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一年清軍入寇的真相:真的是楊嗣昌害死盧象升嗎?

崇禎十一年清軍入寇,是清軍歷次入寇規模最大的一次,糜爛整個北直隸,山東,吳阿衡,孫承宗,盧象升陣亡,濟南被屠,德王朱由樞被俘,華北無數百姓被清軍屠殺,擄掠出關,史稱「戊寅虜變」。以後為方便討論,就用「戊寅虜變」來稱呼這次入寇。

一提到此次入寇,很多人都會說,盧象升主戰,楊嗣昌主和,於是楊嗣昌為了議和,就故意掣肘盧象升,比如分盧象升的兵,斷盧象升的糧餉,導致盧象升只剩下5000老弱病殘,才讓盧象升在賈庄戰死,因而楊嗣昌是個秦檜式的人物。

甚至有人說,崇禎心裡想議和,所以指使楊嗣昌害死盧象升。

事實果真如此嗎?

一、崇禎六年後沒有《崇禎長編》,採用哪些史料研究?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明末我們熟知的多數「史實」都來自滿清修的《明史》,戊寅虜變也不例外。清修《明史》在明末部分充斥著謊言,為了維護其統治合法性,編造了很多歷史,如高第盡撤關外,崇禎中反間計殺袁崇煥,袁崇煥家無餘貲等等。現在隨著《明熹宗實錄》《崇禎長編》等更加可靠,更加原始的史料被網友們熟知,《明史》裡面很多的謊言已經被推翻。所以,僅憑《明史》就斷定楊嗣昌害死盧象升,並不可靠。

不用《明史》的話,應該使用哪些史料呢?一般來說,每個皇帝都有一種叫「實錄」的史書,為編年體史書,以記載奏疏及對應的聖旨為主,在皇帝死後由大臣們編修而成。《明實錄》可信度高原因:一,實錄是明朝官員編寫的,不需要像滿清那樣為了醜化明朝而大肆篡改歷史;二,實錄雖然也有篡改現象,但是比較少,因為實錄記載的是奏疏和聖旨,如果篡改的和奏疏原文差別過大,很容易被查出來,修實錄的官員將會因此承擔責任;三,修實錄的人是當事人,而修《明史》的不是,修《明史》的官員只能根據實錄和其他明代野史修明史,所以用《明實錄》和其他野史代替《明史》完全沒問題。

然而,崇禎朝並沒有官方實錄,有一本名叫《崇禎實錄》的史書,但是民間寫的野史,更接近私人筆記性質,而不是奏疏的集合。有一本《崇禎長編》,記載了很多第一手奏疏,相當於崇禎朝的實錄,但可惜的是只到崇禎五年,崇禎十六年之後也有一部分長編。其他的史料如《崇禎朝野紀》《甲申核真略》《明季北略》等史料,都是些私人筆記,無論怎麼寫都不需要承擔責任,所以可以隨便瞎編,而且抄襲嚴重。如果讀者看過這些野史(包括相對可信的談遷《國榷》在內)中關於楊嗣昌盧象升的部分,就會發現很多地方遣詞造句都一樣,根本不知道誰抄誰的了。所以這些野史的可信度,也大打折扣。

《崇禎長編》只到崇禎五年,那麼崇禎六年以後的崇禎朝歷史,該使用哪些史料?這裡我對崇禎朝中後期應該採用的明方史料做一個介紹:

1.明朝檔案:《中國明朝檔案總匯》,《明清史料》和《明清內閣大庫史料》

這三本史料,保存了崇禎朝十七年大量的第一手檔案,如奏疏,塘報,題本等。《明實錄》就是根據明朝的這些檔案修訂的,所以研究崇禎朝歷史,這些第一手檔案乃是最為一手,可信度最高的史料,史料價值相當於《明實錄》甚至更高。史料價值排第一檔。

