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克服自卑心理?

當一個人自卑的時候,會有一些或引發一些自卑行為,這些行為往往會通過一定的形式表現出來,以下6種是常見的自卑行為表現形式,其中有消極行為,也有積極行為。

(1)孤僻行為

由於感到處處不如別人,學習、生活與工作中的行為就變得謹小慎微、冷漠、內向、孤獨,像蝸牛一樣,表現出明顯的不合群,喜歡獨來獨往,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不喜歡溝通,不喜歡交往,缺乏團隊合作精神。

在工作中或人際交往時,他們往往採取迴避的態度,因而常常得不到他人的重視而默默無聞。

(2)屈從行為

由於內心缺乏一種自我的力量,因此,害怕競爭,隨遇而安,遇到侵犯也是聽之任之,表現得逆來順受,對他人的要求讓步,受人左右,隨波逐流,不敢表達自己的主張、觀點和感受,內心懦弱,這些都是典型的屈從行為。

平常的語言表達有:「對不起,佔用了你寶貴的時間,可是……」,「這僅是我的觀點,但……」

說話時猶豫不決、輕聲輕音、目光不敢正面接觸、扭手、有時雙臂還交叉胸前等。

屈從行為明顯的人,常常會得不到應有的職務晉陞而具有懷才不遇之感,他們的一些聲音往往被自信心強的人所淹沒。

(3)粗魯行為

當一個人自卑感強烈的時候,如果採取屈從行為不能減輕自卑之苦的話,就會轉為好爭好鬥的粗魯行為方式,具體表現在(很多表現在語言上):

只顧提出自己的要求、感受和主張,而輕視他人的觀點(如:「你干不幹這件事?不幹就拉倒!」);

脾氣暴躁,動輒發怒,出現問題或失誤時一味責怪他人(如:「你還有什麼不相信的?這不是我的錯!」);

採取諷刺、不友善的態度(如:「那是個傻子才幹的事!」)。

有些還表現出處處抱怨、講話的聲調高而刺耳、用手指指點點、拍桌子等。

(4)滑稽行為

滑稽容易引人發笑。扮演一個滑稽的角色,用笑聲來掩飾自己內心的自卑,這也是一種自卑行為的表現方式。

最有代表性的是形象特別的喜劇演員,例如:美國著名的喜劇演員費麗絲?蒂勒相貌醜陋,她為此非常自卑,於是,運用笑聲以掩飾內心的自卑。

(5)否認現實

因為自己瞧不起自己,於是破罐子破摔,試圖採取否認現實的行為來擺脫自卑,比如借酒消愁等。

(6)補償行為

自卑並非一無是處,有些人會把自卑感化為一種向上的助力,換成一種事業的能量。心理專家經研究發現,自卑感較強的人,往往戰鬥力和忍耐力也較強。

一般而言,弟弟比哥哥還要有戰鬥力,那是因為從孩提時代開始,弟弟就處於一直認為自己比哥哥差的處境而長大的。

因自卑感而變得性格內向倔強,轉而成為一種發展的力量,這在心理學上稱為「補償作用」。

補償是一種心理適應機制。一個人在適應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總會有一些這樣或那樣的差距。

為了克服因為這些差距引起的自卑,於是,就有一種不斷尋找辦法(比如通過發憤努力等)彌補自己弱點、縮短差距的社會性傾向,這就是補償行為。

補償行為也叫移位行為。為了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能力上的某些不足,因此,著力發展其他方面的長處和優勢,以此來趕上或超越他人。

