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不管努力與否,替老闆工作而變得富有的人少之又少!

冬天,年底,那些被「優化」、「末尾淘汰」掉的員工應該是分外的寒冷吧?

年底也不好找工作,過年又需要很大一筆開銷。

別人都在準備歡歡喜喜過大年了,而他們應該怎麼收拾心情和錢包回家應對家人?

是坦承自己被公司掃地出門了,讓家人跟著擔憂?還是裝作沒事人一樣強顏歡笑?

沒有人替他們著想。

這個社會就是這樣,每個人的心情都只能靠自己的心理建設去擺平,每個人的境況也只有自己搞得定。

大家都很忙的,每個人都有一肚子麻煩事,你找不到一個可以指責埋怨的人。比如決定辭退你的老闆。

老闆也有老闆的難處,他遇到的壓力、困境和麻煩絕對是比你要大,來自市場、投資人、公司運營和資金、關係等方方面面的問題,都只能是他自己扛住。

不到萬不得已,老闆是不願意辭退那些有工作能力、可以創造價值的員工的,每個老闆都知道人才難得,但為了保住核心的、更重要的部分,就不得不選擇放棄那些相對次要的部分。

誰都不容易。

世界從來不和你講公平,世間也沒有什麼公道和你講,一切都是形勢使然。

對那些失去工作的人來說,這種經歷也未嘗不是一種體驗和歷練,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以後的路究竟應該怎麼走。

什麼是做正確的事,什麼是正確的做事,這個問題必須搞明白。

你想要的是什麼?是通過工作去獲得財富積累,還是學習經驗?如果你的目標是要通過努力、勤奮的工作成為富豪,那麼這條路不是太容易走。

「我相信為自己勤奮會致富,但不相信努力為別人工作就一定成功。在我住進百萬富翁大街前,我就發現,在我身邊,很多窮人都是工作最努力的人。」

美國的億萬富翁洛克菲勒說,現實就是如此殘酷,不管僱員努力與否,替老闆工作而變得富有的人少之又少。替老闆工作所得的薪金,只能在合理預期的情況下讓僱員活下去,儘管僱員可能會賺到不少錢,但變得富有卻很難。

也許你會賺很多錢,但要想成為真正的富人卻很難。

比如隨著小米的成功上市,一部分雷軍早期的追隨者和員工都變成了百萬富翁、千萬富翁,但雷軍收到的一個紅包就是98.3億,而且還是「不知情」的情況下收到的。

可以說,就算是按照雷軍所說,「你若不是富貴出身,唯一的選擇就是忠誠勤奮。」,你對公司和老闆忠心耿耿,勤奮賣力幾十年,你賺到98.3億的概率仍然不會是太大。

為什麼?因為你從一開始選擇的路就決定了你的結果。

洛克菲勒說,我一直視「努力工作定會致富」為謊言,從不把為別人工作當作積累可觀財富和上策,相反,我非常篤信為自己工作才能富有。

當然,我不是在鼓勵你必須去創業,洛克菲勒的意思也不是讓你一開始必須去做老闆。

要知道,有些人就是不適合創業做老闆的,這兩年創業的好多失敗者都證明了他們更適合去加入一個集體去奮鬥,而不是獨自帶一支隊伍。

李嘉誠說,「你想過普通的生活,就會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過上最好的生活,就一定會遇上最強的傷害。這世界很公平,你想要最好,就一定會給你最痛。能闖過去,你就是贏家:闖不過去,那就乖乖退回去做個普通人吧。所謂成功,並不是看你有多聰明,而是看你能否笑著渡過難關。」

這就是現實。

那麼,對年輕人而言,最聰明的策略是什麼呢?

首先找個老闆去給他打工。

所以洛克菲勒在學校畢業後的計劃是,「要到一流的公司去,要成為一流的職員。因為一流的公司會給我一流的歷練,塑造我一流的能力,讓我長到一流的見識,還會讓我賺到一筆豐厚的薪金——那是開創我未來事業的資本,而這一切無疑是我通往成功之路的最堅實的基石。」

