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樸實的潮汕魚飯,你不會真的以為是魚肉蓋飯吧?
潮汕人大多是向海而生的,當地盛產各種海鮮,於是潮汕人的餐桌上,吃海鮮就像我們吃青菜一般稀鬆平常。潮汕菜在外給很多人留下的印象是高檔菜的代表之一,但其實在本地,大排檔和普通的家常菜卻是極為親民和廣受歡迎。今天,我們不講海鮮珍饈,不講潮汕牛丸,單講講潮汕無人不知的魚飯。
潮汕魚飯,魚+飯?
魚是廣為人知的食材,在中國大部分地區,燒是最常見的吃法了,潮汕人不喜油炸,認為魚被炸過,鮮味便會喪失,魚飯便是潮汕人最常見的一種美味。
很多外地人僅憑魚飯這兩個字,便會誤以為是魚+飯的組合,事實上,「魚飯」就是魚,潮汕人臨海而居,魚在日常生活中便有了特殊的地位,「魚飯」的意思是「以魚當飯」,將魚上升到了和米同樣重要的地位。
魚飯的製作材料只有魚,將魚洗凈,不破膛、不去鱗,不去腮,直接裝在小竹蔞里,再放入大鍋中用鹽水煮熟,然後自然冷卻,也叫「凍魚」。魚飯在廣州、港澳地區也被稱為「打冷」。
簡單來說,魚飯就是像做飯一樣做魚,像吃飯一樣吃魚。
為什麼要以魚當飯呢?
潮汕地處偏僻,而且地少人多,歷史上稻穀產量不足,大米曾經是很珍貴的糧食,老一輩潮汕人哪能頓頓吃米飯、喝粥?反倒是各種海魚海鮮,極為稀鬆平常,所謂「靠海吃海」也是環境所迫、無奈之舉。
潮汕人處理海魚,大多遵循「一鮮二熟三干四咸五腌」的辦法,鼠二曾經分享過潮汕的腌海鮮(五腌),今天說的魚飯,便是這「二熟」。
對出海的漁民來說,直接把魚用海水煮熟了,連調料都不放,直接當飯吃,簡單粗暴,最大程度地保存了魚的鮮味,又能充饑、便於存放,魚飯便產生了。
潮汕人的餐桌上,是條魚,都能整成魚飯
傳統的魚飯用的都是新鮮又便宜的魚,這些魚捕撈量特別大,不容易賣到比較遠的地方去,為了避免腐敗浪費,漁民們在捕撈後將這些魚分類放好,煮熟以後再運去外地販賣。所以,對潮汕人來說,理論上啥魚都能給整成魚飯,不過像東星斑這樣的珍貴魚種做魚飯有點兒可惜了,還是價格低廉的海魚吃著沒有心理負擔哈。
巴浪魚、烏頭魚、吊景、那哥魚、紅魚、三黎魚、姑魚、鸚哥魚、秋刀魚……都可以製成魚飯。去潮汕玩兒,有機會到當地的菜市場轉轉,幾乎都可以看到魚飯的攤檔。一個個小竹籃里,底部鋪了一層薄薄的粗鹽,裡面有幾十種魚飯可以挑選,攤主特意將魚尾放中間,魚頭在邊沿,依次排開,擺得頗有美感。魚飯有的潔白如玉,有的魚鱗閃著金色的光,在潮汕人眼裡,就是最好的下粥小菜了。
除了各種魚,在潮汕,蝦蟹貝類也都可以製成「XX飯」,在潮式打冷檔,夜糜檔上除了五花八門的魚飯,還有龍蝦飯、紅蟹飯、爾飯(魷魚)、紅肉米(蛤肉)……
隨著人口的流動,魚飯也傳到內一些地區,有些高檔的餐廳還會將東星斑、蘇眉等高級魚類製成魚飯,曾經的潮汕家常菜,隨著潮菜熱的興起,也成了今天高檔餐廳的宴席佳肴,這對於不少海邊長大的食客來說,也算一種奇妙的味蕾體驗呢。
魚飯,鮮字當頭,吃得就是個原汁原味
潮汕人吃飯,總是將「鮮」字發揮得淋漓盡致,魚飯也不例外。捕上來魚不做加工,直接在鹽水或是海水中煮熟,魚肉中的鮮被緩緩地激發出來,形成一種獨特的鮮甜。本地人甚至都懶得加熱,從中間掀開,直接就夾了中間的魚肉當飯吃了。
好的魚飯,鱗鰭完整,魚肉潔白緊實,口感清甜微咸,空口吃不咸,配白粥不淡。
不過很多外地人特別是北方人,如果第一次吃,不但會覺得寡淡無味,而且還會受不了那股子魚腥味兒呢!鮮味,不存在的!
破解的法子也很簡單,在潮汕地區的餐館裡,通常會提供兩種醬,可以蘸著魚飯吃。一種就是醬油啦,各種冷盤和醬油都白搭哦,既能提鮮,還不會喧賓奪主。
另外一種就是潮汕地區特有的普寧豆醬了。這種豆醬也是黃豆發酵而成的,不過不放辣椒,在潮汕的地位堪比芝麻醬在北京,口感包容隨和,跟什麼食材都白搭。在提鮮的功效上,和醬油比起來,普寧豆醬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又能遮蓋魚的腥味,和魚飯算是絕配啦。不過普寧豆醬很咸,所以適合就著白粥吃。
潮汕人愛喝粥,下粥的菜式有各種雜咸:鹹菜、烏欖、貢菜等等,除此之外,再搭配一小碟魚飯+普寧豆醬,輕嚼慢咽,甘潤鮮美,淡而不薄,鮮而有味,便是潮汕地區的經典早餐了,絕對地道的潮汕風味!
實在受不了腥味的,也可以將魚飯洗凈後下油鍋煎了再吃,這樣的魚飯表面有點兒焦,散發著一股特有的香味。
微信公眾號:樂鼠基地
內容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吃貨集中營
分享最新最全的國內外美食資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