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奧賽班的中國人,為何會在國際大賽上輸給了「貪玩」的美國人?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傾全國之力培養和選拔數學精英的背後,
是一種更為急迫和功力的「中國式教育」。
這其中,
有多少被灰燼埋沒的莘莘學子,
就有多少等待被王冠加冕的家長......
最近,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中發生了一件大事,號稱是近幾年最強組合的中國數學隊,竟然在第11屆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簡稱RMM)中慘敗。
最終成績,美國代表隊獲得3塊金牌,中國隊無一人獲得金牌,最好的個人成績是獲得銀牌15名,總成績排名第6。
(2019RMM團隊排名)
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是面向全球中學生的頂級數學賽事,試題難度和質量非常高,被認為是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難度最高的一項。
「天生數學好」的華裔群體基本上從不會缺席此類賽事。
在成績上,被認為是「天生數學就不好」的美國人,自2015年起,基本攬獲所有冠軍。
(2019RMM個人排名)
可問題是,中國選手集體失力的場面還是頭一次出現。
要知道,數學和乒乓球一樣,一直是國人的驕傲。
而美國人卻經常被嘲笑說人均數學水平差、科學常識普遍低。
美國人數學的確是差,單說超市找零就是一大問題:
「每次給收銀員多一點零錢就是想讓他找一張整的給我。然而她會用關愛智障的眼神,默默退回我多給的錢,然後再找我一把硬幣......」
而美國人普遍科學常識低,更是低到了令人吃驚的地步。
據最新公布的皮尤調查顯示,約49%受過高中教育的美國人不知道二氧化碳是導致全球氣溫變暖的重要原因。
許多人甚至認為,手機能充電是非常神秘的事情。
(不知道,不會百度一下嗎?)
但就是這樣一個數學素養不是很高的國家,卻連續5年在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中穩坐第一;
就是這樣一個民眾科學常識匱乏的國家,百年間共有324人獲得諾貝爾獎;
就是這樣一個被認為「貪玩」、「渙散」的教育體系中,培養了微軟、蘋果等一些列締造行業革命的人物;
就是這樣一個天天被媒體吵得沸反盈天的國家,幾乎佔據了世界大學排名前100的一半以上......
(圖源:微博)
這種怪象真的不值得我們深究嗎?
當然,一次失利並不能否認中國數學隊曾經的成績和輝煌。
但一葉知秋,看一看社會對「數學」以及「科學」教育的看法。可以想見,這次中學數學隊集體落敗並非偶然。
去年2月,一道關於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整治校外補習培訓的禁令徹底摧毀了,暢行中國30年無阻的「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班」。
先是「華杯賽」全國組委會暫停開賽,再是「希望杯」、「學而思杯」、「走美杯」等等一系列賽事終止。
最後,教育部連高考加分也取消了。
難道,苦了幾代中小學生的數學競賽真的會就此偃旗息鼓?
可惜,即使沒有奧數競賽,巧立名目,展開各種培訓的機構也不會就此作罷。大批的擁護者又會將其他的項目擁向神壇。
一個「奧數」競賽倒下了,千千萬萬個「奧數」競賽又站起來了。
(紀錄片《中國門》,圖源:豆瓣)
這根本不是一個數學競賽能背的鍋,一方面,家長和學生整天哭天喊地數學難;另一方面,擠破頭又要給孩子報上課外班。
不管能不能學會,先要裝作一幅不能輸在「起跑線」的樣子。
(圖源: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
在家長焦慮孩子前途,學生焦慮考試的時候,補習班焦慮賣課業績的時候,我們都忽略了一個普遍缺乏的常識——
真正在數學上有天賦的人,不會靠著一個「奧賽班」學有所成,他需要的是整個邏輯思維和專業性的系統培訓,這是市面上熱銷的「課外班」力所不及的;
而一個沒有天賦,對數學無知無覺的人,也不會靠著一個「奧賽班」學有所成,他需要的是對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的探索,這不是「課外班」可以做到的。
(圖源: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
長此以往下去,「聰明人」固化了「聰明人」的認知,「愚蠢人」始終認為自己技不如人。
這真的是我們所希望的「理想型」教育嗎?
著名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曾在節目中坦言,兒子曾對她說:
「媽媽,學習不是一天,是12年,連周六日也要被你們占上,人不瘋才怪。」
(圖源:微博)
其實,數學競賽沒有任何錯,它不需要為那些販賣焦慮的家長和機構買單。
在知乎上,有一個關於「初中奧數為什麼這麼難?」的問題,是這樣回答的:
「其實,奧賽難就難在一點——毅力。
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對未知世界的探索興趣之低,能把生活這件事做得馬馬虎虎就算很不錯了,還談什麼奧賽呢?」
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和興趣,才是驅使人類往前一步步邁進的重要原因。
研究的本質是興趣,而不是「功利」。
想必大家都聽過電影《美麗心靈》吧,裡面的主人公的原型的就是普林斯頓數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翰納什。
納什患有嚴重的精神分裂,並且伴隨他的餘生,他所面對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面對這個更瘋狂的宏觀世界。
(著名數學家約翰納什)
儘管,他所研究博弈論已經成為學術前沿,但納什從來沒有以榮譽為主導,去從事任何數學研究。
納什的一生就像是亞伯拉罕獻祭一樣,將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奉獻給了「數學」,數學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他在筆記本上寫道:「理性的思維阻隔了人與宇宙的親近」。( Rational thoughts impose a limit on a person』s relation to the cosmos.)
(電影《美麗心靈》,圖源:豆瓣)
與其說,他獲得了諾貝爾獎,不如說是諾貝爾獎主動找到了他。
中國唯一獲得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得主屠呦呦,在諾貝爾獎找到她之前,默默從事瘧疾研究數十年。
在此之前,沒有熱點和流量,屠呦呦的名字最多是在「語言閱讀理解」中出現過。
沒有博士學位、沒有留洋背景、更沒有院士頭銜,就是這樣以為沒有任何榮譽加身的研究者,拯救了全球上萬人的生命。
其實,直到今天很多中國人都不理解,為什麼開出2億一年的天價,還是請不到諾貝爾獎得主來中國開工業園區。
那請問:
17世紀羅馬教廷對伽利略的審判,為什麼至死都沒能讓他改口「日心說」?
18世界啟蒙思想家狄德羅,為什麼監禁數月,也要提倡科學和理性?
羅馬教廷的「宗教裁判」所前後共經歷約 500 年。
15世紀以後,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最為殘暴,僅 1483年至 1820 年,判處的異端份子達 38萬多人,被火刑處死的達10萬餘人。
為什麼明知會死也不想放棄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為什麼明知前面是萬丈深淵也要秉燭夜行?
同樣的道理,2億元無法讓人放棄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只有最虛榮和焦慮的人才會選擇在王冠上再鑲嵌一個寶石。
遍地奧賽班的中國人,為什麼最終輸給了「貪玩」的美國人?
背後是整個教育系統對知識的認知和理解,諾貝爾獎得主買不來,基礎學科的研究也買不來,榮譽和獎項更是無法用錢砸。
舉國體制下的「奧賽」,終有一天會向更遠的地方邁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