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馬化騰深夜知乎的發問,與一場中國科技創新焦慮下的「自救」
03-04
「未來十年哪些基礎學科突破會影響互聯網科技產業?產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
這是一個名為 PonyMa 的知乎賬號於 10 月 23 日深夜在知乎上提出的問題。這個問題一夜之間在知乎躥紅,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因為「PonyMa」知乎認證的馬化騰賬號。(來源:知乎)
但其實,這個問題也擊中了很多人的心,它由騰訊 CEO 馬化騰提出,背後其實和當下中美關係生變、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背景下,已經蔓延開來的中國科技創新焦慮相契合:一些中國的企業面臨著由自身創新驅動力不足所帶來的瓶頸,他們正在向基礎科學創新張望;而中國的基礎科學創新,本身其實也有自己的焦慮,例如說,在產業化上,不少最新的成果其實是處於產業界的「盲區」的,這為其創新價值的更近一步實現帶來了滯後性。那麼,開頭這個問題的答案究竟是什麼呢?或者,哪裡還有更有參考價值的答案?
在 10 月 27 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聚集了一群最關心這個問題、同時也是這個問題的最強探索力量的中國科學家。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DeepTech 深科技主辦,梅賽德斯?賓士特別呈現的「全球科技青年論壇」上,中國科學家給出了自己對於科技創新焦慮「解題思路」,這些解題思路碰撞、交匯、付諸於實踐的背後,可以視作眼下暗潮洶湧的一場中國科技創新焦慮「自救運動」的縮影。(來源: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中國科技創新焦慮:企業仍不是創新的主體、科學研究總體處於初級階段自 1999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都會在 35 歲以下的青年科技創新者當中進行評選,此份榜單的目標是評選出全球範圍內被認為最有可能改變世界的且極有才華和創新精神的 35 位年輕技術研究創新者或企業家。榜單中的陌生名字,後來都成長為行業領袖,如曾上榜的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謝爾蓋·布林,Facebook 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發明者張鋒,百度前首席科學家吳恩達等。今年 2 月,《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將其具有 19 年歷史、享譽全球的「35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Innovators Under 35 Reunion)首次落地中國,選出了 35 位獲獎者,正是看中了他們代表著中國科技青年創新力量。他們有的來自企業、有的來自高校科研機構,覆蓋量子、AI、生物技術等前沿科技。圖丨首屆中國區「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部分獲獎人合影
如果說 8 個月前的那場頒獎典禮向全世界展示了來自中國科技創新力量,用榮光和認可奏響了前進的進行曲,那麼在剛剛結束的「全球科技青年論壇」上,冷靜、批判、責任則為「 IU 35 」們及其他到場科技界嘉賓的思想碰撞定下了基調。中國的科技創新焦慮已經顯現。這一點首先就體現在幾乎所有人對於中國科技創新的緊迫性的共識上。
圖丨季維智(來源:DT 君)
「我們國家在科學和技術的原始創新方面都還有很大欠缺,我們有很多卡脖子的技術都是在別人手上」,在現場,中國科學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學靈長類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季維智如此說道。這位帶領實現中國在靈長類動物研究一系列原創突破的科學家,年輕時曾經經歷過國家的十年動亂。在季維智的科研團隊中,既有他的學生,也有他的學生的學生,可謂三代同堂。但他觀察到,每一代的科技創新機會和責任都在發生細微變化。季維智院士認為,不僅近幾十年來中國還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的科學研究也仍處於初級研究的階段。而在 IU 35 獲獎者、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 副研究員陳成猛看來,國內一些原有的發展增長優勢正在逐步消失,比如說中國更大的市場和人口紅利,而環境的承載壓力也越來越大。