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兒童的行為教育——強化、懲罰與消退

在為期尚不長的教學生涯里,我直接感受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與之矛盾的是我國家庭教育質量普遍的低下。這裡說的低下是相對今天教育資源的豐富以及對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的前提下提出的。在我看來,與我們這一代小時候相比,現在的年輕父母在教育意識上明顯的強烈。但是這種強烈只是體現在願意付出更多的金錢在教育上以及更加註重家庭教育上。在教育的技巧上並沒有顯著的變化。

家庭教育該怎麼教?對大部分父母來說還是「摸著石頭過河」。各種講如何教育孩子的書,實在有點迷人眼了。但是,最主要的問題,在我看來是在於大部分的書籍倡導的教育方式過於「優秀」了。這並非是說其內容是不對的,比如以身作則、陪伴教育等理念都是對而先進的。可是,正是其先進在我看來致使其不實用。有這幾個致命缺點。

其一,過於寬泛以至於假大空。譬如父母孩子之間要平等相處,自然是對的,但是具體怎麼做呢?在孩子道德行為的教育上,是不是全靠談話解決?如果可以靠談話解決,其話術與修養,豈是平凡父母可以做到?

其二,成本投入不合理。優質教育等價於優質的資源,這裡的資源不應該簡單的理解成金錢。譬如父母的受教育年限,可自由支配時間,同樣也是資源的一種。以陪伴教育而言,我們常說要帶孩子到處去走走,參加各種活動。那麼對於時間不充裕的家長怎麼辦?我們說要陪著孩子一起學習,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長怎麼辦?

其三,知行無法合一。看的時候,看得懂書上的內容,也覺得有道理,甚至有例子。但是實際情況千變萬化,看懂了不代表自己會用。

而在我與家長的來往中,對於小學階段甚至更小的孩子的家長中,我們可以發現最基本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什麼呢?獎勵與懲罰。迴避這個問題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這個確實相比於各種「高大上」的方式,具有簡單性、易操作性。私以為非要讓家長全部學會各種先進的教育理念,並且實行實屬不智。應當從最基本,最簡單的方式開始。

因此,這篇文章我便拋磚引玉,僅僅以常用的獎勵(強化)、懲罰為切入點,談一談究竟在教育中應該如何使用這種最常用的策略。

一、 強化(即獎勵)

獎勵在我們教育中與之最接近的一個概念叫做強化,指的是通過施加或者撤銷某一種刺激使得某種行為出現的頻率增加。

非常的拗口,但是不要擔心,本文並不是學術性的文章,講這個概念是為了指出大部分家長使用這個概念的誤區。這個概念里要尤其注意,這個策略(包括後文提到的懲罰策略),是為了使一種「行為」更加容易出現。

我們舉一個例子,很多家長會設定目標,如果孩子的某一門成績考的分數尤其高,那麼可以獲得對應的獎勵——這就是一個錯誤的使用方法。為什麼呢?因為獎勵對應的是好成績——好成績不是一個行為,而是一個結果。

我們這麼考慮,好成績是從平時按規定、按時、認真的完成學習任務以及個人的努力的來的。那麼,我們難道不應該獎勵這些行為嗎?為什麼要去獎勵結果呢?家長可能會想,孩子會為了考一個好成績,去努力學習,這個想法有兩個問題:第一,孩子並不一定知道怎麼樣獲得好成績,或者說其實孩子不太會不想要好成績,他可能確實不知道怎麼樣獲得好成績,這個時候他會產生考出好成績的決心而不會意識到什麼行為是要改正的;第二,孩子很有可能會去計算,自己哪些學科是可以拿獎勵的,哪些學科不太可能。那麼他可能去規劃,自己多花時間在有把握的科目上,沒把握的就算了。

比如說,有的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單科成績很好,而且會越來越好。很有可能。這是因為哪怕你沒有表揚他,他自己也能從中獲得了成就感,因此會更加投入這個學科讓自己獲得更加多成就感,其他科目反而繼續被忽略。如果採用獎勵成績的方式的話,對於本來就有一本學科不錯的孩子,會發現他單科越來越突出,其他學科就沒有什麼變化。

至此,我要總結出第一個原則,我們的策略,應該是針對行為的策略而不是針對結果的策略——這也可以說是獎勵與懲罰策略的最重要的使用原則了。

當然強化還分為正強化與負強化兩種,通俗的說就是通過給孩子某些東西(實現某些願望)作為獎勵還是通過減少某些東西(比如今天這周少做一張卷子)作為獎勵。這可以任用家長選擇,只是請要注意一般來說我們不鼓勵物質獎勵,我認為無傷大雅,但是家長要注意把握尺度,尤其要避免直接金錢獎勵。

二、 懲罰

那麼,與強化相對的也就是懲罰了,我們可以說懲罰一般指的是通過施加或者撤銷某一種刺激,來減少某一種行為出現的概率。

不過在這裡請允許筆者偷個懶,既然已經有了前文的鋪墊,不如請讀者自己來想這幾個問題。

問題一,就是懲罰應該是對什麼的懲罰?比如孩子考試沒有考好,是懲罰的好機會嗎?我想讀者應該是有答案的,不應該,因為成績差是一個結果而非行為,孩子會因為懲罰想考好,但是沒有實際對學習的行為的幫助,我們的懲罰應該是用來矯正不良的行為而不是結果。

問題二,那麼獎勵和懲罰雙管齊下,好的考試結果獎勵,壞的成績懲罰,不就可以避免偏科的問題了嗎?其實是不能的,因為孩子的問題在於學習行為的不良需要優化,反而有可能加劇了偏科。因為自己發現沒法讓自己的成績都變好,所以越來越喜歡自己本來就還可以的學科;對於自己本來就不好的學可以,由於長期的懲罰,反而越來越討厭這門學科了,甚至最後產生厭學的現象。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到了小學高年級都出現了厭學的現象。如果說獎勵的時機不當只是沒什麼效果,那麼懲罰的使用不當反而會更加惡化,家長要尤其慎重。

