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古文物作證,為什麼中華文明是唯一真正的古文明(二)

作者:yletpkki

來源:古文物作證,為什麼中華文明是唯一真正的古文明_國際觀察_論壇_天涯社區

石刻書法

中國古代的刻石傳統,可追溯到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期(鐵器出現),秦始皇巡遊各地刻石紀功,引發了後人的刻石熱潮,「自漢以後,碑碣雲起」,(漢代鐵器普及)。可惜西漢時期的碑刻大多數在王莽時期被毀磨掉了,東漢以後的碑刻,流傳下來的就比較多。各地名勝古迹,更是留下歷代名人的眾多題詞刻石。

其他地方的碑刻文化,有中華大地那麼濃厚的嗎?

綠松石

鑲嵌綠松石,是先秦貴族青銅器的一個特點之一,比如越王勾踐劍就鑲嵌有綠松石:

還有下面這個象徵王權的夏代鑲嵌綠松石銅鉞:

鑲嵌綠松石的文物可謂數不勝數,而且,還發現了綠松石的加工場地:

二里頭遺址的手工業作坊,中國最早的官營手工業作坊。二里頭遺址的手工業作坊區位於宮城之南,是一座大型圍垣設施。目前已在其北牆發現了面積不小於1,000平方米的綠松石作坊區,這是我國已知最早的綠松石器製造作坊。

像這樣的三千多年前的工場遺址,其他文明有嗎?

又來看看古代貴族的奢華、高大上的奢華:

錯金銀銅車傘鋌

西漢

高26.4厘米 直徑3.5厘米

1965年定縣三盤山122號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黑色是黑漆,綠點是鑲的綠松石

說明:圓筒竹節狀,中空。鋌表面通體以金銀錯出各種人物鳥獸及雲山花木,鑲嵌以綠松石和瑪瑙。紋飾以凸棱相間分為四節,下起

第一節主紋為狩獵,山石間有各種禽獸28隻;

第二節主紋是胡人騎駱駝,山石間珍禽異獸34隻;

第三節主紋為三人騎象,山石間有飛龍、神馬,仙鶴等25隻;

第四節主紋為飛鳳,山石間有飛禽走獸32隻。

在總體面積只有145平方厘米的畫面上,刻畫了35個不同的人物和119隻珍禽異獸,鋌面鑲嵌32顆菱形綠松石和48顆圓形紅瑪瑙飾(今已脫落),可謂巧奪天工。

從古埃及的法老,到兩河流域的國王,再到古希臘的維納斯,都是光著腳的。

而中國古代,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時期,就有了木製的鞋子。

1988年,在江北區慈城鎮的慈湖新石器時代遺址的考古發掘中,出土了兩隻木屐,被考古界認定為重要發現。據碳14測定,慈湖木屐距今已有5500年,為河姆渡時代慈城人的鞋子。這一發現將中國木屐的歷史往前推進了3000年,這是中國乃至世界的第一古屐,也是中國乃至世界最早的鞋類實物。

河姆渡文化 木屐

紅山文化發現了陶靴、穿靴陶人像。

二十世紀,人們意外地在遼寧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中,發現了一件裸形少女紅陶塑像,可惜頭部和右足缺失,殘高12厘米,但左足卻穿著短靿鞋,即短筒皮靴,其特徵十分明顯。這就把我國皮鞋工藝史上溯到5000多年前。

紅山文化 陶靴

紅山文化 穿靴陶人像

商代也發現了青銅靴型器。

商代 青銅靴型器

秦始皇兵馬俑的靴子底部還有科學的防滑紋。

秦始皇兵馬俑靴底紋樣

古人穿鞋子,留下了如履薄冰、鄭人買履,劍及履及,劍履上殿等等相關的成語和故事。

帶鉤

衣食住行,衣排第一,可見穿衣在古人眼中的重要性。中國古代有發達的織造業,擁有豐富的文物遺存。與穿衣配套的帶鉤,也是品種繁多工藝精湛。古代中國人的帶鉤,見之於各種藝術品,還有很多實物。

戰國持燈佣的帶鉤束帶造像

秦俑佩鉤示意

佩鉤束帶的秦俑

看看漢代以前各種材質和造型的帶鉤

不知其他地方的古代帶鉤是怎樣的?他們有嗎?

印璽

我國東晉以前的部分金銀印璽。

「古埃及」、「古希臘」,那麼長的歷史,「古希臘」還是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不知有哪些官侯印璽或者同類文物?

數學

這就是差距:

古銅礦遺址

銅錄山古銅礦遺址:

銅錄山古銅礦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中國湖北省大冶市,發掘出自西周(公元前11世紀至8世紀)至西漢(公元前5世紀至2世紀)的採礦井、巷360多條(個),古代冶銅爐7座。

它發現於1973年,是迄今為止中國保存最好、最完整、採掘時間最早、冶煉水平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處古銅礦遺址,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觀後讚嘆不已,並譽之為"這是中國繼秦始皇兵馬俑後一奇蹟","可與中國的長城相媲美"。

這是另外一個,銅嶺銅礦遺址:

古代青銅器的原料基本就是它們提供的了。

不知古埃及古希臘有哪些礦業遺址?

