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夢魘——埃博拉病毒
本文首發葯渡微信,作者: chrisach
埃博拉病毒病(亦稱埃博拉病毒性出血熱(Ebola haemorrhagic fever, EBO)是一種烈性傳染病,病死率很高,臨床上以發熱及出血為特徵。這個令醫學界聞之色變而又無可奈何的致命殺手,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引起的。在以往的疫情中病死率從25%到90%不等。2014年爆發於西非的埃博拉疫情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疫情,已經造成超過2.5萬人感染,超過一萬人死亡;其中獅子山當地超過3800人死亡。該病主要侵犯人類和其它靈長目動物(如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等),是當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埃博拉病毒列為對人類危害最嚴重的病毒之一,其生物安全等級為最危險的第4級(艾滋病為3級,SARS為3級,級數越大防護越嚴格)。病毒潛伏期可達2天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
血腥的埃博拉病毒登場
1976年8月盛夏,非洲扎伊爾埃博拉(Ebola)河邊的一個小鎮,44歲的Yambuku教會的男教師和6名同事外出旅遊,返回途中在Yambuku北部約50KM處購買了新鮮的羚羊肉和烤熟的猴肉帶回家。到家後羚羊肉燉熟、猴肉未加熱,食用後,發熱高燒,嚴重腹瀉脫水,醫生診斷為瘧疾,讓他每天到醫院檢查。可是一周之後,他開始頭痛、暈眩、呼吸困難,自口、鼻、直腸等多處開始出血,不久便迅速死去。然而,這僅僅是開始。隨後,醫務人員以及埃博拉河沿岸55個村莊的居民開始大面積感染這種恐怖的疾病,有的家庭甚至無一倖免。與此同時蘇丹一個邊遠地區也發生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病例。
後來,人們以發源地對這種病毒進行命名,把它叫做「埃博拉病毒」。1976年,它第一次大張旗鼓地登上了歷史舞台,在世人面前,毫無保留地揭開了血腥的面紗。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自1976年首次被發現至今,埃博拉病毒已經在非洲肆虐了近40年。2014年3月開始,一場以幾內亞、賴比瑞亞和獅子山為中心的扎伊爾型埃博拉病毒疫情迅速在整個西非蔓延開來,共導致了28000多人感染,死亡人數11000多人。
人如何感染這一病毒
埃博拉是通過密切接觸到感染動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體液而傳給人類。在非洲,通過處理在熱帶雨林中發現的受到感染的患病或者死去的黑猩猩、大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豬而染病。重要的是要減少與高危動物(即果蝠、猴子或猿)的接觸,包括不要拾取在森林中發現的死亡動物,也不要處理動物生肉。
一旦有人與染有埃博拉的動物發生接觸,就可能在社區造成人際傳播。感染的發生緣於與感染者的血液、其它體液或分泌物(糞便、尿液、唾液和精液)的直接接觸(通過破損皮膚或粘膜)。當健康人的破損皮膚或粘膜與受到埃博拉病人的感染性液體(如臟衣物、床單或者用過的針頭)污染的環境發生接觸時,也可發生感染。
衛生工作者在照護埃博拉病人時經常會接觸到這一病毒。情況的發生緣於他們照護病人時沒有佩戴手套等個人防護裝備。衛生系統各個層面(醫院、診所和衛生站)的衛生保健提供者都應當了解該病的本質,疾病如何傳播,並嚴格遵守所推薦的感染控制防護措施。
埃博拉病人死後,其埃博拉病毒水平仍很高,因此必須僅由穿戴適當個體防護裝備的人員處理埃博拉病毒病死者,並且死者應立即埋葬。世衛組織建議應僅由經過培訓的殯葬隊人員處理可能死於埃博拉病毒病的死者,這些人員配有正確埋葬死者的裝備,可以安全和體面地埋葬屍體。
只要病人血液和分泌物中帶有病毒就會具有傳染性。因此,感染病人應得到醫療專業人員的密切監測,並獲得實驗室檢查,以確保病毒在病人回家前不再在身體系統內傳播。當醫療專業人員確定病人可以回家時,那麼他們就不再具有傳染性,不會對社區中的其他任何人造成感染。病情康復的男性仍可能在康復後高達7周內通過其精液將病毒傳給性伴。鑒此,重要的是,男性康復後至少在7周內要避免性交,或者當在康復後7周內進行性交時要戴上安全套。
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典型體征和癥狀
埃博拉癥狀不一,在發病初期(「干期」)的典型癥狀是起病急,發燒、極度虛弱、肌肉疼痛、頭痛和咽喉痛。隨著病情加重,病人往往會出現嘔吐和腹瀉(「濕期」)、皮疹、腎臟和肝臟功能受損,某些情況下會有內出血和外出血。潛伏期(即從感染到出現癥狀的這段時間)為2天至21天。病人在顯現癥狀後才具傳染性。埃博拉病毒病感染只有通過實驗室檢驗才可獲得確認
埃博拉病毒的面目