問題三,那麼孩子考砸了我們就什麼也不做嗎?這自然不是如此,這就是談話的時機了,一起分析為什麼沒做好,家長要引導孩子說出來,為什麼沒考好?平時可以做什麼努力?以後要怎麼做?具體的這裡就不多說,這是另一個問題了。

問題四,懲罰是不是體罰?這是個很嚴肅的問題,也是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我可以怎麼樣懲罰我的孩子?很多人大放厥詞,說應該可以適當體罰,這倒不是說他們錯,而是他們其實不了解體罰這個詞的內涵。比如毆打學生這個叫體罰。你讓孩子上課站1~2分鐘,那不叫體罰。體罰特指針對身體,讓學生產生疼痛一類的不適感的行為。任何程度的打,都屬於攻擊性的暴力行為,這是非常危險的。除了危害生理健康,對心理健康也有影響。而懲罰和體罰之間的界限又非常模糊,比如單詞默寫,訂正10遍是合理懲罰——因為它不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負擔,而且主要目的是幫助記憶;但是如果是100遍,就是體罰,因為可能對手腕部分造成損傷。我是絕對反對「體罰」的,如果完全有其他合理的懲罰可以替代,又何必要體罰呢?

問題五,那該怎麼懲罰呢?與強化相同,懲罰也有正負兩種。正懲罰是給孩子施加不愉快的刺激。例如對於懶的孩子,可以讓他做家務;對於沒有耐心的孩子,可以讓他練字;對於討厭算術的孩子,每天可以加一頁計算。至於負懲罰,就是撤銷愉快的刺激讓孩子接受懲罰。比如,本來你每天可以玩一小時手機,但是你沒有好好完成作業,那行,這禮拜一分鐘都不能玩——這也是懲罰。不過這就要求「公將奪之必先予之」,如果你的孩子什麼都沒有,那麼你也就沒有負懲罰可言。因此,我也建議,自己的孩子平時喜歡做什麼,家長還是需要了解的。

這裡我們做一個小總結,獎勵和懲罰都是指向孩子的行為,而不應該指向結果。無論何者都要注意適度,尤其是要提前約法三章,要讓孩子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什麼時候有獎勵懲罰,為什麼有獎勵懲罰,這個獎勵懲罰的策略要讓孩子有自己可以控制的感覺。

三、 消退

嚴格意義來說,學習過教育心理學的朋友會知道消退是一個現象,但是其實它也可以作為一種策略。在這裡,我要給家長介紹一種特別的狀態。有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家的孩子「賤兮兮」的。你說什麼不能做,他非要這麼做,比如你說不能咬指甲,他呢,不僅要咬還非要叫你看著他咬。對於老師來說,有的孩子非要在課上給你捧哏。這種情況請注意,懲罰有時候不能讓這種行為消失(當然你要暴打他我當然沒辦法)。因為這個時候我們搞錯了一件事,這個孩子的目的可能就是引起你的關注本身,所以哪怕你懲罰他,他的目的也達到了。這種時候,我們採用的策略就是「消退」——對於老師來說,就是對於他的行為忽視,如果一個孩子的某種行為長期得不到回應,那麼這種行為發生的概率就會下降。相反的,如果在孩子做出好的行為時家長給與關注,這種行為出現的概率就會增加。

這是一個魔鬼般的細節,我姐姐的女兒在出生後學會了一件事就是「打人」,這個時候「街坊鄰居」就是魔鬼了,經常會笑著說「打,打!哪個是你外婆啊?打她!哎喲喂,真有力氣!活潑嘞」看得我實在是頭大,後來幾乎是逢人必打,這就是與消退相反的情況了,你跟那麼小的孩子是不可能講道理的,因為她的目的就是獲得關注。虧了這幫「友善的鄰居」這個孩子已經樂於沒有禮貌,對人吐口水。我給姐姐的建議,就是少讓孩子同鄰居接觸,並且對於不好的行為表現出明顯的不予理睬。希望將來可以矯正。

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里,要時刻注意揣摩他的心思。小孩子猶如爭寵的後宮,很多時候哭笑不得的行為,其實只是求你關注。如果沒有注意,錯誤的使用了前兩種策略,那麼會適得其反。想要純操作式不去花心思理解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不存在的。

四、 總結

那麼,總的來說我們使用這類策略,有這麼幾步:

1. 設定目標(是要增加還是減少什麼行為出現?)

2. 考慮孩子的需求。在避免求關注的情況下,還要藉此考慮獎勵與懲罰的內容。

3. 設計與約法三章。事先讓孩子清楚什麼會被獎勵、什麼會被懲罰,約法三章要讓孩子有掌控感。

4. 實施過程,要按照跟孩子說好的來,如果有過言而無信的黑歷史,可能以後就沒有效果了。

細心的讀者應該感覺到,這個策略非常適合小學甚至更低階段的學生,到了中學出現了叛逆期,效果可能不甚佳。這是因為這確實是個很簡單的策略,試圖用一種方法去解決所以成長階段的問題來就是不現實的。今日作文,不過是作為曾經的小學班主任,對家長常用的方法的一些思考與建議,力求便於理解真的有所幫助。如果哪裡寫的不對,這也正常。因為筆者的學問確實不過如此,還望各位斧正。

註:本文雖粗陋,未經允許也請勿將此文隨意轉載。


推薦閱讀:

TAG:教育 | 兒童教育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