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聽過「牛肉」,但知道它為什麼要萬元以上嗎?
對大多數茶人和岩茶愛好者而言。
三坑兩澗是神往已久的聖地。
他們雖然懂茶。
卻沒有親身體驗過那裡的山場小氣候。
心中難免存著這樣的疑問:
牛欄坑的肉桂(牛肉)為何受到如此追捧?
慧苑坑的老樅水仙到底好在哪裡?
坑澗茶為什麼在岩茶中獨佔鰲頭?
所以,這些人到武夷山來。
首先要去逛逛「三坑兩澗」。
作為「三坑」中最著名的一坑。
牛欄坑吸引的愛茶人自然也最多。
位於章棠澗與大坑口之間的牛欄坑。
是一條東北向西南方的幽谷。
由坑口的土石小路拾級而上。
兩側的崖壁表面布滿苔蘚。
叢叢肉桂茶樹生長其間。
形成大小不一的梯田。
順著坑的形態蜿蜒分布。
這些茶叢便是鼎鼎有名的「牛肉」。
細心的人可以發現。
牛欄坑的許多茶園中
只有零星分布的三兩顆老樅。
這些茶山大多有百年以上的歷史。為什麼在如此適宜的水土中。
茶樹的密度卻這般稀少呢?
原來過去牛欄坑並不產肉桂。
只長一種野生的「菜茶」。
茶山開墾之初,從茶種到培種的黃土。
都要從山外運來,可謂費盡周章。
而且當時的茶山多為官營。
不以獲利為目的,銷路並不廣闊。
可是,恰恰是這片「賠錢」的山場
所出產的岩茶,從品質到滋味卻格外地好。
品嘗過的人無不讚歎稱奇。
茶人們看中了這片山場的潛力。
排除萬難、嘔心瀝血守護每一片茶園。
經過幾代人上百年的努力。
最終成就了「牛肉」今日的地位。
那麼,為什麼「牛肉」名耀天下?
這與牛欄坑的山場小環境密不可分。
2016年4月27日的監測數據顯示:
牛欄坑中的日光照度只有13600ux。
平均氣溫27℃。
海拔236M,濕度83%。
經度117°58.12』。
緯度27°40.61』。
從數據資料可以看出。
牛欄坑是典型的日照弱,溫度低,濕度大。
這樣的山場氣候特徵是如何形成的?
又會對茶葉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由於夾在兩座山崖之間。
山體遮蔽了強光。
因此坑中受到的光照較少。
日平均光照更是只有4-6小時。
茶樹長在這樣的環境中。
葉片進行光合作用的強度很低。
茶樹中含有較多的葉綠素和氨基酸。
不僅會形成相對肥厚的葉片。
茶湯的滋味也更鮮爽、清潤而少苦澀。
峽谷兩側岩壁上緩緩流下的山泉水。
浸潤著坡谷山澗中的每一寸茶園。
谷中也有常年不斷流的小溪。
陸羽《茶經》中記載茶:「上者生爛石」。
牛欄坑的爛石特徵,是「三坑兩澗」中最為鮮明的。
爛石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
是茶樹生長所必須的元素。
水分和營養可以更好地被吸收。
而且爛石的熱容量小。
白天升溫和夜晚降溫都很快。
如此形成較大的晝夜溫差。
有利於茶樹獲取有機物。
正是這樣優質的山場小環境。
成全了「牛肉」頂級的品質。
說到山場,就不得不提這裡的山場主人。
是他們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
造就了牛欄坑肉桂的良好口碑。
80後的小A是牛欄坑某山場主人。
她的話在業界很有分量。
這兩年「牛肉」大火以後。
市場上真假難辨、良莠不齊的現象很嚴重。
對此,受過高等教育的小A認為:
應請專家制定出牛肉的評審準則。
通過市場規律來定價。
讓消費者用更公道的價格。
買到更好品質的「牛肉」。
如果你之前來過牛欄坑。
一定對滿坑滿谷的廣告牌印象深刻。
整個牛欄坑一年肉桂產量只有1500多斤。
許多茶商為了宣傳。
把自己的企業名稱、聯繫方式寫在木牌上。
牌子就插在牛欄坑中。
甚至許多在這裡根本沒有茶山的企業。
為了矇騙外地客戶或擴大知名度。
也在牛欄坑插塊牌子來「壯大門楣」。
大有「我承包了這片茶園」的既視感。
於是,坑中的廣告牌泛濫成災。
既影響美觀又容易誤導遊人。
為了整治這種亂象。
政府部門與武夷山市茶業同業公會聯合。
在今年8月完成了專項拆除行動。
現在,牛欄坑已經恢復了昔日容光。
以最美的姿態迎接著遊人。
可能是「牛肉」太出名了。
大多數人一提到牛欄坑只想到肉桂。
殊不知,牛欄坑牛尾的位置有一片水仙基地。
雖然數量不多,卻是一股清流般的存在。
我們應該為在這裡栽種水仙的主人點贊。
因為他們為牛欄坑小山場的
多品種茶葉生態創造了可能。
也讓人們有機會去嘗試。
牛欄坑水仙的滋味是如何香醇。
順著坑中曲折的山路上上下下。
最後來到的是一片號稱「牛菜」的地方。
它位於牛欄坑與天心永樂禪寺的銜接處。
這裡是一片寸土寸金之地。
清風徐來,澗谷流香。
肉桂,只有長在牛欄坑。
才不辜負這茶與山的緣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