缺點是,史料遺失比較嚴重,特別是關於戊寅虜變,松錦大戰等重要歷史事件的史料,所以需要其他可信史料作為補充。

2.大臣留下的奏疏:《楊嗣昌集》《盧象升疏牘》《孫傳庭疏牘》

奏疏是重要的一手史料,可信度很高。只是這些大臣留下的奏疏,很多都是後人修訂的,有被篡改的可能,所以需要對照檔案以及清方一手史料,如果能夠互相印證,則可信。

《楊嗣昌集》雖然是楊嗣昌的兒子楊山松整理的,但是很多地方能和《明清史料》辛編、以及清方一手史料《盛京滿文清軍戰報》和《清太宗實錄》相印證,所以也比較可信。

這些史料就相當於毛承斗整理的《東江疏揭塘報節抄》和王在晉的《三朝遼事實錄》,當事人本人或者其兒子整理的奏疏塘報確實可能會被篡改,但是可以和《明熹宗實錄》印證,就比較可信。因而史料價值排第二檔,可以作為崇禎朝檔案的補充。

3.地方志

一般來說地方志不能算一手史料,因為修地方志的時間通常在事件發生很多年之後。但是,如果清軍入寇打到了一個縣,那麼這個縣的縣誌,史料價值就非常高。雖然說事情過去很多年不可能搞清楚所有細節,但是這個縣有沒有被攻破這種大事,弄清楚應該還是沒問題的。

4.私人筆記

私人筆記上面已經說過了,可信度不高。只有上述三者都無法提供足夠史料的時候,才可以考慮用私人筆記作為補充。另外私人筆記一旦某處和一手史料衝突,這處就不可信。私人筆記裡面,當事人的私人筆記通常能記載更多細節,但是也會因為利益相關篡改歷史,如周文郁的《遼師入衛紀事》。《國榷》是相對可靠的私人筆記。

天啟朝和崇禎朝初年的歷史,根據《明熹宗實錄》《崇禎長編》等史料,過去十年間得到了很好的還原,英雄得到了正名,國賊的虛偽面具被撕下。然而崇禎朝中後期很多歷史事件的研究依然停留在《明史》和私人筆記的階段,水平很低。筆者希望通過這篇文章,把崇禎朝歷史研究引入正軌,達到和天啟朝一樣的高度。

同時,滿清修的《明史》,在明末部分,是一部充滿謊言的偽史。我們要做的,是揭發真相,徹底戳穿清修《明史》的謊言,重建明末史,還原真相!

二、楊嗣昌分兵的真相

楊嗣昌為了議和害死盧象升,這個論點需要證據來支撐。而證據無非兩方面:語言,行動。語言會撒謊,但行動不會撒謊。我們先從楊嗣昌的行動上看看他是不是真的為了議和害死盧象升。

楊嗣昌害死盧象升,行動上最大的證據,就是楊嗣昌分盧象升的兵,導致盧象升只剩下5000老弱病殘,才在賈庄戰敗。

實際上呢?《楊嗣昌集》中,楊嗣昌是這樣解釋分兵的:

但據督臣搪報,初七日烽分兩股,一往定興西南,一往 新城南去。該督提兵見往定興一路,總監提兵見往新城一路,是 彼分而我亦分矣。若調回總監,則新城一路無兵追剿,恐漸越河間、山東,則陝撫孫傳庭來,亦由真、保一路,與河間、山東遠不相及。——《楊嗣昌集》摘集廷議疏

奉聖旨:高起潛撤回防邊,盧象升是否獨能辦敵,還確議速奏。……此事,臣與象升手書商榷再三,象升初願獨往,繼而仍欲會同。……況今烽分兩股,一向真、保,一向河間,兩人分道而馳,異地怎能兼顧?是不問象升之辦不辦,而第觀烽勢之分不分,可知調回總監之難也!——《楊嗣昌集》再酌廷議疏

說明:定興西南,就是保定,真定(真、保)的方向,沿著太行山和山西邊界,為清軍西路軍;新城南去,是河間的方向,沿運河進軍,是東路軍。

根據上述史料,楊嗣昌確實分兵了。但是,分兵並不是故意要害死盧象升,而是因為,清軍分兵東西兩路南下,這個時候明軍自然也要分兵兩路追擊堵截,其中盧象升追擊西路敵軍,高起潛追擊東路敵軍。

那麼,清軍是否真的兵分東西兩路南下?還是楊山松在故意造假,推卸其父的責任?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找清方史料來驗證,因為無論是楊嗣昌還是楊山松,都沒法和滿清方面串通口徑一起撒謊。那麼我們看看清方一手史料《清太宗實錄》多爾袞向皇太極的奏報:

至涿州分兵八道,一沿山下,一沿運河。——《清太宗實錄》

「山下」指太行山,而保定,真定恰好位於太行山下,和「一向真、保」對應;而河間恰好在「運河」旁邊,和「一向河間」完全對應!