埃博拉病毒性出血熱的病原主要為4個病毒科:布尼亞病毒科、黃病毒科、沙粒病毒科以及絲狀病毒科;均為有包膜單鏈RNA病毒,動物或昆蟲作為宿主和媒介。絲狀病毒科病毒有三個種屬:Cuevavirus屬、馬爾堡病毒屬和埃博拉病毒屬。
埃博拉病毒(EBOV)長度為970納米,呈長絲狀體,單股負鏈RNA病毒,有18959個鹼基,分子量為4.17×106。外有包膜,病毒顆粒直徑大約80nm,大小100nm×(300~1500) nm,感染能力較強的病毒一般長(665~805) nm左右,病毒呈長絲狀,有時有分支,或短的U型、6字型、圓形;毒粒長度平均約1000nm,直徑約100nm;有囊膜,表面有(8~10) nm長的纖突。純病毒粒子由一個螺旋形核糖核殼複合體構成,含負鏈線性RNA分子和4個毒粒結構蛋白。較長的奇形怪狀的病毒粒子相關結構可呈分枝狀或盤繞狀,長達10微米。來自剛果(金) 、象牙海岸和蘇丹的埃波拉毒株其抗原性和生物學特性不同。
埃博拉病毒的形狀宛如中國古代的「如意」,利用電子顯微鏡對埃博拉病毒屬成員的研究顯示,其呈現一般纖維病毒的線形結構。病毒粒子也可能出現「U」字、「6」字形、纏繞、環狀或分枝形,不過實驗室純化技術也可能是造成這些形狀產生的因素之一,例如離心機的高速運轉可能使病毒粒子變形。病毒粒子一般直徑約80納米,但長度可達1400納米,典型的埃博拉病毒粒子平均長度則接近1000納米。在病毒粒子中心結構的核殼蛋白由螺旋狀纏繞的基因體RNA與核殼蛋白質以及蛋白質病毒蛋白VP35、VP30、L組成,病毒包含的糖蛋白從表面深入病毒粒子10納米長,另外10納米則向外突出在套膜表面,而這層套膜來自宿主的細胞膜,在套膜與核殼蛋白之間的區域,稱為基質空間,由病毒蛋白VP40和VP24組成。
埃博拉病毒的型別
在埃博拉病毒屬中,目前已研究確定的埃博拉病毒分為5種亞型,都是以首次發現地命名的,即扎伊爾型(EBOV) 、蘇丹型(SUDV) 、本迪布焦型(BDBV) 、塔伊森林型(TAFV) 、賴斯頓型(RESTV) 。不同的亞型具有不同的致病性,扎伊爾型(EBOV)-對人致病性最強,曾引起暴發;蘇丹型(SUDV)-對人致病性其次,曾引起暴發;本迪布焦型(BDBV)-對人致病性更次,曾引起暴發;塔伊森林型(TAFV)-對黑猩猩致病性強,對人似較弱;賴斯頓型(RESTV):至今尚無引起人類疾病或死亡的相關報道。
本迪布焦埃博拉病毒、蘇丹埃博拉病毒和扎伊爾埃博拉病毒與非洲埃博拉病毒病大型疫情相關。引起2014-2016年西非疫情的病毒屬於扎伊爾埃博拉病毒屬種。
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研究概況
埃博拉病毒可引起急性嚴重疾病,若不加治療往往會致命。埃博拉病毒病,在1976年同時暴發的兩起疫情中首次出現以來,掠走了數以萬計的生命。
2014-2016年在西非出現的疫情是1976年首次發現埃博拉病毒以來發生的最大且最複雜埃博拉疫情。本次疫情出現的病例和死亡數字超過了所有其它疫情的總和。疫情還在國家之間蔓延,首先在幾內亞發生,隨後通過陸路邊界傳到獅子山和賴比瑞亞。
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暴發之前,世界範圍內僅開展了3項埃博拉疫苗研究。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暴發後,20餘個埃博拉疫苗臨床試驗陸續開展。目前開展臨床試驗的埃博拉疫苗主要是病毒載體類疫苗,例如人腺病毒載體(Ad5和Ad26)、3型黑猩猩腺病毒載體(chAd3) 、水泡性口炎病毒載體(VSV)、痘病毒載體(MVA),以及DNA疫苗和VLP疫苗。從免疫策略上來說,包括單次免疫與初免-加強兩種免疫策略。截至目前(2017年10月),只有我國軍事醫學科學院某研究所陳薇團隊與天津康希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重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rAd5-EBOV,腺病毒載體)通過了CFDA的新葯註冊申請,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葯證書和藥品批准文號,成為全球首個獲批新葯的埃博拉疫苗。
重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rAd5-EBOV,腺病毒載體)不同於美、俄需要-80℃保存的同類疫苗,我國研製的疫苗在2℃~8℃的環境中即可完成保存、運輸。「我們的凍干劑型埃博拉病毒病疫苗在非洲等高溫地區進行運輸和使用時,優勢更加突出。」侯利華說。
從全球來看,我國埃博拉疫苗率先獲批外,此外還有數個疫苗進入臨床研究階段,具體如下表所示。
結語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前發展,對自然界的認識和開發也不斷的深入,導致一些以前聞所未聞的疾病出現在人類社會中,正如埃博拉病毒病,給人類措手不及,沒有有效的預防辦法和治療方式。所以我們應精誠團結,共同抵禦疾病,共同開發出一些有效的預防疫苗或是治療藥物。畢竟病毒離我們或許只有一個航班的距離!
推薦閱讀:
TAG:埃博拉病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