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半部《論語》治天下」,在教育方面,《論語》又教會了我們什麼?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們為大家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之美,還沒看的小盆友們可以戳藍字複習哦!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們提到了「百家爭鳴」時期的不同流派的思想,今天,我們著重看一下《論語》這部影響古今一代代領導人經典名作。

《論語》是我國第一部語錄體形式的著作,由孔子的後人整理成冊,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經典著作。

孔子作為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從事教育工作,教出了許多有才幹的學生,在教育實踐中取得了豐富經驗。他有著至高的人格,不為富貴折腰,為義而堅守貧窮。他有仁心,有兼濟天下的仁心。他追求真理,他傳播真知,他是一個追求心靈光明的人。《論語》一書對此有較多的概括。

《論語》大部分記言,小部分記事,只有極少數篇章稱得上是比較完整的文章。全書20篇,共512章,約15000多字。篇與篇、章與章之間沒有內在聯繫,篇名無義,用的是每篇開頭的幾個字。它所記錄的內容很廣,包括哲學、道德、政治、教育、時事、生活等方面。

關於《論語》的成就及影響,對其評價最高的應該就是那句「半部《論語》治天下」了!

有人說這樣的稱讚未免言過其實,誇大了《論語》的作用。我們暫且不對這句話作評價,且不論它在治國方面有什麼重大影響,《論語》在教育方面給我們的啟示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論語》在教育方面究竟教會了我們什麼?

?教育指導思想?

關於教育指導思想,孔子主張「有教無類」。

所謂「類」,即指按政治地位的貴賤、庶鄙等劃分種類。西周時代的學校被世襲的奴隸主貴族所壟斷,不僅奴隸主貴族與平民、奴隸之間有嚴格的階級界限,就是奴隸主階級內部也等級森嚴,有貴賤尊卑之分。因此,當時的教育則集中在上層階級,叫做「學在官府」,是沒有平等可言的。

孔子所提出的「有教無類」的內涵是:任何人我都可給他以教育,不分貴賤、庶鄙等界限,使教育及於平民,從而實現教育的人人平等。這一思想的提出則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局面,適應了「士」階層的興起及文化學術下移的歷史潮流,其實質是要求將教育對象從貴族擴大到廣大平民。

這與我們當前所提倡的實施素質教育,實現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的理念是一脈相承的,目的就是要求使受教育者的起點平等,讓所有的受教育者都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愉快生活、學習、成長,讓人人都能成才。

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級界限,擴大了教育對象,使教育擴及於廣大平民,這在當時無疑具有重大的進步意義。

不管出身的高低貴踐,一視同仁,這與現在很多老師是截然相反。放眼現實,我們甚至還能看到很多貧困山區的孩子上不起學,這種情況在偉大的先賢孔子那裡就不應存在了。

?教育方法?

關於教育方法,孔子主張「因材施教」,「啟發式教育」等。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說的是:「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給他講授高深的學問;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給他講高深的學問。」

孔子一向認為,人的智力從出生就有聰明和愚鈍的差別。即上智、下愚與中人。既然人有這麼多的差距,那麼,在教學過程中,就不能採取用一把尺子來衡量所有的人。應該根據學生智力水平的高低來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這一思想對我國教育學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為貫徹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對自己學生的觀察了解。在此基礎上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冉求辦事畏怯,所以要鼓勵他;子路膽大過人,自以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

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經典案例: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說的是,有一次子路和冉求都問孔子:聽到朋友窮困,是不是可以送些財物去幫助他?孔子對子路說:有爸爸哥哥活著,怎能不商量一下就自作主張呢?對冉求卻說:應該立刻去幫助他。公西華知道後很不理解,就問孔子為什麼他們問同一個問題,而老師的回答卻不一樣,孔子說:因為冉求平時做事退縮,所以我促他一下,鼓勵他去做;子路勇於作為,好自以為是,所以我抑制他一下。

這是典型的因材施教教學原則的具體詮釋,至今仍在沿用,而且永遠也不會過時。這是孔子對後人教育上的最大貢獻。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是典型的啟發式教學。和《學記》中提出的「善喻」的教學原則一致。

說的是:「不到苦思冥想時,不去提醒;不到欲說無語時,不去引導。不能舉一例能理解三個類似的問題,就不要再教他了。」

南宋時期教育家朱熹作了這樣的解釋:「憤者,心求其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這是說要調動學生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然後教師才適時地誘導、引發,幫助學生打開知識的門扉。

