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音樂的人都應聽聽李健的這篇演講】

選自李健15年在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演講

文稍長,請大家耐心看完

謝謝可愛的同學們。來之前我突然間想到了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一篇文章《我不是來演講的》,可能也能夠說明我今天站在這裡的一個意圖。我的確不是來演講的,我是來看看同學們的。作為一個演講者我是一個門外漢,在電視里,廣播里,飛機場里有很多演講非常好的人,我僅僅是一個願意跟同學們分享個人經驗的人而已。

今天這樣一個時代裡面,專註在我看來越來越難了,但今天我發現你們都很專註,你們都在專註的看著我。我曾經讀過熊培雲老師的一句詩,「地鐵里到處都是向手機低頭的人」。很多朋友也都抱怨我,李健為什麼沒有微信,電話也打不通,電話就變成呼機,只能發簡訊。我的確是有意而為之,因為我的手機也沒那麼智能,沒有微信,也不能上網。並不是我買不起什麼蘋果,買不起智能手機。我只不過覺得我受干擾的機會越來越多了,電話總有人找我,我有段時間兩三個小時才會看一次電話,開始有人抱怨我回電話、回簡訊很慢,但沒關係,時間長了別人就習慣你這樣了,可以任性一點兒。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一些做音樂的人,包括一些創作者,有名的作家,我跟他們聊天的時候,手機和iPad都是一個最大的干擾。他們已經形成一種習慣,不斷地看各種信息,看朋友們吃什麼,朋友們自拍又拍什麼照片了,看見誰了。其實這些信息理論上來講對我們沒有太多的用途。我們一直說,需要的是知識,需要的是智慧。專註其實說起來很容易,但做起來非常難。你要摒掉一些面子,可能會得罪一些朋友。

我曾經在義大利遇見過一位做鞋的老人,但很遺憾今年去發現他已經去世了,他幾十年專註做鞋,穿他的鞋根本不用墊創口貼這樣的東西,也不會磨腳,他看你的腳就知道穿什麼樣的鞋,什麼樣的尺寸。在我看來這樣的人其實是真正的藝術家,我越來越羨慕和敬佩那些手藝人。因為在我看來真正的藝術,音樂也好文學也好,其實理論上應該是一個手藝人,只不過今天我們太多人去空談藝術觀念,空談一些理想。

音樂界也是這樣,很多人特別擅於寫一些宏大的主題,寫一些自己深處的不一樣的想法,但是很難實施,因為沒有技術,技術層面的難題是任何時代都無法逾越的。無論到什麼時候,我只能熟悉我這一行,曾經我也熟悉在座各位學電子的同學學的這些東西,只不過我這個手藝學的不太好,其實就是不夠專註,也不夠熱愛。我大學學電子,我最害怕的就是做實驗。因為準備實驗得花幾個小時,做實驗需要四五個小時,寫實驗報告還得寫幾個小時,一學期應該有二十個左右這樣的實驗,非常痛苦。所以我後來動手能力很差,我記得有一年做FPGA,做的我亂七八糟。

大學時候,我現在想想,做的不夠好還是因為不夠熱愛。我同學裡面有很多很專註的,他的成績可能不算太好,但他的硬體能力非常強。考試就馬馬虎虎,但是他專註於做這些硬體,畢業的時候就已經很驚人了,這樣的人很值得敬佩。我大學裡有一個同班同學,學習非常好,涉獵很廣,也願意唱歌,跳交誼舞,還喜歡健美操,能彈吉他能吹口哨,學習也不錯,戀愛談的也好。但恰恰是這樣一個非常風雲的人物,後來成績平平,我想還是因為不夠專註。很多時候這樣的人更適合做領導,在此沒有貶低的意味。

其實一個人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我們常常會誇大經歷的作用,覺得一個人很年輕,未來很漫長,有很多可能,但恰恰不是。一個人能夠掌握真正技能的機會是非常少的,能學會一兩樣就已經很不錯了。所以我覺得在這樣一個紛繁的時代裡面,其實應該捨棄很多東西。

如果你所熱愛的東西成為你的職業,當然很幸運。但你的愛好也可能不會成為你的職業,縱使你有天賦,你很專註其中,也不可能給你帶來經濟上的利益,但它會給你帶來最深層次的快樂,這種快樂可能只有你自己知道。專註就是一個只有你才能體會的一種幸福,別人無法體會。

專業系統零基礎學唱歌QQ/微信:2984767818

比方說彈琴,彈琴確實很苦,但是真正體會到快樂的只有彈琴者本人,那個快樂是巨大無比的,但它的確需要專註。彈過琴的人都知道,三四天不彈,可能就會打一個七八折,手的能力會弱很多,你可能都沒有信心去上台表演。所以很多事情就需要專註,專註是一件很難很難的事情,有時會讓人厭倦。音樂也是這樣,彈琴也好創作也好,會有倦怠期,這個時候還是應該遠離一下、跳離一下、逃離一下。

