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起菜名這件事上,蘇州人真是挖空了心思
老藝術家馬三立有一段著名的貫口:「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鹵豬、鹵鴨、醬雞、臘肉、松花、小肚兒……」
幸虧馬三立老師生在天津,要是來了蘇州,光看懂菜名都要費老鼻子勁。
蘇州人的心思,怕是全用在起菜名身上了。
禿黃油,蘇州菜名的典型代表
趙本山說過:「人是衣,馬是鞍,一看長相二看穿」。
又禿又黃又油的,看起來似乎不太美。只有通過蘇州話等級考試的人才能看懂其中奧妙。
「禿」在蘇州方言里相當於「忒Te」,僅僅、只有的意思;而黃油,則是炒出來的蟹黃和蟹膏。
用禿開頭,直接在菜名里就表達要求極致的菜,全蘇州也只有禿黃油。
短短三個字,暗示著大閘蟹在蘇州將要面對的黑暗餘生。
專業拆蟹師月薪超過2萬元,但拆一隻蟹,也至少需要三分鐘。
禿黃油費料、費功夫,精緻到極致。佔盡天時地利的蘇州人也把禿黃油視作最高階的美食。
蘇州老字號麵館裕興記的禿黃油麵,價格上百,每日限量20碗。
常常有上海人早起驅車趕到蘇州,只為蟹季的一碗禿黃油麵。
由繁至簡,在禿黃油麵前,一切調味料都要下崗再就業。
一盤拌面、一碟青菜、一盆薑絲、一碗湯,所有配角都寡然無味,全都在等一盤禿黃油的登場。
趁熱把禿黃油倒在面上,使勁把「鯽魚背」一樣的蘇式細面拌開,讓麵條掛上油和蟹黃、蟹膏,樸素的細面瞬間擁有了豐腴的味道。
吃禿黃油麵,最好是一個人踽踽獨行。
放下手機,買一份報紙,找一個臨窗的座位,溫吞地享受被禿黃油染得燦爛的時光。
除了拌面,「禿黃油拌飯」的吃法因為《風味人間》先火了起來。
白米飯,要煮的比平常柴,更講究可以撒點菊花同煮;禿黃油加熱,備好香醋。
一切準備就緒,就可以開始朝聖般的儀式。
在熱氣騰騰的水霧裡,傾瀉下閃著金光的禿黃油,等到米粒和禿黃油撞在一起,熱氣都會著急忙慌地帶著香味四處逃散;再淋上香醋,仔仔細細讓每一粒米都沾上金燦燦的黃油,一份帶著團圓意味的拌飯算是大功告成。
拌飯無需技藝,全靠吃貨虔誠的心,《風味人間》里的場景,在家同樣能復刻出來。
除了禿黃油,蘇州這幾道菜光聽名字你知道是啥嗎?
