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先為力勝,其後智勝,其後道勝」?
不談什麼意識形態問題 ,只說出處。此句是姬軒亦原來的簽名,應是改自韓非《五蠹》與《尉繚子·戰威》。
韓非《五蠹》原句為「上古竟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說的很明白,不用再解釋了。
而《尉繚子·戰威》開篇首句即為:凡兵,有以道勝,有以威 勝,有以力勝。講武料敵,使敵之氣失而師散,雖形全而不為之用,此道勝也。審法制,明賞罰,便器用,使民有必 戰之 心,此威勝也。破軍殺將,乘闉發機,潰眾奪地,成功乃返,此力勝也。王侯如此,所以三勝者畢矣。
意思是小企業靠勤勞,做到中等可以玩商戰,最大的企業可以自己定標準,靠標準搞死對方,以及宣傳自己有情懷「不做惡」之類。當然標準和情懷也可以雙位一體,稱為雙重標準(誤)。每個層級的生存方法都是唯一的。沒有力的時候玩不動智謀,大家需要謹記這一點。
到哪個級別「智」開始有用了呢?大致是「殿中諸將」這一級。有一個最高點。更高的層級智謀逐漸淡化,底下人都是因為一個共同方向(道)才聚集在你麾下,智謀(離散解)讓他們去管。你所要做的是搞清楚大勢(連續解),搞清楚這個微分方程解的形狀,其流向和聚點。這是道勝。當然,多少力算力,看你的方向和作用點。如果你不從政,就不必到「殿中諸將」那一級,但必定要有一個閾值,到達閾值之前智沒有用。
弱雞:「這個世界是弱肉強食!」強者:「說的好,我要吃你!」弱雞,卒。
這是姬軒亦的原來的簽名吧,其意思其實很好理解,就是一段法西斯宣言,他希望中國走歷史上日本的路,然後作死,不愧是真·支黑。用歷史上的皇國來理解就很方便了:1、先為力勝:先進攻再說,把國運賭上!這個世界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英美鬼畜壓迫我們,我們要戰戰戰,讓大和民族屹立於世界之巔。2、其後智勝:做出了進攻決策後,其次/其後才是想怎麼打……九段截擊!3、其後道勝:道義?用來騙你的還信,就是贏了以後給人洗腦用的,大東亞共榮啥的,真信了就傻逼了。評論里有人提美國,但美國恰恰是相反,先為道勝,再為智勝,工業世界第一後才慢慢學會力勝。
對待敵人,首先要從力氣上戰勝他。
在力氣方面佔有優勢之後,再考慮從智謀方面戰勝他。在力氣和智謀兩方面都佔有優勢之後,最後再考慮從道德層面戰勝他。先力氣後智謀最後才是道德,這個順序不可以顛倒。對待敵人,必須要先在力量上勝過他,否則沒有意義,即使你再正義。歷史上文明被野蠻打敗比比皆是,不是因為他們智謀不夠或道義不佔上風,而是因為力量的衰弱。
在力量對比佔上風之後,如果直接考慮佔據道義優勢作用是有限的,最後還是雙方力量的較量。而考慮從智謀戰勝對手則能最大限度的強化己方力量的優勢,減少損失。最後,才是道義的優勢。七擒孟獲就把這句話演繹的很生動。諸葛亮大軍在於孟獲交戰前數戰皆勝,是為力勝;運用策略設計生擒孟獲,是為智勝;後又釋放孟獲,讓他和部眾心服口服,成功獲取當地民心,是為道勝。不僅是戰爭,套用到其他地方也可以成立。
簡單的來說這是一個理想主義的自省。沒有智慧和力量只有道德品性和對未來信念的沒上路就夭折了。追求力量是為了可以不使用力量,不被他人和世界改變。所以這話講給即將上路的年輕人的。年輕人往往一腔熱血,赤子之心。但是光有赤子之心是遠遠不夠的。你還需要非凡的勇氣與智慧,這樣才能從洶湧的人群中走出來,到達你所希望去的目的地。因為這也是人與人世界的第一次相遇之時。稍微的一不留神就會被衝散而不知去向。會有無數人試圖用各種方式告訴你這個世界的道理。光有道德是不行的,就像光有道沒有術也不行一樣。你必先投入到真實的生活中去,與他們肉搏,哪怕是鮮血。因為天真的理想主義者往往還沒上路就夭折了。你必須藏起發光的東西走到黑暗的地方去。在那裡歷練自己。你知道這只是你眼前的一步,眼前的一站罷了。因為前面的路還很長,這是一場馬拉松。你所做的一切是為了穿越這些人們走到最前面去。最後這場歷練中沉澱下來的東西才是真正屬於你的,而不僅僅是象牙塔里灌輸的思想。從此你不會動搖,至此你可以打開你藏起來的光芒,讓它們可以在前面,時刻照耀著後方。
先湊粉絲,出名趁早。
將來這批受了他啟迪的誰出息了,都是他合作夥伴。沒成事兒,也是股輿論勢力。以智保威名不墮,以道成化入永恆。
思路很清晰的。匿了,不污染timeline。如何理解「先為力勝,其後智勝,其後道勝」?
力勝服身,智勝服口,道勝服心。
人生的第一階段是以力服人,因為年輕氣盛擁有的優勢就是力量,用力量使對手屈服;第二階段是以智服人,人到中年,在經過社會的歷練,有了經驗的累積,智慧已經成為優勢,用智慧使對手屈服;最後階段是以道服人,年老了,對人生的領悟已經到了很高的層次了,這裡的道是指老年人在經歷一生後對人生的總結,已經不僅僅是智慧還有做人的道理,這是老年人的優勢,因此用道理讓別人服氣。講道理 姬軒亦的心態和目的早就已經很流氓了,路燈早就不夠級別了 應該用華表了
「露出牙齒」喲
伐謀,伐交優於伐兵,戰爭所帶來的損失是沉重的,但是沒有強大的武力做基礎,謀略和外交就缺乏了強有力的支持,容易流於空談,「弱國無外交」就是這個道理。
這不就是《韓非子》里「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力氣」的另一種說法嗎這個,可以參考一下滿清崛起。
努爾哈赤、皇太極時期,管他娘的,先跟明朝幹上再說,戰鬥力就是打出來的,先為力勝;
多爾袞、順治時期,發展和利用漢奸、走狗、帶路黨、皇協軍在前面當炮灰,自己躲後面摘桃子,其後智勝;
康雍乾祖孫三代,提倡「滿漢一家」卻又防漢制漢、開科取士卻又大興文字獄,其他什麼設立軍機處、閉關鎖國等等,其後道勝。
暴力能取得勝利但是是一時的,權謀能維持勝利,但是也不會持久,唯有正道能取得最後的長久的勝利。智是小聰明,可能能一時佔便宜,但不會持久。道才是真正的智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