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弘晝的奪嫡之道:一臉人畜無害的挑起弘時與弘曆之爭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雍正的第五子弘晝被很多人認為是明哲保身的典型代表,更是被雍正誇獎為是最像他的兒子,這位皇子最後雖然沒有登上帝位,但比之被賜死的三哥弘時,可謂是幸運至極,全身而退了。

弘晝這樣一個明哲保身的聰明人,在老八與三阿哥弘時謀劃奪取丰台大營和西山銳建營兵權時的表現卻讓人大跌眼鏡,因為他被弘時擺了一道,無意間幫弘時和老八假傳了皇上口諭,導致了老八暫時性奪取了京城外兩營的兵權,順利實施了八王議政。

那麼弘晝真的是被利用了嗎?

非也。

按照之後發展的軌跡來看,宋安之反倒是認為弘晝這是故意而為之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大家可以想想雍正為何評價弘晝最像他呢,老八對於弘晝的評價也很高。再看看九子奪嫡時雍正是怎麼做的呢,雍正表面上看似沒多少心機,只知道一味的為國為民辦事,背後卻總是不著痕迹的製造爭端,比如說一廢太子之時,就是雍正故意放水,讓高福將太子的親筆信送給老八,然後讓老八出馬對付太子,自己則在背後坐收漁利,完事了還賜死高福。

那麼弘晝呢,其實也是這個套路,而且更高一籌。看似人畜無害,其實背地裡早有打算了。他奪嫡的競爭對手的也就是弘時和弘曆,弘時平時跟老八他們走的近,多少有些勢力;弘曆就更不用說了,就像弘時對老八說的那樣,明眼人都知道太和殿那個位置遲早是他的,大家心知肚明的儲君。弘晝卻什麼都沒有。

所以弘晝要贏只能像他老子雍正當年,背後操縱一切,讓老八與太子斗那般。自己也需要讓弘時和弘曆斗,製造亂局好漁翁得利。

所以就出現了以下一幕,弘時與弘晝代雍正接待旗主王爺,當時老八與旗主王爺意圖奪取京城外二營兵權,弘時配合老八,說道整頓旗營兵務是皇上的旨意。然後假裝不經意的問道弘晝「五弟你也聽到了是嗎」。弘晝沒有多想,就說道「這句話是皇阿瑪親口說的」。

看似弘晝是被弘時套話了,其實弘晝是刻意為之的。接下來兩人騎馬回去途中,弘晝一臉茫然的說道感覺有點不對頭,說道皇阿瑪說過讓旗主王爺整頓旗務,並沒有讓他們這樣管理啊。弘時反說道那你剛才為什麼那樣說。將責任推弘晝身上,見弘晝還要繼續追究下去,弘時馬上說算了算了,皇上不同意明天還可以改唄。

弘晝這番懷疑,其實有著試探弘時之意,更重要的是表現的有些摸不著頭腦,使弘時放鬆對自己的警惕。

此時在老八和弘時看來是套路弘晝成功,從而順利進行八王議政。其實是弘晝故意放水,就想將這個局勢攪亂,但弘時他們奪取了兵權,弘晝肯定也不願意讓他們真的成功,那樣一來,自己還不是沒有機會嗎。但過早破壞他們的陰謀,弘時直接被出局,誰與弘曆去斗呢?

所以弘晝掐好點,在次日朝會途中,假裝猶豫的將京城外二營的兵權被旗主王爺暫時性架空的事情告訴了老十三,老十三聽到以後急匆匆出城奪回兵權,為之後力挽狂瀾埋下伏筆。但這段時間內,八王議政也已經是白熱化。

同時八王議政中,弘晝開始有意無意的反套路老八和弘時他們。先是老八架空京城外二營的兵權,對雍正說的時候,說這是皇上自己的意思,並非是他擅作主張,說道弘晝就可以作證。並對弘晝說你昨晚說過這話沒有。弘晝一臉驚慌失措的對雍正說不出什麼,只是獃獃的叫道「三哥」。弘時走出來解釋道,五弟弘晝也就是誤說了一句。因此雍正氣的打了弘晝一個大嘴巴子。