那很多人會問我,專註力怎麼訓練?我個人的體會就是要完全進入一種強迫訓練。比方說你看書或者做一件事的時候,就應該關掉手機這些東西,然後全神貫注的做。設定一個時間,不要停止,一定等到時間夠了才能結束,這是一個方法。這個方法短期內一點效果都沒有,真的,時間長了更沒效果,我說的是事實。但是堅持久了,突然間就會有效果了。在堅持得足夠久之前你有一段時間會非常厭倦這件事情,同學們可以試一下,如果你有一個愛好,或者特別心儀的一個事情,你可以這樣培養,培養幾年,這個專註力才屬於你。

真正專註的時候是忘我的,我想起來小時候老師老愛講,什麼做實驗把懷錶放進鍋里啊,這就是專註的一個極致表現。真正專註的時候你可能耳朵只能夠聽到你希望聽到的,你的聽覺會關閉,我做不到這個。當有一天你的聽覺有意識的關閉、封閉外界的干擾,只專註於某種聲音的時候,那個可能是最高境界。我現在眼睛還可以,但是聽覺還做不到,那還需要練習。我跟幾位作家朋友聊天時候說,這種專註訓練在取得成就之後非常的凸顯,有的作家到了50歲左右還能繼續從事創作。作家也是人,即使那些獲得諾貝爾獎的偉大作家也一樣,也容易受到很多干擾,越偉大越受干擾,他會看到外界的評論。好的專註力會排除這些不必要的干擾,有些作家到一定階段之後還能保持創作力,其實這就是專註力的一種訓練。同學們可以試一試,日後如果有成效的話,可能會跟今天有一點點關係。這就是我作為一個堅持專註一兩件事情得到一點的體會。

其實很多道理講起來很容易,講好聽了也不難,寫點稿兒,名人名言引用幾句,再加上幾個笑話似乎就是一個精彩的演講。但這種演講,這種心靈雞湯似的今天這時代太多了,毫無意義。我總在批評那些心靈雞湯們,但是他們中的很多人恰恰都是我的朋友,所以我非常的狡猾從來不點他們名字。

我還想強調幾句就是,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要過高的估計自己,能夠專註成功一兩件事情,就已經很難很難了。不要老跳槽,我身邊不停的換工作的人太多了,但我鼓勵在同一領域裡面可以換來換去,這樣工資會高一點。我的一些身邊的朋友,總在換名片,今天是這個明天是那個,這個其實最不可取的。我畢業了有17年了,老換名片的人恰恰常常碌碌無為,和當初自己的目標越來越遠。恰恰是那些在同一行業的人,反而時間長了所做的成績才突然顯現。

專註於一種事情,可能會意味著不改變,比方說專註於某種音樂,會有很多人詬病你的音樂是同一種風格的,甚至有的人說怎麼都像一首歌,其實這並不要緊。很多偉大的作曲家,他們也都像一首歌。比方說巴赫,巴洛克時期的作曲家,離現在有400多年,即使沒聽過的人也都知道這是一個偉大得不能再偉大的作曲家。但你聽他的音樂,大部分人聽了都會覺得是一種音樂風格,只有真正從事古典音樂的人才能夠聽出裡面細微的變化。巴赫的音樂就是這樣,改一個音一聽就很明顯,都會很難聽。其實音樂這種內部的變化是作曲家本身追求的,就跟當年施特勞斯寫圓舞曲一樣,當時有點像我們今天網路歌曲,很多人詬病他太優美了不夠深邃,不夠深刻,但是施特勞斯就堅持這樣一種音樂,專註於此,現在大家都知道每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上演奏最多的就是他們作品。

專註某件事時一定會受到非議,很多時候還靠自己給自己培養一種堅韌的信心。來自外界的幫助基本很少,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靠自己,聽從自己內心的呼喚,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當然了很多人內心沒有聲音,聽不到。如果說這十幾年我取得了一點點成就的話,可能真跟專註有關係。專註來自於任性,偶爾來自於抗爭,但最終來自於自我的認可。真正的專註是心裡逐漸成長起來的自信,是一種抵抗外界干擾的強厚的抵擋,只有堅持十幾年以上的人才會真正體會到專註帶給你的保護。

我希望朋友們專註於一兩件事情,這一兩件事情不一定是最流行的行業,不一定是最看似光彩的,但是專註久了,就會帶來巨大的快樂。專註於專註力的培養,也特別重要,那會讓你們特彆強大。我相信今天的人所受到的誘惑、影響,遠遠高於任何一個時代,但靠自己努力而成功的機會也遠遠高於任何一個時代。我希望在座的朋友十年以內,盡量從事本專業。

在我看來真正有發展的人是有技術的人,空談的人無論在各個領域裡面,僅僅是一時的流行,真正需要的還是那些手藝人,有技術的人,音樂界也好,科技,我覺得這樣的人才會更堅強,更長久,謝謝朋友們。

(贊是一種鼓勵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謝謝你)

推薦閱讀:

TAG:音樂 | 唱歌 | 李健(歌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