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關鍵窗口建立目標,才能幫孩子更好成長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常常面臨這樣一個痛點「和孩子說的事情,他不上心,或者只有3分鐘熱度,難以堅持。」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
有這樣幾個原因,第一,我們對孩子的學習,不能做到充分的了解,所以我們給孩子的建議,打不到他的問題,他覺得你的建議「不靠譜」。
第二,雖然常常說家長是最了解孩子的人,但因為咱們不是專業研究教育的,遇到各種情況的孩子是有限的,解決方法有限,而且也沒有積累過到底哪個更有效的經驗,所以,即使診斷出孩子的問題,也很難給出有效的解決辦法。
第三,家長們都是各個工作崗位上的中流砥柱,但也很難有時間精力持續盯著孩子去採納你的建議。即使他們很乖聽進去了,也未必能充分理解你要他做的事情, 不能一下子「做到位」。這個時候,是需要咱們家長們給與鼓勵,給出調整建議的,但是我們可能因為沒有時間,或者不知道怎麼「跟進」等種種原因,無法讓孩子有持續的動力去踐行你給他的「辦法」。
而且,很多時候,我們沒有選擇在一個合適的時間,沒有抓住「窗口期」,去幫助孩子明確問題、明確方向,找到解決的辦法並開始行動呢。
因為孩子還小,所以對於幫助孩子這個事情,我們不應該抱怨「為什麼他不聽我的話」,或者「為什麼他就是不能堅持」,而應該思考,「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去改變這種狀態?」
這裡有一些建議,也許可以幫助您:
第一,務必要抽出更多的時間,放在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態和問題解決上。我們在工作中,可以很好地管理工作、指導下屬,或者指點新的夥伴,其實背後有一些邏輯是和幫助孩子相通的。那就是該鼓勵的時候及時鼓勵,該批評的時候及時指出,孩子需要陪伴的時候,就陪在他身邊,但不是給他一種「我在盯著你看做得好不好」的感覺。而是,「你放手去做,我在身後支持你」的感覺。
第二,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總結反思的習慣,這需要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你引導他思考,給他一些借鑒的資料,幫著他分析問題的原因,給出幾個方案並指出其中的利弊,推動他決定採用其中的一個辦法,然後去執行,並及時和你分享效果同時再去優化。並且,最好在一定的階段內,要主要盯住培養孩子的某個學習習慣,如我們提出的自主預習、復盤總結、舉一反三等等,習慣建立一開始可能會辛苦一些,但建立起來之後,你會更省心的。
第三,教育孩子,要有良好的節奏。「窗口期」的一句話,可能抵過一般時期十句一百句。在關鍵的時候,給他關心、給他提醒,建議,會有很好的收效。當發現孩子做得不好,要生氣的時候,先想一下,馬上去和孩子說,他是不是能接受,能不能收到效果,有沒有更好的「溝通方法「?你是要傳遞給他」情緒「,還是教會他」道理「?道理你想清楚了沒有,如果你的一種說法孩子不能接受,你能不能引導他換個角度去想這個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當然,你也要注意不要一直」拖著不說「,等到小問題醞釀發酵變成大問題,那樣,你需要付出更大的精力,效果也不一定好了。
第四,要讓孩子能夠聽進去你說的話,咱們家長要做好示範,同時要提升我們的「專業功底「。因為很多時候,你嘴上說他們要這樣, 要那樣,自己卻做不到,孩子是看得到的,那你的話說服力也會」大打折扣「,同時,如果你對政策、對學習方法很了解,孩子也會更加」佩服你「,那麼你再說的內容他就比較容易接受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