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人,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你是否因為不甘「平庸」而顯得不合群。
在旁人還在熟睡的時你去自習室看專業書;在周圍的人渾渾噩噩時你決心考研;在很多人逃課的時你堅持上課聽講;在室友聊八卦偷懶時你忙著熬夜複習背書。
……
可是這樣的你,也會覺得有點孤寂,不被世人理解。
其實這樣的心情往往更容易感同身受,叔本華說過:人,要麼庸俗,要麼孤獨。
在大學裡遇到過很多人,一個人去上課、一個人去圖書館、一個人在樓頂練口語;宿舍其他人整天不上課,睡覺、玩遊戲還會譏笑你有病。你也許會動搖,會懷疑自己,但是不甘平庸註定會有點「不食人間煙火」成為另類。
相反如果身邊暫時沒有志同道合的同伴,就提升自我獨自前行遇見更好的人,為理想拋棄身邊平庸的人又何妨?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中提到:我們全都需要有人注視我們。根據我們生活所追求的不同的目光類型,可以將我們分成四類。
第一類:追求那種被無數不知名的人注視的目光,換句話說,就是公眾的目光。
第二類:那種離開了眾多雙熟悉的眼睛注視的目光就活不下去的人。
第三類:必須活在所愛之人的目光下,他們的情況與第一類人同樣危險。一旦所愛的
人閉上的眼睛,其生命的殿堂也將陷入黑暗之中。
第四類:也是最少見的一類,他們生活在純屬想像、不在身邊的人的目光下,這類的
人是夢想家。
如果活在世俗的眼光里,會迷失自我,活成別人期望的樣子,生命陷入黑暗中。我們往往想成為第四類人,生活中不缺乏追夢人,少的是實幹的夢想家。他們有強大的內心,衝過世俗的障礙,坦然接受孤獨,不被外界的觀點束縛,不花費過多精力去擔憂。
在廈門的鬧市中安靜的隱藏著一家安靜的「晨光」舊書店。從各處收集的舊書都有著綿長的回憶和久遠的歷史。在電子書隨處可即,紙質書滯銷的今天,這家小店以微弱的力量,延續著精神文化遺產。而店老闆放棄外企的機會一直堅守著,背後是非凡的氣度和強大的勇氣。
看到一個女孩的故事。20歲,獨自一人去印度當國際志願者,去當地NGO教中文和舞蹈。業餘組織線下讀書會,辦自己的旅行主題分享會,24歲,已走完16個國家。在最美的年紀,她獨自行走穿梭於泰國,西藏,台灣,歐洲,日本各個國家,一邊做著公益事業一邊看風景。
在紐約有一位94歲老太太Iris Apfel,當她以各種各種奇異裝束、大膽色彩受到世人追捧的時候,她總是爽朗一笑,淡然表示「我過去的70年就是這個樣子的」。94歲的Iris自信依舊,在她身上充滿陽光活力。網上一些人對此嗤之以鼻,Iris都不以為然:這輩子最不需要在意的事就是「別人怎麼說你」。
總是有很多人在外界嘈雜的聲音中,依然能活出自我,堅持自己的立場。
你與眾不同之處在於:許多人內心太過浮躁,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常常擔憂抱怨;而擔憂抱怨背後是你不夠自信,更是懶惰,懦弱,缺乏決心的借口。他們不會意識到,嘲諷與打擊能讓我們正視自己的優勢與不足,更好的腳踏實地,亦是一種寶貴的疼痛財富。
楊熹文在《你應該努力去實現,那個正在被嘲笑的夢想》一文中提到,在一個庸碌的集體中,成為有夢想的異類,是一件十分需要勇氣的事。所以你不必害怕,要讓自己強大起來,現在的嘲笑諷刺都是因為你還太弱,能遏制惡語中傷的恰是行動,事實勝於雄辯。
當你圓夢的那一刻,證明自己之後,嘲笑的聲音自然會退去。反對的聲音和異類的標籤促使我們成長,更好的進步。詩仙李白不也有:「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洒脫的真性情,生命中最難能可貴的是活出自我,活得豁達,達到一種忘我的境界。
五月天在《倔強》里唱:「我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前進的道路也許註定是坎坷的,只願在同樣的心境里,你能放下顧慮擔憂,將此刻心中的觸動化作行動。一個成功者的心態是能正視自己,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考驗;有足夠的信心,即使沒有人理解能堅信自己一定會成功,不刻意迎合、不隨波逐流。
劉同說過:「太多人輸在不像自己,而你勝在不像別人。」有時候「與眾不同」,是「另闢蹊徑」的創新,更是堅守獨一無二的品質。
所以繼續相信著:我們終會開闢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希望你能不甘平庸更無懼前行;希望你「堅持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希望你遭遇質疑諷刺後,仍然保持義無反顧、寵辱不驚的氣度;希望你不再被外界判斷影響,只詢問內心是否充實,默默前行,沉穩而篤定!