看似是老八和弘時合夥將包袱推給弘晝,其實弘晝才更高明,面對雍正的質疑,說不出話來,還驚慌失措的叫弘時出來。很明顯意思是弘時才是幕後主謀,反套路了他們一把。

弘時的狐狸尾巴在弘晝的引導下,算是慢慢露出來了。那麼自然與弘曆的鬥爭開始白熱化了,雍正就這三個成年兒子,這兩個人相鬥,老五弘晝肯定漁翁得利,弘晝這場亂局總算是布局成功了。

事情也發展的很順利,八王議政失敗以後,老八慫恿弘時殺掉弘曆奪取嫡位。曾點評過弘晝,說弘晝是他們三兄弟之間最聰明的。同時以雍正壽元將盡為理由,讓弘時快點下決定,殺掉弘曆,以成功奪嫡。

老八一個不懂醫術之人,都可以通過雍正面相還有平常行為,看出雍正命不久矣。弘晝肯定也看得出來,所以說他布局讓弘時與弘曆鬥爭的時間點也踩的好,皇阿瑪命不久矣,三哥弘時和四哥弘曆開始相鬥起來。說不得弘晝也算到了弘時與老八這種人勾搭在一起,無異於與虎謀皮,早晚會闖天大的禍,那麼自己肯定要漁翁得利了。

事情的發展也的確如弘晝所料那般,弘時的確無腦的派人去暗殺弘曆,但弘曆那有那麼容易死,隆科多提醒雍正以後,雍正趕緊派圖裡琛前去保護弘曆,最終弘曆逃過一劫。

但弘時暗殺弘曆失敗以後,雍正思考了一番,為了自己的新政為了弘曆的順利繼位,痛下決心賜死弘時。

事情的發展,還有雍正的壯士斷腕的決心,很明顯超出了弘晝的預料。而且說不得自己哪位腹黑皇阿瑪已經猜疑自己了呢。所以弘晝就改變了策略,以活出喪這種荒唐事,來自己毀壞自己的名聲,以示自己沒有奪嫡之心,來保全自己。

而通過新三皇子弘時與老三皇子誠親王胤祉與弘晝的對話,可以看出弘晝是第一次幹活出喪這種荒唐事情,更是說明了弘晝的確是奪嫡不成,馬上改變策略,通過活出喪這種事情來保全自己。

雍正能在九子奪嫡的殘酷鬥爭之中脫穎而出,也並非是泛泛之輩,果然懷疑上了弘時。因此召見了弘時,而此時弘時開始展現了真正聰明的一面,面見雍正之前,給了雍正的貼身太監李德全一些鈔票,說道如果有說不過去的地方,讓他幫忙圓圓。

弘晝這個人可謂是心機深沉,知道李德全有用處的,所以用錢拉攏。再對比一下,弘時之前是毫不客氣的揭露出李德全等太監為了收好處,帶大臣跪等時安排是空心還是實心的套路,弘晝的情商還真是高。

弘晝進去以後,可謂是全程高能。之前弘晝活出喪時說道自己這幾天出去會有血光之災的。

雍正開始試探起弘晝。

別有深意的問道「今天叫你出來,不會讓你染上血光之災吧?」。潛台詞是要是發現你小子有奪嫡的心思,就收拾你。

弘晝這時候開始坦誠相見,直接說道「兒臣那些昏話只是搪塞世人的。兒臣實在是因為辦不好差事,又怕給皇阿瑪添亂子,所以才以這個為借口!請皇阿瑪治兒臣欺君之罪」。

弘晝其實是在變相解釋之前幫老八他們誤傳聖旨,是真的冤枉,不是故意的!同時面對父親的質疑,直接說道自己就是裝的,就是不想接這些差事,您治罪我吧。

雍正見弘晝這般坦誠,倒也理解。但是並沒有完全放心弘晝,試探還沒有結束。

說道你說出來就不算欺君之罪了,你這麼做我可以理解的。看你整天跟那些和尚道士攪在一起,總比跟那些朝廷大臣攪和在一起好啊。

意思是你可以隨便玩,但是不要結黨營私就好。

接下來雍正開始真正的試探與捧殺。

說道你小小年紀,就知道明哲保身了,這一點比你阿瑪我都強啊。意思是你小子隱藏的挺深的啊。

弘晝馬上回應道,兒臣是百無一用之人,就是再修上十輩子,也難以望到皇阿瑪的項背。意思是我是一個沒用的人,您老人家太高我了!

