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必看經典電影(2),清晰講述個體從創傷到被治癒的全過程

由於內容太多,心理醬將文章分成了2部分,今天繼續給大家介紹下半段,沒看第一篇的小夥伴戳這裡(心理學必看經典電影,清晰講述個體從創傷到被治癒的全過程(1))。

接納創傷情緒,再次找回愛的力量

心理學家王浩威說,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常常不自覺地給自己戴上「人格面具」,讓別人看到自己好的一面,而把不好的一面隱藏起來。這就像電影《一一》開頭展示的,喜慶的婚宴、相敬如賓的夫妻、平靜安然的家庭,這一切都是表演給外人看的。

電影中的婆婆昏迷後,家中每個人跟婆婆講話時,他們的內心衝突便體現出來。與其說,他們在跟「植物人」婆婆對話,倒不如說是自己跟自己對話。當他們真誠地去面對自己時,都崩潰了。

榮格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陰暗面,我們要不斷地正視自己的陰影,因為只有認識、了解和接受自己的陰影,才能找到新的力量,才能自在、真實地生活。顯然,我們大多數人都像劇中人一樣,做不到真誠地直面自己。而直面和接納自己最大的障礙,源於我們的潛意識。

在《心靈捕手》中,心理學家肖恩對威爾的創傷治療遭受了威爾潛意識的強大阻抗。這些來自潛意識的阻礙,可以屏蔽掉直面自己時出現的難以承受的痛苦情緒,使我們躲在看似安全的自我厭惡的角落中。

我們的情緒,無非是愛或恨,而它們會圍繞著我們的一生,愛和恨彼此是對方的防禦。我們只有接納自己,才可以不受制於愛與恨的強大牽制,真實地過自己想要的人生。

當我們能夠真實地接納自己時,也就不需要用愛來防禦恨、用恨來防禦愛,這樣,我們才能找回愛的力量。

學會處理創傷,找到適合自己的療法

《放牛班的春天》講述的是一位懷才不遇的音樂老師馬修來到輔育院,面對的不是普通學生,而是一群被大人放棄的野男孩,馬修改變了孩子以及他自己的命運的故事。這則故事以用音樂的方式治癒了孩子們的靈魂。

教養院的孩子們被公認為一生註定毫無價值、毫無前途,這其實是社會層面的精神虐待,勢必會給他們造成創傷。

孩子們對破壞性行為的熱衷,其實反映了他們對社會的恨,對自己沒有歸屬感和自尊感的恨,這種恨如果繼續下去,會毀滅他們的一生。

幸運的是,他們遇到了馬修老師。馬修老師通過對孩子們情緒的覺察、共情,藉助音樂與他們建立了深層聯結,改變了他們對社會的認知,激發出他們對美的追求。

心理學家高天說,每個人都有天使的一面和惡魔的一面,你天使的一面還是惡魔的一面被激活,成為天使還是惡魔,完全取決於你的生活、教育和環境。

電影《弗里達》的女主弗里達一生坎坷:6歲患小兒麻痹症,18歲遭遇車禍導致盆骨斷裂,經歷了35次痛不欲生的手術,終生靠咖啡度日;丈夫迭戈整日尋歡作樂,還出軌自己的妹妹,致使自己流產。

弗里達把所有痛苦傾注在了自己的畫里,用繪畫疏解自己壓抑的情和性。這則電影中的女主弗里達,是利用繪畫治癒了自己。

心理學家孟沛欣說,繪畫療愈是我們心有所感而口不能言時最好的表達方式之一,尤其是孤獨、抑鬱時,繪畫可以成為更好的療愈夥伴。

弗里達顯然認識到了這一點,她通過繪畫把自己的痛苦和創傷呈現出來,化解了傷痛,療愈了自己。

繪畫療法的目的是繪畫能反應出繪畫的人現在的心理狀態和人物關係,並不在於把圖畫的有多美觀,多好看,只要是覺得舒服、滿意即可。

繪畫療法的優勢

1、讓繪畫者透過繪畫的創作過程,利用非語言工具,將混亂的心、不解的感受導入清晰的狀態。

2、將潛意識內壓抑的感情與衝突呈現出來,並且在繪畫的過程中獲得抒解與滿足,而達到診斷與治療的效果。

3、可以在有限的空間(紙張)呈現完整的表現,畫者可以客觀的觀看自己的作品。

4、對心理諮詢師而言,可以幫助你在諮詢技術方面提升一項技能,使諮詢過程中更加明確的來訪者的內心。

如果你對繪畫療法感興趣,私聊我~

推薦閱讀:

TAG:心理 | 電影 | 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