遺址內,就已經發現過用火的燒土面和灶坑。

從春秋時期起,人們開始使用器具燒炭取暖,用具的名稱叫做燎爐。燎爐一般附有炭箕,用來轉移火種和添加木炭,其取暖功能就跟我們今天家用的「小太陽」差不多。

直到現在,火盆還是一些農村冬天常用的取暖設備。當戶外風雪呼嘯時,一家人圍著火盆,其樂融融。

二、食物抗寒篇

  1. 食物保溫:溫盤與暖壺

冬天最痛苦的事,莫過於第二個菜還沒出鍋,第一個菜早已冰涼。為了使食物的溫度不要迅速流失,宋代時期,人們發明了食物保溫的方法。

由上下兩層瓷構成的溫盤,在盤子兩側的頂部穿了一至兩個注水孔。上層瓷薄,下層瓷厚,中間是空的,可以放入食物。向盤內夾層直接注入熱水,就能達到保溫效果,大大的延長了食物變冷的時間。

不僅如此,元代時,雙層杯和熱水瓶也已經面世了。當時有些青花瓷熱水瓶,不僅和現在的熱水瓶形狀相同,就連隔層的原理幾乎都是一致的。

2.火鍋禦寒:分餐小火鍋

中國很早就出現了火鍋,在古代,火鍋又被稱為"暖鍋"。

冬天寒冷的時候,這種飲食方式不但味道鮮美,還可以邊吃邊烤火,起到很好的禦寒作用。

在商周時期,一些青銅器盛滿菜也只夠一人食用,於是出現了當時非常流行的「分餐小火鍋」。

到了漢魏時期,人們吃火鍋已很普遍。從考古發現來看,此時已有各式各樣的火鍋,火鍋材質也不局限於青銅一類,出現了鐵火鍋、陶火鍋等;而且那時人們還有可以放不同料湯、燒煮不同口味的火鍋。

三、精神勝利篇

在眾多過冬驅寒的方法中,最有意思的就是一種名為「九九消寒圖」的精神勝利法。

由於在古代曆法中,從冬至算起,冬日共有九九八十一天,於是,明朝出現了「九九消寒圖」,在冬至日畫上一枝素梅,枝上九朵梅花,每朵九片花瓣,一共八十一瓣。此後每過一天染一瓣,等全部塗完,便是冬去春來之日。

原來《秘密花園》的塗色本從古代就開始流行了?

這種精神上的禦寒法,雖是苦中作樂的方式,卻也十分詩情畫意。紙上傲梅與你共同熬過寒冬,不是很浪漫的事情嗎?


古代生活條件雖遠不如今天,但人們群眾用智慧製作的各種工具卻非常有意思。

你還見過什麼有意思的古代取暖神器?歡迎留言給我們哦!

我是龍小伊,一個異想天開的時尚女孩,歡迎大家來勾搭我哦!微博@神龍少女伊


推薦閱讀:

TAG:古代生活 | 過冬 | 取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