而華人首富李嘉誠當年也是從打工做業務員開始起家的。

就是馬雲,一開始也沒想過自己去創業啊,他想去杭州的五星級飯店工作,想去肯德基工作,都因為顏值問題慘遭拒絕。

洛克菲勒好像是更慘,找工作一連幾個星期都是被拒絕,有幾家公司他甚至是去了兩三次,但直到六個星期後洛克菲勒才最終找到一個決定僱傭他的人。

那一天,被洛克菲勒視為自己的「重生日」。

「人在功能上就像是一部腳踏車,除非你向上、向前朝著目標移動,否則你就會搖晃跌倒。」

勇往向前的洛克菲勒先生在工作三年後,他帶著超越常人的能力與自信開啟了自己的創業之路,開始了為自己工作的歷史。

「在大公司做事,能讓我以大公司的方式思考問題,這點很重要。」

說句題外話,共享單車ofo之所以一路走的跌跌撞撞,也未嘗不是與戴威沒有經受過大公司的職業訓練有關係。

組織架構,財務規範,人員管理,工作流程,市場運作,業務銷售等等一整套商業的經驗,這些都是經過無數前輩歷年來一點點摸索、積累出來的教訓,絕不可能是無師自通。

就是牛如馬雲,也是從老師、翻譯社到中國黃頁、外經貿,一路經受了許多商業上的訓練才去創辦阿里巴巴的,而阿里巴巴一開始也是犯了很多的錯誤,付出了很多的代價。

所以,後來馬雲對年輕人的勸告是,如果你的人生目標是成就一番事業,特別是商業上的成就的話。

那麼,小公司更適合你,在大公司學到的是具體地怎麼處理一件事情,在小公司你能學到的是對一份事業的熱情和夢想!

你「在30歲之前,要找一個好的老闆,大公司都差不多,大公司的每個員工都是都是一顆螺絲釘,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可以了。而小公司的老闆,他會告訴你做事的方法和做人的原則。這其中你可以體驗到災難,苦難,錯誤,折磨和挫折。這樣鍛鍊出你的情商,智商可以晚上看書看到12點啃出來,情商一定是通過各種倒霉和挫折總結出來的。」

而如果經過幾年的職業訓練之後,你明白、確定了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必須是通過自己創業去實現的話,「30歲有了自己的智商和情商之後再選擇自己的創業方向,創業一定要組建一個團隊,一個人什做不了事情的。」

然後才是按照自己的方向去創業。

雖然是如此,可世上是沒有多少人願意去冒創業風險的,包括許多如今功成名就的企業家。

比如恆大的許家印,其創業就是被「逼上梁山」的。

話說當年的許首富在鋼廠幹了十年後,看到廣州風雲突涌,於是辭職去了廣州的一家房地產公司,在公司里他做的一個項目為公司貢獻了上億的利潤,但他的工資才幾千塊錢,於是想要找老闆加點工資,結果被老闆劈頭蓋臉地熊了一頓,「你以為你是賀歲,如果沒有公司這個平台,你能做這麼大的項目嗎!」

羞惱之下,許家印憤而辭職,然後中國房地產圈才有了恆大這個名字。

打工,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公司不是慈善機構,你創造價值必然是大於你所得的報酬,因為公司運營是有成本的,老闆也是要賺取利潤、剩餘價值的。

所以有人說,從投資的角度看,「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資」,人生最寶貴的是什麼?除了我們的青春,還有什麼更寶貴?!

但是呢,就是李嘉誠也是從打工開始的,打工與創業,關鍵還是在於你個人的志趣與能力,或者說,無論是打工還是創業,都不應該是委委屈屈的去做,做人還是做自己喜歡的事、開心最重要。

洛克菲勒說,「愚蠢的努力工作很可能在百般辛苦之後仍一無所獲,但是,如果將替老闆努力工作視為鑄就有朝一日為自己效勞的階梯,那無疑就是創造財富的開始。給自己當老闆的感覺真是棒極了,簡直無以言表。」

這全看各人的選擇。

實際上呢,創業是「為自己工作」,打工也是「為自己工作」。

因為都是在為自己負責,而且現在這個時代,集體主義,團結合作才是潮流,通過股權、期權等共同承擔責任、分享利益的形式,企業這種組織體也可以說走向了讓員工既打工也創業的階段。

人生沒有如果,只有選擇和選擇的結果。

就像李嘉誠所說的, 如果有機會從頭再來,我的命運會如何不同?人生充滿著很多「如果」,轉折點比比皆是,往往也不由我們控制。如果戰爭沒有摧毀我的童年,如果父親沒有在我童年時去世,如果我有機會繼續升學,我的一生將如何改寫?我對醫學知識如此熱誠,我會不會成為一個醫生?我對推理與新發現充滿興趣,我會不會成為一個科學家?

你的一生什麼樣,只能是用結果說話。

推薦閱讀:

TAG:上班 | 職場 | 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