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一個根本,家長要把握教育的主軸來引導孩子
教育有一個根本,家長要把握教育的主軸來引導孩子
要做好對孩子的教育,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世界觀。否則,我們在具體教育和選擇的時候,就會迷惑,究竟要選擇什麼呢?
什麼是正確的世界觀,就是指對我們這個世界的認識。這個世界可以分為有形的世界和無形的世界。有形世界可以指我們看得見的部分,什麼山、水、人、物,花、鳥、蟲、魚等;無形的世界可以指我們看不見的部分,比如微觀、磁場、暗物質、暗能量。或許我們對我們生活的有形世界和無形世界都沒有足夠的認識清楚,但是我們可以大致的清楚天地、自然、四季、炎熱這些基本規律有了認識,發現天地的運轉都是有規律的。就連一顆小小的植物從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都是有規律可循的。世界萬物都在遵循他們本有的規律在運轉,萬物都有其根本和細枝末節的。那麼,我們人自身有沒有根本規律呢?或許我們平常都看到總結了一些規律,但是都不怎麼根本,停留於表面而已。
在《大學》之中開篇就告訴我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什麼東西是大學,不是我們現在所上的大學學校,而是人生之中最大的學問,人最根本的學問,即使讀了各個有名的大學,但是如果沒有明白這個大學之道,也只能算是小學生。最大的學問的道路、方向是從明明德開始的。明德就是內心之中的光明的德性,明明德就是讓這個光明的德性明亮起來,在我們的身體里呈現出來,換句簡單的話,就是把明德落實到我們的言行之中,一言一行都是光明正大的,時時刻刻都保持著內心的光明。
在《中庸》之中,「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這也強調了,我們要時刻保持內心的光明,如果稍微偏離了,就沒有在正確的方向上面。這句話除了告訴我們人的根本是時時刻刻都不離開我們,還給予了我們一個判斷自己的行為是不是遵循大道而行的標準。這個標準也可以算是我們做人的標準,算是我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我們人身上什麼東西是不可須臾離的東西呢?是衣服嗎?不是。是錢財嗎?不是。是房子嗎?不是。……只要我們向外去尋找探索的東西,都是可以離開我們的。那什麼東西是不可離的呢?經過這個《中庸》對道的判斷標準後,我們發現很多東西都已經不是我們判斷的根本,錢很重要,但不是我們的根本;房子很重要,但不是我們的根本……
這些古聖先賢的經典已經非常明確地告訴我們人的根本是什麼。我們要學會與自己的內心相處,而我們的內心在我們心窩處。狗窩是狗居住的地方,雞窩是雞居住的地方,鼠窩是老鼠居住的地方……從這裡可以看出,我們祖先在取名的時候真的是非常周到,生怕我們忘記了心在什麼地方,專門告訴我們心窩這個名稱。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心窩就是心居住的地方,找到心的位置,我們還要明白心的作用。其實我們的心就是我們情緒的感覺器官。喜上心頭,心裡樂滋滋,心裡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心裡有如鹿撞,不安心,心不定,怒火攻心,……可以發現好多好多的詞語都在描述心上的感覺,而這些感覺都在描述我們的情緒,喜怒哀樂各種情緒都與我們的心有關。所以一有情緒,在心窩處必有動蕩起伏的感受。
古人也非常清楚這個地方的重要性,所以在《中庸》首章就明確告訴我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意思是說,喜怒哀樂情緒沒有發的時候,我們的內心就處於一種中的狀態,自然而然的平靜的感覺。當情緒發的時候,如果能做到中了情緒的節度,在情緒起來的同時,感受到內心的動蕩起伏、變化感受,與這些情緒的變化和平共處,這就是和的狀態。中的狀態,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就像我們的天氣,平常都是溫柔的居多。而和的狀態,是天下通達的狀態,天該下雨的下雨,下雪的下雪,也是自然而然的狀態。換句話說,我們可以有憤怒的情緒產生,但內心的狀態也是一種自然的發生狀態,我們的內心不會攀附上各種知見,不會因為個人的知見判斷而加強或者阻礙情緒在內心中引起的起伏變化。而是我們內心生起的起伏變化與我們的行為處於和平共處的狀態,情緒自然發生,行為該做一些為人為己好的行為,而不是傷害他人也傷害自己的情緒。
在家庭教育當中,我們一定要把握好這個內心的主軸,學會與我們的情緒和平共處,學會去引導孩子感受自己的情緒變化,學會去體會孩子在處理情緒時的方式和方法,這個的調整才是人最重要的根本所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