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感悟】古琴魅力,讓世界共鳴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人,鄙人曾多次受邀到英、法、德、美、澳、加拿大等國家接受過釆訪,此行加拿大,居住在多倫多,這裡的人們很鍾情中國傳統文化,今天我們談談古琴!

古琴在國外很受歡迎、外國友人非常喜歡。我多次把我的古琴恩師出版的唱片作為禮物帶到國外贈送友人,國外的好友們都異常喜歡,非常重視並收藏。我此次帶來的古琴唱片,遠不夠送朋友的,還有好幾位重要的好友未見面,唱片就被「搶光了」。

對此我並不意外,我知道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經過正確地傳播,就能在世界產生共鳴,讓更多有內在修養、有世界眼光的人接受和喜歡。

海平老師在加拿大

我的古琴恩師,著名古琴演奏家。中國古琴大師,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李祥霆先生。先生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古琴家之一。彈琴六十餘載,學生遍布中外,他的演奏錄音曾被神舟九號、神舟十號載行升空,他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一個優秀的古琴人,首先是一個感情豐富,德藝雙馨的人,才能在古琴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我的恩師李祥霆先生尊道貴德,尊師重道,他和我說:「查阜西先生的古琴藝術是我的古琴藝術的基礎。吳景略先生的古琴藝術是我的古琴藝術的主體。管平湖先生的古琴藝術是我的古琴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李祥霆先生從三位風格不同的古琴宗師身上汲取營養,自成一派。

「七弦為益友,兩耳是知音,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 。

7月6日仲夏的昆明,和表姐表姐夫及非常乖巧懂事的侄女,中央音樂學院的優秀研究生蔣藝祺,一同迎來了我的恩師,此次恩師和我的好侄女一起為昆明的琴人奉上一場精彩的《今古琴懷~~李祥霆 蔣藝祺師生音樂會》。

我的恩師琴、棋、書、畫、詩、酒、茶、武術樣樣精通!這一次和恩師見面,還特別談起了武術,恩師頓時激情澎湃,把武術中的專業招式「閃、轉、騰、羅,大、力、劈、扣、摔......!太極拳中的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以及形意拳,起如風,落如箭,打倒還嫌慢,硬打硬進無遮攔。通臂的冷彈脆硬快,縮小棉軟巧。每一招,每一式招招精通,解釋的入木三分!

知道我擔任了雲南武協協會副主席後很高興,給予了我很多關於武術和古琴相結合的深廣度指導意見。我也代表雲南省武術協會,和省武協主席胡寶林先生向恩師贈禮,由雲南省武協專為武協主席、副主席貴賓訂製的佩劍!

恩師甚喜歡,當眾亮劍展武,真乃琴心劍膽一代宗師風範!!每次見到恩師都有說不完的話,每次和恩師聊天都如沐春風,恩師的言談舉止瀟洒自如的,如同他指下彈奏的古琴聲一樣精彩絕倫。

在琴友們的共同期待下,回顧7月8號音樂會,千人爆滿的演出現場和觀眾的深深熱情感動著恩師,恩師在後台與我說:「沒想到昆明也有如此之多的古琴粉絲」。

為了能呈現出最佳的演出效果,李老師親力親為,從音響調頻和舞台效果一絲不苟,展現出了真正的大家風範。更讓人感動的是,恩師在現場對我說的一句話:「這是蔣藝祺在家鄉的第一場音樂會,一定要把蔣藝祺彈奏的古琴音曲真實自然的表達出來,讓大家真正的認識古琴」。

古琴雖是中國古代地位最崇高的樂器,位列「琴棋書畫」之首。古琴,中國最古老的樂器,蘊藏了無盡的滄桑和歷史,她擁有的不僅是樂器所發出的聲音,更承載著悠悠數千年的藝術質感,同時也是一件精美絕倫的工藝品。

學習古琴,能夠陶冶情操、培養氣質、了解歷史,不僅可以擴充自己知識的廣度,更可以增加自己對傳統文化所領悟的深度。

「琴」是許多樂器的名稱,比如月琴、揚琴、小提琴等。但在中國古代只有一種樂叫「琴」,就是現在人們所說的「古琴」。在古代文獻和詩詞中,古琴被稱作七弦琴、瑤琴、玉琴或寶琴。古琴,產生於3000多年前,是人類唯一最古的活著的成熟樂器,是中華民族文化智慧的結晶。商周時期就有了,且就有很廣泛的影響了。

