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結束關於活著的意義
(第二段)
關於活著這個問題,自從我爺爺去世之後,我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坦白的說,我並不想像我爺爺那樣走完他那坎坷不值的一生。像他那樣毫無意義的一生我不想去經歷,儘管我現在的人生沒有意義。我爺爺離世那年我十七歲,年少輕狂、風華正茂的年紀,那時候我還在寧遠二中上高二。這十二年來,我一直在追尋關於活著和人生的意義在哪裡?帶著這個問題,輟過學,去過一些地方,這十幾年來,也問過很多的人,也得到過很多不一樣的答案,不同的人給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門畸形怪異,這個世界上有多少個窗就有多少個答案….大三那年我開始研究人生哲學,所看到的答案就更多了。一個人變得很安靜的時候,我就經常在想,一個人最大的悲劇就是不知道自己活著在幹什麼,我之所寫這篇文章一來給自己三十年的生命歷程做一個總結,二來呢,希望能夠看到這文章的人不要像我一樣。說出來也不怕大家笑話,我所看到的、聽到的答案雖然多,至今為止我也沒有找到我所存在這個世界上,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在哪裡…..
關於活著這個問題,古羅馬五賢帝之一馬可.奧勒留對自己說出來這樣的話來:「一個人他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會有什麼樣的生活;在幾十年之後甚至幾千年之後又還有誰記得我們曾經來到過這世界上呢?道德人格的完善在於把每一天當做最後一天來過。」
他在《沉思錄》里說道過的這三句話,我想很多人都會在生活中會在有意無意之中聽到過,第一句話說的很明顯,你的思想決定了你發展方向和將來的生活狀態;第二句就有些深度了,芸芸眾生誰又不是凡夫俗子呢?當時他作為古羅馬的帝王對自己說出這樣的話來,讓人不敢相信。他是在奉勸每個人不要活在世俗名利之中不可自拔,道理很多人都明白,可又有幾個人能像維特根斯坦那樣洒脫,散盡家產隱姓埋名跑到醫院裡甘願做一個掃地呢?第三句話說的就很直接了,每天做好最好的自己就是你活著的最大價值,不要總是站在橋上看風景,做那些沒有任何意義的事情來浪費屬於自己的生命。像馬可.奧勒留這樣的人無疑是生活中的強者同時也是思想上的強者。
關於活著和人這一生,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大作家雨果在悲觀時是這樣形容的:我們每個人從一出生就已經被判了死刑,只不過我們每個人的緩刑期不一樣罷了。冷人諷刺的是,在19世紀,這樣一句話盡然成為了19世紀的流行語。當我們了解到當時的時代背景,就不難理解了,到處充滿著戰爭和飢餓的年代,人性難免會充滿著這種極端悲觀的想法。說實話,我莫名其妙悲觀的時候也總是會有意無意的想起這麼一句話來形容我毫無意義的人生。想起雨果說的這句話,每當我受挫、煩惱太多的時候經常這樣安慰自己,好好睡一覺,什麼都不要想,最好是一睡成為永恆,人只要入睡,不管是開心的、不開心的、煩惱也好、憂愁也罷都不會有了。說到這裡,我送大家一句話:「不管做什麼事情,我們的期望都不要太高,因為期望越高往往失望也就越大,最終導致的絕望也就越大,如果這種絕望在你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降臨到你身上,我不知道你是否能夠承受的起。」
關於活著,究竟的什麼樣的生活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呢?蒙田在他的隨筆錄里說的就更讓人深思和直接了。「死亡的學問使我們超越束縛於強制,一個人明白了失去生命不是壞事,那麼生命對他也就不存在壞事了,教人如何死亡,也是在教人如何生活。」活著跟生活又有什麼區別呢?如果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了生活,那麼我們生活本身的目的又是為了什麼?在我們的生活之中,關心我們的人總會叮囑我們好好生活,那麼所謂的「好好生活又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在我看來,蒙田的死亡學問和死亡法則直接說出了生活的本質,至於這本質是什麼?說實話,想來每個人的理解也會有些不一樣,我也不想在這裡大言不慚的大放厥詞評論一個文學大家的至理名言。說實話,我自己曾經不止一次的想過要死的問題,結束自己的生命。在第一篇之中我弟弟的那段話大家基本上也可以看出一些了,也許就像蒙田說的那樣:「一個人明白了失去生命不是壞事,那麼生命對他也就不存在壞事了。」關於蒙田的說法我也只說到這裡。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