法律

秦代器物質量精良,規格統一,零件互換不成問題。其背後是有原因的。看看秦代法律的相關條文:

《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十八種 【6】工律

  作者:聚優佚名

  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長、廣夾(狹)必等。

  為計,不同程者毋同其出。

  縣及工室聽官為正衡石贏〈羸〉(纍)、斗用(桶)、升,毋過歲壺〈壹〉。有工者勿為正。(假)試即正。

  【譯文】

  製作同一器物,其大小、長短和寬度必須相同。

  計帳時,不同規格的產品不得列於同一項內出帳。

  縣和工室由有關官府校正其衡器的權、斗桶和升,至少每年應校正一次。本身有校正工匠的,則不必代為校正。這些器物在領用時就要加以校正。

睡虎地秦墓竹簡,是1975年12月在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簡。睡虎地秦墓竹簡共1155枚,殘片80枚,分類整理為十部分內容,包括:《秦律十八種》、《效律》、《秦律雜抄》……

這些規定的結果就是「數量最多的青銅箭鏃,4萬枚箭鏃中,只有7支與其它形制不同,在同型式的箭鏃中,隨機抽取172枚,同一鏃不同主面的相應尺寸誤差僅為幾微米,同一鏃和不同鏃的主面輪廓的不重疊誤差分別小於0.15和0.16mm。與箭鏃配合使用的發射器具弩機,從全部28套中抽取13套,發現各零件尺寸亦基本相同,特別是銷和銷孔的間隙配合有較高精度,零件互換不成問題。」

箭鏃范

睡虎地秦墓竹簡

秦代青銅手鉗

這些,那個文明能比?

看看秦代的田律,這才是農耕社會的應有之義,法律條文與社會生產是貼合、一致的。

《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十八種 【1】田律

  作者:聚優佚名

  雨為〈澍〉,及誘(秀)粟,輒以書言〈澍〉稼、誘(秀)粟及豤(墾)田毋(無)稼者頃數。稼已生後而雨,亦輒言雨少多,所利頃數。早〈旱〉及暴風雨、水潦、(螽)、它物傷稼者,亦輒言其頃數。近縣令輕足行其書,遠縣令郵行之,盡八月□□之。

  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隄水。不夏月,毋敢夜草為灰,取生荔、麛(卵)鷇,毋□□□□□□毒魚鱉,置罔(網),到七月而縱之。唯不幸死而伐綰(棺)享(槨)者,是不用時。邑之(近)皂及它禁苑者,麛時毋敢將犬以之田。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獸及捕獸者,勿敢殺;其追獸及捕獸者,殺之。河(呵)禁所殺犬,皆完入公;其它禁苑殺者,食其肉而入皮。

  入頃芻,以其受田之數,無豤(墾)不豤(墾),頃入芻三石、二石。芻自黃及束以上皆受之。入芻,相輸度,可(也)。

  禾、芻徹(撤)木、薦,輒上石數縣廷。勿用,復以薦蓋。

  乘馬服牛稟,過二月弗稟、弗致者,皆止,勿稟、致。稟大田而毋(無)恆籍者,以其致到日稟之,勿深致。

  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酉(酒),田嗇夫、部佐謹禁御之,有不從令者有罪。

  【譯文】

  下及時雨和穀物抽穗,應即書面報告受雨、抽穗的頃數和已開墾而未耕種田地頃數。禾稼生長期下雨,也要立即報告降雨量和受益田地頃數。如有旱災、暴風雨、澇災、蝗蟲及其他蟲害等損傷了禾稼,也要報告受災頃數。距離近的縣,由走得快的人專送報告,距離遠的縣由驛站傳送,在八月底以前送達。

  春天二月,不準到山林中砍伐木材,不準堵塞水道,不到夏季,不準燒草作為肥料,不準采剛發芽的植物,或捉取幼獸、卵,不準……毒殺魚鱉,不準設置捕捉鳥獸的陷井和綱罟,到七月才解除禁令。只有因死亡而需要伐木製造棺槨的才不受季節限制。居邑靠近牛馬的皂和其它禁苑的,幼獸繁殖時不準帶著狗去狩獵。百姓的狗進入禁苑和捕獸的,不準打死;如追獸和捕獸的要打死。在專門設置的警戒地區打死的狗要完整上繳官府,其它禁苑打死的,可以吃掉狗肉而上繳狗皮。

  每頃田地應繳的芻(喂牲畜的草——錄者注)稾(穀類植物的莖桿——錄者注),按照所受田地的數量繳納,不論墾種與否,每頃繳芻三石,稾二石,干葉和亂草夠束以上均收,繳納時,可以運來稱量。

  穀物、芻稾撤下來的木頭的草墊,應即向縣廷報告糧草石數,木頭和草墊不要移作他用,要用來墊蓋糧草。

  駕車牛馬的飼料,過期兩個月沒有領取或發送的,都截止不再領發,向大田領取而未設固定帳目的,按其領取憑證所到日期發給,不得超過憑證的規定。

  居住在農村的百姓不準賣酒,田嗇夫及部佐應嚴加禁止,違反法令的有罪。

體育運動

蹴鞠——足球

足球起源於中國,現在世界已經沒有異議了。

擊鞠——馬球

唐代馬球壁畫

唐代馬球俑

捶丸——高爾夫

明宣宗行樂圖

圖中拿根小棍瞄準地上一枚彈子者為明宣宗他在幹啥?打高爾夫。真的,這項運動古代叫捶丸,拿小棍捶石球之意也。最早起源於宋代,元代時期大受上流社會歡迎,在明代成為流行運動。是一種無論男女,老少咸宜的休閑娛樂方式。

這是在玩捶丸的明代貴族婦女

藏於北京首博的捶丸

捶丸運動最早是從唐代風靡的馬球變化而來,不騎馬的馬球叫步行球,慢慢就變成了捶丸。

據說,15世紀的蘇格蘭人「發明了」現代高爾夫。現在可以相信,他們是模仿、學習了東方的某種運動而已。

宋代捶丸圖

炊器

為何中國習慣喝熱水,西方習慣喝涼水_陳明遠_新浪博客

世界各大博物館展覽的古埃及古希臘陶器【作者承認古埃及古希臘文明是真的】,造型精美,例如古希臘陶杯、陶瓶的使用非常普遍(也是如今國際賽事優勝獎盃的造型)。然而,古埃及、古希臘的各種陶器,不外乎都是瓶、罐、盆、盤、杯、盞之類的單純容器;還有古埃及的大型方陶柜子,很罕見;它們的功能都是用來盛裝物品。我的學生金岷彬曾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裡,圍繞著古埃及希臘陶器展區所有的展覽櫃,逐一轉繞了三個來回,所見全都是「裝盛性器皿」,沒有發現一件類似古代華夏的煮水炊器。