一個人因生理的機能性缺陷往往會具有強大的補償功能,對於意志特別堅定的人,這種生理的補償功能會進一步發展到心理的補償功能。專家發現,現實生活中,自卑感越強的人往往這種補償心理也就越強。正是這種因為自卑而產生的補償行為成了許多人創富的動力,這些人比一般人更努力、更刻苦,一心想以此克服他們的弱點,結果培養出超群的能力。比如有人視力有障礙,其聽覺、觸覺和嗅覺就特別靈敏;有人因車禍失去了雙手,經過反覆磨鍊之後練就了用腳寫出漂亮書法;有人因生來就矮小,但通過知識的淵博卻使自己形象高大了許多;有人小時候孱弱,長大後反而成了有名的大力士;有人從前不善於行走,後來成了創長跑紀錄的飛毛腿;有人患過小兒麻痹症,卻成了芭蕾舞明星等等。

事實上,幾乎所有偉大的天才都並非天性自信的人,相反倒有幾分自卑,他們知道自己的弱點和缺陷,但是他們並沒有一再為這些弱點和缺陷而苦惱,而是在認清自我的基礎上發憤圖強,用力補償,結果反而有了令一般人吃驚的業績。

貝多芬小時候的聽覺就有機能性的缺陷,28歲時已經聾得很厲害,32歲的時候如果不用耳筒,連整個樂隊的聲音都聽不清楚了,可就在那年他寫出美妙的《第二交響曲》,耳朵全聾之後又寫出更優美的《英雄交響曲》、《月光奏鳴曲》和《第五交響曲》,他一生全聾了25年,最後還寫出不朽的《第九交響曲》。

看來,補償行為是自卑感產生之後對人最有幫助和最有意義的一種行為方式。

自卑心理過強的人具有的特徵

(1)缺乏活力和進取心

自卑心理過於強烈的人往往是一些缺乏活力、缺乏進取心的人。

自卑心理強的人沒有自信心,生活無精打采,甚至失去了生活的勇氣,經常莫名其妙地「苦惱」於自己的「無能」和「不行」,甚至自己行也認為是不行。這類人在接受工作時,總顯得猶猶豫豫,而且經常是大談特談困難和自己的無能,一直談到對方感到對他「不放心」,甚至「再也不想給他工作為止」。這類人因為自卑心理太強,故而沒有什麼工作魄力,膽子太小,什麼事情都做不了主,什麼事情都要「請示」和「彙報」。這樣做的必然後果是:大大地增強了他人對他的疑問:「他究竟行不行啊?」這類人還有這樣一個特點:亂髮脾氣,有時明明自己不行,也不知道從哪裡來的一股勁,偏偏要去干,結果呢?往往將工作搞得很糟很糟。有時,還因為出於極強的自卑心理而作出某些出人意料之外的極端的行動:如傷害他人的犯罪或傷害自己的自殺。

(2)性格內的疑心重

自卑心理過於強烈的人一般都比較內向,懷疑心強,「心眼」都比較小,因而容易產生人際之間的矛盾和隔閡。

一般來說,自卑心理極強的人不僅氣量很小,而且他們的「自尊心」要比一般人異常的高。

這類人,他自己可以認為自己「不行」,卻不允許他人說他半個「不行」,否則就「不答應」,因而容易猜疑他人,經常去捉摸別人對他的態度:「是不是又在那裡說自己不行了?是不是又在『討厭』自己了?」「對方為什麼要對我說這種話(實際上,在很多情況下對方是無意說的,根本沒有任何壞的動機)?」等等。因此,由於這種好猜疑(經常是無事生非)的心理作怪,弄得他人「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最後,為了減少麻煩和不必要的不愉快,只好「橫下一條心」:還是與他少接觸為妙。一般來說,自卑心理極強的人是不怎麼會處理人際關係的,有時顯得很蠢笨,有時會弄巧成拙,搞得自己相當被動。

(3)害怕與人交往

自卑心理過強的人還具有不少的消極心理,妨礙與他人的人際溝通。

自卑心理極強的人往往害怕與人交往,嚴重的還患有一種人際恐懼症。這類人的嫉妒心理還很強,生怕他人成功,他人一成功,就「眼紅」得要命;這類人還經常有一種「逃避反應」

,有意無意地躲開他人,時間一長,也就無法提高自己與他人交往的能力。

自信心:驅除自卑的靈丹妙藥

一個人的改變總是由內而外。每個人都守著一扇由內向外開啟的大門,徹底的改變一定與內在堅定的信心有關。當內在的自信慢慢變得堅定的時候,以下的提示將有助於你有效地樹立起自己的自信心。