而舉一反三,著眼的是「思其類」,要求「聞一知士」,就是要培養學生推理、演繹的思維能力,能夠由一般性或普遍性的知識出發推斷或思考出個別的或特殊的結論。孔子同時強調「一以貫之」,要求學生「多聞」、「多見」、「由博返約」,進行歸納,從已知的個別或特殊的知識出發,概括出一般性或普遍性的結論。

由於孔子教學生不是把咀嚼過的知識和盤托出,而是給學生留下思考的餘地,讓學生始終感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處於「欲罷不能」的狀態,就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的以激發。變得「好學」、「樂學」,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又發展了思維能力。

它至今影響著我們的教學。強調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開啟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要一開始就將知識和盤托給學生,而是要相機誘導,促其「自奮其力,自致其知」。其實,就是我們現在倡導的「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

?教育內容?

關於教育內容,孔子主張「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即希望學生六藝皆通。提倡終身教育。

孔子長期從事教育工作,教育的內容十分廣泛,但他所用的教材多是沿用周代貴族學校所用的六藝,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孔子以詩、書、禮、樂為普通教材教育學生,至於「易、春秋」只是在孔子的晚年才進行研究並付諸教學的內容,所以孔子說:「五十以學《易》」(《述而》)。由於《易》、《春秋》是比較精深的學科,只有少數高材生才能學習,所以說「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孔子世家》)

孔子曾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句話是說,「我十五歲就立志學習,三十歲時便已認識到了自我的價值,到了四十歲就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追求,到了五十歲時就明白天命,到了六十歲時聽人說讓人不快的話也不生氣,到了七十歲時可以聽從自己的內心去生活,而不超出道德的約束」。

?教育目標?

關於教育的培養目標,在孔子看來,進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義禮凈化人們的靈魂,協調人們的社會行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於培養具有仁義之心的「仕」、「君子」,以為當時的社會服務,這就是他著名的「學而優則仕」思想(《子張》)。

正因如此,當季康子問他的弟子仲由、子貢、冉求能否「從政」的時候,孔子滿口答應可以「從政」(《雍也》)。事實上,在孔子七十有二的得意門生中,從政者為數不少,孔子自身也不反對參政。

這說明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養目標與當時的社會需要是相統一的,體現了教育的社會價值。當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體現著階級屬性,但作為社會的人,孔子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所倡導的許多思想,本身具有符合人類共性的成分,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應予以辯證地分析和揚棄。

?經典名句?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首先,當教師的要不斷學習,其次教學生要堅持教、要認真的教。而現在我們很多教師心思是不在學習和教書上的,在什麼上呢?在巴結領導上,在賺錢上。這種功利化的教育,在腐蝕著我們民族的靈魂。教師不是為了學生教書,而是為了金錢教書上,追求物質沒有錯,但把金錢作為唯一的目標就錯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教學生,教的是方法,千萬不要把學生的思維限制死了,否則,我們教出來的只能是高分低能的學生。這就需要教師有不知為不知的引導精神。真正的好老師,是讓學生拓寬了視野的學習,而不是把學生限制在教師自己知道的範圍上去教。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此節出自《論語·為政第二》。這是孔子教給我們的學習方法。

說的是:「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收穫,就可以做老師了。」孔子這裡強調了舉一反三、領會精神實質在教學中的重要性。「溫故而知新」是孔子對我國教育學的重大貢獻之一。

他認為,不斷溫習所學過的知識,從而可以獲得新知識。這一學習方法抓住了學習的本質規律:人的認知是由低到高,連續的,新知識,新學問都是在過去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因此,溫故而知新是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方法,也是學習都基本規律。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此節出自《論語?為政第二》。

這裡孔子指出了學思結合的學習方法。這兩句話提出了學習和思考都關係,指出學與思要相結合。這是孔子治學方法的重要總結。孔子認為,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和思不能偏廢。

他指出了學而不思就會徒勞無功,也道出了思而不學的弊端是不學無術。只有將學與思相結合,才可以使自己成為既有思想,又有學識的人。這也是我們時下提到都「知行統一」的教育原則。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此節出自《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講的是學與思之間的干係。說的是,我曾整天不吃、整夜不睡,來思考。結果沒好處,還不如學習。