古希臘陶器展覽櫃

華夏先民直接把陶器架在火上燒水,這就是最初的陶釜、陶缽。

煮水炊器——這是華夏先民在陶器時期的獨特創造。

古代華夏廣泛使用的陶器之中,除了裝盛物品的容器之外,還有一大類具備獨特功能——用來燒水煮食的炊器,如陶釜、陶缽、陶鬲( li ) 、陶鼎,以及陶甑 (zeng) 、陶甗 (yan)、陶灶等等。

華夏先民最早使用的原始炊具——陶釜和陶缽,是形狀極為單調的半球狀容器,炊煮時用三塊石頭支起一個陶器皿(就是鍋子),下面放進柴禾(乾草枯枝等等)生火加熱,上面的容器盛進水,或稀飯、菜湯、肉羹之類。

後來這三塊支撐的石頭也演變為陶器支柱,或者乾脆結合一體,粘合組成這陶器的下半部——三條腿。

於是就出現了陶鬲和陶鼎——自身帶有支架的炊具。

鼎,一般是實心的三條支腿;

鬲,則是空心的三條支腿。

陶鬲

鬲( li )的腿部好像中空的大口袋,三個口袋狀的泥坯,粘合成為炊具的下半部,不但作為盛水的容器,而且用來支撐;上半部則是合成一個較大的鍋形器身。這種三口袋形狀的炊具,很明顯是專門用來燒水的。因為向火的受熱面積比相同容量的鼎、釜為大,可以很快的燒開熱水;但若用來煮飯熬粥,則口袋形足下部的尖端處,容易把飯粥燒糊;更不方便用來煮肉了。

將鬲( li )的上部加長並做了尖嘴出口「流」,一側再安裝上鋬(ban, 把手)就成了鬶(gui),這是華夏古代炊具中個性最鮮明獨特的一種,流行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良渚文化遺址中。

同鬲類似,鬶gui也是利用空袋足盛水、煮水的,但有傾泄口「流」和把手「鋬」,功能更齊全。在龍山文化(距今4500年)遺址嶗山夏庄,考古發現了夾砂陶鬶。

在良渚文化遺址中,也發現了「紅陶袋足鬶gui 」。

紅陶袋足鬶

不同地域的華夏先民,分別發展出了形形色色帶支承腿的陶器炊具,用來燒水。於是形成了中國人喝開水、熱水的生活習慣,一直沿襲至今。

西亞北非及歐洲的先民們,因為在陶器時期沒有能夠創造出帶支承腿、用來燒開水的炊具,就沒有養成像華夏先民這樣喝開水的習慣。所以萬年以來亞當夏娃的後代子孫們,至今還自然地習慣喝「生水」。這是與中國人迥然不同的飲食習俗。

良渚文化 魚鰭足陶鼎

高31.6厘米、口徑23、2厘米

浙江省湖州市錢山漾遺址出土

魚鰭足陶鼎進化到青銅器,就是這個樣子:

商 獸面紋虎耳虎形扁足鼎

陶甑,底有方孔或圓孔,有的在器壁近底處也有孔,置於鼎、釜等上面蒸食物用。

陶甗,相當於現在的蒸鍋。上部是甑,放食物,下部是鬲,放水,燒水用蒸汽蒸食物。

這些不起眼的形狀怪怪的陶器,絕對算得上是歷史上的高科技結晶,它們所代表的技術(用火)與意識(加熱殺菌去毒)領先世界長達數千年。也是舌尖上的中國的起點。

樂器

中國古代音樂發達,樂器遺存很多。

這是用來調琴的工具:琴軫鑰

琴軫鑰(戰國 公元前五世紀至公元前三世紀) 8.5 cm

器身主體呈柱狀,柱下端為一突出的正方形,內部中空,用以調節琴軫(琴上調弦的小柱)。

柱體上端圓雕三隻獼猴,母猴居中蹲坐,猴尾下勾。平視前方,目光炯炯,若有所思。懷中所抱幼猴昂首曲膝,雙臂緊繞母猴頸部,故作嬌態,楚楚可人。母猴背部趴伏一隻小猴,四肢緊擁猴背,作翹首狀。面部表情憨態呆萌,似正與幼猴嬉鬧。通觀此器,三隻獼猴刻畫逼真,惟妙惟肖,形態生動,充滿生活情趣。

作者以入微的觀察能力及高超的表現技巧,賦予了作品歡愉喜慶的動感和樂韻,寄託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祝願。堪稱古代青銅藝術的審美典範。

xifeng4

樓主更新一下樂器部分,賈湖骨笛是9000年前的樂器,竟然現在依然能按照12樂律吹奏,能清楚的發出1234567七個音,甚至跨越2個八度。看到那個把我嚇壞了,12樂律嚴格講是到明朝才嚴格定義的! 9000年前啊!!我都幾乎犯了和歐洲人一樣的毛病,認為這個東西是外星人給弄出來的!太震撼了!!

yletpkki

古代禮樂並稱,樂是六藝之一,《史記》有《樂書》,可見音樂的地位。

禮樂文明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特徵。中國古代的「禮」和「樂」起源於遠古的原始崇拜。「禮」原來是表示祭祀神靈的一種儀式。「樂」象徵的是一種樂器。古代舉行祭祀神靈儀式的時候,一般要演奏樂器、表演舞蹈,並且伴有歌唱。