(1)盡量坐在前面

坐在前排,是培養自信的一個好方法。

坐在前面比較顯眼,沒錯!雖然坐在前排較醒目,但是別忘了想不醒目而成功是不可能的。

成功本身就很顯眼,引起別人注意可以增強你的心理承受能力。

任何集會的時候,後面的座位都會先坐滿。這個現象相信你也親自體驗過。大部分人喜歡坐在後面,或許是因為不願意太顯眼。可要知道,這種態度只會使他自己顯得畏縮不前、信心不足。

請你從現在起,在參加各種集會時盡量以坐在前排為原則。只要走入人群,就坐到人群的最前面去。如果你能養成自動坐到前面的這種習慣,那麼,這種習慣會帶給你無限自信。

(2)注視對方的眼睛

當對方不敢注視你的眼睛時,通常表示著:「我在你身旁,感到自己無能為力,我在你面前感到自卑、渺小。」逃避對方眼睛的人說:「我害怕,我沒自信。」所以你不妨直視對方眼睛,以克服這種恐懼的心理。

凝神注視對方,等於告訴對方:「我是正直的人,對你絕不隱瞞任何事情。我對你說的話,是我打心底里相信的事情。我沒有任何恐懼感,我對自己充滿了信心。」

(3)用新的姿勢走路

動物的走路姿勢是一種重要的形體語言,它會泄露出內心的狀態,反過來也會影響到心理的反應。在動物世界裡,野兔在樹林里左顧右盼,竄來竄去,膽戰心驚,顯得很不自信;而獅子的出現從來就是從從容容,如入無人之境,那份自信讓野兔望塵莫及。

作為高級動物的人更是如此。有的人走起路來低垂著頭,慢吞吞的,看上去弱不禁風;而有的人走起路來挺胸抬頭,矯健有力,給人的感覺是神采奕奕。

心理學表明,當一個人不自信的時候,會造成走相的不自信,同時,一個人走相的自信反過來也會引導內在的自信。

因此,建議不妨經常改用一些新的姿勢走路,這對自信形象的樹立既簡單又有效。

比如,你可以比別人快20%的速度走路,一個人的步伐的加快將大大地促進自己心態的調整和改變。

走路比一般人略快的人,等於告訴所有的人說:「我正要趕到有要事待辦的地方,我必須去做很重要的事,不僅如此,我要在到達之後15分鐘內把那件事辦成。」步伐緩慢則顯得懶散,給人的感覺是個意志消沉的人;而那些不緊不慢、步伐適中的人好像在說:「我實在是平淡無奇,沒有什麼值得自豪的。」

走路姿勢是你是否自信的外在表現,因此,如果你自信,不妨時刻提醒自己:抬頭!挺胸!走快點!步子邁大點!

(4)主動發言

有許多思想敏銳、頗具才幹的人,不喜歡討論事情,並與他人難以相處。這並不是說他沒有那份能力,問題是他缺乏信心。

在會議上或交談時,你必須養成主動發言的習慣,抓住任何一次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千萬不要這樣想:「也許我的想法和觀點一文不值,如果得不到贊同或者說得不好,別人會覺得我差勁,我還是什麼也不說好了。」這樣的憂慮與放棄,只會加深在別人看來自信不夠的印象,這對自己的形象是非常不利的。其實,你越能主動發言,熱情與自信也就越能「如影隨形」,有增無減。

當你自告奮勇地發言時,你的自信力一定會增加,說起話來也就越容易了。你最好踴躍地發言,因為這是培植自信的維他命。戴爾?卡耐基非常倡導以「主動發言、練習講話」這種生活化的訓練方法來幫助缺乏自信的人建立自信,效果十分理想。

