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材料+3D列印,打造「機械鋼琴師」
幾十年來,科學家和工程師一直在製造鋼琴演奏機器人,在以往的嘗試中,機械手主要通過電機驅動。近日,劍橋大學工程系研究員 Josie Hughes 及其團隊造出了一隻與眾不同的機器手,可以輕鬆彈奏一曲「Jingle Bells」,並在音量控制、彈奏斷音和連音等方面表現出了更強的靈活性。
機械手在設計充分參照了人手的結構,每根手指上有 3-4 個關節。值得一提的是,每隻手指部位不需要單獨的電機進行控制,整隻機械手僅由一個機械手臂進行控制即可。該研究成果以論文的形式發表在了 Science Robotics 上。
「我們的目標是擺脫傳統機器人設計理念,即一個電機只能控制一個動作,這種模式的擴展性很差,」 Josie Hughes 解釋說。
如今,這隻機器手離真正的鋼琴家當然還有十萬八千里遠,但是已經可以表現出多種的風格和運動模式,隨手來一首「Jingle Bells」已經不在話下。
來源:Josie Hughes)
來自義大利聖安娜高等學校機器人研究所教授 Cecilia Laschi 表示,這項研究可以視為是在設計軟體機器人的新嘗試,旨在讓機器人像人體一樣靈活。有朝一日,更加先進的機器人將可能可以通過觸摸探索周圍環境,或者進行醫療診斷。
Hughes 說:「我們人類的智能不僅體現在大腦上,還分布在全身各處,尤其是各種複雜的身體結構和人體力學。」因此研究團隊在設計機器手時充分參照了人手的構造,裡面還有所謂的骨骼和韌帶。
(來源:Josie Hughes)
接下來,他們評估了不同部位所需的軟硬程度。在沒有電機的情況下,機器手要依靠不同的軟硬變化來實現多種不同的動作和功能。「我們希望複製人手的特性,時而強壯有力,時而輕盈細膩,」Hughes 解釋道。
為了達到這樣到效果,研究人員選擇通過 3D 列印的方式製作機器手。在製作過程中,他們混合了不同比例的硬塑料和軟橡膠,以生產具有不同硬度的韌帶和關節,然後再將其連接到普通的機械手臂上,後者常被用在工業裝配線上。
研究團隊將鋼琴演奏分解成三類動作:單指敲擊,跳躍和拇指滑動,並且使用了三段音樂來衡量機器手的能力。
第一首是義大利作曲家斯卡拉蒂的 Toccata。工程師發現,想要接近人類的彈奏方式,必須提高其食指的硬度,因為彈奏中有很多斷音。他們還降低了其他手指的硬度,以確保機器手也可以彈出柔軟的連音。
之後研究人員使用了不同風格的曲子,來測試機器手演奏八度音階的能力。他們發現,大跳需要手指間的韌帶具有較高彈性,但手指本身的關節則應該保持中等硬度,以確保音符的清晰。
Hughes 表示,與許多現有的鋼琴機器人相比,這款機器手在音量控制,拇指移動,彈奏斷音和連音方面表現出了極佳的靈活性。她接下來計劃增加感測器,電機和像肌腱一樣的部件,來讓它掌握多種演奏方式。
她的最終目標是創造一種具有表現力的鋼琴機器人,而不僅僅局限於彈出正確的旋律。
「我們不僅要將音符視為一系列指令,更要讓機器人表現出一種複雜且有深度的藝術性,因為彈奏鋼琴就是一種藝術。」Hughes 說。
參考:
https://www.nytimes.com/2018/12/19/science/piano-robot-hand.html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