在《論語?為政第二》中,孔子已經提到了「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的思想,這裡有進一步加以發揮和深入闡述。思是理性活動,其作用有兩方面,一是發覺言行不符合或者違背了道德,就要改正果來;另一方面是檢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標準,就要堅持下去。但學和思不可以偏廢,只學不思不行,只思不學也是十分危險的。

總之,思與學相結合才能使自己成為有道德、有學問的人。這和荀子提到的「吾嘗終日而思之,不如須臾之所見」以及《學記》中的「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的思想一脈相承。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此節出自《論語·述而第七》。

說的是:「三人走路,必有人可作為我的老師。選擇他的優點向他學習,借鑒他的缺點進行自我改正。」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受到後代知識分子的極力讚賞。

他虛心向別人學習的精神十分可貴,但更可貴的是,它不僅要以善者為師,而且不以善者為師,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這段話,不僅對我們的學習具有指導意義,而且對於我們處事待人、修身養性都是有益的。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此節出自《論語·學而第一》。

孔子的這幾句話提出了以學習為樂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反映出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這些主張在《論語》中多處可見。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這是孔子教給我們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中不應只專註於書本,更應結合實際,從實踐中獲取經驗。就像古人說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要把學習和實踐結合起來。所以,在我們的日常學習中,要把書本知識讀活,做到活學活用,為自己將來在社會上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博學而篤志,且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此節出自《論語?子張第十九》。

說的是:「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記得牢固,就與切身有關的問題提出疑問並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這裡又提到孔子的教育方法問題。「博學而篤志」即「博學而強記」。此節重點在於激勵學生要博覽群書,當書讀得多了,自然就修養了人的思想境界了。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此節出自《論語?學而第一》。

指出了一個人道德修養的重要性。說的是「年輕人在父母面前要孝順父母;離開家要尊敬師長、兄弟;言行要謹慎、誠實守信;博愛眾人,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

孔子要求弟子首先要致力於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培養良好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如果還有閑暇的時間和餘力,則應用以學習古代典籍,增長文化知識。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為中心,重在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而對於書本知識的學習則擺在第二位。

孔子認為,沒有品德之人學文不能持久,就算是學到了文也只會禍害人間。這個觀點非常正確,對我們現在的教育也非常有現實意義。

這和我們當下所提出的教育是「立德樹人」的事業的觀點一脈相承。立國先立人,而立人必先立心,先立魂,因此,通過教育,全面提升人的生命質量,尤其是心靈質量,靈魂質量,這是最重要的。孔子之所以稱其為偉大的教育家,就是因為他抓住了教育的「硬核」,這個硬核就是品格。用他的話說即是「德」。

「學然後知不足」。

孔子肯定了學習的重要價值, 他認為學是教育的基礎。

意思是說:「經過學習才知道自己知識的不足」;其又雲「不學禮, 無以立」。這句話是孔子對他兒子孔鯉所說,意思是說「不學禮怎麼立身處世,不學禮你怎麼做人?」

可見孔子對學習是非常重視的,縱觀孔子的一生也是勤奮好學的典型,孔子自雲,「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以上提到的只是《論語》中的一小部分經典名言,還有的是其他著述中的經典名句。但僅僅是這麼一小部分的內容,我們也不難看出,被稱為「聖人」是有他的理由的。

《論語》中的大部分教育思想放到如今同樣具有現實意義,同樣適用於現代教學。學生從書本中獲得知識,學生可以先自學,有什麼不懂的,可以請教老師,老師給出正確的答案。同時老師則會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用真心誠意的態度來對待學生,學生們也用相同的態度來對待學習。

所以,且不論半部《論語》能不能治天下了,單說《論語》中的先進思想對當今教育的啟發,這也是一部值得代代珍藏、世世沿襲的教育界頂峰之作了。

========================================

每日教育觀點

(智高美教育-TCSOL國際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證)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們提到教育孩子先要將他教成一個有良好道德品質的人,其次要增長他的見聞,提升他的眼界,最後才是教育他增長知識。其實,在《論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孔子對於學生的教育也是注重德行、注重修養的。孔子經常令他的學生周遊列國。一方面向各國統治者進行遊說,另一方面讓學生在實踐增長知識和才幹。但書本知識還不夠,還要養成忠、信的德行,即對別人的忠心和與人交往的信實。由此可見,正確的理念、優秀的教育方法是可以永遠傳承的。

========================================


推薦閱讀: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