(5)常帶微笑

「微笑會給人帶來自信。」微笑雖然是自信缺乏者的特效藥,但是許多人卻不相信這句話,在他感到恐懼時,決不微笑。事實上,微笑能給自己帶來自信,祛除恐懼與煩惱,擊碎意志的消沉。微笑能喚起對自我的認同,當你微笑時,說明你看重自己和自己的狀態,對自己感到滿意,這將有助於你更上一層樓;你微笑,在別人看來你是一位大方開朗的人,無形中會讓對方產生好感並吸引對方,由此更能贏得別人的尊重。此外,微笑不只是治療感情的特效藥,更有同化他人反對意見的魔力。假若你給予對方衷心的微笑,只此一點,就已使任何人無法對你發怒了。

做到「四個正確」,從此告別自卑

克服自卑心理的正確方法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如果自慚形穢,那他就不會成為一個美人;如果他不覺得自己心地善良,即使在心底隱隱地有此種感覺,那他也成不了善良的人;如果他不相信自己的能力,那他將永遠不會是事業上的成功者。很難想像,一個缺乏自信心的運動員能夠登上世界冠軍的領獎台。正如拿破崙說的那樣:「默認自己無能,無疑是給失敗創造機會。」從這個意義上說,樹立自信心是戰勝自卑感的根本方法。心理專家在生活中發現,只要做到以下「四個正確」,就能克服自卑感,樹立自信心。

(1)正確評價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短處,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我們顯然不能因為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缺陷就懷疑自己的全部能力。我們不僅要看到自己的不如人處,還要看到自己的如人之處和過人之處,這才能正確地與人比較。按照社會心理學上的歸因理論,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把失敗得失歸之於某種原因。許多人的自卑心理,實際上就是由於歸因不當造成的。

(2)正確表現自己

自卑感往往是在表現自己的過程中,由於受到挫折,對自己能力產生懷疑。所以,除了正確評價自己以外,還要學會適當地表露自己的才能,對自己提出適當的要求。自卑是同失望形影相隨的,或者說,自卑是在失望的基礎上產生的。為什麼自己會看不起自己呢?因為自己對自己失望透了,簡直有些絕望了。人的失望情緒,又是同人對某件事情的期望程度相關的。事先的期望值越高,事後因結果不理想而產生的失望程度也相應越高。所以,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一下子要求過高。比如你沒有在大庭廣眾之中發過言,第一次在許多人面前講話,就不能把發言效果設想得很好。這樣即使失敗了,也不會過分失望。

心理學家建議,自卑感強的人,不妨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較大的事情。這些事情即使很不顯眼,也不要放棄爭取成功的機會。任何成功都會增加人的自信,對於自卑的人來說,尤其如此。而且,任何大的成功,都蘊積於小的成功之中。只要循序漸進地鍛煉能力,自信心就會取代自卑感,這是合乎邏輯的結果。

(3)正確補償自己

補償是人的天性。常言道「盲人耳聰」,說明失明的人,耳朵特別靈,以聽補盲,就是這個道理。人不僅具有生理上的補償能力,還可以進行心理上、才能上的補償,當然,補償應該是積極的。有的人自嘆能力不如別人,卻巴不得看到別人失敗受挫甚至犯錯誤,這是一種幸災樂禍,是一種消極補償,當然是不可取的。

(4)正確地面對人生

每個人要學會看清事物的本質,樂觀向上,對生活、前途充滿信心。具有自卑心理的人總是過多看重自己的不利、消極的一面,而看不到有利、積極的一面,缺乏客觀地、全面地分析事物的能力和信心。這就要求我們學會透過現象把握本質,而不被暫時的、表面的現象所迷惑。青年朋友只要客觀地分析自己有利和不利的因素,樂觀向上,對前途充滿自信心,並積極進取,就不會因暫時的挫折而產生自卑心理。

推薦閱讀:

TAG:心理健康 | 自卑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