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最新研究:父母的收入決定你的未來!跨階層的成功率究竟有多少?
小時候家裡老人經常會說這麼一句話: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
幾年前,也曾出現過一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叫《這個時代,寒門再難出貴子》。
這些論調無非就一個意思,就是讓大家安穩度日不要有跨越階層的衝動。
不管大家如何理性或感性的分析,贊同或者質疑,這個結論現在被斯坦福大學的社會學研究證實了。
1金錢流動了嗎?
今年11月9日,皮尤慈善信託基金會與斯坦福大學聯合發布了一份叫做《美國的經濟流動性》的報告,研究表示:在低收入美國家庭長大的孩子,在成年後也可能擁有極低的收入,同時那些在高收入美國家庭長大的孩子,在成年後也能獲得比較可觀的收入。
基於父母收入的男性和女性預期總收入
看看這張圖。
貧窮家庭的孩子,男生的預期年收入是33900元,女生是40500元;
中產家庭的孩子,男生的預期年收入是60500元,大約是貧窮家庭的1.8倍;女生是66200元,大約是貧窮家庭的1.6倍;
富裕家庭的孩子,男生的預期年收入是104700元,大約是中產家庭的1.7倍,貧窮家庭的3倍;女生的預期年收入是118300元,大約是中產家庭的1.8倍,貧窮家庭的2.9倍。
什麼意思呢?
就是貧窮家庭的孩子想買個OPPO,其實比富裕家庭的孩子買個IPhone X還困難。
倒是有個有意思的點:
雖然目前社會上女生的平均收入要低於男生,但以相同家庭出身做對比的話,女生的收入都略高於男生。
2 金錢流動了多少?
看完了橫向比較,查了查縱向比較的數據。
很巧,還是這個皮尤慈善信託基金會,在4年前和密歇根大學合作,使用了他們學校從1986年開始追蹤的家庭收入數據,研究了貧窮家庭的孩子到底有可能賺到多少錢。
他們根據美國家庭的年收入做了分層,每20%為一組,一共分了五組。
報告顯示:在生於收入最低的20%家庭的美國人中,有43%的人在一代人的時間之後仍然處於這一組;27%的人稍微上升至倒數第二個組別中;17%的人進入到中間20%的組別中;9%的人上升到收入次高的20%組別中。
那麼到底有多少人實現了從一無所有到家纏萬貫的美國夢呢?
4%。
3 階層與原生家庭
皮尤心善信託組織金融安全和流動性項目負責人埃琳·柯里爾指出:「眾所周知,我們都知道一種觀點,那就是機會均等,而你在哪裡開始不應該影響你在哪裡結束。
但是,上述數據卻說明現實並非如此!一個家庭的經濟情況在決定孩子日後經濟前景的問題上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孩子,他們的父母有錢幫助孩子的可能性也最低。」
不知道看到這些結論,你想到了什麼?
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
對於階層這件事,我開竅地比較晚。
小時候家裡做生意失敗,父母又性格軟弱,家裡越來越窮,論收入大約只能在最窮和次窮兩個階層里選。現在回想起來,我的整個青春期都處在一種冷酷、憤恨、煩躁的情緒里。
階層以收入區隔,但階層差異則不僅僅是收入。現在想起來,很多事情父母其實不理解,很多問題他們不知道怎麼去解決,甚至缺乏勇氣和毅力去面對。
而現在我的性格,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響。
4跨階層的成功率
跨階層的回報,除了最淺薄的收入增長以外,更重要的是佔據優勢地位和稀缺資源,提升認知做出更有利的判斷。
但是根據這份報告的統計結論,貧窮家庭的孩子進入到中產及以上階層的概率只有30%。
然而,人生從來不能被統計學定義。
想想我之前的很多同學,此時此刻,有多少人在喝酒侃大山,有多少人癱在沙發里看劇,家底跟我一樣少,但是收入還不及我。
寫出來覺得冷酷了一點,但反過來想,那些跟你一樣需要跨越階層的「競爭對手」里,絕大多數人,都在過著這樣的人生。而對那些對生活有更高期待的人來說,只要多上進一點點,就可能是很大的不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