玉米炒青豆能說是「金玉滿堂」;番茄炒蛋可以是「關公戰秦瓊」;包裝一下,王八燉雞都能叫「霸王別姬」。
在取菜名這件事上,沒有人比蘇州人更認真,這種看起來有內涵實則庸俗的菜名他們永遠看不上。
「兩面黃、煠紫蓋、白什盤」,看不懂這些文白夾雜的菜名,你永遠別想懂蘇州菜。
「兩面黃」,其實是蘇州人的乾脆面。
蘇州以湯底鮮美、「觀音頭、鯽魚背」的湯麵出名,而兩面黃大概是蘇州人最特立獨行的發明。
十月趕上秋冬大閘蟹上市了,點一碗蟹粉兩面黃;時間稍早點,端午節之後的七八月,則是蝦仁鱔背唱主角;平常日子裡則要一碗普普通通的蝦仁、肉絲兩面黃。
面端上來後不能急,講究先「翻個身」,讓麵條均勻吸收湯汁。先咂一口送的蛋絲湯,再撈一口面,你就能體會到兩面黃給牙齒和味蕾帶來的愉悅感了。
油煎後的麵條,有的酥脆焦香;有的已經吸滿了湯汁,軟嫩又彈牙。此時鱔段、蝦仁等澆頭的味道再不失時機地從麵條叢里蹦出來,做一個鮮美的收尾。
另一道「白什盤」,「什」的意思是什錦。
蝦仁、蹄筋、瑤柱、雞片、魚片、蘑菇、茭白、馬蹄、腰花、肚片、鴨胗,蘇州的好貨,全在這一盤裡了。
蹄筋酥爛、蝦仁魚片鮮嫩、素菜爽口,有硬有軟,有寡淡也有鮮味,每樣食材單吃都毫不遜色。
但用勺子舀起一勺,食材變幻的層次感還是讓人欣喜。
普通的菜好像油畫,味道層層疊疊往上塗抹;而白什盤像展開的山水畫卷,亭台樓閣、小橋流水之間,各種味道向前延展。
最後一道「煠紫蓋」,要是沒過蘇州話四級考試,根本理解不了。
吳儂軟語保留了很多古漢語的辭彙,「煠」的意思類似於「炸」,比如煠蟹。
那「紫蓋」是什麼?紫蓋就是紫色車蓋,屬於一種帝王儀仗。而在蘇州人的字典里,紫蓋成了豬後臀肉的雅稱。
蘇州老饕會選擇在夏天吃這道菜。蘇州夏天熱,人們胃口差。而煠紫蓋不肥不膩,老蘇州只覺得「酥香鬆脆」,停不下來。
兩面黃、煠紫蓋、白什盤、禿黃油,讀懂了這些,你才能真正讀懂了蘇州的食肆。
江浙人的精緻,全在菜名里了「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如果江浙是魚米之鄉,那蘇州人無疑是村裡的地主階級。
兩面黃、煠紫蓋、白什盤、禿黃油這些菜,所用食材在蘇州遍地可尋,在別地卻難得找見。
在吃上,江浙人高傲自豪。
說著吳儂軟語,吟著詩作著對就把菜名給取了。和今天的菜名比起來,蘇州菜名似乎還帶著百年前的風流。
到現在還用心做這些傳統蘇幫菜的店,就差頒一面「傳統文化繼承人」的錦旗了。
在老蘇州人眼裡,這些小時光下館子的味道越來越難覓蹤跡:煠紫蓋的唯一去處是虎丘山風景區正源菜館;兩面黃到連鎖的老字號裕興記也不賴;交通技校餐廳的白什盤,就算環境差、坐在大廳里吃也能滿意。
這些在菜名上就承載著蘇州飲食文化的菜,如今之所以難尋是因為:費時費力。
傳統菜,道道繁瑣到極致,根本不符合市場經濟的邏輯。
要說蘇州菜名是最有底蘊的、最有傳統的,六朝古都南京第一個不同意。
民國時期南京的「黑官膳」,用烏飯樹葉為主題做一桌子菜,謂之「黑菜」。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黑菜宴在國民黨高官里頗受歡迎,連宋美齡都是常客。
杭州人則掏出「蔥包檜兒」說:民國時期的菜算什麼,蔥包檜兒從南宋傳到現在一千年了!
杭州人恨秦檜,他們把蔥、油條裹進春卷皮,用鐵板狠狠的壓扁、壓實,遞給食客,大口撕咬,彷彿秦檜也被一併撕碎。
而上海人洋氣了,一道「羅宋湯」,來源於老大哥「Russia」。用俄式紅腸、捲心菜、洋蔥、番茄、土豆熬成一鍋「中國式西餐」。
江浙地區的菜名,處處體現著江浙的歷史。
自從南宋王室南遷,江南再也無法獨善其身。經濟、政治包括美食文化,都在這片老天爺賞飯吃的地方繁榮發展起來。
有時候,江浙菜的底蘊,就在這菜名里了。
?? 撰 文 / 小 樓
?? 圖 片 / 網 絡
?? 主 編 / 易 小 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