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種行為正悄悄殺死孩子的自尊心,很多父母卻渾然不知...
『孩子的心靈敏感而脆弱,自尊心的建立是他健康快樂成長的重要因素。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些行為,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傷害著孩子的自尊心......』
女兒班上一個同學,因為數學試卷落在家裡,被老師罰站在講台上。
在講台上,小孩來回扭動身體,衣服碰觸到黑板,把黑板上老師寫的字擦掉了一點,老師一氣之下,又讓他跪在講台上。孩子回到家裡,特別委屈地告訴了爸媽,爸媽一氣之下找到校方,認為這位老師的教育方法非常不妥。
不管孩子犯了什麼錯,罰跪真的不是一個好的懲罰方法。因為這種方式,很容易就破壞了孩子的自尊心,而自尊心一旦被破壞,就是很難修補的。
自尊心,是尊重自己,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不容易別人侮辱和歧視的心理狀態,是於後天環境中逐漸形成的心理,每個人都有自尊心。
自尊心,是一個人積極向上的內在動力。
大部分孩子的內心是非常敏感脆弱的,自尊心是他健康成長的重要心理因素。有了自尊心,才能積極向上。相反,如果自尊心受損,就容易喪失前進的動力和勇氣。
莎士比亞說:「沒有自尊心的人,即近於自卑。」
在平日的生活里,家長的哪一些行為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呢?
1 為孩子包辦一切
很多家長除了對孩子的飲食起居無微不至的照顧,對孩子的課餘時間和個人興趣也過問太多,這種過多的干涉,會使孩子在生活中產生依賴性,在學習上產生被動,消極的情緒。這種做法極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導致孩子無法獨立承擔生命力的責任。
如果從小到大,家長什麼都替孩子做好,在孩子成年之後,孩子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毫無自信,根本沒有把事情做好的能。而此時,自尊心也隨著能力的喪失而蕩然無存。
2 父母行為輕浮
家長的行為是孩子最生動的教材。
家長如果在行為上諸多不檢點處,平時出言不遜,言語粗俗,習慣於搬弄是非,孩子就會認為人和人之間沒有尊重是正常的。即使告知再多的道理,孩子也學不會尊重。
曾在兒子所讀的幼兒門口,看一個四歲的男孩打自己的奶奶,還罵她「又老又笨」。而孩子之所以會這樣,完全是因為平時,聽見媽媽在家裡,埋怨奶奶做事不利索。因為這樣的「耳濡目染」,孩子根學會了這一套,或許,有一天,他也會這樣說自己的媽媽。因為家庭教育里沒有尊重,只有無理和無禮。
3 忽略孩子的存在
如果家長在孩子的生命早期,不聽孩子說話、不理睬孩子,忽略孩子的存在,孩子就會感覺到自尊心受傷害,而且,越聰明的孩子的受傷害會越深。
有一段時間,帶女兒出去吃飯,問她喜歡吃什麼,她要麼不搭理,要麼就兩個字「隨便」。買衣服,問喜歡什麼樣的,也一副提不起精神的樣子說「隨便」。在晚上回到家,問是她先洗澡,還是弟弟先洗,她又來了一個「隨便」。我徹底生氣了,想著等到只有我們兩個人的時候和她溝通這個事情。
晚上,弟弟睡了,我找女兒談,她說:「我讓你幫我挑樣畫的時候,你說隨便。我問你穿什麼衣服出門,你也說隨便。」
女兒的話語里,有一絲的委屈,她用這樣的方式,讓我感受被說「隨便」(忽略)的滋味。因為沒有被尊重對待,所以她選擇了「以其人之身還治其人之道」。
4 破壞性地批評孩子
當孩子做錯事,家長希望通過批評來使孩子改掉缺點,我們把批評孩子的這個行為看作一個作用力,即你的批評針對是他的行為,孩子會朝著你希望的方向去發展。
但是,如果你這個作用力打在孩子的人格價值上,即你攻擊的是孩子作為人的價值,將使孩子覺得自己沒有尊嚴、沒有價值,逐漸真的喪失自尊和價值。
一次,和朋友帶著孩子們去遊樂場玩,孩子們對畫沙畫產生了興趣,每一個孩子都選了自己的喜歡的圖案。朋友家的兒子,畫了一會覺得沒意思,就說「不想畫了」。朋友不高興低說:「你這個孩子,對什麼事都是三分鐘熱度,任何事都堅持不下去」。
孩子委屈地看著媽媽說:「誰說的,我上午自己拼了一個樂高船呢」。
朋友埋怨孩子不聽話,還頂嘴。
只是一個遊戲,朋友就把孩子定性為一個「任何事都堅持不下去」的孩子,這樣的結論太傷害孩子。如果孩子自尊心被傷透,就會放棄反擊,徹底破罐子破摔,成為你不想他們成為的那種人。
5 人前教子
中國有一句俗話:「當面教子」,是說孩子犯了錯,當時就教育,才會讓孩子吸取教訓,防止再一次犯錯。
這樣的做法,讓孩子沒有反駁的能力,家長覺得自己成功教育了孩子,卻不知道正在摧毀孩子的自尊心。
當眾的批評只能讓孩子暫時震懾於壓力,不敢反抗,自尊心卻已經被傷的千瘡百孔。
6 不信任孩子
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對一個人能力的不信任就是對人尊嚴無情的挑戰。比如,家長怕孩子說謊,就會對孩子的話進行挑剔、判斷和質疑,這也就在孩子的心中在下了一顆被懷疑的種子。
不被信任的孩子,會認為自己不值得被信任,從來自尊心受傷。那些看起來張狂自負的孩子,恰恰是因為怕自己不被信任和尊重,所以他們的行為表現只是以對自己的感覺來對待別人。
7 拿別的孩子比較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而很多家長,會拿被人孩子的優點,來攻擊自家孩子的缺點,希望會激起孩子的學習成長的動力。
其實這樣做,會讓孩子留下自卑的負面陰影。這種不適當的比較,對攻擊性較強的孩子,可能激起逆反的行為,對攻擊性較弱的好孩子,在他們心中留下一個陰影,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自尊心受創。一個自尊心受創的孩子,更容易感到無助、焦慮、自卑、不快樂。
心理學家認為:「自尊是個體對自我總體知覺的評價,包括能力和價值兩個重要元素。自尊越來越受到重視。它似乎與兒童的心理衛生、行為問題、學業成績、社會適應有關。」
屠格涅夫說:「自尊自愛,作為一種力求完善的動力,卻是一切偉大事業的淵源。」
教育孩子是個漫長又富有智慧的過程,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不可逆的影響。
給孩子充分的尊重,讓他成長為一個自尊自愛的人,這會讓孩子更加自信從容,自由馳騁在屬於他的天地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