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成熟和心理不成熟,有什麼不一樣?

一個人內心越不成熟,無論是為人處事還是工作都會受阻,內心不夠平衡。

大體來說,他們主要有這四個表現:

1、很愛爭辯,本能防衛

內心不成熟的人,非常喜歡爭辯。他們有一種本能防衛自己的面子。

弘一法師曾說,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

不成熟的人總是希望通過爭辯來證明自己正確與厲害。但是越是成熟的人,越少爭辯。

他們深知沉默是金,語言不在於多說,而在於精鍊的表達到位。往往說話越多,就越有很多誤會。

他們深刻知曉,理解他們的人,其實無需說過多的話。而不理解他們的人,即使說再多也是無濟於事。

而很愛爭辯的這個行為,無非在於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則是表現自己。

另一個方面,則喜歡解釋自己,這都是源自信不足。

2、要麼自卑,要麼傲慢

越不成熟的人,骨子裡要麼自卑,要麼傲慢。

自卑與傲慢是都是一個人不成熟的人表現。

自卑是對自己的輕視與懷疑。而傲慢則是太過於看重自己,忽視了其他人的價值。

往往來說,越是成熟的人,既不會過度自卑也不會傲慢。他們深深懂得敬畏與謙卑。

過度自卑是在為我們自己成長製造障礙;而傲慢更多是在為自己製造敵人與是非。

自卑與傲慢都讓我們錯失了自我成長與認識真實真相的可能。曾經看過一篇報道,曾經在海水中死亡的人,往往是一些水性較好的人。

正是因為水性較好,他們缺乏對環境的敬畏,而是認為自己較為厲害。以致於減少了對風險的評估,這是一些人士溺水身亡的關鍵。

而真正內心成熟的人,既不會被風險阻礙自我成長進步,同時又敬畏風險,這是自我成熟的關鍵。

他們是基於事實一種準確判斷,而不是過度依賴完全的直覺與自我的經驗限制,這是他們智慧之處。

3、總是希望走捷徑

國學大師錢穆曾說,「古往今來有大成就者,訣竅無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勁。」

而不成熟的人最渴望的就是走捷徑,他們總是被各種慾望廣告填滿。

比如三十天速成,成就百萬富翁。這些不合常理,不完全符合邏輯的捷徑是許多人上當受騙的關鍵。

但是真正的聰明人知道只有在學業上下笨功夫才能練就紮實的基礎,也才能擁有充足的後勁。

路遙曾經為了寫《平凡的人生》,專門租住一個安靜的房子為了寫作。在他寫作期間,他是拒絕客人來訪。以此避免被打攪的時光,因為他需要整片整片的時間進行創造。

路遙幾乎每天凌晨三四點才睡。他的早上都是從中午開始。為了寫作,他從下午一直工作到晚上,中午也不午休。

在他看來,寫作是非常耗費精力的事情。他曾說過,只有初戀般的熱情和宗教般的意志才能成就某件事。

這就是一個真正聰明人願意做的笨功夫,只有在時間的沉澱下,只有專註與持續的激情才會有最好的事業。

4、喜歡後悔,猶豫不決

越不成熟的人,越喜歡後悔,猶豫不決。

殊不知,真正的成熟的人他們很少後悔。因為他們深知每個決策其實都是不完美的。

真正成熟的人在關鍵的決策喜歡聽從內心的聲音。他們願意承擔自己決策所擔當的風險。這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成熟。

總而言之,不成熟的人他們愛爭辯,以此證明自己的厲害;非常傲慢,缺乏敬畏;他們較為浮躁,不願意下笨功夫。

並且喜歡做事後悔猶豫不決,這是他們人生非常苦惱的關鍵。

真正成熟的人是懂得萬事萬物相互效力,人生之路漫長。

越是成熟的人,越能夠與世界平安相處,內心也更為平和寧靜。真正心理成熟的人,都是做到了以下五點:

一、能夠管理自己的情緒

有情緒是本能,管理情緒才是本事。

生活或工作中,你一定常常遇到被情緒奴役的人,甚至包括我們自己:

一時心情不快,對家人發脾氣,口不擇言;

因為觀點衝突,與同事針鋒相對,矛盾升級;

「公主病」泛濫,遇到一丁點兒不順心,常常做出歇斯底里的反應。

毫無疑問,這些都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現。

心理學認為:一個心理成熟的人一定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們能夠接受並承認生活中所有好的和不好的情緒,合理地消化或者轉化,並採取積極的回應。

心理成熟的人知曉隨意亂髮脾氣,傷人傷己,非明智之舉。

只有找到壞情緒的導火索,一步步努力解決它,才是消解情緒的最佳辦法。

羅輯思維聯合創始人脫不花說:

情緒管理能力並不屬於情商問題,而是智商問題。把一切情緒問題視為一個「任務」,進行任務管理,是一種高級的自律行為。

越是心理成熟的人,越懂得控制情緒才是一個人最高級的自律。

《你如何練就超級強大的內心》被認為是西點軍校最昂貴的課程,其中有這樣一段話:一個成年人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那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

如果讓情緒控制了你的大腦,那你可能會喪失清醒的思考力、判斷力、意志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你可以獨立、優秀,但更要冷靜且優雅。