「中國改革開放 40 周年,經歷了高速的經濟增長,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邁進,就在於我們的經濟質量還不夠高、科技發揮的作用還不夠大」,他說。而中國的科技創新焦慮,還來自中國學術界、產業界相互割裂的這一短板暴露得愈發明顯。近幾年,中國的企業界興起一股投身科學研究的新風氣。對於這一現象,季維智院士談到:「在這個階段,突然有一個企業投資科學研究,(大家)好像覺得很奇怪,其實這並不奇怪……現在我們大多數的科研都是靠政府、國家,靠納稅人的錢來進行研究的,而企業的創新卻沒有到位。在美國,有很多企業有風險投資,這大大刺激了美國的科技發展。」圖丨魏文勝、陳成猛(來源:DT君)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魏文勝也表示了類似看法。「科學技術研究和產業的結合是自然而然的,這在國外不是問題,我們還在談論和強調,其實就是因為我們還有不足」,他說。事實上,中國的企業總體上處於全球價值鏈的低端製造環節,依賴引進和模仿技術,企業內部的創新緊迫性其實也愈發凸顯。企業自身的短板在於,目前它還沒有成為中國科技創新的主導力量。陳成猛提到,很多企業可能連自己像樣的研發中心都沒有,因此,從企業角度,他們下一步可能需要通過產業結合來逐步培育自己的研發能力和研發隊伍。「我們這一代人,80 後,考慮更多的是技術怎樣能儘快落地產業化」,他說。
圖丨米磊(來源:DT君)
這也正是來自西安中科院光機所、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兼聯席 CEO 米磊和他的團隊正在做的一件事情——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道路。米磊在現場說道:「我們從人才、資本、技術、服務入手,致力於打造硬科技的雲生態,像美國矽谷、波士頓等很多科技創新的地方都是圍繞著大學和研究所周圍,我們也圍繞在中科院研究所做成果轉化。」據米磊介紹,他們已經孵化了 200 多家硬科技企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光鑷研究,他們孵化的一家企業在其中也有很好的積累,諾獎選擇了這個領域,也讓他們感到非常興奮。「自救運動」:跨界、碰撞、寒冬中打破科技高牆其實,每一個時代都會有那個時代的焦慮,科技創新焦慮、經濟增長焦慮、社會轉型焦慮、教育文化焦慮,還有各種各樣講不明白的焦慮,每一種焦慮輪番上陣,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成為當時的矛盾中心點。今年 10 月,2018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保羅·羅默(Paul M. Romer)教授,他的獲獎工作是把科技創新作為解釋長期經濟增長的內生因素。諾獎選擇了這個理論,或許也是因為這個理論中的核心要素——科技創新——正在成為一個時代性議題。但僅憑焦慮殺不出重圍,就像馬雲近期所說的:「現在很多年輕人說沒有機會,當我在年輕的時候,我非常恨微軟,恨 IBM 與 Oralce,他們奪走了年輕人所有的機會。但當我發現當人們停止抱怨,去解決問題的時候,機會就來了,而創新是解決焦慮的好方法,它能帶來更好的未來。」當創新需求在國內層出不窮甚至走向「泛濫」,解決科技創新焦慮,無非還是要靠實打實的科技創新。而作為科技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年人才也已成為科技創新中最為活躍的核心資源,成為這場「自救運動」中的主力軍。那麼,幾位《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35 位 35 歲以下的科技創新青年」們,在當天的「全球科技青年論壇」上分享了他們在創新上的最新進展以及創業時如何「拆掉科技的高牆」:
圖丨朱軍(來源:DT君)
清華大學朱軍教授和他的團隊正在破解可解釋的機器學習,其中幾個層次的工作包括應用可視化的工具輔助理解、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引導和訓練讓深度神經網路得更可解釋,引入一些知識或者語義的信息等。圖丨邱純鑫(來源:DT君)
激光雷達公司速騰聚創 CEO 邱純鑫,提出了結合 4 種技術的智能感知雷達系統,並相信激光雷達的未來一定是與攝像頭更高的融合程度以及自身會擁有更高的解析度。圖丨韓璧丞(來源:DT君)
來自哈佛的韓璧丞創辦了一家腦機介面公司,他們幫助了一個中國殘疾人女孩,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殘疾人可以用她的意識控制智能假肢並且彈鋼琴,曾經,他們認為腦機介面真正的突破在演算法方面。但經歷過那一次之後,他們發現,真正的突破將在於演算法和人類共同努力的方向。(來源:DT君)