西周時已將當時的樂器按製作材料,分為金(鍾、鎛)、石(磬)、絲(琴、瑟)、竹(簫、箎)、匏(笙、竽)、土(塤、缶)、革(鞀、雷鼓)、木(柷、敔)8類。

從文物上看,九千多年前的河南舞陽,就已經有了先進精確的音樂了,發展到春秋,曾侯乙時代音樂已經到達一個高峰。樂理完備,樂器豐富。

曾侯乙編鐘,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鐘體和附件上,還篆刻有二千八百多字的錯金銘文,記載了先秦時期的樂學理論以及曾和周、楚、齊等諸侯國的律名和階名的相互對應關係,這一重大發現,據棄了所謂「中國的七聲音階是從歐洲傳來」的說法。(賈湖骨笛,又把中國七聲音階的歷史提前到八千年前.)它的出土說明,早在戰國時期(2000餘年前)中國的音樂文化和鑄造技術已經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它比歐洲十二平均律的鍵盤樂器的出現要早將近2000年,同時填補了中國早期封建時期的音樂史空白記錄。

與音樂有關的故事很多,比如高山流水遇知音,陽春白雪曲高和寡,餘音繞梁等等。史書、文物中的音樂場面更是數不勝數。

商代銅鼓 日本泉屋博物館

一九九四年六月,河北省曲陽縣靈山鎮西燕川村西墳山上的一座古墓被盜掘,後經曲陽縣文物管理所搶救整理。根據墓內遺存文物及墓誌認定為唐末、五代時期的墓葬,墓主人為王處直。其生前,官拜義武軍(治所定州)節度使,節制易、定、祁三州,為河北地區的重要藩鎮將領。王處直字允明乃王處存之弟,父王宗,祖籍是唐并州晉陽人,住京兆長安城萬年縣勝業坊,家境殷實豪富,其父當時曾遙領興元軍節度使。

此墓因多次被盜,故遺存物較少,且多已殘損。就發掘狀況來看此墓內所出的壁畫同石刻彩繪浮雕最具特色,尤其是石刻彩繪浮雕數量之多,題材之佳,工藝之精,為以前所罕見。墓內共嵌有大小不等的石刻彩繪浮雕共計18塊,其中推測墓門處為2塊守護武士像(尺寸大致估算在高144、寬58、厚13CM左右),墓前室門內側2塊應為文吏或供養人像(尺寸大致估算在高95、寬35、厚11CM左右),前室四壁12塊生肖像(尺寸實測高51、寬33、厚16CM),後室東西兩壁2塊大型女樂、服侍像(尺寸實測高136、寬82、厚17~23CM)。

彩繪散樂浮雕。長1.36,高0.82 厚0.17-0.23米,原嵌於墓室西壁南部下方,現藏於河北省博物館。畫面由15人組成,突出表現了五代時期樂隊吹奏表演的熱鬧場面。畫中右邊的第一人為女性,著男裝,頭戴黑色襆頭,身穿褐色圓領長袍,雙手交叉於胸前,橫握一棒,棒上有雙環絲帶,似為樂隊指揮。右下角兩個男性頭纏布帶,好似在表演或隊前導引。另外12名演奏者都是女子,分為前後兩排,所持樂器有箜篌、箏、琵琶、拍板、座鼓、笙、方響、篳篥、橫笛等。她們頭梳抱面高髻、椎髻、環髻、雙髻等不同髮式。插白色梳或鮮花,身穿紅色抹胸、白色衣裙,外穿褐、白、紅三色窄袖短襦,帔巾從胸部後搭於肩上,腰系絛帶於身下,腳穿紅色高頭履。伎樂人物豐滿圓潤,表情生動,具有極高的藝術感染力。

王處直墓內被盜的最為珍貴的兩塊浮雕應為墓門處兩塊守門武士像。此像1994年被盜,1999年的最後一天其中的一塊終於浮出水面,當時是香港的一家藝廊委託佳士得拍賣行拍賣。經過努力,此雕刻成功索回。另一件由美國收藏家安思遠先生無償捐獻。至此,兩塊「海歸天王」安靜的待在國家博物館,供國人憑弔。

兩位武士身材魁梧,四肢粗壯,膀大腰圓,表情十分嚴肅,瞪著的雙眼和倒立的雙眉露出一股威嚴的氣勢。

其一武士戴著頭盔,這種頭盔在古代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兜鍪(dou mou)」,頭盔兩邊還有兩片翻起來像帽翅一樣的東西,這叫「頓項」,它和頭盔是一體的,主要起保護脖頸的作用。武士身穿鎧甲,在胸前兩側各有一個圓護,俗稱護心鏡。鎧甲外有披膊,好像披肩似的。雙手持一把寶劍,劍鋒向下,插在一朵蓮花上。此外在武士的肩膀上趴著一條龍,龍嘴裡含著一顆寶珠,武士的腳下踩著一隻梅花鹿。

另一武士肩膀上站著一隻鳳鳥,腳下踩著一隻神牛。

神牛圖像栩栩如生。

這些,其他地方有嗎?