zdm萌
下面的內容有興趣的話可以當作科普知識看看(豆瓣和貼吧里找的)
1.叔本華在《人生的智慧》一書中寫道的 「人,要麼庸俗,要麼孤獨。」這句話的原文是:
同樣,耶穌說:「愚人的生活比死亡更糟糕。」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大致而言,一個人對人交往的喜好程度,跟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貧乏成正比。人們在這個世界上要麼選擇獨處,要麼選擇庸俗,除此以外再沒有別的選擇了。
2.《人生的智慧》 中對此結論的解釋
獲取幸福的錯誤方法莫過於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原因就在於我們企圖把悲慘的人生變成接連不斷的快感、歡樂和享受。這樣,幻滅感就會接踵而至;與這種生活必然伴隨而至的還有人與人的相互撒謊和哄騙。
首先,生活在社交人群當中必然要求人們相互遷就和忍讓;因此,人們聚會的場面越大,就越容易變得枯燥乏味。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誰要是不熱愛獨處,那他也就是不熱愛自由,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是自由的。拘謹、掣肘不可避免地伴隨著社交聚會。
社交聚會要求人們做出犧牲,而一個人越具備獨特的個性,那他就越難做出這樣的犧牲。因此,一個人逃避、忍受抑或喜愛獨處是和這一個人自身具備的價值恰成比例。因為在獨處的時候,一個可憐蟲就會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憐之處,而一個具有豐富思想的人只會感覺到自己豐富的思想。一言以蔽之:一個人只會感覺到自己的自身。進一步而言,一個人在大自然的級別中所處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獨,這是根本的,同時也是必然的。如果一個人身體的孤獨和精神的孤獨互相對應,那反倒對他大有好處。否則,跟與己不同的人進行頻繁的交往會擾亂心神,並被奪走自我,而對此損失他並不會得到任何補償。大自然在人與人之間的道德和智力方面定下了巨大差別,但社會對這些差別視而不見,對每個人都一視同仁。更有甚者,社會地位和等級所造成的人為的差別取代了大自然定下的差別,前者通常和後者背道而馳。受到大自然薄待的人受益於社會生活的這種安排而獲得了良好的位置,而為數不多得到了大自然青睞的人,位置卻被貶低了。因此,後一種人總是逃避社交聚會。而每個社交聚會一旦變得人多勢眾,平庸就會把持統治的地位。社交聚會之所以會對才智卓越之士造成傷害,就是因為每一個人都獲得了平等的權利,而這又導致人們對任何事情都提出了同等的權利和要求,儘管他們的才具參差不一。接下來的結果就是:人們都要求別人承認他們對社會作出了同等的成績和貢獻。所謂的上流社會承認一個人在其他方面的優勢,卻唯獨不肯承認一個人在精神思想方面的優勢;他們甚至抵制這方面的優勢。社會約束我們對愚蠢、呆笨和反常表現出沒完沒了的耐性,但具有優越個性的人卻必須請求別人對自己的原諒;或者,他必須把自己的優越之處掩藏起來,因為優越突出的精神思想的存在,本身就構成了對他人的損害,儘管它完全無意這樣做。因此,所謂「上流」的社交聚會,其劣處不僅在於它把那些我們不可能稱道和喜愛的人提供給我們,同時,還不允許我們以自己的天性方式呈現本色;相反,它強迫我們為了迎合別人而扭曲、萎縮自己。具有深度的交談和充滿思想的話語只能屬於由思想豐富的人所組成的聚會。在泛泛和平庸的社交聚會中,人們對充滿思想見識的談話絕對深惡痛絕。所以,在這種社交場合要取悅他人,就絕對有必要把自己變得平庸和狹窄。因此,我們為達到與他人相像、投契的目的就只能拒絕大部分的自我。當然,為此代價,我們獲得了他人的好感。但一個人越有價值,那他就越會發現自己這樣做實在是得不償失,這根本就是一樁賠本的買賣。人們通常都是無力還債的;他們把無聊、煩惱、不快和否定自我強加給我們,但對此卻無法作出補償。絕大部分的社交聚會都是這樣的實質。放棄這種社交聚會以換回獨處,那我們就是做成了一樁精明的生意。另外,由於真正的、精神思想的優勢不會見容於社交聚會,並且也著實難得一見,為了代替它,人們就採用了一種虛假的、世俗常規的、建立在相當隨意的原則之上的東西作為某種優越的表現--它在高級的社交圈子裡傳統般地傳遞著,就像暗語一樣地可以隨時更改。這也就是人們名之為時尚或時髦的東西。但是,當這種優勢一旦和人的真正優勢互相碰撞,它就馬上顯示其弱點。並且,「當時髦進入時,常識也就引退了。」
大致說來,一個人只能與自己達致最完美的和諧,而不是與朋友或者配偶,因為人與人之間在個性和脾氣方面的差異肯定會帶來某些不相協調,哪怕這些不協調只是相當輕微。因此,完全、真正的內心平和和感覺寧靜--這是在這塵世間僅次於健康的至高無上的恩物--也只有在一個人孤身獨處的時候才可覓到;而要長期保持這一心境,則只有深居簡出才行。
這樣,如果一個人自身既偉大又豐富,那麼,這個人就能享受到在這一貧乏的世上所能尋覓得到的最快活的狀況。確實,我們可以這樣說:友誼、愛情和榮譽緊緊地把人們聯結在一起,但歸根到底人只能老老實實地寄望於自己,頂多寄望於他們的孩子。由於客觀或者主觀的條件,一個人越不需要跟人們打交道,那麼,他的處境也就越好。孤獨的壞處就算不是一下子就被我們感覺得到,也可以讓人一目了然;相比之下,社交生活的壞處卻深藏不露:消遣、閑聊和其他與人交往的樂趣掩藏著巨大的,通常是難以彌補的禍害。青年人首要學習的一課,就是承受孤獨,因為孤獨是幸福、安樂的源泉。據此可知,只有那些依靠自己,能從一切事物當中體會到自身的人才是處境最妙的人。所以,西塞羅說過,「一個完全依靠自己,一切稱得上屬於他的東西都存在於他的自身的人是不可能不幸福的。」
推薦閱讀:
TAG:要麼孤獨,要麼庸俗(書籍) | 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