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乖的人,生活也許會出問題

在說話題之前,我先說一段故事。

那是我上初中的時候。

上學期間我不是一個乖孩子,很調皮,經常惹老師生氣,上課不好好聽,也愛跟老師唱對台戲。

一怒之下,老師把我調到了最後一排,和班上成績最差的那幾個學生混在一起。

我這人向來隨性,也不怕這樣的舉動會有不舒適的地方。

班上有一個很要好的朋友跟我說,老王,你就不要跟這些成績差的同學混在一起了,這對你不好,學習重要。

對於國內這種應試教育的模式,我向來討厭,朋友的話我是不愛聽,依舊我行我素。

上課玩GBA,看漫畫,整個初中三年,我基本上都是這麼過的。

即便如此,我成績依舊很好,一直排在班上的前十名,在60多名同學裡面還屬中上乘。

不知道咋回事,也許是我這種天生懶散、不爭第一的態度惹得一些人很反感我,班上經常考第一名的那個女生,看我特別不順眼。

每次我在後面上課偷偷玩遊戲時,她都會憤怒地回過頭來望著我,賴著班長的名義,對我施下馬威。

我特別清楚地記得,下課後她來到我面前,對我說這麼一句話:

「你這爛貨,整天跟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自甘墮落,跟我相比,你差遠了。二十年後,你一定不得好死。」

我翻譯這句話是正常語氣,用方言的口氣描述出來,不知道比這個還要難聽多少倍,各種粗言穢語。

成績差的同學就沒有尊嚴了嗎?

我咽不下這口氣,上去跟她理論。

沒想到她的做法更絕,直接跑到後排座位,把我們幾個差生的書包直接拎了出來,直接從3樓朝1樓扔了下去,還叫我們滾。

我身旁的那個同學想上去揍她,被我勸阻了。

我對他說,這樣的班長,算了吧。成績好就能作威作福,我們乾脆下去,把書包拿回來,直接逃課罷了。

10多年後,當我們再次在同學會上相聚時,我那幾個哥們都還記得此事,說到這事就哈哈大笑,說我真不是抬舉,也說我「異類」,成績那麼好,還經常跟成績不好的同學混在一起,整天吃喝玩樂。

聽完我也哈哈大笑,好幾秒鐘都直不起腰。

「因為,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嘛!」

上高中以後,我的性格稍微收斂了一些,也不再這麼調皮,頂多只是逃逃課,老師講的不愛聽的就不去學校。

打打撞球、玩玩遊戲。

到了大學,不知道咋回事,腦子抽風,竟變得安靜許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周圍朋友做的一些事情,我都沒有過多參與,更多還是「自娛自樂」,想幹什麼就做什麼。

日子過得仍很隨性。

大學畢業以後,看著同學們一個個去考司法考試,去當律師或者檢察官,我呢,卻為了心理諮詢師資格證書不斷奔波。

期間出了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找培訓學校的時候誤入傳銷機構,被迫現場挑探戈舞,說是新人入伙的見面禮,為了儘快脫身,跳了一段令人不堪回首的舞蹈,借口上廁所之際跑掉了;

辭職出來沒有工作,窮得叮噹響,每天身上帶的錢也不多,有時候吃東西也就兩個饅頭和一瓶礦泉水就夠自己的生活,在KFC的時候還被人誤認為是乞丐。

就為了說要做心理諮詢師,期間遭受了無數折磨。

好在後面總算報了名,開始能夠一心一意地讀書,結果發現二級證書不能考,要從三級開始,而且要過三年以後考二級才行。

沒辦法,只好忍受這份孤獨,堅守下去。

後面托關係找了份體面的工作,白天上班,晚上學習,下班後就跑到圖書館或者書店,不停K書,考試期間每天看書至少五六個小時。

周末放棄了娛樂,天天看書和刷題。

如今回想起來,這三年的時間都不知道是怎麼過的。放棄了原先還算不錯的工作收入,拒絕了許多高薪崗位的利誘,如果沒有成功,未來會怎麼辦?