馬車

中國古代的馬車,除了有眾多的車馬坑遺址,有最精美的兩輛秦青銅馬車整車出土,還有眾多的青銅馬車構件、飾件出土流傳於世。

還有一整套的關於馬車各部位的古代專用名詞。

中國古代車輛的運轉部分由輪和軸組成。

軸是固定車輪、承載車廂和傳遞動力的部件。

車軸橫於輿下,固定方法是在輿的底部安裝兩塊木頭,用繩索將軸綁在上面,稱為「輹(fù)」。因其形狀看上去像只趴伏的兔子,也稱「伏兔」。

輪的中心是一個有孔的圓木,稱為「轂(gǔ)」,用以貫軸。

軸兩端露出轂外,末端套有青銅或鐵制的軸頭,稱為「軎(wèi)」。

軸上有孔,用以納「轄」,以防車輪脫落。轄多以青銅或鐵製成,扁長形,俗稱銷子。

輪的邊框,稱為「輞(wǎng)」。

輞和轂之間以「輻」相連。

中國古代車輛的輻條一般為30根。所有輻條都向車轂集中,稱為「輻輳(còu)」。

馬車出土現場

古埃及的戰車輪子結構太簡單,輻條條少了,轄也太簡單了,只是一條釘子。

「 圖坦卡蒙法老的戰車」

戰國晚期 青銅車馬 南京博物院藏

曾侯乙矛狀銅車軎(wèi)

戰國。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1號墓出土。

在商代和周代,4匹馬配2輪車的組合為基本的戰車制式。由於戰車為木製結構,需要在車軸的兩端套上形如圓筒的「車軎(wèi)」,才能固定車輪與車軸。

曾侯乙墓出土了76件青銅車軎,其中有2件矛狀車軎非常特別,它的上部為矛,連在下部圓形的軎上,既能固定車輪的軸頭,又因它像矛一樣鋒利無比,令敵軍的車馬、

步兵都難以靠近,從而增加了作戰能力。

中國的古代馬車,有整車出土,有遺址出土,還有數不清的零部件留存於世。駕馭馬車的技術是西周貴族必修的六藝之一,有很多日常用語源於馬車,比如節約,管轄,駟馬難追,南轅北轍,……

還有專門調動馬車的令符---出土於南越王墓的錯金銅虎節。

西漢錯金銘文銅虎節器身布滿貼金虎斑,有錯金銘文"王命命車徒"。是用以徵調車馬的信符。

除了有各種馬車實物、遺址出土,還有青銅車玩具:

「刖人守囿車」

1989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發掘了聞喜上郭村墓葬群中戰國墓葬24座,西周晚期、春秋早期的墓葬8座。其中,最令人讚歎的是一件出土於土坑豎穴式墓葬中的青銅器。墓內一棺一槨,墓壁坍塌,人骨架已朽盡。隨葬器物中,一輛倒扣在棺內的青銅廂式六輪車非常精巧,車廂周身裝飾的各種伏獸形態各異,栩栩如生,與眾不同。

該六輪青銅車通高9.1厘米,長13.7厘米,寬11.3厘米。由於墓主人身份不明,這件青銅車的製作年代只能判斷為是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而根據其主要特徵,命名為「刖人守囿車」。

《周禮·秋官·掌戮》記載了五種刑戮,其一便是「刖人使守囿」——即受到鋸足刑戮的人,使其守動物苑囿之門。

整件器物最令人叫絕的是車箱蓋上的四個尖喙小鳥,用手一撥就輕巧的轉動起來,有的甚至輕輕吹一口氣,就能轉動起來。在修理的過程中,專家們發現鳥身內部有頂針裝置,能轉動但不能取下小鳥。小鳥肚內灌鉛,使重心下墜,上輕下重,所以旋轉起來非常靈活。當年,銅車製造之初,完全可以因風自轉。這四隻鳥應該是我國「相風烏」即「侯風儀」的祖型。因此,這件銅器除了藝術價值外,在我國科技史上也是一件極其重要的資料。

西周·車形銅盒

第三台玩具青銅車 山西博物院

紋飾

中國古代的紋飾之發達,看看這個紅山文化勾雲紋玉佩就知道了,五千多年前的東西了:

戰國錯銀勾連幾何紋扁壺 美國佛利爾博物館

法國藏 錯銀勾連(龍?)紋銅鼎(簋?)

戰國錯銀銅牛 這個也是很難能的,在有限的地方把紋飾做好、做滿,又不顯得局促,又要貼合銅牛本身的線條。

戰國錯銀銅蓋,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斯博物館藏

春秋晚期獸面紋玉牌飾

獸面紋玉牌飾,長7.1厘米,寬7~7.5厘米,厚0.2厘米,淅川下寺1號墓出土。

器形呈上寬下窄的倒梯形,玉質為青白玉,質地細膩。正面下部飾獸面紋,兩側飾龍頭紋,背面為無紋的素麵,玉牌上下各有一個小圓洞。該玉牌做工極精,為罕見的楚玉精品,工整、精巧,幾乎令人窒息,號稱「中國第一春秋玉浮雕」。

器型規整,工藝如行雲流水;有人說有三獸(中)四條龍

西漢錯金銅豹鎮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的錯金銘文虎節,資料說是戰國楚國的東西。只是一個彎葉形圖案,通過不同的組合變化,就把百獸之王的特徵和氣勢表達出來了,簡潔而生動。

部分先秦文物上的幾何紋

工具與工藝

從新時期到秦漢時期的部分出土工具文物,材料涵蓋石頭、木頭,骨頭,青銅,鐵器。

「建造了」金字塔的「古埃及」,幾千年來都有哪些工具?

