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放煙花慶祝兒子考7分:這一點,比孩子的成績更重要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拿出足夠的耐心,去慢慢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並讚賞鼓勵他的每一次的微小進步......
近日,一位寬心老爸放煙花「慶祝」兒子考了7分的視頻走紅網路,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孩子的父親說,自己11歲的兒子經常考零分,這次考7分很不容易,為了激勵他,買了1000多元的煙花來燃放。
令這位父親更為欣慰的是,經過這次正向激勵,兒子已經可以考到57分了。
這段視頻就像一股小清流,看完,讓人心裡暖暖的。
網友紛紛點贊留言說:
「這才是教育下一代,鼓勵永遠比批評來的有效。」
「這位爸爸的做法很好,哪怕孩子有一丁點兒進步,都是值得鼓勵的。」
也有網友調侃說:
「考7分我爸只會用皮帶激勵我。」
「要是我考7分,我爸媽會把我綁在煙花上一塊上天。」
說實話,作為一名孩子家長,真的應該向這位爸爸多多學習。
從零分到7分,這個跨越在很多人眼裡,不算什麼,但在爸爸眼裡,卻是看到了孩子的進步。
有多少家長,因為孩子差1分沒有考100分,而責怪他粗心大意,卻否定了那99分的努力。
孩子是一朵慢慢開放的花,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拿出足夠的耐心,去慢慢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並欣然接納他每一次的微小進步,去讚賞和鼓勵他。
1孩子的努力比成績重要
前陣子,我和女兒之間發生了點不愉快。
期中考試中,女兒數學只考了93分。我指著卷子上那道她因為馬虎而漏掉沒做的題目,厲聲責備她:「心思都用在哪裡去了,那麼明顯一道題,怎麼能看不見?」
女兒眼淚汪汪地看著我,委屈地說:「媽媽,在你眼裡,是不是分數才是你的孩子?你只愛它,不愛我。」
我怔住了,心好像被什麼重擊了一下,很痛。
我問自己,為什麼孩子這樣看我?在孩子眼裡,我竟然是這樣「勢利眼」,只愛成績,不愛她?
不知何時起,我開始焦慮孩子的成績。只要她的成績稍微有點下降,我不是責備她馬虎,就是說她笨,卻從來沒有體會過她學習的辛苦,也沒有肯定過她背後的努力。
我們對孩子的愛應該是無條件的,而不是加了附加條款的。真愛孩子的父母都懂得,要看得見孩子的努力。
此前,看過一個這樣的新加坡暖心教育短片。
短片中的媽媽是個二胎媽媽,大兒子學習非常優秀,小兒子的成績卻總是不盡人意。
在一次晚飯中,她問兩個孩子的期中考試成績。坐在一邊的小兒子,聽完哥哥的成績彙報,很是局促地看著自己60分的成績單,不知如何是好。
看著小兒子的成績單,媽媽欲言又止,她突然想起某天深夜,孩子困到不行,扔在用功做作業的情景。
媽媽迅速調整自己的情緒,微笑著對坐立不安的小兒子說:「你做得很棒。」
孩子聽到媽媽的鼓勵,臉上立刻浮現出了輕鬆的笑意。
接受孩子的努力,比接受孩子的成績要難很多。
視頻中的媽媽太贊了,她的做法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面對孩子的成績,請忽略孩子那一分的失誤,去擁抱你的孩子,肯定他另外99分的努力。
2懂得惜福,接受孩子的平凡
作家劉繼榮講過一個有關「23號」的故事。
她說,自己女兒班上有50個人,每次考試,女兒都是23名,同學都管她叫「23號」。
她和老公也很是發愁,因為每次聚會的時候,別人家的「小超人」都讓人讚不絕口,而自己的孩子卻表現平平,沒有什麼可以炫耀的。
為提高女兒的成績,他們想過很多辦法,請家教,報輔導班,買各種各樣的資料。結果,一圈下來,不但把孩子折騰病了,成績也沒有什麼提高,期末考試孩子還是雷打不動考了23名。
然而,老師的一個電話,卻讓她對女兒有了新的認識。老師說,有件奇怪的事情要告訴她,這是自己從教30年第一次遇見這種事。
女兒竟然是全班同學最欣賞的人,而且,同學們給出的理由很多:熱心助人,守信用,不愛生氣,好相處等等,寫得最多的是,樂觀幽默。班主任還說,很多同學建議,由她來擔任班長。
那一刻,她才明白,成績不是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
成績一般,但為人實在、好人緣、樂觀幽默,也是一種優秀,同樣值得驕傲。
曾經有位校長說,「沒有資質的孩子是用來報恩的」。
作為家長,一定要懂得惜福,接納孩子的不完美,允許他們做個平凡的孩子。
「這世間有多少人,年少時渴望成為英雄,最終卻成了煙火紅塵里的平凡人。如果健康,如果快樂,如果沒有違背自己的心意,我們的孩子,又何妨做一個善良的普通人。」
坐在路邊鼓掌的孩子同樣值得驕傲,因為,他們活成了自己的英雄。
3用正面強化去激發孩子的潛能
在綜藝節目《少年說2》,初二女生曾心蕾說,在父母那個年代,放假就意味著休息、玩、睡懶覺。而到了他們這個年代,放假則意味著上不完的補習班。
她把上補習班的人分為了三類:成績特別差的,成績特別好的,跟風上課的。
而她則屬於在媽媽的強迫下,跟風上課的那一類人。
她向媽媽喊話說:「既然你都認為我是最棒的,為什麼不相信我,沒有補習班也一樣做好呢?」
心蕾的話,讓人心裡一顫。
而主持人陳銘接下來的話,更是說出了一個扎心真相。
他說:很多時候,孩子並不是反對上補習班,他們之所以不開心,只是不喜歡被強迫去干某事。
如果孩子一開始在這門學科當中,一直是挫敗感,做一題錯一題,五題之後他就沒興趣了。而只有孩子自主地發現這門課的驕傲點,他才能有興趣去找下一個驕傲點。
幫孩子發現興趣點,刺激他的內在驅動力,把他的自主意識調動起來,孩子才會真真正正愛上學習。
「興趣就是些微成就感的累計。」
陳銘的這句話,我深以為然。
蘇格拉底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
孩子就像一顆沉睡的火種,需要父母用全然的愛去點燃!
美國心理學家Edward Deci建議,想要刺激孩子的「內在驅動力」,就是讓孩子覺得「我能做到」。
發現孩子身上些微的進步,去鼓勵他,讚賞他,給足他們足夠的精神食糧。讓孩子意識到「我能行」「我可以」,才能激發出他的無限潛能。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南風效應」: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吹出了刺骨的冷風,行人因為害怕寒冷,所以裹緊了大衣;而南風吹出了柔和的微風,行人覺得很溫暖,便解開了大衣。
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遠不止成績這一點。
願每位父母都能帶著一雙尋找「閃光點」的眼睛看孩子,發現他的與眾不同。然後用春風化雨般的溫柔,幫孩子開啟一扇通往智慧的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