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徐冰,則總結商湯從實驗室走向產業並持續擴張的新發現,例如說,他們發現 AI 本身不是一個產業而是一個工具,這個工具一定要跟現有的產業結合才能形成新的業態。創辦了 AI 晶元公司深鑒的姚頌則感慨道,在任何一個行業,尤其是對於技術創業者來說,了解好產業的上下游、能夠讓上下游充分信任你,這是真正能拆掉「牆」的方法。圖丨徐穎(來源:DT君)
在中國北斗系統研發中參與重要工作的徐穎,則帶來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如何與氣象產業鏈之間進行深度融合,用衛星導航來為精準氣象提供精準和可靠數據服務,她還透露,北斗系統的建設已經進入了相對比較高產的階段,到 2020 年北斗系統建設完成之後,科學家的任務將是怎麼推廣和應用它。圖丨叢樂(來源:DT君)
而 DT 君在現場也注意到,不同領域的創新成果更迭速度不一,而以人工智慧、生物醫療技術等為代表的領域,正在發生著十分劇烈的變化。以生物醫療技術為例,據「IU」35 獲得者、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叢樂介紹,以基因測序為例,測序價格下降的速度在最近幾年超過了摩爾定律,同時相應地,測序總量以指數級增長,也就是說,大量突飛猛進的進展為基因測序領域中帶來了大量的數據。圖丨叢樂(來源:DT君)
除此之外,他們團隊目前也在嘗試使用一些新興科技來改進例如 CRISPR 這樣的具有巨大應用前景的生物技術的開發。「我們跟 IBM 合作,希望能使用他們的超級計算機系統模擬 CRISPR 的動態功能。我們不希望只在實驗室里做實驗,而是用計算機模擬這個系統的功能,獲知如何更好地改造系統。」從當天的科學家分享的成果整體來看,跨界融合也已經成為他們科技創新的一個常態。更有意思的是,當「跨界」、「碰撞」成為中國青年科學家當天提到的最多的幾個詞,到場的投資人們最頻繁提到的一個詞卻是「寒冬」。(來源:DT君)
今年的資本市場確實有「寒冬」的跡象在:模式創新場景枯竭、技術推動淪為圈錢工具、創投停滯……但其實,寒冬不但能夠孕育希望,也能清洗泡沫。例如,宜信公司 CTO 向江旭提到,在金融寒冬中應該擁抱 AI,而且在寒冬的時候,不跟風做一些對業務沒有實在價值的事情,一定會找出 AI 能夠切實解決業務痛點的應用場景,這個時候應用 AI 可以看得更准,能夠產生實際的價值。作為一名資深投資人,美國中經合集團董事總經理彭適辰則認為:「中國 2025 戰略在國際上引起相當大的憂慮,大家聽到很多抵制的聲音。我個人認為,危機就是轉機,它也讓我們看到國內在科技產業鏈不足的地方。我們認為自己很有能力,但事實發現很多不一樣,這就是所有科技創業者最好的時機。資本寒冬已經來了,但我認為是一個好事,因為資本寒冬會把所有的泡沫去掉,這時你才看到誰是真正有能力的創業者,誰不是創業者」。而從大環境來看,新一代先進技術正處於變革全球社會的邊緣,在一些中國和其他國家產生競爭格局的領域,許多其他國家現在正在大力投資研究和商業化能力,以創造或利用這些新進展。AI 公司三角獸創始人王卓然也提到:「小環境在波動的時候永遠是機遇和挑戰同時存在的。大環境來講,尤其像科技這個行業,人類需要科技的進步不會改變,用戶在新的科技環境下有新需求、更深入的需求不會改變,所以創業的機會會一直存在。」圖丨唐寧(來源:DT 君)
而希望挖掘能夠把握住這些機遇的公司的機構也會繼續行動。宜信公司創始人、CEO 唐寧就表示,從宜信公司的角度,他們幾年前就推動「母基金」這種創新模式,它所做的事就是把社會資本和科技創新需求有效的對接起來。「母基金的另一邊是一系列頭部的頂級基金以及他們希望支持的科技創新類企業,這些企業雖然高風險而且需要時間,但是真正能夠推動社會進步、帶來爆發性的突破。十年或是二十年之後,新經濟之中的頭部企業崛起的時候,真正的贏家還是投資者,通過這樣一種有效連接,能夠讓傳統經濟創造出巨大的財富」,唐寧說。(來源:DT君)
北京梅賽德斯-賓士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負責銷售與市場營銷的段建軍先生表示:「132年前,卡爾·賓士秉承打破傳統高牆的精神,發明了第一輛汽車,讓出行工具發生了歷史性的變革,自此便將創新寫入了品牌的基因之中。如今,在數字化的時代,梅賽德斯-賓士正在擁抱全新的挑戰與機遇。除了積極踐行『瞰思未來』(C.A.S.E.)戰略以布局未來,藉助『領導力2020戰略』激發企業內部的創新活力,我們還聚焦商業模式創新,孵化新興業務。通過開放創新、積極賦能、謙遜領導的創新孵化器項目,未來我們還將攜手各方合作夥伴,繼續推動創新的浪潮。」圖丨段建軍(來源:DT君)
簡而言之,這一次的「全球科技青年論壇」,有中國科技創新焦慮籠罩的烏雲,但烏雲之下,大家都在焦慮中尋找機會和突破,為新科技力量的一觸即發創造條件。在焦慮之外,行動永遠是最重要的。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