毛毛睦睦媽

滿城漢墓的灰口鐵農具

鐵馬冰河陸川客

歸納一下石材、工具、工藝的簡介(極簡版):

簡單點說,在中華新石器時代,加工石材主要表現在玉器和石器工具上,主要是按天然形狀加工,先民採用了皮繩加硬質砂礫加水切割以及磨削工藝,曲線突破了石材加工,也就導致了圓雕的拙樸渾圓和大型石材的片狀加工成型,這方面有大量論文和考古報告為證。

其後進入青銅時代,片切割和砣機切割先後發明,考古出土的大量青銅工具以及玉石器的加工痕迹檢測以及實驗考古正在不斷驗證這些推測。而青銅的大規模冶煉又和中華高溫窯爐技術與陶-白陶-原始瓷路線的發展有關聯。

進入早期塊煉鐵時代,玉石器加工進一步發展,但仍然脫不開質樸和體量限制。塊煉自然鋼鍛打工藝產率和質量穩定性不足,西周的祭天砂岩「示」、秦國石鼓等為證。

戰國中晚期,生鐵炒鋼工藝發明成熟,大批量穩定生產導致了石刻與石雕的發展,秦石刻和西漢石穴陵墓、圓雕石像翁仲等為證,但石像的外形和刀工仍然渾圓拙樸。

東漢中期,灌鋼工藝發明成熟,才有了南陽石刻、四川石棺與圓雕的迅速發展,等等。

與上面同期,建材也由磚變石,秦代還用磚砌築宮殿台階,東漢已經用石灰岩和砂岩了。即便如此,四大石窟,三座是砂岩,只有洛陽龍門石窟臨近首都,大批量的工具和財力保障了石灰岩加工。即使在明代,陽山碑材也還是石灰岩材質。

花崗岩由於材質特性,大規模精細加工要到機械高速切削時代了。

以上中華的路線圖都有同時期的大量採礦、冶煉以及廢料考古證據出土。

對比西方所謂的古代建築遺存,所謂古埃及時期,在工具材質沒有革命性變化的時期里,可以同時出現花崗岩、閃長岩、石灰岩的大規模精細加工建築構件,只有唯一的答案。呵呵。

塊煉鐵,是在低於礦石熔化的溫度下,固體狀態鐵礦石經過很長時間的還原反應而得到的鐵塊,這是世界上不同的民族都發明出來的最早的冶鐵方法。由於礦石沒有熔化,顯然,礦石里的雜質不能在還原反應里完全排出鐵塊之外,冶得的鐵塊雜質含量較高。如果礦石的含鐵量本身就比較低,在固態冶鐵過程里鐵不可能富集起來,這是塊煉鐵冶金質量不高的第二方面原因。由於塊煉鐵的冶煉溫度比較低,在冶煉技術發展的初期階段,較容易達到固態冶鐵的溫度和礦石還原的工藝條件,塊煉鐵的技術最先發明出來。塊煉鐵還必須經過進一步的鍛打加工,排擠出鐵塊里的雜質,並把鐵塊錘打成形。塊煉鐵的冶金條件使得礦石還原時間拖得很長,這使得塊煉鐵長期處於還原性的火焰里,導致塊煉鐵里的含碳量很低(現代科技稱為「低碳鋼」);塊煉鐵塊是硬度低不能淬火的軟鐵,勝任不了攻克石頭的刀具刃具製作任務。

為了克服塊煉鐵因為含碳量過低而鐵質太軟的缺陷,出現了 塊煉鐵滲碳鋼,就是把塊煉鐵放在具有滲碳氣氛的環境里加熱,讓碳分滲入鋼鐵基體里。這種滲碳的工藝不可能獲得很厚的滲層,可以在塊煉鐵鍛成的(切)刀坯上滲碳使刀口增碳然後淬火硬化使用;但是,對於要用來開鑿石頭的鎚子、鑿子則不能用軟心薄硬皮的滲碳鋼來製造。

——(點評)問題來了,不論是所謂的兩河文明、古埃及、古希臘還是古羅馬,從所謂的青銅工具到塊煉鐵工具,究竟是什麼高大上的冶金技術能夠支撐現存的那些高大雄偉的岩石建築和雕刻?這裡包括了石灰岩和砂岩,因為即使是這些軟質岩石,其加工的規模和精細程度之集合,也不是這些工具能夠短期內高效完成的。注意,前述西方專家專著裡面涉及到的所謂赫梯鐵器還沒有發現滲碳工藝,這些玩意可以拿來幹什麼呢?鑿石頭不是割皮肉那麼容易的。所謂的發達兩河與埃及時期,主要是在公元前三千到二千紀,只有銅石並用或是青銅工具的發現,還少得可憐。

在掌握塊煉鐵技術不久,春秋早期,中國出現了熔化煉鐵技術,獲得了生鐵;這是在青銅冶煉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生鐵熔化型冶煉。生鐵含碳量很高,是由於燃料燃氣里的碳分滲溶到鐵水裡。這種含碳量很高的生鐵硬度非常高(高得來在現代的切削加工條件下也不易加工),只能像青銅器那樣鑄造成形來使用。而且這種高硬度的生鐵非常脆,容易折斷或開裂。生鐵的這種性質限制了對它的大量直接使用,用作犁鏵(高硬耐磨)和鐵鍋,這大概是生鐵直接鑄造使用的不多的實例。在後世的兩步鍊鋼法里,生鐵成為了重要的鍊鋼原料。古代把生鐵放在爐內長時間高溫退火能得到脫碳的鐵塊,這是鑄鐵脫碳鋼。此外,隨著生鐵冶煉技術的發展,中國出現了鑄鐵,鑄鐵與生鐵的不同點在於,鑄鐵里過高的碳分形成了遊離的石墨相,因而降低了硬度可以經進一步加工,成為不同的應用鐵器。但鑄鐵與生鐵一樣脆性,不適合當作開山鑿石的工具。

鑄鐵脫碳鋼,是古代中國在戰國時代的又一種鍊鋼技術。就是通過熔煉得到鑄鐵之後,把鑄鐵長時間高溫退火,得到鑄鐵脫碳鋼。甚至發展到把礦石熔煉得到鐵水,澆鑄成鑄鐵板再退火成為鋼板,作為進一步加工和使用的鋼質原材料。這種鋼的使用性能不好,所以在出現了新的炒鋼技術後,鑄鐵脫碳鋼不再採用和製造。