楊山松沒有撒謊,清軍確實分兵東西兩路南下!一路沿太行山,一路沿運河,幾乎就是沿著北直隸的東西兩側南下!

清軍從寧錦方向入寇,朝廷有人建議把高起潛和關寧軍調回關外防邊。如果楊嗣昌真的有意害死盧象升,那麼他完全可以利用手中職權直接把高起潛調回關外。但是,楊嗣昌非但沒有這樣做,而且還充分尊重盧象升的意見:「臣與象升手書商榷再三,象升初願獨往,繼而仍欲會同」。於是楊嗣昌沒有調走高起潛。

那麼,楊嗣昌各分配給盧象升和高起潛多少兵力呢?確實是像明史和私人筆記中說的那樣,盧象升只剩下了很少的兵力,最後只剩5000老弱病殘了嗎?我們看看《楊嗣昌集》是如何記載盧象升,高起潛二人兵力的:

督臣習宣、大、山西,當就用 宣、大、山西之兵。查見在楊國柱、王朴、李重鎮等領一萬九千之眾,虎大威提兵五千已過保定而來,不足者加保鎮劉光祚之三千五百,與山、大二撫之四千,令趨進交付該督,可得二萬一千之數。監臣習關、寧二鎮,當就用關、寧之兵。查見在侯拱極、 張鑒、於永政、吳承錄二萬三千而外,其周祐、竇濬等在途之兵,與關門三運之兵雖有一萬六千,為烽阻隔,催令間道趨進。 但恐到終不全,三萬九千之數終不能滿。——《楊嗣昌集》復盧總督飛請密切軍機疏

這裡介紹下各位將領的官職,所帶兵力:

楊國柱是宣府總兵,王朴是大同總兵,李重鎮是宣大總督標營的中營副總兵。宣府鎮+大同鎮+宣大總督標營中營 = 19000人。

虎大威,山西總兵,山西鎮兵5000人。

劉光祚,保定總兵,保定鎮兵3500人。

大同巡撫葉廷桂,山西巡撫宋賢,帶領的大同巡撫標營,山西巡撫標營,一共4000人。

(這裡解釋一下,「標營」是什麼的幹活:標營,是總督,巡撫,總兵的直屬部隊。總督巡撫等文官,親自帶的兵,就是他們的直屬標營。總督的標營叫做「督標營」,巡撫的標營叫做「撫標營」)

我們算一下盧象升帶的總兵力:19000+5000+3500+4000 = 31500人。「二萬一千」估計是把三抄成了二。在楊山松《孤兒籲天錄》裡面,說的是「三萬一千」,可見31000人比較可信。高起潛帶的關寧軍是39000人,人數相差8000,但是不算特別大。不存在《明史》說的「象升名督天下兵,實不及兩萬」的情況。

而楊嗣昌又將薊鎮兵分給了盧象升:

計關寧二鎮原調三萬九千,除祖大壽續調五千在外,陽和、宣、大、山西原調二萬五千,再加薊、保二鎮,方合四萬之數。即以五鎮屬督,關、寧屬監,數頗相當。——《楊嗣昌集》督監遵旨面商疏

分給盧象升薊鎮兵後,西路軍盧象升的兵力達到了四萬,超過了東路軍高起潛的三萬九千。兩路兵力相差不大,楊嗣昌分兵並沒有故意坑盧象升。

下面分析楊嗣昌分兵在軍事上的合理性:明軍的目的是保護百姓,堵截,驅逐甚至殲滅敵軍。那麼清軍分兵的話,明軍是否分兵,要看情況:

第一種情況,敵軍雖然分兵,但是每一路的兵力,戰鬥力都很強,攻打城池的時候單憑城池自身防禦力量根本無法守住,這個時候,每一路都需要野戰部隊的支援了。因而敵軍分幾路,我軍就應該分幾路,除非我軍人數遠少於敵軍。但是清軍入寇兵力大約為5萬,明軍兵力至少8萬,分兵兩路問題也不大。

第二種情況,敵軍分兵多路,每一路敵軍人數過少,那麼城池靠自身力量完全可以守住,這種情況下我軍沒必要分兵,相反可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

戊寅虜變就是第一種情況。有人肯定認為,明軍應該集中兵力逐一擊破各路清軍。但是請注意,這是在關內作戰,而且清軍兩路兵力都不少,如果明軍集中兵力於一路,那麼就等於放任另一路敵軍肆意蹂躪各地,這麼多地方的百姓,耕地,錢糧還要不要了?

