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冬天揍耐吃涮羊肉
天津人,冬天必吃的就是涮羊肉。
熱熱乎乎,踢了禿嚕,一口下去,寒意全無。
平心而論,要說正宗,天津的涮羊肉必是比不過北京。涮羊肉的起源傳說有兩種,一是元世祖忽必烈南征途中發明,另一說是光緒年由清宮流入民間,鹽打哪咸,醋打哪酸,甭管怎麼說,北京是涮羊肉的根兒,這是沒跑了。
務實的天津人不爭這虛名,他們只對如何把涮羊肉吃舒服了感興趣。
涮羊肉,天津人叫涮鍋子,銅鍋涮和電鍋涮是兩碼事。紫銅火鍋,中間燒上梨木炭,只有這樣才最能保證涮鍋里的水常開著,從頭吃到尾也不用加火,用筷子夾住羊肉別鬆手,在鍋內反覆翻滾,少時就熟。這一套流程下來,以後再用電鍋總覺得儀式感上差那麼點意思。
當然,吃火鍋也不是光吃個感覺,還是得看實實在在的內容。
現在的羊肉多是凍肉,一條小腿肚子那麼粗的凍肉,在機器上切片,這樣既容易成捲兒,看著也出數,但吃著不解恨,愣是啃了半拉燒餅才能落個飽兒。
所以涮羊肉,論講究必須吃手切。
手切羊肉怎麼叫好?
一是看「立盤」。下鍋之前盤子打斜,肉沒掉鍋里,就說明這肉乾,水分小。
二是看「盤凈」。掉點兒肉渣無可厚非,若有紅水就說明血沒處理乾淨,肉不鮮,而且這肉就不一定是手切的了。刀上掛著血水,肉能片的乾淨利落嗎?
三是看「湯清」。好肉涮出來的湯沒那麼多沫子,用不著一會兒一撇。
手切羊肉雖好,但也只是決定口感的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羊肉的部位選擇。
老派的涮羊肉,只吃羊的八個部位:
即:元寶肉(羊腱子)、黃瓜條(羊後腿內側)、羊筋肉(剔除了肋骨的腰窩肉)、上腦(羊脖子後面)、裡脊(羊脊骨的後側)、磨襠(羊尾附近)、羊三叉(分小三叉和大三叉,分別位於前後羊腿上部)、一頭沉(大腿外側)。
如何選擇這八個部位,那就看您愛吃嘛口感的了,一般來說大三叉最肥,裡脊最瘦,羊筋肉和腱子脆香,其他適中。
而北派火鍋被南派火鍋所詬病的,一直就是口味太清淡。我吃過長沙的火鍋,說他們的湯是一鍋「辣水」毫不誇張。要知道,四川人的口味是麻辣,而且有時候看著川菜紅紅火火的,入口後感覺倒不是太辣。而湖南人的口味是干辣,並且湖南火鍋幾乎不搭配任何調料,所以想緩解這種辣味只能靠飲品壓制。
天津人涮羊肉,從來不講究湯里放多少調味品。兩段蔥白,三片生薑,頂多再扔瓣兒大料,再多了沒有。
為嘛?道理簡單的很,一是驗肉,二是保持原味。
羊肉的那一口鮮香,全憑後面的蘸料。天津涮羊肉沒那麼多零碎兒,就是麻醬、醬豆腐、韭菜花三樣,最多摻點花生醬。現在的火鍋店裡各種小料擺一大溜,依我看都是花把勢。
有人說了,我們吃羊肉都蘸那白袋兒的「大宇」,在家不澥芝麻醬。那您算是吃對了,大宇的配料表裡,還就是麻醬、醬豆腐、韭菜花這三樣。(我就為了宣傳一下少馬爺,真不是給大宇打廣告……)
印象中的小時候,一過年就愛涮羊肉。家裡人多,吃這個既省事又熱鬧,不像炒菜一樣,剛端上桌就半涼了。
一大家子圍在一起,爐子生的熱熱的,炭火燒的足足的,一吃能吃到半夜,孩子們在院兒里點花放炮,大人們在屋裡推杯換盞。12點外邊鞭炮一響,餃子緊跟著就下進銅鍋,餃子一進嘴燙的很,但激的人心裡是熱乎的。
嗯,今年過年涮鍋子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