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火自焚之始作俑者|傳統坯子說,文化中國夢(專欄)

玩火自焚之始作俑者

上古黃帝時代,有位掌管製造陶器之事的官吏,名叫甯(nìng)封子。傳說曾有神人去拜訪過他,在五彩煙火中進進出出之際不忘指點其掌握燒冶陶器的火候。時間一長,甯封子對這位神人的敬仰真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而這位神人同樣對甯封子的制陶技藝讚賞有加。兩人惺惺相惜,情不自禁,斬雞頭、燒黃紙之後,這位神人就把浴火術法傾囊相授。某一日,甯封子自覺已將該術法習練純熟,於是立於高高的柴堆上點起火來打算演示一番。待到火滅煙息,人們前去察看那焚燒現場,在灰燼裡面似乎發現有一些人骨殘渣……

古語有云:「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理同於此,坯子說:「上古多奇人,陶正甯封子。」陶正,周代掌管製造陶器之事的官名,甯封子就是黃帝的御用陶正了。

甯封子,名封子,原本姓氏不詳,只因人們將他的骸骨葬在甯邑(今河南修武一帶)之北的山中,後世遂稱「甯封子」。亦稱寧封、龍蹺真人、五嶽真人、陶神,在道教典籍中其形象為頭戴蓋天冠,身著朱紫袍,腰佩三庭印,總司五嶽。

甯,古同「寧」,平安、安定。

對於不肯安分守己為黃帝燒造陶器的甯封子,他施展浴火術法之後的結局端得一言難盡,恐非升天成仙而去,多半玩火自焚而死。

在坯子看來,甯封子可謂有史以來玩火自焚之始作俑者。當然,也可以美其名曰:一位為發展人類物質文明、為普天下勞苦大眾的切身利益而勇於自我犧牲的仙人——「只要他是做過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們都要給他送葬,開追悼會。這要成為一個制度。這個方法也要介紹到老百姓那裡去。村上的人死了,開個追悼會。用這樣的方法,寄託我們的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呵呵噠。

坯子興之所至,便為上古奇人甯封子做詞一首吧。

【調笑令·甯封子】(變格)

瘋子,甯封子。玩火自焚由此始。制陶怎比習仙技,腳踏柴煙步屣。鋒芒初露難防弭,悔遁無及身死。

注釋

1.柴煙:柴禾燃燒時產生的煙氣。

2.步屣:行走;漫步。

3.防弭:防備並消除(事故)。

4.悔遁:翻悔而改變主意。

推薦閱讀:

TAG:傳統 | 文化 | 原創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