還有人可能認為,高起潛的東路軍,應該由盧象升統一指揮。問題是清軍東西兩路相距數百里,騎快馬一個來回也需要好幾天,也就是說東路軍給盧象升報告軍情,盧象升在下達一個命令給東路軍,至少需要一個星期;而這一個星期中間,敵情很可能會發生很大變化,比如清軍早已攻破了一個縣城或者清軍早已打到遠處另一個縣城,這個時候盧象升的命令就不適合戰場形勢了,也就是人們通常說的「貽誤戰機」。

綜上所述,楊嗣昌分兵,軍事上來說是合理的,並不存在對盧象升的掣肘乃至謀害。

三、楊嗣昌害死盧象升的邏輯硬傷:孫傳庭接任盧象升

史料都有撒謊的可能性。只有邏輯,永遠不會撒謊。而楊嗣昌為了議和害死盧象升有一個邏輯上的大硬傷:盧象升戰死巨鹿後,楊嗣昌安排孫傳庭接任盧象升。

猶幸侍郎孫傳庭先奉協剿成命,近在晉州,堪以接手,收拾潰殘,重整營壘,必於傳庭是賴。其總兵楊國柱先往順德,總兵王朴星調入關,俱聽傳庭調度。——《楊嗣昌集》十五,緊急軍機疏

臣故請令孫傳庭即軍中,往代象升之任。——《楊嗣昌集》十五,遵旨奏明疏

孫傳庭疏牘裡面,也有他接任盧象升的記載:

本月二十七日,准兵部咨為緊急軍機事,該本部題,奉旨:孫傳庭著以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督各鎮援兵,仍賜尚方劍,敕書關防符驗旗牌,並速給發,該衙門知道。——《孫傳庭疏牘》卷三,督師謝恩疏

此後,洪承疇也被調來,驅逐入寇的清軍:

正月十八日奉旨:洪承疇仍以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降四級戴罪住俸,總督薊州等處軍務,兼理糧餉,經略禦敵,著速到任。孫傳庭著以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督保定山東河北等處軍務、各鎮援兵、兼理糧餉。——《孫傳庭疏牘》卷三,辭保督並謝降級疏

隨洪承疇,孫傳庭調來的,還有民族英雄曹變蛟:

且初十日之戰,曹變蛟遵臣指畫,與北兵轉戰衛突,臣之不兵莫不一往無前。——《孫傳庭疏牘》卷三,官兵苦戰斬獲疏

那麼問題來了,楊嗣昌既然為了議和害死盧象升,那麼為了議和成功,接替盧象升的人,總得是個主和派才行吧。再來個主戰派接替盧象升,議和還是不能成功啊

但是楊嗣昌沒有,他選擇了孫傳庭接替盧象升!我想問,害死盧象升之後為什麼要換上孫傳庭呢?難道孫傳庭是主和派?還有後續調入的洪承疇,曹變蛟也都是主和派?尤其是曹變蛟,松山之難後直闖皇太極大營,打跑了滿清巴圖魯鰲拜,差點擊斃皇太極,最後松山城坡不屈殉國的民族英雄曹變蛟,會是主和派?!

楊嗣昌如果害死了主戰派盧象升,他換上的卻同樣是主戰派洪承疇,孫傳庭,曹變蛟,那麼楊嗣昌害死盧象升有什麼意義?能達成主和的目的嗎?

還是達不成。

所以,楊嗣昌為議和害死盧象升,但是換上的卻是孫傳庭,洪承疇,曹變蛟,邏輯上完全說不過去,行為上楊嗣昌分兵也不是為了害死盧象升,所以「楊嗣昌為議和害死盧象升」完全是在撒謊。

當然,崇禎暗中支持議和,指使楊嗣昌害死盧象升,更是完完全全的在撒謊。明史都不敢這麼編,這種言論完全就是現代歷史發明家的傑作了。


推薦閱讀:

TAG:明末 | 明朝歷史 | 崇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