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奕首談離婚內幕:為什麼婚姻給不了你幸福

擊潰一位女性有多容易?

有時候,一段盲目的婚姻就夠了。

遭遇過兩段失敗婚姻的黃奕,用親身經歷驗證了這一點。

最近,久別銀幕的她走上舞台,反思了自己的前半生。

憑《上錯花轎嫁對郎》成了一代人的童年女神,又演過大熱劇《還珠格格3》,她的起點很高。

但這些年談起黃奕,大多數人率先想到的,已經成了各種負面信息。

她調侃自己:「一手好牌打到稀巴爛」。

聽完她的話,我們或許可以得到幾個啟示。

1

別輕易邁入婚姻

它應是清醒思考的選擇

「第一次是為結婚而結婚,第二次是因為特別想要孩子而結婚。」

黃奕的命運急轉直下,就是從她匆忙踏入婚姻開始的。

黃奕走進兩段婚姻的理由 / 星空演講

和第一任丈夫姜凱,認識41天閃婚,沒到一年就離了。

離婚後,男方還不忘發微博嘲諷,「人生最大的遺憾是遇見你,一生最開心是閃離。」

和第二任丈夫黃毅清的婚姻,也不過維持了三年。

兩人的糾纏,屢屢成為娛樂新聞的頭條。

由於負面新聞纏身,她的事業陷入停滯,生活也跟著消沉。

「每一次婚姻都是不清醒的」,按黃奕自己的話說,這是她為自己隨性的選擇付出的代價。

沒想清楚就倉促進入婚姻,是很多人的現狀。

或是將就著結了婚、被催促著結了婚,又或是因為到了要結婚的年齡結了婚……

至於婚後會不會真的幸福,被不少人選擇性地忽略了。

成都一對夫妻吵架,情緒激動的丈夫打翻一鍋熱湯。

妻子的左腿被燙傷,懷裡4個月的孩子燙傷面積高達25%。

導火索只是500塊錢。

網上相親認識的兩人,根本說不上對彼此有什麼了解。

男方被家裡催婚,女方擔心自己成為「剩女」,抱著湊活過日子的目的結了婚。

當家中的500塊錢不翼而飛後,互不信任的兩人爆發爭吵,釀成悲劇。

事後被問起,兩人都有些後悔,「等孩子身體好了以後,再慎重考慮我們的婚姻。」

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Lauren·Berlant研究認為:

「無論是渴求食物、衣服、另一個的情感,還是婚姻,我們渴望獲得TA,是因為我們相信TA能給我們帶來一些滿足,在TA身上寄託了對於美好生活可能性的想像。」

但這種相信的態度,並非總是理性的。

婚姻也許是幸福生活的衡量標準之一,卻不是幸福的絕對保障。

真實的情感體驗,是具體的、因人而異的。

「選擇愛一個正確的人,這才是幸福的前提。」

邁入婚姻,意味著要和一個人長期朝夕相處。

是你了解並信任這個人,彼此切合才能做出的選擇。

而絕不該是你的人生某個節點中,必須完成的流程。

2

婚姻不是人生的解藥

自己才是最牢固的依靠

「愛情不是生命的全部,婚姻不是命運的歸宿」。

在《超級演說家》的最後,黃奕這樣感概。

而曾經的她,就是把愛情婚姻當成了生命的全部。

黃奕對於愛情婚姻有了自己的反思 / 超級演說家

其實,很多人也有相同的想法,以為嫁給一個人,就有了一輩子的依靠。

輕易把自己的幸福交給另一個人,這種事固然輕鬆,卻也對自己太不負責。

婚姻遠比想像得脆弱。

近幾年,中國離婚率正逐年上升。

婚姻的保質期正在變短,很多婚姻等不到「七年之癢」,僅僅維持3年就破碎了。

3年,是中國人婚姻存續的一個節點 / 司法大數據研究院《離婚專題報告》

離婚並不一定是件壞事。

《中國式相親》中,有位女嘉賓,在三十五歲那年離異,帶著孩子凈身出戶。

獨自撫養孩子,生活開銷壓力巨大。

為了賺錢,她開過麵館、服裝店、燉湯店。

如今,年過四十的她,一步步有了自己的事業。

憑著自身的努力,給了孩子和自己舒適的生活。

靠自己的感覺,讓她擁有了以前沒有過的自信。

女嘉賓總結離婚前後的生活狀態 / 《中國式相親》

離婚,究竟是噩夢還是救贖,在於你怎麼看待這段關係、看待自己。

別把愛情看得太重,也別婚後就「認命」了。

「婚姻」,永遠不該是一個人最終的追求。

3

你給孩子的陪伴

都會成為他的安全感

婚姻里的黃奕,總顯得匆匆忙忙。

急著踏入家庭,不是自己有多愛,只是太渴望被別人愛。

年幼時父母缺失的陪伴,讓黃奕變得非常沒有安全感。

從小和爸媽分離,被爺爺奶奶帶大,她直言童年過得非常孤獨。

每晚坐在25瓦的檯燈底下練琴,一回頭,整個房間是黑漆漆的。

十歲生日那年,黃奕許下願望,希望早一點長大出去闖蕩。

因為在這裡,她從未體會過家的感覺。

小學二年級,鮮少露面的母親突然回家,卻是來和父親辦理離婚手續的。

初中時期,黃奕有過和父親的20天相處時光,但很快又重新回到了上海念書。

缺愛,也缺少安全感的黃奕 / 星空演講

沒有完整的父愛和母愛,不停地得到又失去。經歷了爺爺奶奶兩個至親的離世,黃奕更孤獨了。

她渴望愛,渴望陪伴,婚姻因此被黃奕看作一根救命稻草。

後來的她,急急忙忙地步入婚姻。

只是沒有得到期望中的救贖,反而留下一地雞毛。

小時候父母陪伴的缺失,就這樣對一個孩子產生了長久的影響。

心理學家Deborah Tannen在《Youre Wearing That?》一書中寫道,「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力是最關鍵的。