回到開頭的那段故事,接著那幾個哥們的感慨。

閑聊幾句以後,聊到原來初中班長的話題,本來我是沒什麼太上心的,結果我一個好友說了這麼一句,她的腿被丈夫打斷了,現在在醫院躺著,我半天沒說出一句話。

心裏面還是有些難過。

「怎麼了?怎麼被丈夫打斷腿了?」

「還不是報應唄,誰叫她的那個性子這麼凶,又軟弱,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當年我們上學,老王,你還記得不?她是怎樣的一個學生?就是個聽屁蟲。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成績好都是事先把老師布置得題目全背下來的,考試遇到重複的題目就直接寫答案,拿高分。你說這樣的學生,是不是傻?」

「到頭來,還罵我們學習不好。這下被丈夫打斷了腿住院,想必還是這種逆來順受的性格造成的。別人說一她決不說二,而且還自以為是,這種性格誰受得了?」

聽完這番言論,我覺得挺唏噓的。

接著又聽了同學說的一些情況,班長自從上了高中以後成績就特別不好,隨著學業難度提高,死記硬背的方式不行,原來的那種學習模式,也早就行不通了。

後來高考考得不是很好,考了個專科,後面出來工作幾年,也一直不順,換了六、七份工作,一直不穩定,每個月還是拿兩三千塊錢的工資。

結婚以後,經常遭受家庭暴力,還不願離婚。無論誰勸她,都死活不願離。

直至遇到了被打斷腿的悲劇發生。

似乎我們現在都能看到這樣的現象,太乖的人人生會很危險,無法在社會上立足,也很難自立。

相反,那些喜歡叛逆的人相反還過得自由舒坦一些。

在發展心理學中,有叛逆期的說法。

由於青少年正處於心理髮展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的監護。

他們反對成人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對任何事物都傾向於批判的態度,正是因為他們感到或擔心外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才產生了叛逆心理。從而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地位。

也就是說,「叛逆」的本質是「獨立」。

一個人擁有獨立的心態,證明其已有了自我方面的意識。出現叛逆的行為,並不是說這個人就是十惡不赦或者想法奇特,而是他已經有了自己的思維和想法。

就拿我來說,當時初中的時候我為什麼叛逆,是因為我厭倦了應試教育的模式,整天只知道做題刷試卷,毫無教育可言,學不到東西,因此覺得焦慮、煩躁,才有了叛逆的行為。

長大以後,對於現實和理想的衝突,毅然選擇自己想要的事物,也是出於對自我的確立,而當外界忽視自己的存在時,則會感覺憤怒。

叛逆本身不意味著所有的都是壞的,而是一個人合理面對事情,能夠果斷地做出自己想要的行為,而採取的有效措施。

但是現在很多國內的教育,都比較厭惡「叛逆」模式,大家都希望所有人聽話,能夠服從各方面的要求,要懂得顧全大局,甚至犧牲自己,成全別人。

實際上這樣的做法是讓一個人徹底失去了「自我與獨立」。

最好的成長是,「叛而不怵,逆而不急」,一個人叛逆有道,知道自己內心想要做什麼,又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只要是自我成長的方面,就可以有勇氣地去突破。

有時候,適當地叛逆是好的,我不認為所有的事情都要聽別人意見,而是要辯證地去看待,學會合理地去思考,以及正確地價值觀念。

不過在這裡也許會有人問,什麼才是合理地思考模式,和正確的觀念?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都會有自己的看法。我的看法是,不忘初心。

只要你堅持自己內心認同的,是你的夢想,你就去追求;甚至有時候你覺得這個夢想有點不太符合眾人的眼光及價值觀,這也無所謂。

沒有人能夠代替你的想法,凡事皆從自己內心出發。

以善人之心助人為樂,再以赤誠之心面對他人,無愧於心,我想這樣就足夠了。

推薦閱讀:

TAG:生活方式 | 生活態度 | 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