——(點評)這裡要補充一點,按近年來的考古發現,有論點認為中華的冶金技術來源於更加古老的陶瓷技術,原始瓷的進步伴隨著爐溫的不斷提高,進而推動了從銅到鐵的冶金技術探索之路。另外這一段的兩種材料,和中華以外的文明沒什麼關係。

炒鋼,是戰國時代新出現的一種鍊鋼技術,它把生鐵加熱到半熔融狀態,大力攪動(所謂的「炒」),讓粥狀生鐵脫碳,最後得到比上述鋼類性能要優秀得多的鋼材。正是炒鋼技術的發展,從漢代開始,鋼製的工具和兵器大量增加,促使漢代的社會生產力得到很大發展,造就了中國歷史上一個繁榮輝煌的漢朝。一直到近代鍊鋼技術在中國出現之後,炒鋼方法在中國還有大量的民間應用,直至大躍進期間。

炒鋼技術,是一種先進的用生鐵鍊鋼的兩步鍊鋼法;兩步鍊鋼法直到現代的鍊鋼技術,都是先從鐵礦石里冶煉出生鐵,再把生鐵煉成鋼。世界上任何一種新的發明創造從其最初出現雛形到逐漸完善,發展成為普遍使用的技術,都有一個或短或長的歷時過程,西漢發明的炒鋼技術,到東漢時代成熟起來獲得了普遍的應用。

有了炒鋼這種先進的工藝技術,在東漢時期才進一步普遍有了「百鍊成鋼」的精鍊、鍛造工藝技術,才出現了大刀這種能團隊性使用的強力兵器(青銅劍不可能普及到基層的一般士兵)。而且,也是在東漢年代,中國的碑刻出現了劃時代的發展和繁榮。

——(點評)問題來了,古希臘300壯士用的是什麼材質的武器?馬其頓亞歷山大呢?偉大的古羅馬軍團又是什麼樣的武器裝備呢?所謂文獻和可靠的出土文物之間至今仍然欠缺實證,這如何與中華近年來的冶金考古成就相比呢?

秦漢時代的碑刻狀況與秦漢時代的石頭加工工具水平,是密切相關的。在鐵器工具出現之前的青銅器時代,先民已經面對了開鑿石頭的勞作,而且也有青銅時代的石作遺址和遺物,但是青銅時代的文字石刻畢竟是鳳毛麟角般的稀少;中國的碑石文化,是建立在鐵器工具廣泛使用這種社會生產力的基礎上。銅鐵工具時代的變遷,也伴生了中國碑石狀況的歷史變遷。

——(點評)看看所謂古埃及和兩河文明3000年里的石刻,果然很多很好,那為什麼要用晾乾的泥板來刻寫寶貴的文字呢?石刻多方便容易啊!泥板還不平整,還要用專門的木架存放以防變形,晒乾是不行的,要開裂;受潮也是不行的,變糨糊了;所以就有外敵入侵,一把火把泥板燒成了陶片?問題是白皮專家說燒了好幾次,間隔數十年乃至數百年,哈哈。那其它地方的泥板呢?這就和某些民科說秦始皇陵兵馬俑是項羽一把火燒出來的一樣的荒謬。

要雕刻碑石,首先得要有碑坯石材。從現代還能看到的人工開山破石的情景可知,首先要在山岩體(或者較大的獨立石體)上鑿出一組小孔洞,往孔洞里塞進金屬的楔子,然後不斷用重鎚撞擊那些楔子去撐脹小洞,直到在小洞之間因撐脹而形成裂縫,裂縫使得一塊石頭從岩體上被鑿離了下來,較為規則的石塊就作為後續加工使用的坯料。如果想獲得尺寸大一些的石頭坯料,則是儘可能選擇尺寸相當的獨立石體,用斧鑿一類工具逐次剔除表面不規則的凹凸,修整成為形狀規矩的石料。一個極限的實例是,北京故宮保和殿後階上那塊巨型的蟠龍石頭,其說明牌表明取自京郊房山縣裡的「石窩」。

顯然,要能製作鑿小孔洞的鑿子、撐脹石孔洞的楔子,提供撞擊力的重鎚,都需要高的整體硬度(不能在受力時自己首先變形)和較大的韌性(不能在反覆錘擊時,用幾下就輕易破裂折斷)。依據克石工具的服役條件,可以分別來討論西漢炒鋼技術之前的若干種金屬工具的服役狀態。

①用來克服岩石的青銅工具,其硬度和韌性都較低。

②塊煉鐵工具硬度低韌性好,若做成鑿子或者楔子卻很快就卷刃或者被擠瘦變形,擠不進孔里去。

在塊煉鐵階段,祖先們也發明了冷作硬化的技術,就是把有韌性(低碳鋼)的鐵塊在不加熱的狀態下錘打,讓其冷變形。比如把一段平頭的鐵棍冷打成尖頭的鑿子。鐵塊在冷變形的同時,自己變硬也變脆,稱作「冷作硬化」;今天如果要冷折斷一截鐵絲,在反覆彎折的過程里,就可以實踐和體會到這種冷作硬化,直到鐵絲被彎斷。科學考古出土的西漢諸侯王陵里,就有冷鍛的鑿子。這種低碳鋼冷作硬化的效果,不如後世中碳鋼淬火硬化的效果好;冷作硬化的鑿子尖頭,脆性也比鋼淬火回火之後的脆性大,尖頭很容易折斷為鈍頭。