其他民樂器如笙清朝以前曲子都失傳了,只有古琴一直流傳發展,充滿生命活力在人間。因為它在古代音樂中居於最高地位,所以人們把它看作是聖賢、長者、師尊思想和精神的體現,認為是伏羲所制(也有說是黃帝所制)。

如同孔子所說的「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商周時期的《周禮》曾要求「士無故不撤琴瑟」,明確指出每個基層以上官員每天都要彈琴或者聽琴,這是智慧、修養、地位、身份的應有之義。

在整理和恩師聊天記錄時,我個人認為,藝術的本質都一樣,古典文化有深度,但又不是高不可攀、深不可測學不會。說古琴神秘那是騙人的,從老師的書上學都能懂。古琴藝術應該成為每個中國人的基礎知識之一,你可以不喜歡,但不能不知道,就像唐詩,可以不會寫詩,但一定聽過、讀過詩。

眾生有情,乃為文化力量!真正的琴人太多是有著歸隱濟世的心懷,恩師李祥霆先生幾乎是一個將古琴世界和現實世界完全嵌合的人。古代士大夫說要歸隱,不過是以帶著文藝范兒的眼光去看山林水草和田園意趣。 而先生是大隱於市。有著家國情懷,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人!

先生曾經說過:「有的人認為,古琴是自我陶醉的,不是彈給別人聽的,那是錯的。古琴是古代文人貴族的藝術,是表達、寄託和溝通感情與精神的,還有自我修養的作用,都不給別人聽也不傳授,那50年就滅絕了。那種說法是故弄玄虛。還有說古琴最高境界是輕微淡遠,沒有表情、聲音很小,難解其意。

說古琴聲音小傳播受限,這也不對,古代有很多琴得聲音都很洪亮,非常有表現力。輕微淡遠只是一種類型,而且不是主要的,更不是最高境界。唐朝有個大琴家,他的琴技就達到最高境界「聲韻皆有所主」。

古琴音樂能反映社會主流思想,觀風教、悅情思、辨喜怒、絕塵俗、靜神律、壯膽勇,它表現的深度、廣度就和唐詩宋詞一樣。它也和中國古代文化一樣,充滿熱情、活力、智慧。

鄙人屬有福氣之人,二十多年前,事業如同股票般從輝煌的高點跌落低點時,為舒發情感。專門到著名青年古琴演奏家楊媚老師處學習古琴,以修身明志。"無跡方知流光逝,有夢不覺人生寒。"有夢的人必然不會覺得"人生寒"。而後,追隨虞山派著名古琴演奏家金治中先生系統學習古琴,十八年前曾得吳釗先生到昆明評考古琴八級,從而在古琴的長河中找到了琴心劍膽寧靜致遠的力量,與恩師李祥霆先生相識二十餘載,雖是有師徒之情,但未行拜師之禮,多年前在大表姐湯蓓的見證下,和侄女蔣藝祺一起行了莊嚴正式的三叩九拜,拜師儀式!但鄙人多年為俗事纏身,而荒廢時光,此次又得先生提攜,故當精進!先生懂我之心的心如同。

陶淵明公彈奏無弦琴,後世只有李太白聽見過。他曾寫了一首詩:"陶令去彭澤,茫然太古心;大音自成曲,但奏無弦琴。"

一個人的心回歸了茫然太古,大音自成曲式,天籟合鳴都在心間。中國人在琴上講的知音就是傳播著這樣的文化力量。

一個有文化的人,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與自己獨處的智慧。「夜無明月花獨舞,腹有詩書氣自華」。文化,是一個人精神力量的源泉。一個人想要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活得快樂,必須要學會安放自己浮躁的心,只有讓琴韻書香深深氤氳過的人,才能輕舟走過萬重山,去賞遍萬千春色。

我輩幸而數載寒窗,自此雲間阡陌多暖春。多年文化的修養,對鄙人來說是一項精神功課。總是,會讓一個人遇到最好的自己。當一個人心中有情懷,這種「文」就可以迸射出來,足以「化」入天地人心。故云有情於眾生者,皆為心懷!

多年來鄙人弾琴,習武,世界各地遊學,傳播中國文化,傳統的國學文化已融入骨髄!文化,是一種隱性的存在,是一種人生準則,它深藏於一個人的靈魂深處,給你詩和遠方的憧憬,您也許看不到它,但它的存在的確很真實,很自信。


推薦閱讀:

TAG:古琴 | 國學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