家庭不僅創造了孩子所在的世界,還告訴孩子這個世界應該怎樣被詮釋。」

那些從小在冰冷環境中長大的兒童,對於世界的認知,會比其他人更為冷酷。

20世紀50年代,美國的心理學家Harry F. Harlow進行過一個恆河猴實驗。

剛出生的恆河猴,被研究人員強制和母猴分開。

實驗者用做鐵絲做了一個手上綁著奶瓶的母猴,又用毛絨布做了另一個母猴。

人們發現,小猴們都緊緊依偎在毛絨母猴的身邊。

只有餓得實在受不了,才會去鐵猴那裡喝奶,喝完以後又趕緊回到毛絨母猴身邊。

吃完奶的小猴子,馬上跑回毛絨猴身邊 / 恆河猴實驗

小猴們,天生渴望溫暖。

但這些缺少母親關愛的小猴,在長大後,無法像其他猴子一樣正常地玩耍和交配。

即使通過人工方法生下小猴,它們也無法關愛自己的孩子,甚至會咬下小猴的手和腳。

童年時,無法與父母建立起情感聯結,在孤獨無助的狀態下長大。

孩子成年後,很容易失去安全感,喪失愛別人的能力。

這種影響會伴隨一生,左右人生中很多的重大選擇。

就比如黃奕,兩段不太幸福的婚姻,多少受到了童年經歷的影響。

孩子年幼時對於愛的理解,其實遠比我們想像中更加深刻。

父母的陪伴,是成長過程里無法丟失的一環。

4

幸福是一種能力

而不是一種運氣

很多人說,黃奕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她也曾在這樣的誤區中自怨自艾。

她討厭冷漠的母親,埋怨脾氣暴躁、不懂得表達感情的父親。

也恨過自己,不知道婚姻意味著什麼,不知道如何去做一個好媽媽。

直到有一天,回到家的黃奕 ,看見女兒躺在地上打滾尖叫。

那一刻,她突然在女兒的身上,看到了童年的自己。

「那不是那個住在老洋房裡童年的我嗎。」

也終於明白:有時候,小孩發脾氣,並不是因為不懂事,而是想讓你關注到她。

這次事件後,黃奕開始更加深入地剖析曾經的自己。

也試著給予女兒更多的關愛,重新建立和她的關係。

得到更多母愛的黃奕女兒,一步步從缺愛不安,到樂觀開朗。

黃奕也開始主動與父親溝通,不再像年少時那樣與父親對抗。

她給父親寫了一封信,「我們都是第一次為人父,為人母,我們都需要用愛去包容,去化解。」

對於冷漠的母親,她也試著摸索兩個人的相處模式。

定期關心她,送上自己的心意。

黃奕的母親感慨:「你真的長大了,真的變成熟了」。

慢慢地,她發現生活改變了,自己也感受了快樂和力量。

「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千萬不要放棄,無論你經歷過什麼,不要放棄自己,不要放棄對生活的希望。」

黃奕的經歷告訴她,永遠要相信黑暗之後有希望 / 星空演講

面對坎坷時,許多人都會把原因推脫給運氣和他人。

「我變成這樣,都是因為我有一個糟糕的家庭。」

「我怎麼這麼倒霉。」

「為什麼周圍人都要針對我,都不幫我?」

卻從未反思過,那些自己可掌控的因素。

因為撕開傷口,接受無助,是個痛苦的過程。

可成熟的人會明白,生活的幸與不幸,總摻雜著自我選擇的結果。

《紐約客》上曾刊載文章《How People Learn to Become Resilient》:

明尼蘇達大學的發展心理學家Norman Garmezy在研究生涯中,認識了幾千名兒童。

其中某9歲男孩,有一個酗酒的母親和一個缺席的父親。

每天,他只帶著兩片麵包到學校。因為他家裡沒有其他食物。

即便如此,Garmezy說,這個男孩還不想讓別人憐憫他。」每一天,他都帶著微笑。」

麵包男孩的修復能力不是個例。

1989年,發展心理學家Emmy Werner發表了一項為期32年的研究結果。

她在夏威夷跟蹤了688個孩子。

從他們出生到30歲,她監測他們是否遇到過任何壓力:貧困,家庭問題等等。

最後得出:修復能力強的孩子,自主獨立,會尋求新的經歷,有「積極的社會傾向」。

他們認為,自己能達到的成就,都是由自己決定的,而不受環境影響。

這種修復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隨著後天的行動產生的。

《少有人走的路》的作者Scott Peck曾說:

「之所以你會活成現在的模樣,並非你見到了什麼,經歷了什麼,而恰恰是你給那段經歷賦予了什麼意義,填充了什麼色彩。」

扮演一個弱小的無助者,或許能博得同情,但對生活並不能帶來改變。

相反,開始為自己的生活負責,做個擔當者,也許改變隨之到來。

給文章點個贊吧,很多人被生活裹挾著走,但其實你可以主動掌控生活。


推薦閱讀:

TAG:婚姻 | 愛情 | 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