③鑄鐵脫碳鋼,需要把鑄鐵作繁難的高溫擴散退火才能得到 ,視鐵基里的含碳量,中碳鋼基體的鑄鐵可以淬硬,低碳量的淬不上火;含碳量適中並且鍛打得好的鑄鐵脫碳鋼製鑿子、楔子、鎚子,可以在開山破石的工程里發揮作用。但是鑄鐵脫碳鋼如果要獲得一套優質的鎚子、鑿子、楔子工具,在戰國和西漢可能並不容易。因為它牽涉到冶煉技術的波動、退火脫碳的熱處理技術的波動、鍛打技術的波動、鍛後淬火的波動;以至於優質的鑿子、楔子和鎚子能否恰好完美地巧遇在一起;這些眾多因素里的有利方面全部彙集在一起的概率太小了。於是,具體表現出來的社會性現象是,有這些技術的出現,但卻還不是普遍應用。

④生鐵直接做成攻石的工具咋樣?這種材料高硬高脆,可以做較粗壯的楔子、鎚子,但是不能做鑿洞的細長鑿子,更不能做釺子(一種長桿的鑿子,鑿深孔,比如今天打孔裝葯炸石)。生鐵的鑿子一旦打折了尖頭,要重新磨出尖來,很不容易。

⑤只有炒鋼技術成熟普及之後,才獲得了含碳量能人工方便控制的鋼鐵,才較容易地得到可以鍛打成形可以淬火硬化的鋼製工具,才獲得了攻克岩石的較強大的社會生產力。特別是(後來碑刻里鏟刀和刻刀的)含碳量較高的工具鋼,只能是在第一次冶煉獲得高碳的生鐵之後,再第二次鍊鋼才好控制碳量。這就是現代鋼鐵冶煉採用的兩步鍊鋼法工藝基礎。

⑥具體到克石工具與中國古代碑刻狀況的討論時,還要再增加一個技術因素,就是在普通石作的工具之上,還要有能平整碑面的鏟刀,要有能精雕細刻筆畫,表現書寫風格的刻刀。鏟刀刻刀除了要求強度硬度韌性的良好配合之外,還要求「刃磨性」,即能方便開出較銳利的刃口,才好鏟光碑面,才好刻出筆畫。這些專門碑刻刀具,是由從事文字石刻的工匠們在實踐里逐步從通用工具改進和發展出來的。文字碑刻工匠的出現以及刻字專用刀具的出現,使碑刻從普通的石作行當里分離了出來,發展成為一個專門的、表現中國碑刻文化的分支。碑刻工匠隊伍的逐步形成,與碑刻專業工具的形成,是相生相伴互為因果的良性循環演進;它們的物質技術基礎,就是西漢時代開始出現的炒鋼技術和炒鋼材料。但是,刻碑的工匠人才與刻碑的專用工具的形成,在社會發展的實踐里經歷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其具體表現就是直到東漢年間,文字石刻才逐漸多了起來。

冶煉配方

其他文明有這些冶煉配方嗎?

  金有六齊(劑,配方之意)

  鄭鍔曰:凡物太剛則折,太柔則仆,金,至剛之物,錫,至柔之物,金有赤黒之色,錫有青白之色,金不濟之以錫,其為器也剛烈而不和;不和之以錫;其為色也昬昧而不明故六。齊之金皆用錫。特其所以異者有多少而已。

  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防之齊,參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之齊;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

  《周禮·考工記》

地圖

戰國秦漢時期流傳下來的部分古地圖

《坤輿萬國全圖》

這書近乎完美地證明了鄭和是已經發現美洲,繪製了地圖,利瑪竇把鄭和地圖的信息傳回歐洲,哥倫布麥哲倫他們才能自信並順利地依照地圖完成「發現」美洲、環球航行。

(1)

(2)

(3)

(4)

美洲出土了明代宣德年間的金牌

「宣德」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年號。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始於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

過去教科書總告訴我們鄭和下西洋最遠只到非洲東部。2006年得知在美國出土宣德金牌的李兆良,從金牌上「大明宣德委錫」字樣,開始了他的歷史偵探歷程,李兆良指出「錫」應是「賜」之意,而「委賜」則有讓使臣為之的意思,在歷史上亦有先例可循。順著這個線索,李兆良也注意到美國東部印第安人的文化與明代有許多相似,他們的北斗旗是明朝代表皇帝的旗幟,而美洲特有的農作物:菠蘿、玉米、番薯、南瓜等出現在中國文獻上,比哥倫布出航,起碼早了半個世紀。「宣德」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年號。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始於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

李兆良強調:「我們看歷史,會說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但這卻是在按照別人的事實寫歷史,哥倫布或許是第一個到美洲的歐洲人,但最早發現美洲的應是中國人。我們過去總是受到『西學東漸』一詞的影響,認為中國的地理學是由利瑪竇帶來的,但生於文藝復興時期的利瑪竇,怎會不在《坤輿萬國全圖》上標誌教皇領地?同時,《坤輿萬國全圖》上也沒有托斯卡納和佛羅倫斯這兩個文藝復興時期的重要地名!」

(5)

這個也證明中國人早於哥倫布、歐洲人到達美洲

(6)

《坤輿萬國全圖》以前認為是利瑪竇帶來的西方知識畫的。現在,李兆良教授證明,恰好相反,西方並沒有這個能力,反而是利瑪竇盜取了中國的地理知識反饋歐洲,引起了後來的航海熱:

明代時期東西方實力對比,下圖可見一斑:

平反600年的冤假錯案--鄭和航海環球與「坤輿萬國全圖」解密_光明覺照網_新浪博客

(未完待續)

系列往期內容參見:

思邈:【轉載】古文物作證,為什麼中華文明是唯一真正的古文明(一)?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TAG:文明 | 文化 | 文物 |