雍正不置可否,繼續試探起來,說道「朕三個兒子中,也只有你真正有點兒像朕啊!朕在你這個年齡也和你一樣,潛心佛法,從來不願意捲入爭鬥之中,也就是你皇爺爺非要將這江山社稷交給朕,朕才勉為其難」。

雍正破天荒的將弘晝評價為最像自己的兒子,還說兩人在年輕時候都是喜歡潛心佛法。看似誇獎弘晝,其實是在捧殺試探弘晝。同時又說了說自己繼位的事情,意思是自己當年就是靠著這般,才取得的皇位。

弘晝的回答也很有意思,說的「皇阿瑪這樣說,兒臣更加羞愧了。皇阿瑪是天上的太陽,就算無意與他人爭輝,光輝自然會普照萬物。兒臣是螢蟲之光,拿什麼去爭」。意思是你老人家能力擺在哪裡,所以不用爭,自然會成功。我看似一樣都是不去爭,其實是因為我沒能力啊,我們不一樣啊。

雍正還沒有放棄試探,又將曾靜策反岳鍾琪的書信讓弘晝去看,同時說道曾靜將他評價為古往今來第一暴君第一昏君。想看看弘晝是什麼反應。

弘晝反應依舊是聰明,說道自己不屑於看那種瘋話,意思是自己不願意看這些詆毀君父之話。而且自己要是看了,該是什麼反應呢,是要求處置曾靜還是什麼呢,自己要將無心政事的意思表現徹底啊!

雍正又說道自己不得不管啊,如果任由他們造謠,天下百姓信以為真,自己的新政就無法推行,祖宗的江山社稷也就不穩吶。

弘晝馬上回答道自己就沒有想到這層。意思是自己是能力不足,想的太少了。

雍正又別有深意的說道,人心險惡不得不防啊!

這番試探弘晝是滴水不漏,可謂是險險的過關!

雍正試探差不多以後,又開始問弘晝那天是怎麼假傳聖旨的。弘晝有些書獃子的回答道「那天八叔問兒臣,皇上有沒有說過讓幾位旗主王爺參與整頓旗營兵務的旨意,兒臣說有過這個旨意」。

雍正問起弘時是什麼表現時候,弘晝繼續他書獃子式的表演,有些裝傻充愣的說道自己不記得弘時說什麼了。努力營造出自己不想參與到其中的意思。

其實結合之前八王議政朝會之時,雍正質疑弘晝時,弘晝卻叫起弘時。還有這次弘晝不願意提及弘時說了什麼,可以看出他看似不想捲入其中。其實一直是不著痕迹的引導暗示雍正,就是弘時搞的鬼。這樣一來,自己不捲入其中,又沒有給父親落下出賣兄弟的印象,還不著痕迹的暴露了弘時,完美隱藏了自己,真可謂是十分成功的明哲保身!

通過弘晝這一系列的戲精表演,可以看出這位毫無實力的皇子的確最像他父親雍正,善於製造矛盾製造爭端,假借傳聖旨事件,使野心於嫡位的弘時露出真實面目,與弘曆鬥爭白熱化,而自己一直裝傻充愣,好坐收漁翁之利。後來見事情不可為,馬上轉變思路,想做一個太平王爺,所以堂堂皇子大搞活出喪,徹底搞壞自己的名聲,自毀前途,以表示自己沒有奪嫡的心思,面對雍正的猜疑,回答的也是滴水不漏,真是個大智若愚式的天才!

弘晝這個隱藏最深的皇子,現在大家看清楚了吧?

我是宋安之,主打歷史文章和分析經典電視劇中隱藏的人生道理。故事在筆下,我們都在路上,茫茫人海中你我這麼有緣分,正好讓你看到我的文章,那麼還請繼續這種緣分,點個贊關注一下吧!

第165期宋安之獨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為止! 下期再見!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覺得分析的還可以就點個關注唄~

推薦閱讀:

TAG:清朝 | 雍正王朝(電視劇)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