沒有人喜歡和下一秒隨時會爆發的人相處,成功也不會。

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你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

二、懂得付出不一定有回報

心理成熟的人更懂得認清現實,知道生活不是童話故事,我們也不是活在童話世界裡的小孩子和只有一腔熱血的毛頭小子。

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很多事情只要我們儘力了,無論結果如何,都值得去紀念。

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

付出就想馬上有回報,適合做鐘點工。

期望能按月得到報酬,適合做打工族。

耐心按年度領取年收入,是職業經理人。

能耐心等待三到五年,適合做投資家。

用一生的眼光去權衡,你就是企業家。

流年笑擲,未來可期。

做人要把目光放長遠一點,把視野放開闊一點,把心胸放寬廣一點,不要急功近利。

你儘管努力,每一種付出都會以它該有的方式歸來。

心理成熟的人懂得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但不付出一定沒有收穫。

認準目標,日積跬步,坦然面對現實,以平和的心態接受一切結果,靜待花開,這才是成熟的生活態度。

三、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突破自己

小時候,我們總以為自己長大後會變成「超人」,無所不能。

可是,隨著時間推移,我們一天天長大,在遇見形形色色的人、經歷迥然不同的事後,卻驀然發現,任憑再努力,我們依然有很多事情搞不定。

美國心理學會主席馬丁·塞利格曼在《認識自己,接納自己》一書中寫道:你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方面是可以改變的,而哪些方面卻無法改變、是自己必須接受的。

中國古語有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你要承認人與人之間是有差別的,每個人都有擅長和不擅長之處。

你沒必要與自己死磕,與其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短處上,不如到擅長領域突破自己。

放過自己,有時候更是成全自己。

想做賢妻良母,苦於廚藝不精,那就學習收納;

想做健身辣媽,但肢體不協調,那就晨起跑步;

想做職場達人,卻不擅長交際,那就精進工作能力。

你總能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生活這場考試中,沒人要求你樣樣都要考取100分,你只需做到整體水平達標就好。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威爾弗雷德·魯普萊希特·比昂說:當我們能夠去接受一定的不完美時,我們才有可能去看到美好的東西。

成熟,不是你可以改變世界,而是可以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承認和接納不完美,多給自己一些積極的鼓勵和暗示,提高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生活才充滿了無限可能。

四、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的應該

戴爾·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一書中寫到:

感恩是極有教養的產物,你不可能從一般人身上得到,忘記或不會感謝乃是人的天性。

從小我們享受父母博愛無私的照顧,於是認為他們的付出是天經地義的;我們習慣了閨蜜的隨叫隨到,長大後,雖不在一座城市,卻還把對方的主動聯絡當做是理所應當。

我們忘卻了,即便父母和我們有血緣關係、即便閨蜜和我們情同手足,但他們也完全可以不這麼做。

喬斯坦·賈德在《蘇菲的世界》一書中寫到:沒有人天生該對誰好,所以我們要學會感恩。

感恩是一種優秀品質,是一種處世哲學,更是一種生活態度。

懂得感恩的人,哪怕對待地位低微的人也能夠畢恭畢敬,因為他們知道無論貧窮富貴,人人平等。

哪怕在別人看來再微不足道的小事,他們也會盡心儘力幫忙,因為他們深諳「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

懂得感恩之人更能收穫別人的尊敬和認可。

三毛曾寫到:感激的情緒是快樂生活的關鍵因素。讓感激成為一種習慣,你就會擁有快樂。

心理成熟的人懂得感恩他人的每一份給予,感恩生命的每一際饋贈,更懂得感恩別人就是富足自己。

五、不在意別人的眼光過自己的人生

曾看到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最難走的,但卻最應該走的路,就是做自己。

深以為然,我們生活在被多重價值觀包圍的社會,每天都會被無數個聲音和觀點所裹挾,小到穿哪件衣服,大到過什麼樣的人生。

漸漸地我們開始變得優柔寡斷、無所適從,面對別人的一句「不適合」就將一件喜歡已久的衣服丟進垃圾桶。

面對父母親友的「女大當婚式」催婚,就強迫自己示好根本就不喜歡的人。

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經濟學家伊渥?韋奇曾說:

即使你已有了主見,但如果有十個朋友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難不動搖。這種現象被稱為韋奇定理。

破解韋奇定理的最好辦法就是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堅定地走下去。當然,前提是你要確定自己的想法不是低水平認知的固執。

勇敢追尋自己的內心,雖然這很難,但卻很值得。

Coco Chanel說過:「開始做自己就開始變美麗。」

到四川山區支教、熱衷旅行、要看遍世界美景的江一燕,年過四十、未婚未育、少女心依舊的許晴,享受獨處、低調內斂、熱愛閱讀的梁朝偉,在演繹事業扶搖直上時選擇暫別娛樂圈的胡歌,他們都忠於自己的內心,用最喜歡的方式與世界相處。

主持人魯豫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不要代表別人、也不要被別人代表。

一個人心理越成熟,越懂得有主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盲目聽信別人的評論是最不明智的行為。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生活在自己喜愛的環境里,取悅自己,生活才能美起來。


推薦閱讀:

TAG:心理成熟 | 為人處世 | 人生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